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2)

2012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2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2)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郭筱蓓.古村落生产性景观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我国村落正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以及全球生态恶化等问题的严峻考验。作为村落之典型的古村落除了同样要面对这些问题外,还需要面对的是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乡村景观规划对于古村的保护规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生产性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同样值得关注。然而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甚少,而古村落生产性景观的研究则是完全为零。

    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规划、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及生产性景观的研究,发现对古村落运用生产性景观的营造,可以改善古村落景观面貌与保存古村落农耕文化的同时,为改善村落景观环境、提高村民收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或途径,是对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文章通过对生产性景观及村落生产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得出我国村落生产性景观的一般特征。这些一般特征可以作为往后对村落的生产性景观研究的基础。并以梅州客家古村落侨乡村为例,用此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侨乡村的特殊背景,找出适合侨乡村发展的生产性景观策略。可以展望,侨乡村通过生产性景观的营造,第一凸显古村落历史之美,第二使古村落更具特色与吸引力,有助于古村落旅游的发展,第三存进农民收入增加。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选题背景:面对我国古村落面对的数个日益严峻的问题。通过对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规划、古村落旅游以及生产性景观的研究,寻找到生产性景观营造作为乡村景观规划的一部分可以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

    (2)生产性景观规律研究:通过对国内村落生产性景观一般规律的研究,得出对于古村落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框架与一般古村落生产性景观规律。

    (3)侨乡村生产性景观研究:选取前文对村落生产性景观适用于侨乡村的共性特征。运用古村落生产性景观研究框架并结合侨乡村其特殊性对该村生产性景观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到发展方向指导下一阶段生产性景观的营造策略。

    (4)侨乡村生产性景观营造策略:通过前文的指导性方向,将策略制定为保护与发展两部分。保护以延续客家古村落农耕传统为原则,从四个层次提出或保存、恢复或建设的策略。发展策略以为农民创收增收为核心,从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2]李楠.传统客家建筑文化的当代设计表达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文章从影响客家建筑地域性的地域要素研究出发,通过对影响客家建筑地域性各要素的分析,总结客家建筑在聚落形态、空间布局、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细节与色彩等方面的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可用于新客家建筑创作的特点,对当代新客家建筑创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笔者对客家建筑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将客家人的营造理念及客家建筑特点与当代建筑创作理论相类比,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理论起到丰富与发展的作用。

    论文第一章为地域建筑理论的概述,分别从国外、国内及岭南地区三方面对当代地域建筑的创作实践及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现阶段客家建筑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当代新客家建筑创作亟需理论总结与指导这一现实问题。

    论文第二章是对基于地域要素的传统客家建筑适应性表达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分别从聚落形态、空间布局、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细节与色彩四个方面对其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在当代新客家建筑创作中仍具活力的地域因素。

    第三章则是对新客家建筑实践的分析与评价,从内部交往空间的营造、过渡性空间的塑造、传统材料的当代演绎、传统造型元素的拼接四个方面对新客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中所用的建筑创作手法,并对其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评判,旨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创作实践中的优秀手法为接下来的新客家建筑的创作提供思路与指导。

    论文在第四章对当代新客家建筑创作表达进行了理论总结,从空间形态的当代演变、传统材料的当代转化、传统细节的当代转译以及传统色彩的当代表达四个方面对客家建筑文化的当代设计表达提出相应的思路和策略。

    论文的第五章是对客家建筑文化的深度思考,通过对客家建筑文化内涵的提炼,丰富当代建筑创作理论,为当代建筑创作理论构架的完善做出一定的探索与努力。

 

[3]王琨.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历史文化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的保护和发展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全世界对于历史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也从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兼顾,从单纯的保护发展到保护与发展兼顾,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然而,历史文化村落原有的传统特征又与基础设施的引入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要充分协调好基础设施的引入与历史传统特征的保护、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笔者希望根据历史文化村落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具有普遍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改善措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基础设施改善体系,作为以后改善措施制定的框架,弥补相关实践研究在这一方面上的不足。

    本文借助现有的相关理论以及方法,以梅州地区历史文化村落为例,通过对村落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分析出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村落保护的不同层次,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研究背景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村落保护、历史地段基础设施改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归纳总结出相关实践理论的现状和问题,提炼出对本文的启示。

    (2)基础设施现状评析:以梅州地区客家历史文化村落为例,对其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出现存的问题和特征,并分析出内在的深层次原因。

    (3)相应改善措施提出:结合前文中所总结出的现存问题,充分考虑历史文化村落的传统特点和相应的保护层次,针对不同层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策略以及原则,并对所提出的改善措施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4)具体改善案例运用:将前文所提出的基础设施改善措施,运用到梅州市侨乡村当中,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改善措施的实践性。

 

[4]谢亮.闽西客家武术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杨少雄.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闽西客家武术为研究对象,以闽西客家武术人士和闽西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闽西客家武术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闽西武术人士和大学生对闽西客家武术有着良好的印象;(二)闽西客家武术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三)传承中的封建保守意识制约着闽西客家武术的发展;(四)政府投入和媒体宣传力度有待提高;(五)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着闽西客家武术的发展。通过对调查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影响闽西客家武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政府的支持力度低;(二)宣传力度不够;(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四)传承中的封建保守意识;(五)欠改革不适应时代潮流;(六)训练手段和教材欠科学。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闽西客家武术的策略,主要为:(一)加强政府行政职能,健全闽西客家武术管理机构;(二)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三)立足学校普及推广;(四)继承、改革和创新相结合;(五)导入新的教学方法,科学制定教材。

 

[5]何熹.闽粤条形民居自然通风的量化分析及现代应用[D].导师:刘丛红.天津大学,2012.

摘要:建筑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源于对自然的适应。自“掘地为穴,构木为巢”起,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探索,在资源和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民居形态,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存在着一类密集建造的条形民居,其形式为单开间,垂直于街道或河道向纵深发展成条形平面。为了解决通风采光及交通问题,往往穿插几个很小的天井,发展出一系列适应环境的方法。条形民居向高处扩展成四、五层的建筑集群,密度极高,对节约城市用地非常有效。

    本论文通过对闽粤地区条形民居的通风策略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其适应气候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现代集合住宅的设计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集合住宅设计方法。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气候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条形民居跨越了闽海、客家、广府三个不同的文化区,而广泛存在于湿热地区,适应着共同的湿热气候。指出通风是建筑适应湿热气候的最重要措施。

    2.以实测数据及软件模拟从风压与热压通风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不同类型的条形民居组群及单元的通风方法。组群层面主要以庭院、街巷组织通风;单元层面则依靠内部巷道、天井组织通风,并通过坡屋面的高低组合引导风的走向。持久而稳定的热压通风不论是组群层面还是单元层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3.寻找传统的条形民居与现代集合住宅设计的契合点,从组群及单元的层面探讨传统民居通风方法的现代延续。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以条形作为类型划分的条件,探讨跨越不同地域文化的条形民居组群及单元的存在形式及其应对湿热气候的方法;②通过实测及软件模拟,定量分析并总结民居的通风方法;③理论分析与设计实践结合,探索延续传统的新方法。

 

[6]徐荣.汉语方言深度接触研究[D].导师:游汝杰.复旦大学,2012.

摘要:在最近二三十年中,由于接触语言学理论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引进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用“混合方言(或混合型方言、混合性方言等)”这个概念来解决在方言分区、方言系属等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混合方言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等问题一直鲜有人探讨。本文从“深度接触”这一概念出发,探讨与所谓“混合方言”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具体问题。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缘由,然后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混合方言研究属于接触语言学的一部分。语言接触的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接触语言学的历史才不过五六十年,而对方言接触的研究可以说方兴未艾。国外在混合方言研究方面最主要的成果是关于柯因内语的理论。国内对混合方言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从属于方言分区研究;第二,重应用而轻理论。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章节安排和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讨论深度接触的定义、判定和分类。首先,我们讨论了方言的定义、演变模式和分化等问题,指出在实际研究中,方言接触是方言演变不可忽视的因素。然后,我们进行了混合方言理论和应用的检讨,发现国外对混合方言尚无明确的定义,而国内往往错误地视为方言层次的克里奥耳语,而且把混合方言和方言系属的判断混淆起来。前者是讨论方言的接触关系,后者是讨论方言的发生学关系,可以对立统一起来。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混合方言这一概念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容易引起争议,因此提出采用“深度接触”这一术语来指代这种兼有多种方言特征的现象。

    我们认为应该用语音标准来判定深度接触现象。如果至少发生包含一个音类的音值转移或音类调整现象,我们就称之为深度接触,发生深度接触现象的方言则称为深度接触方言。接触的两种基本方式是修补式接触和重建式接触,基础方言、接触方言、底层方言和目的方言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术语。最后讨论深度接触的分类,指出要按参与方言是否能通话以及接触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第三章讨论了深度借用型方言。首先从语音要素和借用方式等角度对深度借用现象进行了分类说明,然后通过两个个案分析说明深度借用型方言的特点。一个是广西博白县旺茂镇和三滩镇地佬话,属于粤语和客家话的深度借用型方言。另一个是广西玉林市茂林闽南话,属于闽语和粤语的深度借用型方言。

    第四章讨论了深度干扰型方言。首先讨论了深度干扰和深度借用的区别,指出应根据第二方言的性质来界定深度干扰。然后讨论了干扰方式的分类。最后通过两个个案分析来说明深度干扰型方言的特点。一个是广西钦州正话,属于粤语干扰官话的深度干扰型方言。另一个是浙江开化县华埠官话,是讲吴语的人转用官话并发生深度干扰形成的深度干扰型方言。

    第五章讨论了柯因内化和中心城镇趋同。首先介绍了柯因内化的特点,指出柯因内化和普通深度接触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在可通话的方言之间,并且是通过一个较快速的接触过程形成的。然后通过对江苏句容磨盘话和福建厦门话的个案分析来说明柯因内化的特点。接下来讨论中心城镇趋同,所谓中心城镇方言趋同,是指在同一个行政区内,可通话的中心城镇方言和各地方言相比,中心城镇方言语言特征最少或者兼有各地方言的特征。这是地区方言趋同的一种典型现象。最后通过广西北流方言和江苏苏州话的个案分析来说明中心城镇方言趋同的特点。

    第六章讨论了基于各大方言的深度接触方言。所谓“基于”是指以某方言为基础方言发生修补式接触形成的深度借用型方言或以某方言为底层方言发生重建式接触形成的深度干扰型方言。各大方言是指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和闽语七大方言。主要是实践深度接触方言的判定工作,一共讨论了59种方言。

    最后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混合方言的现有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批判,并提出深度接触这一术语,用以指代混合方言现象,对深度接触方言的定义、分类、判定和特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周萍.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D].导师:林岩.华中师范大学,2012.

摘要:东莞市清溪镇流传着麒麟舞这一奇特的民俗舞蹈。麒麟舞是客家先民远古图腾的遗迹,既铭刻了中原文化的印记,并与当地本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体现着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以来清溪人民做了大量保护和传承麒麟舞的工作,使这一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景观得以熠熠生辉。在清溪镇,文化生态景观炫亮抢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声有色。这首先取决于清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次取决于当地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取决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种种合力致使清溪客家文化生态呈现了健康的延续性,在文化流变的时空中获得了生存机遇。这种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继续生存发展的案例,能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以东莞市清溪镇本土民俗舞蹈麒麟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走访和资料查阅的方式获得各类素材,系统论述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生成起源、传统模式、特征价值、发展变迁以及传承保护状况,分析了麒麟舞在清溪镇得以较好传承的原因,总结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寻可行之路,为区域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广提供可供借鉴。

 

[8]邓玲.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D].导师:王玉德.华中师范大学,2012.

摘要:海南现在被公共机构与学者个人收藏的家谱约200部,是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包括海南家谱的概况、海南家谱的内容、汉族迁琼与汉文化南迁、海南家谱与汉移民文化的分布四个部分,这些内容,将家谱作为汉文化的传承与海南文化的开启一以贯通,共同构成了海南瑰丽的历史文化。具体如下:

    一,海南家谱概况。海南僻处中国南端,琼州海峡的阻隔使得通往海南的道路成为一条畏途,大陆向海南的移民经历了重重困难。海南家谱的编修是随着汉人的迁琼而逐渐兴起并兴盛普及的,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修谱文献始于唐代后期,宋代是家谱由官修向私修转型的时期,但海南此时民间修谱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海南家谱的编修,从其发展阶段来看,没有经历家谱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从中途岔入,进而与大陆合流。家谱的功能,也并未经历萌芽阶段的优生功能、兴盛阶段的政治功能,而主要体现为普及阶段的伦理功能。这是由其孤悬海外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是海南家谱在编修与功能上有别于大陆家谱之处。海南家谱的种类与格式、修纂与管理则更多地表现出与大陆家谱的共性。海南家谱的收藏方面,仍然处于以学者的私人收藏为主,公藏为辅的境况,不利于海南家谱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海南家谱的文化内涵。海南家谱的修撰虽较中国大陆地区要晚,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渐趋完善。本章主要探讨了海南家谱中的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谱序赞词、追根溯源及少数民族修谱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民间家族修纂家谱的核心精神是敬宗收族与慎终追远,其基本原则主要通过家规族训和修谱凡例体现出来;谱序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南各家族的家谱正是通过将族内外名人所写的序言赞词书之于众,从而达到联子姓兄弟,增重家谱的份量,提升本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的双重目的;为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家族的荣誉,海南民间各家族的家谱都十分重视对迁琼始祖的记述。海南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黎、苗、回三个民族,根据现有的资料,修有纸质家谱的仅有回族,其中三亚回族家谱失而复得,儋州回族家谱则完全汉化。而黎族主要是以一种传唱的方式述说祖先的迁徒和定居生活,即所谓的口述家谱,目前还在进一步收集整理之中。

    三,汉族迁琼与汉文化南迁。从秦朝开始,因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汉人开始向海南迁移,从唐后期开始,世家大族因贬谪、任官、经商等原因迁琼者甚众。随着汉族的迁琼,自汉至唐,中原的政治体制在海南得以艰难确立;自宋至清,科举制度在海南逐渐推广;各家族将大陆各迁出地的文化迁入海南,并在本土形成新的家族。最终,海南从疠瘴之区渐变为中原清淑之地。

    四,海南家谱与汉移民文化分布。笔者从家谱切入,按照移民迁出地、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区别,将海南汉移民文化划分为沿海移民文化区、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沿海移民文化区主要是指讲海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的人群聚集区域,这是海南最大的一个文化分布区。中原汉裔向海南的移民比闽人的移民要早得多,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了,直至当代仍在继续,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在历史过程中与沿海移民文化区发生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甚至在语言方面已经与之融合。客家移民文化区是海南历史时期移民最晚的一个区域,前期更多地表现出个性,近期则表现出一种文化交融,但仍有着鲜明的特色。

    通过研究发现,海南家谱表现出四个重要的特征:重视迁琼始祖;谱风朴实;记载海外移民;多民族家谱并存。尤其是谱风朴实,基本上反映了海南文化质朴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谱序实在,不造假;其次是不妄祖,不诬祖。而从修谱实践来说,各姓氏在修谱时多注重鳌清本源,很好地践行了不诬祖、不妄祖的理论。

    汉文化南迁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连续性。汉文化是随着汉人向海南的迁移而逐渐迁移至海南的,汉文化成为海南文化的主体是在宋代;二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地域性。迁自不同地域的汉文化保留了迁出地的特性,尤以闽籍后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最为突出;三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多元融合性。闽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等汉文化最终在海南碰撞、交融,并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海南文化。

    从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中笔者得到四个启发:一是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海南家谱;二是家谱是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纽带;三是海南省应利用家谱,打好侨牌,更好地为海南的经济建设服务;四是要继续加强海南家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9]胡达道.井冈山军事体育研究(1927-1930)[D].导师:黄汉升.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井冈山是革命圣地,也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摇篮。井冈山军事体育为提高官兵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军队建设和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还原井冈山军事体育发展历程,分析其特征,总结其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对井冈山根据地史和体育史研究而言有一定学术价值,其创造的精神财富对当下我军军事体育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历史研究理论方法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井冈山军事体育的概况、产生背景、特点、历史贡献、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1.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对军事体育产生深刻影响,使之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

    2.井冈山军事体育经历了艰难探索、形成和发展、成熟和坚持三个发展阶段,井冈山的正规红军、赤卫队、暴动队、少先队和儿童团结合井冈山军事斗争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军事体育训练。

    3.井冈山军事体育具有开创性、阶级性和革命性、全民性、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讲求实效、兼容与创新等特征。

    4.井冈山军事体育作出的历史贡献:提高了官兵军事技能和体能,增强了军队战斗力;造就了红军不怕牺牲、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改造了部队;丰富部队业余生活,娱乐了官兵。

    5.井冈山军事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我军军事体育基础;奠定了我军军事教育基础;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形成了优良的军事体育传统。

    6.井冈山军事体育的现实启示:军事体育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军事体育建设必须围绕军队战略战术需要以及武器装备、作战条件开展;军事体育必须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军事体育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创新。

 

[10]叶鹏.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导师:赵冰.武汉大学,2012.

摘要: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

    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

    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

    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

    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

    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

    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

    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

   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

    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

    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

    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

    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11]胡珊珊.在沪外来大学生沪语态度调查报告[D].导师:许余龙;朱磊.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摘要:外来人口的语言生活状况,尤其是对本地方言的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调查在沪的外地大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以求管中窥豹,了解这一城市未来的精英人群的沪语态度。调查分别在四所上海高校内进行,位于不同行政区,代表不同人群。调查对象从大一新生到将毕业的博士,约500名左右。调查数据由SPSS软件处理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绝大多数的外地大学生不会说上海话,并明确表示不想学习上海话。少数会说上海话的多半由于母语方言与上海话接近,如无锡,宁波。本文还试图用数据表明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受到“性别”、“来沪时间”、“是否扎根上海”、“年龄”等多个变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性。

 

[12]许华春.赣南采茶舞蹈文化中的客、畲混化研究[D].导师:习英.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赣南采茶戏最早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而成熟于康乾盛世。作为南方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一,赣南采茶戏在历史上呈现出了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繁荣景象,而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技巧的成熟与完善却为赣南采茶走向繁荣局面打下了坚实、可靠的根基,同时为后人研究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动作表演提供了有理可循的依据。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这一点得到海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但是作为研究舞蹈文化的我们,如果单单从客家文化去研究和理解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表演,我们会碰到很多疑问和难题。如客家人的民间艺术会为什么尊崇畲族人(雷光华)作为本民族艺术的开山鼻祖;为什么民间采茶艺人都不吃狗肉;为什么丑角表演中有如此之多的动物形态模拟;中原汉人是看不起狗的,但是到了赣南采茶戏当中为什么狗又成了图腾崇拜的地位等等;这就是本篇文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选择了对赣南地区经济发展、历史演变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两大族群——畲族与客家的融合为前提,即从客、畲混化的角度,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学、民族志、舞蹈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在客、畲血统和文化上互相交融的背景下产生的客家民间艺术——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即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去窥探蕴含在赣南采茶舞蹈身上的两种(客、畲)文化因子。

 

[13]关洪.湛江市三个粤语点语音比较研究[D].导师:陈晓锦.暨南大学,2012.

摘要:关于湛江市境内粤方言的研究,前人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调查粤语在湛江市境内的分布或者就单个点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分析,对湛江市粤语语音的研究甚少。因此,笔者以湛江市三个粤语点(霞山区、遂溪县、麻斜街道办)为调查对象,全面描写了这三个点的语音特点,并就几个语音演变情况作初步的探讨。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前言,简介前人研究湛江市粤语的情况。第二章介绍湛江市的历史概况。第三章描写三个粤语点的声韵调系统并归纳各自的语音特征。第四章将三个粤语点的语音与中古音进行比较。第五章从音韵学的角度比较三个粤语点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异同。第六章讨论三个粤语点在语音演变上的几个重要问题,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是受到多种方言影响的结果,并指出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语音现象。

 

[14]张银行.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导师:郭志禹.上海体育学院,2012.

摘要: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三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三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三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著《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著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著,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15]翁砺锋.高阳片粤语的音韵研究[D].导师:伍巍.暨南大学,2012.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调查的一手材料,对高阳片粤语音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一是从综合的角度详尽描述并阐释各方言点音韵之间的共时异同及特色;二是通过比对历时材料和广州粤语等其他粤语材料,观察这些对比材料来揭示高阳片乃至更大范围的语音历时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探讨其中的变化规律与机制。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高阳片粤语所处之地的地理历史情况,高阳片粤语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材料。第二章,高阳片粤语的音韵特点,详细介绍了高阳片粤语的声母特点、韵母特点及声调特点等,并指出内部的异同,同时适当与其他粤语比较。第三章,高阳片粤语音韵专题研究,主要探讨六个问题:分别是精知庄章组声母历时演变;古全浊声母的历时演变与分片依据;日疑母细音字的历时演变;缺乏撮口呼的机制;从宕摄字的演变看i介音后的低元音高化的不确定性;鼻音与塞音韵尾的历时演变。最后为结语,总结本文的论述,并指出本文的不足。

 

[16]金冉.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教育传承研究[D].导师:刘小兰.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存在并发展,遍及赣、闽、粤等多个地区,由于革命形势的紧迫需要,宣传革命战事,鼓励参军光荣,支援前线等脍炙人口的红色革命歌曲相继问世。它与当地客家文化紧密结合,客观上对红色歌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革命英雄主义色彩,使得红色歌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本论文将从四个部分来逐一论述;第一部分说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从大量的客家文学作品中我们得知客家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他们为赢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默默地耕耘,收获。由于革命战事的需要,本着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方向,以“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施途径的一系列革命群众路线,使得中央苏区呈现出热烈的战斗气氛。而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在壮大革命声势、提升革命热情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部分用举例的形式阐释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内涵与功能,笔者将苏区红色歌谣分门别类进行阐释,通过这种歌谣的形式充分再现了中央苏区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当代教育价值,红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德育功能等。在传统文化大力推广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给民间音乐以音乐伦理学的关怀,实现其应然状态,那么民间音乐文化势必获得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第四部分指出红色歌谣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传承与发展上需要多方力量的努力和帮助,力争实现其内在价值。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与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时期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永远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方面加以论述,同时将红色歌谣作为校本如何开发,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给以说明。结语部分:系统梳理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教育意义,苏区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理论上是相互一致的。笔者在行文中试图从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论述,在“尊重传统,坚守家园”的宗旨基础上对中央苏区红色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以系统分析,同时对于红色歌谣给予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方面,以及红色歌谣与苏区精神方面的结合都作为重点论述,其目的就是将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加以传承发展。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红色歌谣进入大学校园,一改往日紧张的气氛,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伴随着激昂的歌曲尽情挥洒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17]刘义晴.地域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研究[D].导师:邱志涛.湖南工业大学,2012.

摘要:地域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积淀和提升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地域文化源于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地域人群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作为地域文化凝集与代表的地域特色产品也肯定与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将乐擂茶系列包装设计项目是为保护、提升和推广中国福建省将乐县三宝之一的擂茶及擂茶文化品牌而量身定制的产品包装。将乐擂茶包装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成品进行包装销售,而是将当地传统的风俗文化通过包装予以推广和发扬。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把与制作擂茶相关的工具作为包装内容的一部分,使消费者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并在享用产品的同时去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情。包装以节能、绿色和多功能为设计理念,使用当地的天然原材料打造出集手工精致与灵动智巧于一体并可重复使用的“茶桌式家具”。作品所体现出的可持续性和互动性,使其既保持了地域特色,又生动地透视出当代国人新的生活方式。论文将擂茶包装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相关的设计思考进行理论概括,以便更好的为擂茶及其他地域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推广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地域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且有助于推动地域产品产业化经营与发展,同时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8]南金娟.从“土广东”到“客家人”[D].导师:周积明.湖北大学,2012.

摘要:洛带隶属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同时又属“土广东话”方言岛——“东山”的文化地理范畴,有“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本文以“东山洛带”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及田野考察等研究手段,并以族群理论与文化建构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东山洛带移民社会的形成与变迁进行考察。

    通过研究发现,从清初“湖广填四川”至今,东山洛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老移民、各省籍移民杂居的移民社会;民国以来以“土广东”为主的移民社会;本世纪之交的“客家”社会。而东山洛带移民记忆中的“湖广人”与“土广东”族群信息,不仅包藏着东山洛带移民社会变迁的密码,体现着移民群体之间的区分与整合,更反应了移民社会深层结构的建构和权利秩序的划分。本世纪之交发生于东山洛带的客家建构运动则是客家民系发展壮大与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在这场建构中确立起来的东山洛带“客家”身份,其内涵不同于罗氏客家定义,是一种扩大化了的客家概念。

    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特别注重各类文献以及洛带居民历史记忆的发掘。文章采取点、面交织,纵向梳理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不拘泥于“土广东”就是“客家人”等既定命题,也不满足于对四川客家人历史的平面描述,而是试图深入东山洛带移民社会的深层,从移民社会形态和族群互动等侧面入手,展现一个更加生动、多面的东山洛带,展现一个历史的东山洛带。

 

[19]王姣.赣南地区客家传统银饰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作为丰富和完善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客家传统银饰艺术是在特殊族群构建的历史背景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艺术,是中国传统银饰艺术史册中无法复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客家传统银饰艺术却逐渐被人们忽视和遗忘,而今重拾对它的解析,用文化和艺术的视角去审视其所蕴含的内容,对于人们如何去拾取和保护已经或正在丢失的东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从客家传统银饰艺术所处的曾经的历史文化传统开始分析,了解客家传统银饰艺术自身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从形制多样的银饰种类开始,去细数材质的搭配,工艺的融合,从而去探寻造型的美感和纹样的生动;再次在比较的视野中,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对比,从而总结出其具有的总体特点,了解其不可复制的艺术本质;最后上升到文化的角度,对客家传统银饰艺术进行文化层次上的观照和审视,从其功能入手,在民俗文化的聚焦下,逐步走进它所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特征。

    在对客家传统银饰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征到内涵,从艺术到文化,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中,让我们经历了一次艺术的洗礼,实现的是视觉冲击在文化认知意义上的延长和拓展。穿行于历史、艺术、人生和文化的维度,在客家传统银饰的画卷中,体会到的是客家人在历史中步步维艰的历程,感悟到的是震撼心灵的艺术美感,理解到的是艰难却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得不思索的是对客家传统银饰的保护与传承,提醒人们在未来发展的文化语境中,要用警醒的目光去关注一直在路上的客家传统银饰艺术、客家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在现代性基础上精神的本质的高扬。

 

[20]刘明珠.客家民俗艺术与地域性设计探析[D].导师:田辉龙.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客家地区丰富的民俗生活孕育着多彩的民俗艺术,客家民俗艺术伴随着客家民众的民俗生活延续至今,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客家民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生活和民俗观念,是学者们研究客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实物见证。然而,随着客家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孕育客家民俗艺术的土壤正在发生变化,客家民俗艺术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迎接这种变化,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地域性设计”这一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现代设计理念,将成为客家民俗艺术更好地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现代设计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将探寻客家民俗艺术与地域性设计两者的结合点,为客家民俗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共同发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章首先解释并阐述了民俗艺术的相关理论,其次结合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分类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客家民俗艺术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客家民俗艺术分为客家民俗造物艺术、客家民俗表演艺术、客家民间语言艺术三大类,从而对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再次,深入研究“地域性设计”这个在当代设计中频繁被提及的热点词汇,追根溯源、提炼概念、分析成因,系统阐述了地域性设计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在论述客家民俗艺术的存在状况及当代价值中发现问题,在第六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即分析了客家民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实例,探析并总结了在地域设计中运用客家民俗艺术的方法及原则,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在国家极力倡导保护非物质遗产的今天,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开发客家民俗艺术,弘扬客家民俗文化,而且,使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客家民俗艺术在当代设计中开拓新的天地,为扎根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提供足够的养分和生长空间。

 

[21]唐琳.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特殊的民系,梅州作为客家民系成熟、定型的中心地,有着“客都”的美誉。梅州客家民居和其他地区的客家民居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经过在本地的充分发展和与其他建筑风格的融合,凸显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在对客家文化研究的热情不断高涨、传统村落以及民居建筑保护和利用的逐步重视、客家文化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展对梅州地区客家民居建筑的再利用研究,探讨如何让如此众多的客家民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的生活并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和客家传统服务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

    (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分析,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再利用进行指导。

    (3)第三部分是对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基础研究。本文从历史环境背景、村落特色、建筑特色、分布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对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较为清晰的认识。

    (4)第四部分是对客家民居建筑再利用的现状研究。首先从整体情况、具体案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其中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思想观念、法规政策、保护机制、技术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反思。

    (5)第五部分是对客家民居建筑再利用的探索。本文以侨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村落建筑较为充分的基础研究之上,从使用功能、建筑外部、建筑内部、景观环境等四个方面对民居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进行引导和建议。最后,选取了庆云庐为对象进行改造利用的设计,来检验相关引导内容。

    (6)第六部分是结语和展望。

 

[22]黄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梅州客家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世界客都”梅州,拥有丰富的客家古村落资源。这些客家古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不仅承载着客家人历史记忆,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从我国古村落的保护历程来看,对于古村落大多言及的“保护”,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霸权式规划,从而导致了村落空心化、旅游商业化、本土文化遗失等规划失效的现象。因此,本文借鉴了日本造町运动及台湾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提出梅州客家古村落的相关营造策略,试图通过认同感的加强及利益的诱导,促进村民主动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全面复兴文化、产业、经济,再现社区往日活力,进而达到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研究背景:研究国内外古村落相关保护理论,总结保护经验并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再通过社区营造理论的阐述、成功及失败案例介绍,从中借鉴出对本文有启示的思路与方法。

    (2)保护现状评析:从梅州客家古村落现状分析可知对客家古村落已初具社区营造的前提条件:客家人宗族观念逐渐转化为社区意识且存在自发保护行为。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梅州客家古村落也面临商业开发无序,文化肌理破坏,机械模仿,地域特色缺失、空心化,传统手工艺失传等现实困境。

    (3)营造策略提出:为了解决前文总结的现实困境,笔者运用社区营造理论,从还原与诠释、动力与制度、更新与经营三方面入手构建梅州客家古村落的营造策略,理清客家古村落的历史要素,重新认识其文化价值;通过恢复宗族功能,重构社区网络及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藉由多元经营和地方学习机制的建构,提升社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实际案例运用:最后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侨乡村社区结构类型,村民社区意识和宗族观念以及社会资本的运用现状,同时运用相关营造策略,有效地引导侨乡村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达到侨乡村保护与更新的目的。

 

[23]彭凡.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李泉涛.青岛理工大学,2012.

摘要:客家围屋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建筑上的装饰艺术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客家传统民俗的、民间的、地域的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并兼具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功能。本文以赣南地区的客家围楼式、聚居式建筑的装饰艺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客家源流、构成形态及发展趋势,根据现存赣南地区的客家建筑,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特点,从建筑装饰的空间布局、构成形态及表现手法、界面装饰及色彩配置、装饰题材、家具陈设艺术等方面对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赣南龙南县的关西新围和乌石围两个典型客家传统民居个案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探寻赣南地区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分析论述赣南客家民居室内装饰艺术的特征及文化内涵,以及在赣南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装饰特点。同时对装饰纹样的艺术性和精神性进行了一些讲解。以此深入认识客家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历史上与文化上的价值,推动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借鉴和发展,促进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建筑及装饰的保护和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4]曾珊.广西马山老那兴村客家方言研究[D].导师:林亦.广西大学,2012.

摘要:马山老那兴村是远离客家聚居地的一个客家村,当地的客家方言依然保留了客家方言的大部分主要特征。但是,由于远离客家聚居地,同时又处于多种汉语方言以及民族语言的包围之中,它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呈现出它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

    本文在全面深入调查马山老那兴村客家方言的基础之上,详细描写老那兴村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概况及特点,填补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的空白。

    全文共四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语音

    第三章词汇

    第四章语法

 

[25]张舒为.广西西南官话区中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导师:黄南津.广西大学,2012.

摘要:西南官话是广西四大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五十一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本论文选取了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贺州市、武宣县五个县市作为调查点,以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有近24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276份。本文将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以时间(祖辈、父辈、被调查者三代人)和空间(五个调查点的空间位置)为线索,综合调查广西西南官话区中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相关情况,语言态度问题,分析被调查者在家庭内和在家庭外部的语言使用情况,其家庭成员、其他交际对象的语言使用现状,对待教学语言、小时候最先会说的话、西南官话、普通话的态度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分析性别、年龄、家庭是否会对中小学生语言使用产生影响,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现状及其成因,并对广西西南官话区中小学生的语言政策和语文规划提出了意见。本文力求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分析结果,提供对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语言规划和教育规划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26]皮姝婧.文化差异性对文化多元一体化形成发展的影响[D].导师:张英明.江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从地理位置来看,赣南与岭东地区毗邻,但两地客家人因地处不同区域,受不同的文化因素影响产生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丧葬仪式文化是四大生命礼仪中最能看出客家人对生死观念和丧葬习俗本质含义的完整表达,在宗教信仰方面,赣南客家人信奉道教,岭东客家人信奉佛教“香花”,都或多或少的融合了当地土著居民的民俗文化与信仰观念,表现在丧葬仪式上则赣南是道教式的葬礼,岭东是佛教“香花”,二者差异性很大,但都维持着客家人的文化本质,民族情感认同坚定,他们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客家人!比较其中的差异性,探讨其族群文化的共同本质并找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的差异性的存在,促使着客家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多元一体化相互促进,推动着客家文化在坚守文化传统的同时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这一文化发展不仅依赖于客家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更是客家人艰苦卓绝,努力生活的精神表现力的突出体现。今天的客家人团结一致,共同为客家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努力。本文通过对丧葬仪式文化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性与统一性的研究,探讨其客家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在客家这么一个族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7]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导师: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交往地带,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现象异彩纷呈。针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勾勒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全貌,既是应对当前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对岭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过程,并为广西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依据和广阔的意蕴。

    论文试图运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规律,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对广西这一建筑文化过渡区域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并重,并在其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剖析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文中先对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予以概述和探讨,重点放在广西的百越土著文化和汉族移民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然后从民族、民系的角度构建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框架,将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分为“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和“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再依据建筑特点的差异,细分为侗族建筑文化亚区、壮族建筑文化亚区、苗瑶建筑文化亚区、广府建筑文化亚区、客家建筑文化亚区及湘赣建筑文化亚区六个部分。在建筑文化区划框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两个大区(百越干栏区和汉族地居区)乡土聚落总体布局、空间特色、聚落公共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然后结合平面形制、建筑构架、造型装饰等建筑型制的基本要素,六个亚区的壮、侗、苗、瑶、广府、客家、湘赣等各民族、民系建筑文化特点的细致研究也得以展开。

    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动态的观点,关注“广府建筑干栏化”、“干栏建筑地面化”等建筑文化的演变现象,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文中亦探讨了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蕴涵于传统乡土建筑中的匠作技术、生态思想以及相关的生活内涵等非物质文化亦应是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点。

    文章的最后部分概括描述了当前广西地域建筑的创作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广西地域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在深化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地域建筑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28]郑红.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广东省潮州地区的社群,由于种种地理、历史、气候与生产因素,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在其文化遗产如方言、习俗、传统建筑和装饰工艺之上。本文研究的是潮州地区的丰富而真实的传统民间建筑彩画,期望通过记录这些尚存的物质实证和活着的营造工艺,填补我国地域建筑彩画的资料,并探讨我国民间彩画的保护及未来持续发展的路向。

    本文第一章将会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构架。首先会论证潮州彩画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完整文化体系,而非堆杂而成的元素,并展示本文的学术目标、创新点和现在学界对建筑色彩画像及区域民间文化的研究现状,以便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

    本文第二章将确立“潮州”、“传统建筑”和“木构彩画”这三个基本概念的范围。首先“彩画”一词的定义在每代、每地均不断转变,笔者参照历代官式传统及其他地域建筑彩画研究的定义,依据实际情况概括出最吻合潮州传统范畴的“彩画”概念。然后分辨“古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等概念,以确认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个有学术价值的本体。最后,笔者尝试从历史缘由、地理环境、民系形成等因素思考何谓“潮州”文化,并据此选出最适合于研究潮州建筑彩画系统的时代及地域界限。

    建筑彩画并不是纯艺术,而是设计,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与所有其他建筑元素一样,必须为某些社会功能而服务。第三章是潮州彩画的艺术设计讨论,笔者根据潮州当地观念,把建筑按社会功能分为住宅、宗祠、宫庙和佛寺四类。从空间的布局设计及精神功能方面解释每类建筑相应的彩画位置、题材、用色、及构图关系。

    任何建筑行为,不管其美学思维或信念祈望如何,如果没有客观的物理性质、操作制度、物料资源和技术水平的支持,都不可能成立。本文第四章是论证潮州彩画的科学性,即其工艺技术的客观因素及施工技法的讨论。彩画必须依附于木构件上,所以第一节先剖析潮州建筑构架普遍使用杉木的缘由及性质,从而解释杉木对彩画的选料和施工技术带来的挑战。此外,建筑上的色彩图纹,除了水质和灰质外,主要以胶质(例如用漆)或油质(例如用桐油)两种方法施就,因此本章在接下来的几节分别对潮州传统推漆画工艺和桐油画工艺作出调查和分析,包括背景沿革、发展现状及保护技术等。

    本论文的最后一章探讨潮州彩画的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本章先将潮州传统彩画作为历史文化实体,而寻找有效而实际地保存或修复这些遗迹的政策、取向、措施和技法,作为当地建筑保护项目不可缺少的部份。而另一方面可以视建筑彩画为非物质遗产,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其艺术表达手法和工艺技术的问题。最后,探求潮州传统彩画的艺术及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借着展示及诠释潮州彩画的文化价值来推广公众对中国建筑或地域传统之欣赏,从而让潮州彩画为我国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29]余韵诗.粤北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导师:朱雪梅.广东工业大学,2012.

摘要: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传统乡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传统聚落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载体。村落传统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古村落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复合产物,它们具有形态多样、功能多样、文化多样等特征,因此保持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对古村落遗产保护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粤北古村落受现代经济侵袭较少,村落物质及精神文化遗存真实性较高。

    本文以大量的粤北地区古村落调研材料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其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从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出发,以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公共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分析,探讨传统公共空间在现代村镇发展中的作用及复兴措施,以便为相关的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分析了粤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及历史地位,粤北多民系及山区经济等文化背景造就了其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对古村落形态造成很大的影响。阐明了粤北古村落近年在各级历史文化村镇评选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古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将逐步开展,探讨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在现代生活中的适用性具有现实意义。

    (2)从粤北古村落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指出该地区古村落形态具有鲜明的移民和山区居民特色,并提出典型例子对村落形态进行分类说明。阐述了粤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古村落历史遗存保存状况良好的现状。指出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在村落格局中的作用,传统公共空间是古村落公共生活的物质载体,是村落空间格局的核心部分。

    (3)以粤北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类分析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形成的要素可分为门户空间、集会空间、游憩空间和邻里交往空间等节点及街巷、水系等线性空间。提出传统公共空间感知意象具有序列性,这一特性与公共空间形态息息相关。总结粤北地区古村落公共空间序列可为分向心型、轴线型、自由型及复合型四类。阐述了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保护在村落发展上遇到的各方面挑战。

    (4)借鉴国内优秀的古村落保护规划案例,思考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的保护方法在粤北古村落保护中的适用性。以翁源湖心坝及曲江曹角湾两个典型粤北古村落的保护规划为切入点,探讨传统公共空间在村落公共空间序列重构中的作用。提出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复兴传统公共空间序列的目的,在于兼顾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现代生活的需求。

 

[30]邓世维.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李雅日.广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的目标任务中,指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并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同时,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艺术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遵循这两条政策,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并加以运用,使其不断发展创新,以体现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是笔者研究课题的初衷。民族图形是民族地区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符号。民族图形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视觉魅力是设计资源的宝库。淳朴的少数民族用刺绣、扎染、编织等方式记录了他们的民族图形,表达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笔者走访了广西、贵州、苏州等地区,经过对广西融水苗族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和广西贺州客家莲塘围屋生态博物馆深入调查后,发现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筑的更新,但其经济文化条件的研制,不适宜大规模改建建筑,就此提出了将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通过分析广西民族图形更新的意义、生态博物馆对民族图形在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审美需求以及广西融水苗族、白裤瑶以及贺州客家的民族图形的运用现状,阐述了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中运用的必要性。

    民族图形的演变与再生包括民族图形的造型原理及构成方法两个方面,通过想象再造、提炼抽象和解构重构的造型原理和单独图形、重复连续和自由组合的构成方法,民族图形在运用中不断演变与发展。为了使设计达到理想的效果,民族图形的运用流程需经过了解设计主题、综合元素,精心构思、调整统一、确立装饰风格、把握艺术形式这一系列步骤的反复斟酌。民族图形的具体运用方法笔者针对前文中带对民族图形运用现状提出的困惑,借鉴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优秀案例以及对各地民族图形的深入分析总结了直接运用、简化变异、平面与立面的形式置换、材料与技术的表现、色彩转换及图形文化意象表达这几种主要方法。

    为了进一步论证本文“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相关观点,笔者引白裤瑶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表现加以例证。通过多次对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管辖区的实地考察,对白裤瑶图形在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建筑局部装饰设计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民族图形的运用有强烈的需求。总结吸取白裤瑶图形在王尚屯的新民居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运用的优秀经验,并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的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虚拟方案展开论述。

    本文通过对贵州、广西、苏州的实地考察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结合对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传统优秀例作的方法分析,对搜集的少数民族图形深入分析创造,并辅以白裤瑶图形的运用设计实例,结合理论分析强劲有力的论证了本文论点,使观者清晰扼要的理解掌握本文理论。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文选题的创新。民族图形的应用与创新国内有许多相关著作,大都将民族图形的应用设计聚焦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在建筑方面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民族图形研究与分析,而民族图形在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少有深入研究的相关文献。希望本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关注。二是本文研究的视角独特。对于体现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民族本土性研究,眼光大多聚足现代发达城市或国际事宜中的代表建筑。而对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地区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限制研究者少有涉足,而恰恰这些地区蕴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璀璨图形资源。民族生态博物馆本身即为新生产物,随着其日渐发展壮大,它在民族图形资源中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不好生运用,实属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积累了笔者近几年在各地的调研成果,拓展和丰富了民族图形运用研究视角的全面性。

 

[31]刘娟.客家风情园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导师:谢英亮;刘水石.江西理工大学,2012.

摘要:“旅游促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共识。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最有发展前景、最具活力、高关联性的新兴产业,许多城市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在这样的产业政策背景下,旅游项目开发成为投资热点。财务评价则折射出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度,也影响着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层次。旅游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研究,对于把握旅游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效应,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目前,我国旅游项目财务评价工作基本上是依据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来进行的,对市场预测、旅游项目筹资、项目运作、成本控制、收益管理等系统缺少动态的评价,无法全面、系统、直观地揭示旅游项目的发展状况。

    系统动力学是研究社会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方法。针对旅游投资项目各因素之间存在的高阶次、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特性,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特有的结构性方法,运用到旅游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活动中,把系统中各关联因素进行量化,建立了某客家风情园旅游投资项目的因果关系图和动态仿真模型,动态、及时、长期地预测该旅游投资项目的运行趋势,进行财务评价,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客家风情园旅游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旅游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32]董莉.风水与宗族的“双赢”[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本文用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探讨“客三角”区域向赣中地区延伸的过渡地带——流坑村风水信仰与宗族之间的互动关系。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及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流坑现有的风水传说及风水景观,探寻风水文化在流坑的生存状态,包括其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系统,并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对风水及宗族的关系问题进行审视。风水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文化,它成功地在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及生存空间,兼顾了理论合理性及实际利益。其中宗族精英分子的介入,包括风水实践及族谱中的风水书写,提高了风水信仰的公信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宗族主动地将风水纳入宗族权力建构体系当中,此时主动和被动角色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33]赖建敏.客家民俗体育与农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D].导师:康辉斌.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教育部2011年12月28日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给我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出现了改变。人们的脑力劳动增加而体力活动减少,收入增加而心理压力增大。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人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幅下降。这一负面现象的改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各地不同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保障。而新课标中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方式也使地方学校具有了开发课程的可能性,因此,客家民俗体育进入学校也是顺应课程改革要求的举措。

    对于如何有效开发客家民俗体育的教育价值和多元功能,本文从少年儿童体育兴趣入手采用信效度较高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客家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进行科学分析比较。来说明客家民俗体育进入赣南农村小学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本文前期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较为全面了解客家民俗体育对赣南农村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以及客家民俗体育在赣南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后认真编制调查问卷选取小学生体育兴趣量表,通过分层和随机抽样法来选取样本实施调查。实行随机随班实地发放当场回收的办法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内容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据统计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小学生选择客家民俗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非常高,说明小学生对客家民俗体育项目有较高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体育教学的前提,这也体现出客家民俗体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2.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运动的性别差异开始明显起来,男同学更喜欢表现力量和勇敢的竞技性游戏。女同学更喜欢活泼、文静的表演性游戏。

    3.客家民俗体育对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直接兴趣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客家民俗体育运动娱乐性、趣味性强,规则简单,技战术要求相对来说不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也体现出客家民俗体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参加客家民俗体育不少项目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相对来说较短暂和浅表。

    4.小学生选择现代体育和运用中等以上强度进行锻炼的比例较低,现代体育在农村的推行是一种必要和发展趋势,但发展的并不理想。

    5.既选择现代体育又选择客家民俗体育进行锻炼的小学生体育兴趣最高。在现实的条件下,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设计应进行合理架构,现代体育与民俗体育需相互协同、融合,一起交融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共同来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34]骆泽顺.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研究[D].导师:张伟强.广东商学院,2012.

摘要: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之下,边界地区的旅游合作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之一。我国省级行政区边界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往往具有空间上的整体性、地域文化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割裂了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市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导致省际边界地区的旅游业处于开发无序、竞争无序和管理无序的状态。为了实现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就有必要对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文章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行政边界对旅游资源的刚性约束是问题的根源所在。现阶段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对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作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其次,本文对合作开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从边界地区、边界类型、边界效应等概念入手,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运用相关产权理论、行政区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对合作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结论认为应该利用资本的无界性去突破行政边界的刚性,以单一的开发主体去主导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再次,本文通过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的体系框架,明确了在省际边界地区旅游合作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用以指导边界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

    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闽粤边界地王寿山,对合作开发的策略、机制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其中包括产权制度、“四位一体”的利益相关者制度;合作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委员会的合作开发的保障机制。

 

[35]吴海燕.全球化下的台湾客家族群与客家电视台:文化研究的视角[D].导师: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台湾客家族群和客家电视台之间关系的分析,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利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了解台湾客家族群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客家电视台是怎样再现客家族群的,客家族群的“主体”地位又是如何确立的?通过研究发现,客家族群具有相对恒定的“族性”,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客家电视台的出现是台湾威权主义每况愈下之后出现的软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客家电视台仍旧未摆脱政治势力的干预局面,而客家“主体”叙事包裹在客家族群发声的强烈愿望之中,其实并未真正完成。

 

[36]余玉容.台湾民调—关于台湾民众对两岸开放政策的民意倾向[D].导师:蔡佳禾.南京大学,2012.

摘要:自2000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波折起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从原来强烈地互不信任到现在前所未有的合作。陈水扁执政时期,政府对大陆所主张的政治立场加深了两岸关系问题的复杂性。然而,2008年马英九就任后,两岸关系有所突破。在两岸互动中,马英九主张弱化抗议,避免无谓的争端。虽然目前存在着大量关于台湾近代社会以及政治的研究,并且很多研究也在关注近几年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现象会给未来两岸关系和台湾主权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全面分析两岸议题在台湾民众中的发展趋势的学术文献却相当有限。因此,本文将探讨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执政以来的两岸开放政策的民意趋势。为了解政治对立在台湾社会中的程度,以及不同台湾民众群体是否有不同民意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民意调查来得出几个主要观察:今后对于两岸关系的研究应更加重视倾向中立民众、避免过度强调籍贯因素、以及更加深入探讨选举结果。虽然过半数民众支持马英九所执行的两岸开放政策和合作,但马英九第二任期面临着更为困难的问题。因此,对两岸当政者来说,进一步了解台湾民众的关注点,以及客观了解台湾舆论民情非常必要。

 

[37]柴可.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D].导师:周建新.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19世纪初期,客家文化建构热潮在粤东地区兴起,伴随而来的是客家族群精英与非客家族群精英互动中产生的逐渐唤醒族群意识为主的一系列活动。20世纪30年代之后,由于历史政治原因,大陆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进入停滞期,20世纪80以来,这一建构过程再次兴起,如出现了多个打客家牌、主动挖掘客家文化的地区和城市,而相应的客家文化体系更是以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参与主体之多引发学术界的强烈关注。不同学者对客家文化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但是对于客家文化、客家意识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则缺乏必要的关注。基于这一视角,本研究从文化建构的角度对当代客家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选取当代客家文化建构的典型代表赣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论文对比了不同时期客家文化的建构历程,阐述了客家文化建构的逻辑,并以《赣南日报》的文本分析为研究路径,回答了当代赣南客家文化建构的特点,以及媒体在建构客家文化中的角色。

    研究认为,客家文化的建构存在着历史与记忆、情感与体验、获得发展资源三个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特点不同。而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是学术研究、大众传媒、政府机构、商家市场、大众参与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挖掘客家文化,热衷于打“客家牌”,主要是利用海外客籍华侨华人这个跨国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结,以客家认同为纽带吸引客家富商前往投资。学者们对客家文化进行学理上的定义和论证,从历史维度和现实关怀层面对客家文化的形成进行论证,将传统的婚丧节庆、饮食习俗、方言小调定义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于是客家联谊会、恳亲会、文化节等各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文化,被客家地区的政府和文化精英们重新发明出来,同时商家市场也巧妙利用客家文化的种种资源,在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寻找商机。

    这些建构行为使“客家”概念的使用频率日益上升,各个参与者对客家文化的使用技术日益娴熟,了解客家文化的民众日益增多。而“客家”也得到了新的诠释,从一个表述族群的名词,转而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而从客家文化建构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及其复杂的活动关系中可以看出,媒体在客家文化建构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报道者,而越来越多的成为参与者和评判者。

 

[38]蓝泰华.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研究[D].导师:李豫闽.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将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作为研究课题,以福建长汀与部分原汀州府所辖纯客县作为调查考察的地域范围,对该区域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进行综合考察,按照传统民间美术分类的方法展开比较研究。通过对该区域民间美术的田野调查,结合史料、文献、地方志记载的佐证,对客家民间美术的渊源与发展、主要门类、装饰纹样图式分析等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研究汀州客家民间美术传承人的从艺状况和技艺特点,探讨客家民间美术的文化特质和独特鲜明的审美特征。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形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繁荣于清时期。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闽西客家的中心城市和政治中心,福建汀州客家地区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区域,孕育了众多的客家传统民间美术门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对同时期的其它客家地区乃至稍后的台湾地区客家民间美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同时以海峡两岸的汀州客家移民居住区的地域范围作为考察内容,力求理清两岸汀州客家民间美术的传承关系。以宏观的视野角度梳理福建汀州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的整体脉络,探其源流,同时又从微观的视角对独特的个案加以分析,从闽西客家特定的文化角度加以剖析,力求精髓。汀州一千多年来形成了独有的客家民间美术门类,从大量田野调查中发现,闽西汀州客家区域有大量的传统民间美术遗存,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仍在从业。因此对汀州客家的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加以分析,同时探讨行之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措施,让优秀的汀州客家传统民间美术这一区域文化瑰宝走向世界,无疑对当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含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39]吴妍君.蓝博洲创作研究[D].导师:朱立立.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蓝博洲作为台湾传统左翼作家阵营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文学书写深刻有力且富于时代感召力,在当代台湾文学的发声场域不断体现出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左翼书写、客家书写及历史书写,是依蓝博洲创作的题材内容而划分的三个重要维度,分别阐述了蓝博洲对台湾传统左翼思想与文学的承继和发展,用自我的文学实践实现台湾左翼从困境到复苏的理想之路;蓝博洲于台湾客家族群书写场域中的突破与创新,融入自我对族群的认知与认同,推进台湾客家族群从边缘倾向中心的颉颃之旅;以历史报导文学为个案,蓝博洲在书写台湾历史时笔法与视角的转变与尝试,展现来源于民众的历史真实,突显从官志引向民史的探寻之迹。综上而言,蓝博洲的文学创作对于当代台湾文学的发展,两岸文学的联系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文学意义。

 

[40]林爱芳.旅游活动对世界遗产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导师:陈金华.华侨大学,2012.

摘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目的地带来了经济振兴和地区繁荣,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当地诸多社会矛盾。因此,旅游影响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专家的关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献的梳理分析可知,起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旅游开发改变了目的地社会文化自然传承的进程,称旅游为21世纪的“新殖民主义”。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这种说法被认为是片面的。实际上,旅游在给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积极影响。游客的到来必然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但是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尤其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而言,以及如何“扬长避短”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正是本论文写作的目的。

    本文研究以社会学、旅游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永定土楼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质量、语言、传统民俗文化、人际关系、贫富分化、道德准绳等26指标进行测量,对世界遗产地永定县土楼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经过因子分析,得出五个反映社会文化的公因子,分别是“日常生活影响”、“文化民俗传统”、“心理意识”、“人际关系与旅游收益分配”、“社会价值观”,其中居民对前四个公因子的感知为正向,对最后一个公因子为负向,说明在当前的旅游发展阶段,永定土楼旅游发展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以正面影响为主。

    全文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对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进一步引入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区参与理论、旅游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

    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永定客家土楼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演变过程,介绍了土楼旅游的发展历程、当地社会文化分类和特点及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的基准。

    第五部分,针对具体案例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定量研究,重点讨论旅游发展对世界遗产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并构建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神经网络图。对洪坑村、高北村、初溪村三个村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与安徽省的西递、宏村、南屏三地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洪坑村的社会文化受到旅游的冲击较大,高北村、初溪村的社会文化受到旅游影响的冲击不大的结论,并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对该结论进行了解释。

    第六部分,对策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其他相关研究与理论对永定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策包括为居民提供参与旅游规划的机会,提高居民参与度,实施“社区参与”战略,并构建了土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架构图;适当选择客家文化商品化内容和形式,对“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作了区别,并给出文化开发对策;加强对旅游业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意识;建立旅游影响研究机构和检测机构;建立土楼客家文化保护区;整合资源,合理设计土楼遗产地文化旅游路线。

    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及不足,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41]宋奕孜.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导师:冯阳.南京工业大学,2012.

摘要:公共居住区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空间载体,而城市社区交往空间是社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居住社区内部居民所共有的场所,是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载体。从我国居住状况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邻里交往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梁思成先生说:“计划一个城市的建筑必须顾及到他所计划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的传统,保留合理的、有历史价值的、由过去经验所称呼的特征的一切。”福建客家土楼不论在居住形式、居住规模上都与现代单元式居住小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以客家土楼的建筑类型及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客家建筑中探寻一条能够适用于现代公共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纽带”,以弥补现代公共居住区设计中对环境心理设计的忽视。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简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实例调研两个方面对福建客家土楼的交往空间及其与现代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第三部分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现有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有助于解决现代城市住区交往空间问题的建议。

 

[42]樊鹏.明清时期徽商和客商的比较研究[D].导师:周琍.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徽商是明清时期享有盛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活动范围涵盖长江流域、两淮地区和吴楚地区,在盐业、粮食业、木材业、典当业等行业徽商均处于主导地位。徽商鼎盛时期,其财力之富、影响力之大让其他商帮难以望其项背。直至随着封建社会走向末路而渐趋衰落,徽州商帮始终是中国传统商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客商也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重要商帮,尤其在清代中晚期,客商立足国内,扎根南洋,其中的佼佼者如张弼士等人跻身巨富,财雄势大,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尝试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明清徽商和客商进行探讨:

    第一章主要介绍明清徽商和客商的崛起,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徽商从兴起到鼎盛再到衰落的大体过程。以空间为线索介绍客商在国内和海外尤其是南洋地区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介绍明清徽商和客商的相似之处,主要从兴起原因、商业理念、创业精神、文化传统、价值追求等方面来进行比较,从中折射出儒家文化对两大商帮的深刻影响力。

    第三章介绍明清时期徽商和客商的差异之处,主要从兴盛时间、从商背景、经商地域、群体性、同官府的关系等方面来展开论述,分析两大商帮在以上方面的差异之处。

    第四章介绍明清徽商和客商异同的原因,主要从地理环境、儒学氛围、重教育的传统思想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二者相似的内在原因。从就近市场、儒家思想的影响力、经营行业以及地域三方面来分析,得出二者差异性的原因。

    结语部分:通过两大商帮的比较得出明清徽商和客商发展差异性带给我们的启示。

 

[43]曾冬霞.梅州客家山歌歌词修辞研究[D].导师:徐采霞.南昌大学,2012.

摘要: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梅州地区的客家山歌。有关客家山歌研究的著述很多,但大部分是从音乐、文学、民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修辞学角度对客家山歌歌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拟从修辞学角度,探讨梅州客家山歌歌词的语言表达艺术,以填补前人对此类课题研究之不足,也为客家山歌艺术的传承尽一己之力。

    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及客家山歌研究现状。第二章研究梅州客家山歌的语音修辞表现及修辞效果。客家山歌注重押韵,对平仄要求不严格,谐音词的运用是客家山歌“语言存古性”的体现。衬字的使用使客家山歌具有哀厉而长的特点。第三章研究梅州客家山歌的词语修辞表现及修辞效果。客家山歌歌词词语来源丰富,分别有方言口语词、方言古语词和熟语三种来源。词语的色彩多样,富有感情色彩和时代色彩。第四章介绍梅州客家山歌的句式修辞表现及修辞效果。梅州客家山歌歌词句式呈现以下特点:省略句居多,在句型方面以连动句、紧缩句为主,在句式的选择上以短句、整句为主。第五章介绍梅州客家山歌的修辞格,并分析其修辞特点;第六章分析语言内外语境对梅州客家山歌语言表达的影响。

 

[44]吴飞.清代平远客家人迁徙及对台湾的垦殖研究[D].导师:房学嘉.南昌大学,2012.

摘要:清政府实施“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有利人口增长的措施,以及农业文明的进步,清代粤东地区人口急剧加增。粤东民间形成较大规模地向四川、广西、台湾等地移民。各县在人口迁移方向、数量等方面上表现不同。一般认为,粤东地区“人地矛盾”是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徙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常态,用一个区域内人口与土地之间矛盾作为人口迁徙原因显然过于笼统。

    本文研究粤闽赣三省交界之处的一个山区小县——平远县,对其清代社会情况进行阐述,以人口迁徙为脉络探讨一个地域的客家社会变迁。在清代平远客家人迁徙各方向上,文章对平远人在台湾的垦殖作重点分析,探讨平远与台湾两地之间互动关系,从而展现一幅具有“总体史”意义的区域移民史画面,进而探讨迁徙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问题。

    透过分析当时国家政策,具体描述一个地域自然生态环境。将当时国家宏观环境与地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人口迁徙而非一概而言的“人地矛盾”所造成,更要关注的是迁徙背后的国家政策导向,最不能忽视的是国家力量的推动,其次是一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再者是移民个体主观因素。

 

[45]李斌.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与创新研究[D].导师:黎章春.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客家人曲折漫长的迁徙史、艰苦卓越的开创史与中华名族的其他民系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因而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客家先民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南迁到赣、闽、粤交界的山区地域,要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他们既要适应居住地,与当地土著居民的饮食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对故乡中原的饮食文化,他们并没有抛弃,而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同时,对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精髓,他们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赣州的客家饮食文化就是古代中原饮食文化在赣州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饮食理念、内容和方式都随时代的变化而进行了调适,本文阐述了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分析了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创新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46]陈颖.美国华人社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D].导师:徐大明.南京大学,2012.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美国华人社区中华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外部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讨,来揭示全球华语社区的演变机制。基本成果: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美国华人社区中双语型华人的比例较高;语言在不同语域中的使用情况体现出明显的层级性,英语普遍应用于华人的对内对外的绝大部分交际领域,在正式的语言交际场合使用频率最高,是社区中的"高层语言";标准汉语的使用范围与英语相当,在相对随意、次要的交际场合中成为华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是为社区中的"中层语言";广东话虽然使用的范围不及英语和标准汉语,但仍为社区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方言;客家话等其他方言在社区中维持着有限的使用几率,而且仅出现在华人共聚性高的场景,并在家庭中开始萎缩,是华人社会内部的"低层语言"。社区中中英夹杂现象普遍,华人在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语言认同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代际变迁,年龄越大的华人,对方言的掌握程度和使用几率比年轻华人要高,相反对英语和标准汉语的掌握和使用几率较低。此外,华人的性别、年龄、母语、祖籍、文化程度、在美国居住的时间、移民来美国时的年龄、学习语言的时间以及在美国居住的区域类型等因素,对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认同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华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对语族社会影响力的主观评价和族群认同等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个中关系构成了华语社区的一致性。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言语社区理论的丰富及汉语的对外传播规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理论方面,丰富了学界关于美国华人社会的研究,为社会语言学对于海外华人多语现象和语言认同的研究积累了原始材料和比较的个案,补充和加深了"言语社区"理论关于其社区内部层次结构和演变机制等内容的探讨。应用方面,本文通过调查美国华人社会语言生活的现况,以及海外华裔在母语和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海外华人社会中不同语言使用的竞争态势,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海外汉语传播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主要见解:本文认为,认同华语不应仅定义为使用华语诸变体及对其持有积极的语言态度,还应增加社区成员对华人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华人群体的政治、经济地位及族群文化价值作为考量标准。它反映的是说话人为表明自身华人的身份,通过华语使用等具体行为,不断与外部社会互动从而建构起关系的过程。其本质是以"使用华语"为主,以华语与社会诸要素之间能动的互动实践为辅的动态立体模式。论文结构: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分别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和几组重要的术语。第二章围绕言语社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展开述评,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设想。第三章紧扣言语社区的构成要素,介绍了美国华人社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第四章是对美国华语社区语言使用的实况调查;第五章分析影响美国华人语言使用的因素,并进一步揭示华人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与语言认同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华语社区的"一致性"。第六章先详析"华语认同"的涵义,然后对全球华语社区理论模型及其演变机制做了构拟和预测。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反思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7]张萌萌.台湾“民歌运动”的文化意蕴研究[D].导师: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2012.

摘要:台湾地区自上世纪七零年代中期至八零年代初期横扫台湾乐坛的“民歌运动”既标志着近代台湾人开始“唱自己的歌”,奠定了台湾音乐文化工业以庶民文化“火车头”的姿态向整个汉语文化圈辐射的基础,更是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综合变迁的产物,浓缩表现了那一代人歌唱自我、反对霸权的历史。本文选取1975至1984年间的台湾民歌运动歌曲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其歌词文本意蕴的角度挖掘他们背后的意义、内涵和影响;针对民歌运动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一从运动兴起之前台湾独特的“混血式”文化风景窥见台湾音乐处境,在此影响下的台湾现代民歌表现出“跨界混搭之杂色”的独特魅力;二从现代民歌三条路线来论述歌词创作从“沉睡中觉醒”到“高举大旗”而后在“矛盾中前行并分离”的发展面貌,并用文学眼光来分析鉴赏民歌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对“寻根”、“诗歌”、“民谣”、“现实”这四大阶段风格的作品进行归类和重点研究:三从政治、音乐、文化这三方面来看待“民歌运动”歌词文化的影响力表现,透过文本还原时代现象,总结民歌运动精神流传的价值所在。

 

[48]张玉婷.客家谚语文化透视[D].导师: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谚语作为民间语言的一种,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以简短的语言形式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客家谚语不仅是客家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客家人传统文化的载体。本文从语言学和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在分析客家谚语的语用修辞的同时,也对客家谚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两个层面的研究。物质文化,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即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包括道德观念、唯物辩证思想、宗教信仰以及婚姻观念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客家谚语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文化内容。本文认为客家谚语极具社会价值:气象、季节、农事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人进行农业生产的教科书;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民间文化交流及旅游资源的活广告;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范本。同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9]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朱朝枝.福建农林大学,2012.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休闲产业迅猛发展,休闲消费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休闲消费结构也开始升级换代。休闲农业是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多功能开始凸显,我国休闲观光活动的需求旺盛,催生了休闲农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态势看好。同时,政府对休闲产业的重视也给清流发展休闲农业带来新的契机。

    首先,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当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综述,对休闲农业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与功能、特点,并总结了清流县发展休闲农业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清流县发展休闲农业进行SWOT分析,全面分析了清流县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因外部环境产生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内外部条件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清流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应采用SO战略。其中,将清流县休闲农业资源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各类型资源能够带来的休闲游憩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客进行休闲观光农业活动的倾向性调查,了解清流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潜力,确定在清流县适合开发的休闲农业类型。

    接着,论文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案例——成都市“五朵金花”农家乐的发展历程、开发优势和经营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清流县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借鉴同类地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并提出适合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清流县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最后,立足清流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成功的经验找路子,探讨和论述了既符合理论依据又与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的对策建议:政府加强引导,营造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氛围;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休闲旅游环境;突出清流特色,探索创新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加大投入,建立农业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培养专业人才,优化服务水平;注重旅游宣传,塑造地方休闲农业品牌;鼓励农民参与,保障农民利益;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休闲旅游集聚优势;坚持全面开放开发,加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

 

[50]陈日芳.博白岭坪村客家话研究[D].导师:肖瑜.广西大学,2012.

摘要:博白岭坪村客家话属客家方言粤西片次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传统语言学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进行系统描写、分析和研究。全文共七章,其中二至六章是本文的主体。

    第一章前言简要介绍博白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语言概况和博白岭坪村概况,总结前人对博白客家话的研究,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符号和发音人等情况进行说明。

    第二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系统描写博白岭坪客家话声韵调系统。

    第三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比较研究从历时、共时层面对岭坪村客家话语音进行描写、比较和分析,归纳语音特点,探讨其与梅县、博白沙河客家话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词汇系统特点从源流、构词方式、形义结合三个角度探讨博白岭坪客家话的词汇特点。

    第五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法详细描写博白岭坪客家话语法。

    第六章梅县、博白岭坪村、沙河镇客家话词汇和语法比较简单比较梅县、博白岭坪村、沙河镇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异同。

    第七章总结对博白岭坪村客家话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51]苏颖.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D].导师:魏劭农.华东师范大学,2012.

摘要: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热门话题。全球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案例激励着我国越来越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萌现和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产业转型、振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分析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要素特征,研究地域文化营销理论,明确地域文化营销的营销方式及营销重点,针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战略进行讨论。

    本文选取了英国利物浦创意产业集聚区、台湾客家桐花祭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分析了这两个成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销环境与战略定位、规划设计、营销传播的策略,总结了政府和中间机构在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方面所起的作用:能够统筹地进行地域文化内涵元素的提炼、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地域文化认同的规范和地域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入。

    同时,本文还实地调研了中国广东佛山的1506创意城,通过分析运营方和投资方的一手资料,结合英国利物浦和台湾客家桐花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1506创意城在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程度、厂房改造利用的层次、政府的参与度、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欠缺,提出了关于国内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何更好地进行地域文化营销的战略性思考,对佛山1506创意城、国内其他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及提升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52]郭广辉.移民、宗族与地域社会[D].导师:吴建国.西南民族大学,2012.

摘要:明末清初,四川遭遇战乱、瘟疫及虎患等多种灾难,人口大规模减少。清廷将四川纳入帝国版图之后,便着手四川的恢复与发展,移民是其中最重要一环。清代四川是由移民和移民后裔为主体构成的地域社会,本文的主旨之一便在于探求清代四川地域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所体现的显著特征。

    宗族是明清以来中国地域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透过宗族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特征,可以很好的观察地域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是故,本文以成都廖氏宗族为重点个案,讨论宗族的建构过程及其形态、族人的活动等,并且通过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其他区域的宗族组织的比较,呈现清代四川宗族的形态特征及演变过程,以及地域社会的特征。

    移民、宗族、地域社会均是社会史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社会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同时以历史人类学为研究取向,主要利用官方档案、方志以及田野调查所得族谱、碑刻、口述史料等民间文献,通过个案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数据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重点探讨清初四川的恢复、移民的迁入、移民创业与定居、人口繁衍与社会分层、地方精英阶层、乡村聚落及场镇形成、宗族的形态特征等,梳理了清代四川地域社会的发展历程,揭示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或社会网络在地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以及清代四川地域社会与其他地域社会的同异,有助于理解清代四川地域社会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

    论文各章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交代本文的问题意识,从移民史研究、宗族研究、清代四川移民和宗族研究等方面作了相关的学术史回顾。介绍本文研究的史料来源、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和研究价值、创新点等。

    第二章清代成都地方的恢复及移民迁入本章指出清初四川恢复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官员的作用,以及移民入川的时间特征、原因及创业定居经过等,对廖氏族人的原乡、入川过程等情况亦作了重点介绍。

    第三章人口繁衍与社会发展本章统计了廖氏宗族大房的人口变动情况,以此呈现了清代四川人口规模的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地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分层及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以及他们地域社会发展的贡献。本章亦探讨了乡村聚落“林盘”的形态、格局及其形成原因,这与移民的土地产权分配及人口增加、分家析产等密切相关。对场镇的建立时间特征、区位特征作了统计,揭示了地方精英在场镇建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场镇在地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宗族的建立与社会意义本章探讨了祠堂的建立、作用及命运,族产的经营特征及其与宗族功能发挥的联系、与“国家”及“地域社会”的联系等,族谱的编纂时间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意识结构。本章最后将清代四川的宗族与会馆等其他社会组织作比较,指出宗族弱小而会馆等地方性组织强大的原因,将四川宗族与广东珠江三角洲、徽州与台湾等区域的宗族比较,进一步揭示宗族发展的影响要素及四川宗族的特质和清代四川地域社会的特质,同时,本文亦对宗族和社会组织在地域社会中的意义做了理论思考。

    第五章结论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对廖氏宗族与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发展的时间脉络做了梳理,指出其中所体现的特征以及清代四川地域社会的特质。

 

[53]曾阿红.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与发展研究[D].导师:杨少雄.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与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客家民俗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客家民俗体育是指客家人依托民俗节目活动发展起来的并具有一定传承意义的健身、娱乐、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其次从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分析;同时在民俗体育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上考察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特征分析,寻求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的可行性与发展的必要性。其中在对可行性分析中,从闽台客家的“相似性”、“互补性”、“五缘优势”来阐述。而对于必要性分析,则从提升闽台客家文化影响力的需要、打造海峡民俗体育产业的必然选择、促进两岸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交流三个方面上描述。通过分析,在研究探讨中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客家民俗体育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一个新途径,也是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民俗体育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闽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但是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从福建的实际来看,目前福建的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还是没形成相对规范化的模式,缺乏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需要借鉴台湾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来努力发展自己。

    3、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是具有“相似性”、“互补性”和“五缘优势”,闽台相似的自然条件、民俗习惯等都为闽台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基础。因此,说明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实际意义。

    4、为了加快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框架设计层面上,应该积极开发闽台客家体育娱乐、休闲、竞技等项目;再者开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交流互访活动;另外还要注重加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产业合作发展。而在实施战略层面上,闽台之间应设置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结构、注重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实践研究、便捷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渠道、突显闽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54]上官泱.兴国山歌的语音研究[D].导师:江燕.江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颇具影响和富有特色的客家音乐文化。兴国山歌作为客家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保留了大量客家方言语音特色。

    本文以兴国山歌语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参考部分兴国山歌音像资料归纳描写了兴国山歌语音的声韵调系统。并且,将兴国山歌音系及其发源地兴国客籍话音系进行比较,得出兴国山歌是以地方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地方山歌,二者在声韵调上有较多的共同点。此外,本文还描写了兴国山歌的韵撤,并阐述了兴国山歌语音特征形成的原因。通过描写、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兴国山歌音系与兴国客籍话音系有一致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一致性为主。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从语言学角度对兴国山歌进行语音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山歌的研究一般侧重历史、音乐、文化研究,而本文是运用语音学中描写、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整理出兴国山歌的声韵调系统,并从理论上探讨兴国山歌的语音特征。

 

[55]曾秋珍.客家地区高中生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导师:胡位荣;曾小龙.广州大学,2012.

摘要:课程资源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因地制宜,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不管多么理想的课程改革蓝图也很难实现。所以,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是当前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客家地区有丰富的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因地制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当前中学生的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开发利用高中生物地方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文献法探讨了地方课程资源的含义、特点及分类,并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意义。

    (2)从濒危物种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整理了梅州市的课程资源,表明以客家文化为背景的梅州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地方课程资源。

    (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梅州市高中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梅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优势,并针对合理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4)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案例研究,力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结合教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教学活动。

    相信本文能给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56]张华.客家方言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导师:李丽华.广州大学,2012.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人际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和紧凑,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口语交际被提升到与写作、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口语交际没有形成系统性和专业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方言区,口语交际课更是举步维艰。为了使方言区初中生更有效地学习口语交际,提升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本文对客家方言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纯客家方言区河源市为研究范围,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口语交际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研究的过程及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第三章在河源市客家地区展开初中生口语交际现状调查,从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和日常生活使用口语现状及其它相关方面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客方言区口语交际教学处于低效的状况:一是口语交际课堂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初中生课外学习口语交际的途径有限;三是影响客方言区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四个不利因素——方言差异因素、传统观念因素、教师学生因素以及课程设置因素;第四章从影响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四个因素入手,提出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有效途径:一是更新观念,提高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二是提升客方言区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三是注重客方言区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四是多种途径提升方言区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57]张伶俐.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D].导师:张维友.华中师范大学,2012.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它不再是本族语者的专利,作为国际语言,它是理解、交流以及表达不同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世界英语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可理解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理解性的概念于1950年由Cartford首次提出,将其区别于“言语的有效性”。Smith和Nelson将其定义为“对说话人说话意图信息的理解”,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能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和可领会性(interpretability)。可理解性在本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可理解性和能理解性两个层面。不少学者对世界英语各变体的可理解性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尼日利亚英语、东南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等。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既有文献只涉及到香港英语的可理解性研究;多数研究仅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口音进行研究,成果仅局限于某一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较为缺乏实证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针对中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而关于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重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

    本研究结合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境中,通过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因素,并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建议。本研究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水平和特点如何?

    2)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元音和辅音音素是什么?

    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32名二年级学生(16男16女)。他们来自我国七大方言区,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17个不同专业。他们参加了一次语音测试并录音。语音测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含44个音标的单词的朗读、短文《北风和太阳》的朗读以及即兴演讲《一次难忘的经历》。录音文件分别由来自全球各地19个国家的32名(16男16女)受教育者进行转写,其中11名来自内圈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南)、11名来自外圈国家(苏丹、博茨瓦纳、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多米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10名来自扩展圈国家(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越南等)。听话者完成四个任务,即对录音文件进行逐字转写,对说话者的可理解性进行评分(1-9),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中国英语口音的特点以及用200词左右表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我们将听话者的转写稿与说话者的录音原稿进行对比分析,出现不一致的地方被认为是可理解性失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总体可理解性水平为5.6分(总分为9分),虽然带有中国口音,但总体上是可理解的,基本上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来形容中国口音特点的高频形容词为不清楚、口音重、省音、语速快、犹豫、停顿多等等。

    (2)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音素是:单元音的音长,如/r/与/i:/以及/(?)/与/(?)/的混淆;单元音的音质,如/e/与/(?)/的混淆、/(?)/与/(?)/的混淆、/a:/与/(?)/的混淆、/(?)/与/(?)/的混淆;双元音与单元音的混淆,如/eI/与/e//(?)//i:/的混淆、/ar/与/(?)/的混淆、/(?)/与/(?)//(?)/的混淆等等。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辅音音素是:辅音间的混淆,如鼻辅音/m//n//η/的混淆、清辅音与浊辅音的混淆、/θ//(?)/与/s//z/和/t//d/之间的混淆、/I/与/r/的混淆、/v/与/w/的混淆、/1/与/n/的混淆、/r/与/w/的混淆、/(?)//d(?)/与/tr//dr/的混淆、/(?)/与/u://(?)/的混淆;词尾辅音的省略、词尾辅音的增音、词尾辅音的混淆;辅音群的省音以及辅音群之间增发元音等问题。此外,中国大学生连续话语中过多地停顿、平调、语速过快以及语法错误也是影响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

    (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和辅音音素除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问题。

    世界英语的发展呼吁英语教学范式的转变,可理解性无疑是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持有多元标准观,以可理解性而不是母语者口音作为语音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了解外国口音不等同于不可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英语口音的自信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的共性特征、各方言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每位学生的具体发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教学重点集中在共性的核心的语音问题,而个性的非核心的语音问题则在网络化自主学习中解决。最后,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增设可理解性指标,更多地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流利性。

 

[58]罗文冠.忠信花灯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研究[D].导师: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2012.

摘要:作为广东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是我国客家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它不仅蕴含着丰厚的人文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传承价值;但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和利用面临的严峻挑战,亟待我们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忠信花灯文化及传承的道路。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具体讨论:第一部分,讨论忠信花灯的历史源流,梳理其文化特点与上灯习俗;第二部分,讨论忠信花灯的文化价值,思考在其文化传统中的意义与内涵;第三部分,讨论忠信花灯的传承路径与文化取向。整体上,论文认为忠信花灯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线索,包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实现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9]杨坦.广西公会镇客家话常见句式研究[D].导师:吴东海;赵燕珍.云南大学,2012.

摘要:本文以广西省贺州市公会镇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借鉴当前普通话和其它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研究成果,运用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参考类型学的研究框架,对公会镇客家方言七种常见句式的语法结构进行了描写和解释。通过与普通话句式的比较,归纳出了公会镇客家方言常见句式的句法结构特点。为客家方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对比研究提供更多真实语料和语法事实。

 

[60]李静.四川客家民居建筑形态研究[D].导师:陈颖.西南交通大学,2012.

摘要: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是指在唐宋时期由于战乱、灾荒、土地等社会和自然的原因,中原先民陆续南迁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山中,在与外界隔绝状态下,融合当地的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经过数百年的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理认同的稳定的汉族特殊族群。四川客家人,按照罗香林的“客家五大迁移”说,是在“客家第四次大迁移”时期入川的,即是在清代“湖广填四川”运动中,从康熙十年(1671)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从闽粤赣等地迁入。四川的客家文化是由原乡闽粤赣客家文化与四川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四川客家民居作为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四川客家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四川客家文化的独特性。

    本文从人类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两个角度,分析论述了四川客家民居的分布与现状、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并对比研究了四川客家民居与四川土著民居、四川三个不同文化区域的客家民居之间的异同;指出了四川客家民居与四川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联系,揭示了四川客家民居在四川形成、演变与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四川客家民居鲜明的个性特征。

    论文首先阐述了四川客家民居研究的现状,厘清了四川客家民居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了四川客家人的分布与数量,分析了影响四川客家民居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指出四川客家民居的基本型制为—“四厅相向,中涵一庭”的九宫格局的中庭型。然后,进一步的从四川客家民居建筑的类型特点、平面型制、空间形态、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几方面,详细分析了四川客家民居的特点以及在四川客家民居中所缊涵的四川客家人的宗法观念、宗教信仰、防御特性、门榜文化等文化意象的表达。并从比较分析中更深入地刻画了四川客家民居的风格、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使全文的论述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最后针对四川客家民居研究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四川客家民居以聚落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对四川客家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应从场所精神的角度思考,注重四川客家民居存在的无形文化资产的保护利用。

 

[61]陈同.客家精英、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D].导师:徐永志.中央民族大学,2012.

摘要:鸦片战争后,西方用舰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带了毒品鸦片、西方先进制度、科技、文化,也带来了基督教。事实上,基督教在中国自身的近代化探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回顾中国近代史,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我们查考史料还可以惊讶地发现,地处晚清政治话语版图边缘的两广地区,广泛分布着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中,众多客家精英以及普通客家人成为了革命运动的参与者,甚至成为革命运动的骨干力量。而这些客家精英以及普通客家人都受到了基督教以及由基督教思想衍生出来的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地处传统政治话语版图边缘的两广地区,在近代政治社会变迁中却走在了前列。近代不乏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等重要政治运动,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研究表明,客家精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博弈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由客家精英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样是受基督教影响,同样是客家精英作为主导力量,同样是推行强烈的反满政策,两场革命运动最终的旨趣却是同路殊归。

    洪秀全科举屡试不中,偶然间接触到基督教,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洪氏遂对基督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对正统基督教改造的基础土,洪氏糅合中国传统思想,创立了一个既与传统思想有别又跟正统基督教有异的“怪胎”宗教组织—拜上帝会。拜上帝会在广东传播受挫,却在广西客家地区特定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蓬勃发展。拜上帝会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主导思想和组织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矛头直指晚清政府,也提倡平等、均富、发展经济的思想,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其后续的革命运动中可以看到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地上“小天堂”,这与传统皇朝更替的套路没有太大的区别,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旨趣相差甚远。但是这并未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管怎样,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近代中国人自身在近代化探寻过程中的一个尝试.

    时光转到辛亥革命时期,此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与太平天国时期存在巨大差异。近代中国人在近代化过程中屡屡受挫,体制内主导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遭遇彻底的失败;先进知识分子与体制内联合主导的戊戌变法终究抵挡不过强大的保守皇权势力而过早天折。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海外客家精英团体的崛起,催生客家基督徒精英群体积极参与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来。在辛亥革命早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家基督徒精英群体成为了革命的骨干力量。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和精神成为他们发动革命的精神力量: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与基督教影响下的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三民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孙中山长久以来的所吸收的基督教思想;辛亥革命的矛头直指晚清封建王朝,意在推翻封建统治,在借鉴西方文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太平天国运动不同,孙中山在总结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并借鉴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发展成果,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反映出在客家基督徒精英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

    对比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督教和客家精英在中国近代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追求和扮演的角色,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不无裨益。

 

[62]雷威.福建长汀妈福信仰探析[D].导师:谢路军.中央民族大学,2012.

摘要: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中国历代船工、海员、渔民、旅客、商人甚至历朝中央政府所共同信奉的民间神祗。妈祖信仰起源于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福建莆田沿海地区。在历史的舞台上,妈祖最先是以“海神”的面貌出现的,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她又被逐渐赋予了解救海难、除寇平患、助人济困、护国保民等神格职能,其信仰迅速传播开来,很快由传说走向庙祀、由民间进入宫廷、由海岛深入内陆、由中国广播世界。

    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鉴于汀州陆路交通不便,于是大力发展汀江航运,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大大加强了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全程共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航运事故时有发生。汀州民众在了解到妈祖具有航运保护功能后,将之纳入到了汀州的民间信仰体系中。其后汀州妈祖的神职功能逐渐由单一的海神、航运神成长为无所不能的主神,成为汀州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

    长汀地处闽西南,与广东、江西两省交界,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内陆地区。妈祖信仰从沿海来到内陆,并由此扎根、发展,演变,最终成为这一地区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神灵,某一区域内民间信仰的神灵都不可避免的会带有该地区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集中表现在神灵的神职功能上,神灵在一定意义上是被信众所“选择”的,它是否“被需要”,它的神职功能是否“被改变”、“被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文环境的。同时,民间信仰的神灵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试图对长汀地区的妈祖信仰进行简单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长汀地区妈祖信仰的概况介绍,是对这一地区妈祖信仰的自然、人文背景以及妈祖信仰在长汀存在的现状分析;第二章主要论述长汀妈祖信仰对沿海妈祖信仰的传承以及在当地发生的嬗变;第三章主要叙述长汀妈祖信仰的主要特征,分四个方面来具体阐释:首先是对长汀妈祖信仰区域性特点的描述;其次介绍长汀妈祖信仰神灵体系的多神杂糅;接着论述长汀妈祖信仰在当地与红色文化的相互包容;最后阐述了长汀妈祖信仰的现代性特征;第四章则是具体论述长汀地区的妈祖信仰于当地的社会意义。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具体论述,总结分析长汀地区妈祖信仰的现状、特征及其社会意义,探讨该地区妈祖信仰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我们在当前形势下贯彻党中央的民族宗教政策,妥善处理好民间信仰的管理问题,有效利用妈祖文化的积极效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63]傅小娟.江西省分宜县邓家大屋研究[D].导师:张万昆.河北科技大学,2012.

摘要:建筑大师梁思成有一句名言:“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代表着我们的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研究邓家大屋的根基与方法即:研究整体建筑环境。这需要从建筑本身的外部形式与内在的建筑文化去体会和分析,这也是理解分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根本准则。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邓家大屋的研究相对缺乏,留下的资料几乎是空白状态。本文以实地考察,收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通过对赣西典型的民居围屋——邓家大屋在选置和布局,空间模式与格局,雕刻和工艺等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深入阐述邓大屋的组成形式,以此体现邓家大屋的内部特性,挖掘它的内在文化特征。

    本论文从建筑空间形态切入,对邓家大屋的建筑形式的分析,邓家大屋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文化背景,邓家大屋的发展前景和特点,以及分宜县的自然地质条件,历史文化及建筑工艺技术水平等。对邓家大屋的内部系统,功能和类型进行讨论和分析。结合现状提出对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的想法,以促进江西分宜乡土民居文化的传承。为今人研究历史,研究民风民俗,研究古代建筑风格和历史变迁,保留详实的资料。

 

[64]张琦.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秦秀清.江西理工大学,2012.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基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分支,挖掘地域文化优秀精神内涵,运用于当前及未来的文化强国战略发展过程中来,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高校是当地的文化中心,是多样文化的集散地,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发源地及传播中心,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加强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形式较单一且实效性欠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经过相关文献检索,不乏以创新内容、载体、方式方法等为切入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途径的探索。多数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主流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与时代价值上,对优秀地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的研究几乎为零,未充分利用丰富地域文化资源来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故本文拟论述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进而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提出地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经过分析,地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着主导作用。赣州地域文化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背景,同时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因此,研究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述了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得出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一致性及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赣州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对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为研究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新的切入点。

 

[65]王洪威.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军事地理环境研究[D].导师:徐建刚.南京大学,2012.

摘要: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军事领域中的地理问题和地理范畴中的军事应用是其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军事和地理之间的关系是其研究核心。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独特的军事地理环境是我军创立初期开展军事斗争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对我军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闽西军事地理环境的时空模拟分析研究,以史为鉴,旨在总结军事地理在历史战争中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更好地指导和发挥军事地理对现代战争的辅助决策作用。

    本文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对农村革命根据地、游击战争等相关概念的辨析,研究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地理、历史背景,同时简要概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过程。然后,分析了闽西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军事地理要素等地理环境要素和其它要素,总结了各要素对敌我双方军事活动的影响,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层次要素进行了军事活动影响重要性的量化分析评价,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环境系统创建根据地的适宜性作了初步评价。其次,对闽西战场环境军事地理空间结构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区域内点、线、面要素的结构及空间组合形态,基于线目标通道道路条件的空间可达性状况,分析了城市军事空间场强及腹地范围,并着重研究了地域内空间结构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再次,鉴于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当时的地理、军事条件,针对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的召开作了具体分析,并对该会议召开地点的选择展开GIS空间选址研究。最后,文章总结和梳理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区域内红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历史战例,分析敌我双方运用地理条件和发挥军事指挥决策的规律和特点,以期利用军事活动反映其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军事地理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表明:(1)闽西地域内地理环境要素及其环境系统,对红四军进行军事斗争和创建根据地是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的作用十分突出,正是对地理、军事等条件的正确分析运用才使闽西革命根据地得以成功创建;(2)闽西军事地理空间结构为典型的平行横亘屏障型结构,对红四军进军闽西是非常不利的,敌可依托平行障碍,层层设防,但其对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的红四军而言,这种影响作用的发挥却又不太明显;(3)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的选择既与闽西的军事斗争形势有关,也与古田特殊的地理环境高度相关;(4)红四军在闽西的军事斗争实践主要以游击战争为主,闽西军事斗争的初步经验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我军战略战术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开端。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根据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闽西军事地理环境对红四军作战的有利影响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军事地理环境要素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基于该分析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军事地理环境系统整体开展了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适宜性评价。

    (2)借助GIS软件平台,采用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分析研究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部队机动的陆路交通可达性条件;根据城市军事空间场强理论,对城市场强及影响腹地范围划分方法进行拓展,分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城市军事空间场强及军事影响腹地范围和对红四军军事活动的影响;采用叠置分析方法,对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召开地点开展了空间选址研究。

 

[66]林敏.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导师:王前.南方医科大学,2012.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在质和量上的异常而发生的一类遗传病。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异常血红蛋白(abnormal hemoglobin),表现为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其中有一些会表现为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表型,如异常血红蛋白E(Hb E);另外一类是地中海贫血,是由于某类珠蛋白肽链的合成速率降低,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 HPFH)也表现为珠蛋白合成异常,通常也被归类到“地中海贫血”的一类中。根据人类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数据库(http://globin.bx.psu.edu),截止至2011年12月份,全世界共发现1513种珠蛋白基因的变异,其中地中海贫血435种,异常血红蛋白1128种。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的基因,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以往的文献,我国的血红蛋白病发生率也比较高,存在着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差异,给整个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的血红蛋白发生。血红蛋白病常见于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的省区,特别是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在这些地区,其居高的发病率,已使血红蛋白病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病率及基因类型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的分布是不一致的。突变、迁徙、选择、融合、漂变与隔离等因素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差异。

    广东省的东部地区(粤东地区),一般特指以下五个地区:潮州地区、汕头地区、揭阳地区、汕尾地区、梅州地区,是广东汉族三大民系之二的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地区总人口1577.4万人,占全省21.04%,人口密度达1005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阐明血红蛋白病在广东省东部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中的流行率及基因的分布。我们采用基因型和血液学表型结合分析的办法,系统的分析了来自潮州地区与梅州地区共26,679名5岁-70岁份样本,确认了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HPFH和δ8地贫)在潮汕人和客家人中的携带率和基因谱。同时尝试的从遗传学、地理和人群迁徙的角度分析了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基因型和所在地区、民系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此研究中我们报道了3种的在国内首次发现的血红蛋白病。

    方法

    1.人群样本:我们于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广东潮州地区(两县一区),采集年龄9-65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潮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1450名潮州人开展血红蛋白病的研究;于2011年2月-2011年6月在广东梅州市(六县一区),采集年龄5-70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梅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5229为客家人开展本次血红蛋白病的研究。

    2.血液学及分子分析:(1)异常血红蛋白调查:对所有的样本用醋酸纤维薄膜血红蛋白电泳(pH8.6)筛查异常血红蛋白,根据电泳的结果,对阳性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肽链分析。采用PCR-DNA测序法确定异常蛋白的突变类型,同时用Gap-PCR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常见地贫基因;(2)地中海贫血调查:对两地共3283份外周血样本均进行血常规分析,根据MCV<82fL的作为阳性指症进行筛查。对阳性样本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进行常规α及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3)HPFH及δβ地贫:用Hb F>5%作为阳性指症,将上述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筛查出的阳性样本,用MLPA技术检测β珠蛋白基因簇的长片段缺失类型。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采用Pearson χ2检验对梅州地区、潮州地区及文献中的其他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用Hardy-Weinberg平衡公式,计算不同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等位基因频率和杂合子频率,判断该调查群体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

    结果

    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及基因谱

    本研究在潮州地区的11450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41例,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358%(41/11450)。在此41例异常血红蛋白,含5例(12.2%,5/41)Hb G-Waimanalo、4例(9.8%,4/41)Hb G-Chinese、4例(9.8%,4/41) Hb Ottawa、2例(4.9%,2/41)Hb J-文昌-武鸣、4例(9.8%,4/41)HbQ-Thailand、2例(4.9%,2/41)Hb New York、3例(7.3%,3/41)Hb J-Bangkok、17例(41.5%,17/41)Hb E。梅州地区的15229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73例,即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229)。在这些异常血红蛋白中以Hb E(24.7%,18/73)和Hb Q-Thailand(17.8%,13/73)居首位,其次是Hb New York (16.4%,12/73)和Hb G-Chinese(16.4%,12/73),这四种主要的异常血红蛋白合占了68.5%。此外的的6种异常血红蛋白分别是HbJ-Broussais(1例)、Hb J-文昌-武鸣(4例)、Hb J-Bangkok(7例)、Hb Queens(2例),Hb G-Waimanalo (1例),Hb G-Siriraj(3例)。

    我们发现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479%,73/15229)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358%,41/11450),但差异显著性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卡方检验对两个地区的同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Q组(P>0.05)、GD组(P>0.05)、E组(P>0.05)、J组(P>0.05)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潮汕人群的样本与梅州客家人群之间不存在着统计学差异。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报道比例。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地中海贫血分子发生率及基因谱

    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我们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了梅州地区(15.9%,254/1600)及潮州地区(6.12%,103/1683)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03)。基因型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a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

    β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

    HPFH及δβ地贫

    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

    结论

    广东省东部地区的人群主要由客家语(Hakka)系和是潮汕语系(Holo,即河洛语系)的人口组成。其中梅州为传统的客家语主流文化区;潮州为福佬语主流文化区。据史料记载,潮汕先民和客家先民是南迁的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系。目前为止,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及客家人群未见有详细的、系统的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是在将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了中国南方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和客家人群中血红蛋白病的携带率和分子特点。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和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各有各自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异常血红蛋白

    在本课题中,我们在潮州地区11450名潮汕人中,发现41例异常血红蛋白,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携带率为0.358%(41/11450),与往报道的广东省平均发生率(0.368%)和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0%)的数据相近,彼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也与八十年代报道的临近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检出率0.333%一致(P>0.05),高于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P<0.05);在梅州地区15229名客家人中,发现异常血红蛋白73例,发生率为0.479%,相略低于八十年代年报道的梅州普查的0.57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于广东省的平均发生率(0.393%)(P<0.05),亦高于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3%)(P<0.05)和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0%)(P<0.05),在全国各地区来说仅明显低于云南(5.94%)(P<0.05)。对比本次研究的潮州地区和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梅州地区客家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潮州地区潮汕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但两者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从异常血红蛋白的品种组成结构来看,粤东地区无论潮汕人群或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均以以E组和GD组为主,潮汕人群中E组占41.9%和GD组占31.7%;客家人群中E组(24.7%)据首位,GD组(21.9%)紧接其后。与以往其他地区的数据相比较,粤东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总体(15229例+11450例)的GD组(16例+13例)发生率(0.108%,29/26679)高于广东其他地区(广州、佛山、湛江三地区)的GD组发生率0.018%(12/66539)(P<0.05)。我们推测这是由于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北方汉人的基因成分高于广府人,因此因此粤东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体现出北方汉人特点的GD组异常血红蛋白的比例就高于广东的其他地区人群。而Hb E自遥远的东南亚地区由南向北传播,是南方汉族人群中广泛存在的主要异常血红蛋白,因此在粤东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的比例最高。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及比例,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学术界均认为Hb K New York起源于客家人,随着客家人祖先南迁和漂泊传递到世界地区。与以往的报道不一样的是本次调查发现的Hb Q-Thailand在梅州地区分布平均,无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不像以往文献报道的‘'Hb Q-Thailand主要集中于大埔和丰顺两县”,我们推测其可能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地区之间人员流动的加剧,导致了这种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消失。

    总体来说,梅州客家地区及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基因品种及频率可以看出具备有以上所述的的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均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既有较高比例的北方人群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GD组,也具有南方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E组和J组。地中海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

    本研究是在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一致的基础上获得的粤东两个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贫的调查资料,发现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本次调查中梅州地区客家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P<0.01),高于深圳地区的携带率(6.49%)(P<0.05)、香港地区的携带率(8.3%)(P<0.05)。

    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63)。与以往徐湘民等报道的的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基因型以-α3.7为主,其次为--SEA的结果不一致,我们发现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α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人群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在基因型的比例及分布与以往文献报道的一致。

    p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中山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

    我们推测,两地之间的地贫发生率的差异是由于而南北之间的汉族的基因成分比例也决定的。潮汕人群的北方民族的基因成分高于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因此地贫的携带率低于梅州客家人。两者之间的地贫都是同样的南方汉族所携带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地贫基因型基本一致。

    此外,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

 

[67]刘琛.龙南关西新围的建筑设计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也是赣南境内最大的一座方形围屋。研究关西新围的建筑空间与装饰,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积极作用,能给现代建筑设计带来灵感启迪。

    文章对于关西新围建筑设计的研究采用的是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建筑测绘法等研究方法,采集了完整的平面资料和立体资料,并结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方法,对关西新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文章从赣南客家方围的文脉传承、建筑的空间特征及其功能、建筑的装饰装修、关西新围的设计意识、设计思想、文化意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赣南客家方围是怎么来的,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汉代坞堡是赣南客家方围的原型这一结论。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对关西新围建筑空间的研究,得出关西新围空间划分合理,空间功能种类齐全,对空间做到了充分利用,在对空间的规划中既有崇先敬祖的文化因子存在,又充斥着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等思想意识。第三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对关西新围的装饰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筑单体和建筑小品的研究,从中得出关西新围在装饰中的审美取向是材精、工巧,既要祈祥纳福还要讲究面子和排场。祠堂是主要的装饰空间,充分发挥着现实存在的物质中轴线地位和凝聚宗族精神的中心地位。第四部分是由物见人,通过以上三章的研究得出在关西新围设计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主要是功利的趋吉避凶的风水观、超前的生态观,以及追求权利的心理观。第五部分是对关西新围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得出关西新围具有一定的建筑成就,是民间建筑中的阳春白雪,但其地位不能被过分夸大,以及对传统建筑的非本质复制会造成建筑光晕的消失等观点。

 

[68]黄海燕.赣南师范学院客家音乐教学实践研究[D].导师:燕录音.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艺术它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形式,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的依托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使高校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作为身处客家地区的高校来说,更是义不容辞。

    赣南师范学院地处客家摇篮赣州,多年来,高度重视对客家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本地客家音乐资源,以帮助学生了解客家音乐的知识、技能为目的,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开展客家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从客家音乐教学实践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的表现形式不明确,教学组织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家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论文把赣南师院客家音乐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在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构建地方特色的客家音乐教学体系,使客家音乐教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客家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构建地方特色的客家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论文认为,高校客家音乐教学,要以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立足地方客家音乐资源和本校的教学实际,以客家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客家音乐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地方客家特色的复合型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地方特色客家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分类性原则、保障性原则和评价性原则。

    本论文还就客家音乐文化学科的建立,客家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客家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客家音乐教学教材编写,客家音乐教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和客家音乐教学艺术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本研究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树立新理念,找到新思路;同时,对丰富音乐教育理论,推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实践和改革,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及人才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69]施淑彬.中国传统生活设施和器具在园林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董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2.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生活设施和器具,即传统生活设施和传统生活器具在园林中的运用为研究的主线,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园林小品的在园林中的运用研究及相关的实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具有特殊意义的园林景观,即将尚未被挖掘的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运用到园林中。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如何传承、如何利用进行系统的阐述,充分发挥它们的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多样性等。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能够作为探究历史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生活的产物,具有不可代替性。同时把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看作是我国园林小品中独具特色的资源,通过探究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实践经验成果及科学技术研究价值,进行创新性的运用到园林中,使其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近距离的再次体验人们曾经生活的劳作场景、记忆片段。用科学技术手段,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利用、再创造,使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在园林中的运用达到与城市建设和谐共处,即过去与现在完美结合;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即人文与自然的衔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生活设施与器具在园林中的运用理念,从现象去挖掘事物的本质。尊重历史传统的同时予以传承与发展,有意识的保留这些有传统的、生活性的、有地域特色的设施与器具,使中国的园林小品在设计中更具有趣味;同时在园林中所采用的材料是传统的、生活性的产物,体现了现代生态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70]高雅玲.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D].导师:董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2.

摘要: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无数古村落,他们不仅包括构成村落本身的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积淀,反映了村落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古村落景观记录着人类发展前进的足迹,承载着村落文明的根源,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加剧,这种田园般的古朴生活被不平衡的生产活动打破,古村落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而且有利于文化的积淀和文脉的传承。

    本论文选定“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进行调查研究。福建土楼村落不仅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建筑”,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福建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和智慧。福建土楼村落在同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同时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古朴的乡村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建设家园的高超智慧和丰富经验的体现,对现代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福建土楼古村落的保护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土楼村落各景观要素类型和特点的挖掘,有利于土楼村落景观的更新延续,对土楼村落的保护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阅读,探究福建土楼村落在福建省的分布,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针对福建土楼的具体情况,从“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三方面分析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2)以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为主线,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土楼村落的基本构成要素,概括为: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同时通过图解分析的方式,深入分析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特征。另外,总结分析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和土楼古村落的营建理念。

    (3)在概括分析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生态设计手法和地域性景观的营建手法,及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

    (4)在景观设计学、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园林工程技术、景观生态学、环境容量学、遗产类景观保护与开发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设计原则:还其本色、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脉传承、合理开发。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现状和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针对各类景观要素提出保护设计的思路。

    (5)在上述关于土楼古村落景观基础研究和保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保护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71]王梅欢.赣南燕翼围的建筑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近些年来,客家文化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受到国内外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作为客家历史的缩影、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的客家围屋,更是吸引众人的眼球。客家围屋不仅是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统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因而,对于赣南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燕翼围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深入了解这种民居形式,加深人们对客家人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环艺设计对地方建筑文化的汲取和利用。然而,不管对燕翼围建筑文化的深入了解,还是借鉴、应用于现代环艺设计中,都是传承与发展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方法;并从赣南客家围屋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环境特征入手,利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得出该物质形态的历史成因、环境特征等信息,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历史渊源,埋下伏笔。接着系统论述了赣南客家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燕翼围中的具体体现,继而提出燕翼围的建筑文化对现代环艺设计的启示,最后探讨对赣南燕翼围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

    该论文结合历史和环境因素,在深入研究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立足于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秉承“古为今用”的理念,最后回归于物质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势必成为保护与传承地方性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72]何春雨.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和影响[D].导师:黄效武.湖南师范大学,2012.

摘要:客家,一个带有飘零意味的词,的确,客家人就是迁徙的族群。战乱、灾荒,迫使他们曾经大肆迁徙,其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世界客商总会副理事长胡均先生称:“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文化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吸收创新,显得既多元又独特。然而客家文化在年轻一代却逐渐地被淡化、遗忘,身为一个有此认知的客家人,希望客家人能不断弘扬和发展客家文化,让它繁荣开花,让它影响当代。

    有关客家文化,其研究领域,国内研究的学术团队和成果已经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建筑、民族、宗教、语言、文学等角度来研究客家区域文化的某个方面。例如,研究客家土楼的成果就非常的多,可能是客家土楼知名度高的缘故,而客家文化则不仅仅是几百个或者几万个土楼所能全部涵盖的。迄今为止,客家文化的整体体系性研究,以及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体现和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而实际上设计领域对于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解释了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一些名词,以厘清这些词汇在研究中所代表的确切意义,同时介绍了客家文化形成的背景和渊源;在第二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和汇总了客家典型文化特征,包括客家建筑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器具文化、客家饮食文化等做了详细的分类论述,分析了客家文化这些典型特征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了其种类,总结了其特点;在第三部分,本文按不同文化典‘型的顺序论述了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和影响,并且做了举例说明;最后,结合汇总了客家文化特点理论,针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意见和建议。

 

[73]张海熔.乡村视野中的客家地区妇女生活[D].导师:陈世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妇女的性别意识逐渐萌发。地处内陆的四川,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亦新亦旧、新旧结合”多元复杂的特点。这就为深入探讨妇女生活及其所折射的社会嬗变提供了最佳的时空观察平台。

    本文以民国《简阳县志》为文本,以“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背景下的客家地区移民女性及其后裔为研究对象,拟将简阳客家乡村地区妇女生活置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野下进行观察与剖析,旨在具体展现清末民国社会变革时期四川乡村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画面,揭示妇女性别角色流转的轨迹与意义。

    本文由八部分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部分是就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缘由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等内容进行阐述。

    第一章,首先对简阳历史沿革和地理概况进行梳理和介绍,以便让读者对本文所涉及的田野调查目标区域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一个台阶——“为人女”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父权制度下,如何通过教育途径,唤醒女子承担与男子一样赡养父母的责任担当意识的过程与意义。

    第三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二个台阶——“为人妻”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夫权制度下,妇女如何通过偕夫经营家业、侍奉姑婆、为夫守节等生活的过程与意义。

    第四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三个台阶——“为人母”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在“尊母”的文化传统下,妇女如何成长为家庭的核心,拥有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力的过程与意义。

    第五章,本章将女性置于家庭——社会,传统——现代的场域中进行观察,着重论述劳动女性投身社会事业的过程与意义。

    第六章,本章通过回溯历史,以民国《简阳县志》这部由男性书写的文本作为依据,初步解读社会变迁下女性性别角色特征与意义。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认为,性别仅仅是一种生理属性,不应该超越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是男人是女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义务。

 

[74]林瀚.潮客之间:经济视野下的汀韩流域地方社会及族群互动(1860-1930)[D].导师: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明清以来,汀韩流域的市场中心经历了自汀州向潮州下移的过程,自汕头开埠后,汕头又逐渐取代潮州的经济地位,成为汀韩流域新的市场中心。本文拟就以汀韩流域为研究空间,以1860-1930为时间断限,从两地经济贸易的视角,观照汀韩流域地方社会的变迁,进而对潮客族群互动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本文以历史学为学科本位,同时借鉴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将社会变迁与族群互动置于整体史的研究框架中。通过对汀韩流域的历时性研究,把握地方社会的内在动力及发展脉络,从而呈现出流域内部潮客族群互动关系与地方社会面貌。自汕头开埠以后,港口的贸易拉动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使流域内部的物资流通格局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在洋货的冲击下,本土产业或倒闭,或改进,呈现出新的产业布局。在这一过程中,客属商人也将物业转移到潮州与汕头,置地产,建会馆,联乡谊,并参与到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如兴学堂、修铁路、开酒店、办报社,这都对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汕头开埠六十年历程的考察,文章发现往来于汀江、韩江之上的物资交换,不仅是山海贸易的往来,其背后同时也是汀潮两地信息、文化和族群之间的交流互动,地方社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75]牟晓凡.“氐羌故里”的山歌子[D].导师:李月红.中国音乐学院,2012.

摘要:毛坝河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境东南,处于川陕交界处。历史上氐、羌等古老民族曾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发展,创造了独特的巴山文化。茅山歌是毛坝河人民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的地方歌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韵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文明的劳作方式已发生变化,茅山歌逐渐失去了赖以产生、生存、传承和发展的空间,从内容、演唱场合、演唱形式到传承目的、途径都发生了变化。研究茅山歌,通过分析其音声样态和历史文化生态,总结其艺术本质特征和文化价值;通过探究其历史嬗变过程,思考如何维护被历史改变了生态环境的传统音乐这一命题。

    本文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及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基础上,借鉴历史学、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以实地考察数据为依托,将茅山歌这一音乐事象与其共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力图能反映茅山歌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历程,展现茅山歌在南北文化交融、各种语言渗透和不同风俗汇集的过程中不断叠加的历史文化信息。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该歌种。首先,考察茅山歌的生存环境与历史构成。其中,“历史追溯”章节通过史学研究方法中文献记载和口述历史两种方式对茅山歌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章,从民族音乐学研究角度出发,试图完整展现田野工作中的音声样态;第三章,考察其音乐形态,对茅山歌的音乐本体进行具体分析,意图找出茅山歌的音乐构成因素及规律性特点;第四章,从人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茅山歌音乐文化进行解读,对其传承与维护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76]孙焱.广州音专“岭南音乐专家群”的形成[D].导师:周凯模.星海音乐学院,2012.

摘要:自1957年至今,广州音专“岭南音乐专家群”的规模从第一代罗九香等前辈算起,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其规模还在不断地增长扩大。关注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群体在高校的成长发展,是当代历史音乐人类学的重要切入点。经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和对几代专家群的采访了解到:广州音专的筹备和成功,是当年学院领导班子共同努力的集体成果;但该校“岭南音乐专家群”的发起和形成,则是陶铸亲自任命的筹备主任——陆仲任积极落实国家精神的教育思想及组织行为的结果。

    因此,本文以陆仲任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成果为研究对象,意欲将其放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陆仲任口述资料及其同事、学生等的采访资料与文献资料结合的基础上,拟从“母语音乐文化主体”、“传统音乐功能转换”、“多元音乐文化观”的学理层面探讨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当下意义;以音乐人类学历时与共时双重视角与“大、小传统”二元分析框架阐述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实践理论分析其教育行为如何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促成“专家群”成果的动态化过程。通过分析论证,笔者得出结论:

  1.陆仲任“立足岭南地方音乐传统”的教育思想具有当下学界所提倡的“母语文化主体建设”、“传统资源功能转换”与“多元音乐文化观”的学理高度;

    2.陆仲任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在历时、共时双重维度下对“大、小传统”吸收的结果,此形成过程同时揭示出:广州音专与上海音专之间有着内在的、剪不断的学脉联系;

    3.陆仲任教育成果是在建国初期“文艺兴盛”的时代背景、“立足岭南音乐”的教育策略、设计课程结构与培养方案的教育实践三者互动的动态化过程中取得的;

    4.通过本课题考察研究,笔者认识到:无论中国音乐前辈们“复兴国乐”的理想多么远大,这种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依靠中国各个地方上具体的音乐“管理者”与音乐家“群体”的互动关系来推动和建设的!

    对“陆仲任教育思想及其成果”的个案研究,不仅期望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提供一份历史资料,而且希望为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母语文化主体”提供一份历史经验。

 

[77]张先爵.客家土地崇拜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中国民众对土地之情感,是包涵着热情与感恩的。中国民间对土地神的崇拜与敬祀,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这漫漫时空段,土地神祭祀既是国家之大典,又是民间之要俗,普天同祀,官民同重,成为一种以精神信仰生活宗教为桥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人文现象。论文共分六章,研究的是土地崇拜及其发展现况,以北海地区主要客乡为调研中心,结合土地崇拜相关习俗,分析土地神(或社神,客家称土地伯公、社公)与民众及客家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对土地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作一番富含现实意义的探讨。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客家民间信仰、土地崇拜等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探讨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创新点之体现以及论证过程的难点等问题,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撰写工作的具体计划。

    第二章交代了北海客家历史、发展概况,即从族谱、碑刻与口述等田野调研资料入手分析北海地区客家人的历史源流,深入了解与分析客家的分布与发展现状,同时着重说明主要客家乡镇的相关情况。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北海地区客乡的多神信仰习俗,一方面以合浦县作为北海地区代表,阐述区域民间信仰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从总体上把握当地民问信仰的空间与对象;另一方面是以闸口、公馆、白沙、曲樟四个主要客乡为例,从民间的佛道教、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方面阐述该地域存在着多神信仰的现象。

    第四章开始回归本文中心主题,具体考察北海地区客乡的土地崇拜及其相关信仰习俗的情况与发展现状,从历史脉络概括性梳理了土地崇拜的产生、发展与流变,再结合实际田野调研材料,认真阐述了围绕土地崇拜展开的诸多事象,即土地神的庙祠与社神的社坛、土地神或社神在当地社区存在的现实情况,还有敬土做社与新年游神相关习俗。

    第五章进入理论分析阶段,以希望为引线,以建构为手段,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人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进行展开论述,最终论证土地崇拜在北海地区客乡仍繁盛不衰的事实。

    第六章是本文论述的中心与重点,即土地神在北海地区客乡民间信仰中地位的问题研究。首先从客乡岁时最大的祭祀节俗,即新年游神习俗分析土地崇拜在民间信仰中的表现形式,此举意在说明土地崇拜神偶之土地神仍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这一事实。其次是突出土地崇拜对人的一生,即在生老病死过程中的影响,主要是从生命初现之挂灯习俗、活着希望之安龙习俗、终极关怀之祭祀后土习俗进行展开论述。再次是通过客家民居堂屋神龛上“天地君亲师”民间信仰秩序彰显土地崇拜的受民众拥护的崇高地位,而通过婚礼习俗加以表现,则突出了土地之神亲民性、生活化特征。最后是理论升华之重点内容,即辨析学术界一直以来对土地神尊卑地位的片面观点,阐明土地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与秩序中位列前位之真相。

 

[78]李芳.广东五华县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导师:白云.广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以五华方言里的若干语法范畴为研究对象,对五华方言中的特色语法现象进行了专题式探讨,以点带面,揭示五华方言语法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尝试通过“普—方—古”的大三角视野,立体地观照单点方言语法特点,并据此延伸至汉语语法相关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五华县的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五华方言的音系、相关语法研究现状综述、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以及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等。

    第二章,动词的体。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动词的体貌做了描写和考察,包括完成体、进行体、先行体、持续体、经历体、起始体、继续体、已然体、将然体、短时貌/尝试貌、反复貌和连续貌。

    第三章,形容词的级。主要讨论五华方言中状态形容词的程度量级,分析了状态形容的重叠式和附加式。

    第四章,程度副词。主要对五华方言中几个程度副词的量级范畴进行了系统描写和分析。

    第五章,介词。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介词的用法及语义做了描写和考察。

    第六章,助词。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的助词做了描写和考察,包括了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第七章,结语。这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主要阐述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思考。

 

[79]曾艳梅.南雄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南雄方言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词汇的层面研究南雄方言。通过南雄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及横向比较,力图揭示南雄方言内部词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及南雄方言词汇与周边其他汉语方言词汇的亲疏关系,为解决南雄方言的定性及内部划分等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论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南雄地理、历史、语言、语言研究现状、语言材料的来源等情况。第二章,简要介绍南雄方言四个方言片代表点的音系。第三章,通过南雄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分析,揭示南雄境内各方言点词汇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简要分析了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第四章,通过南雄方言与周边其他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探讨南雄方言词汇和周边其他汉语方言词汇之间的亲疏关系。

    通过南雄境内各方言点词汇的内部比较,我们知道,南雄境内各方言点间完全一致的词语数量很多,而彼此完全不同的词语数量很少,由此可知南雄境内方言词汇的一致性很高。因此,我们认为,南雄各点方言当归属同一方言大区,这为新编(2008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南雄方言一并划归客家方言区提供了词汇方面的依据。根据南雄境内各方言点词汇的计量比较结果可知,黄坑和帽子峰两个方言点间词汇的相似度最高,而雄州和坪田两个方言点间词汇的相似度则相对较低,这可为南雄方言内部分片提供一定的依据。根据南雄方言词汇与周边其他汉语方言词汇的计量比较结果可知,南雄方言词汇与梅县方言词汇的相似度最高,与长来方言词汇的相似度次之,与广州方言词汇的相似度最低,这可进一步为(2008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南雄划分为纯客县提供重要的依据。

 

[80]艾美玲.广西客家人风水知识与居住空间文化[D].导师:黄世杰.广西民族大学,2012.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风水活动仍然活跃于社会之中,并在客家村落尤其明显。风水作为一种独具意蕴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把风水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来进行社会学的解读,通过对武鸣县灵马镇客家村落那龙村的三个月的田野调查,首先给大家介绍风水知识与居住空间在客家村落的表现形式,其主要从村民集体生活的村落风水,阳宅风水、阴宅风水和三个方面来呈现客家人的风水观:集体居住的场所村落风水,通过对村落风水概况及村落的神圣空间及世俗空间两块来展示;阳宅风水主要体现在建房过程中风水运用、建房后风水补救以及室内居住空间风水表现上;阴宅风水则通过客家人的二次葬中选择公共墓地及另觅风水宝地和重视清明扫墓中的对共同祖先墓地及各家墓地中祖先崇拜中表现出来;接下来便分析风水在客家地区盛行的原因,其原因主要从物质、文化和心理三个维度来讲:物质原因主要有客家人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和客家人追求财丁两旺的利益诉求;文化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文化政策转型与重构的影响以及科学知识及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原因主要有趋吉避凶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和从众心理。最后探讨风水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积极功能有心理调试及积极的暗示、宜居及建筑美学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消极功能有世俗的功利性、蕴含社区不稳定因素和具有迷信及消极的巫术的成分。

    最后对本文进行一个总论,指出风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在任何科学的或者其他文化的价值标准范围,是属于另一种知识系统。但如果将其斥之为迷信或高抬其为科学的观点都不能揭示风水的本质。我们应该使风水这一文化现象走向更加理性化,对风水理论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风水中蕴含的一些理性的思想给予充分的挖掘和推广,对于其非理性层面的东西予以抛弃,或加以控制,并进行有效地引导其发展趋势。

 

[81]耿西静.客家擂茶的起源、价值与传承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擂茶是客家饮食文化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这种独特的饮茶习俗在很多地区的客家人中间一直得以较好的保留,而在其他族群鲜有发现。擂茶是一种古老饮茶方式的遗留,拥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作为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饮食习俗它确实是传统的,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现代人来说,它在养生、经济、文化等方面亦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综观保留擂茶习俗的各个客家区域,擂茶的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它在许多区域的传承力越来越弱甚至出现断裂,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本文将按照擂茶的历史源流、社会价值、现代传承问题的思路来进行,不仅要理清擂茶习俗的历史脉络,发掘擂茶习俗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以笔者田野调查地广西贺州为典型例证,并结合其他保留擂茶区域的现状,来阐述擂茶习俗传承中所遭遇的问题,进而深入发掘原因并提出粗浅的建议,以求擂茶习俗受到重视和保护,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本文主体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简单介绍擂茶的种类和制作方法,然后追溯擂茶习俗的历史源流,按照各朝代顺序阐述了擂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第二部分概括介绍一下客家和湖南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擂茶的异同,再说明客家擂茶的特征,并简单分析擂茶能够在客家人中保留下来的原因;第三部分概述客家区域擂茶习俗的保留状况,引出田野调查地广西贺州的擂茶现状;第四部分仍然以贺州和其他区域为例,阐述擂茶的养生、文化和经济价值;第五部分以贺州为例,简单介绍擂茶习俗在此区域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第六部分是由擂茶习俗引起的有关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点思考,并将擂茶习俗的传承和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结合起来;第七部分即文章的结语。

    擂茶习俗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养生、经济等价值,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保留擂茶习俗的各区域、各时代的共同之处,虽然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各地出现了看似多种多样的擂茶传承问题,但整体而言,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主观、客观原因。笔者田野调查地广西贺州,其擂茶传承的现状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传承力变弱也是各个擂茶习俗保留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碍于学识尚浅,笔者所分析的原因、所提出的对策是粗浅的,不可能解决所有不同地方的实际问题,只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从而各抒己见,为擂茶习俗也为类似传统饮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82]王祥.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D].导师:陈刚.合肥工业大学,2012.

摘要: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作为一种后现代城市景观营造的思维,从文学领域的叙事理论框架里来研究和塑造城市景观,注重城市景观的空间意义,挖掘城市景观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力图吸引使用者在城市空间中参与和欣赏、思考和记忆、感动和共鸣,让我们城市具有诗情画意和趣味横生的空间特色。运用叙事性表达来解读和塑造城市景观空间是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地域特色和场所历史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给城市一个积极有意味的都市生活,提供市民一个有品质的都市化空间和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场所景观。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叙事性表达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是如何运用。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以叙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园林史、文脉主义、场所精神和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城市景观的叙事性表达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全文分三大部分来写:

    前两章主要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叙事性表达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提出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理论和手法构建,总结出其语意特征和类型。

    中间部分由两章组成,主要阐述城市景观叙事性表达的情景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排列空间秩序来表达城市景观的故事,并借鉴艺术领域里一般创作手法,探讨城市景观叙事性表达的方法与途径。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叙事性表达是如何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景观的叙事是如何实现的。最后创新归纳出城市景观叙事性表达的三个途径:整合自然环境的叙事性表达;整合历史文化的叙事性表达;整合市民生活的叙事件表达。

    最后通过“福建上杭县客家缘文化中心”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解析,对如何营造地域文化的城市叙事空间做了一些探讨。总结出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产生的社会意义就是使城市故事化。叙事性表达能够给城市一个积极有意味的都市生活,提供市民一个有品质的都市化空间。这种营造城市景观的方式有利于把握景观设计的人文生态本质,更有效充分的发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特色,易于深刻解读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从而提升城市景观的亲和力和可读性,最终增强大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83]王燮.古筝流变刍议[D].导师:袁静芳;周望.中央音乐学院,2012.

摘要:“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筝”前冠“古”,是因为这种乐器至少已经有两千年历史,并承载着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人文情怀。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梳理古筝的流变历史,探寻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一,筝的起源。关于关筝的起源,史料记载多有龃龉,从而导致众说纷纭。本文试图爬梳史料,并与考古研究成果比照,对筝的起源,兼下己意,予以简述。其二,关于筝的形制流变。在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筝的外形、用料、弦制也在不断改进,本文试图从古至今筝的形制变化为基点,解析人们如何不断改进这件的乐器缘由。本章论述汉代硕儒京房与筝基本定制形成的关系,也许是比较新颖的见解。其三,关于筝流派的演变。本文从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流派划分、风格比较诸方面,分析古筝流派的成因及发展。其中着重以“陕西、潮州、客家、山东、河南筝曲”研究为中心,对比风格之间的异同,探寻其传承关系。

 

[84]聂玉娟.泰宁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陈泽平.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旨在记录、整理、分析泰宁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对方言中的声母与韵母的语音特点进行说明,归纳出泰宁方言中声韵调的音韵特点。对于泰宁方言中已消失的入声,在文中分别从古入声调和古入声韵两方面今在泰宁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归纳。由于泰宁县位于闽语与赣语的交接地带,而且经过多次客家的迁入,使得泰宁方言中具有与这三种方言相关联的特性,本文还将对泰宁方言的归属做出讨论。

 

[85]曾德万.龙岩闽南方言音系研究[D].导师:陈泽平.福建师范大学,2012.

摘要:绪论是对龙岩地理位置的说明,对以往研究的综述。第一章是对龙岩所辖四地—白沙、小池、苏坂、适中语音所作的比较;第二章是对白沙音的分析描写,白沙是龙岩辖下最大一个乡镇,白沙音在龙岩辖地中较有代表性;第三章至第五章是闽南话和客家话语音的历时比较,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来比较五地的语音现象,分声母、韵母、等第三章;第六、第七章是闽南话与客家话语音的共时比较,主要从学术界比较肯定的几个语音特征入手;第八章是结论。

    文章的重点是第三至第七章,比较的专题有64项,这64项中有42项是闽南话的音韵特征,有15项是客家话的音韵特征,另有7项是龙岩方言特有的。统计结果表明,龙岩闽南话在保有闽南话普遍特征的同时,受客话影响,因而兼有一些客话的特征,同时,它自己也有一些异于中心区闽南话和客家话的特征。各类音韵特征在数量上的比例与龙岩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互相吻合的,也与龙岩行政上的历史沿革相吻合。

 

[86]张菁.闽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比较研究[D].导师:黄远水.华侨大学,2012.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品不断转型升级,逐步由观光型转向体验、度假型,旅游者的需求也由自然风光逐步转向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更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和满足。于此同时,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逐渐常态化,闽台旅游合作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闽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方言、民间工艺、戏曲音乐等方面仍保留着浓郁的闽台文化特色,闽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开发特点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闽台两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历史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闽台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笔者认为,相互比较借鉴两岸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将有助于闽台民俗文化的发扬、传承和闽台民俗文化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研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找出了研究方向及其必要性。

    其次,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闽台民俗文化旅游发现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从闽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条件、产品构成分类、产品市场地位、产品特色创新以及开发营销五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比较研究的结论,借鉴台湾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对福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福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科学开发及福建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研究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创新和不足,并对闽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87]邵丹丹.基于EGG的梅县、福州、长沙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导师:刘俐李.南京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梅县、福州、长沙三个方言的声调,包括三方言点单字调的调型和时长研究,双字调的模式和时长研究,声调的发声类型研究。

    本项实验研究使用Real-Time EGG Analysis软件提取梅县、福州、长沙三方言点单字EGG信号的基频数据,通过MATLAB7.1自编程序提取各单字标注段20个点的基频数据,利用T值法和时间归一法对三方言点单字调的基频和时长数据进行归一,得到三方言点单字调格局。主要结论如下:(1)梅县方言的单字调格局:阴平44,阳平21,上声31,去声52,阴入32,阳入5;单字调的时长模式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2)福州方言的单字调格局:阴平55,阳平52,上声32,阴去31,阳去342,阴入24,阳入5;单字调的时长模式为:阳去>阴平>阴去>上声>阳平>阴入>阳入。(3)长沙方言的单字调格局:阴平33,阳平213,上声41,阴去45,阳去21,入声24;单字调的时长模式为:阳平>入声>阴平>上声>阳去>阴去。

    从音高和时长研究梅县、福州、长沙三方言的双字调。首先获取基频和时长等声学数据,然后归一化。主要结论如下:(1)梅县方言双字调的变调模式有:前字变调,后字不变。前字阴平、上声和去声遇后字是低调类阳平、上声和阴入,改变调型,阴平由平调44变为升调35,上声由降调31变为平调33,去声由高降调52变为高平调55;前字阳平和阴入调高调值,阳平由低降调21变调为低平调22,阴入由32调高为43。(2)福州方言双字调的变调模式有:前字变调,后字不变。前字阴平55出现变体54;阳平52变调为44、33;上声32变调为33、34、55;双字调巾去声合为一类,前字变为44、53;阴入变调为55、32、43、44、53;阳入5变调为44、33。(3)长沙方言双字调的变调模式有:上声和阳平在双字调中变调,阳去作阳平后字和阴去前字时分成两类,一类变调。上声作前字由41变为43;阳平作前字和后字时,由曲折调213变为低升调23。

    本文基于语言学的对比理念,在综合分析汉语方言声调各种发声类型数据后,拟定了发声类型的综合判断模型,即综合对比开商、开闭比、抖动等参数,以开商为主要判断标准,其他参数作辅助判断。正常嗓音作为中间参照值,大于中间值的是气嗓音,小于中间值的是紧喉音,这样得到一个发声类型的基本序列。另外高音调嗓音可通过声门波、基频、速度商判定。判断该模型巾使用的开商等数据采用参考水平线法和微分法提取,对梅县、福州、长沙三方言声调的发声类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梅县方言舒声调为正常嗓音,至音节末阴平、上声由正常嗓音转为气嗓音;阴入为气嗓音;阳入为紧喉音。(2)福州方言舒声调为正常嗓音,至音节末阴平、上声、阴去由正常嗓音转为气嗓音;阴入1为气嗓音;阴入2和阳入受喉塞尾[-(?)]影响,由正常嗓音转为紧喉音。(3)长沙方言阴平、阳平、上声、阳去、入声为正常嗓音,至音节末由正常嗓音转为气嗓音;阴去为高音调嗓音。

    汉语九个方言点入声的嗓音特征可以从表征发声类型的开商、开闭比与舒声对比分析,塞尾和喉塞尾都会影响相近的元音发声态,使开商、开闭比下降,有的使发声类型转变。综合判断的结论:梅县阴入为气嗓音,阳入为紧喉音;福州阴入为气嗓音,阳入和部分阴入由正常嗓音转为紧喉音;绩溪、南昌入声由正常嗓音转为紧喉音;广州、温州为正常嗓音;长沙、太原入声由正常嗓音转为气嗓音。

 

[88]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D].导师:刘丹青.河北师范大学,2012.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对语言区域现象研究不足的现状,从区域语言学、接触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等角度对“执持”义动词、“给予”义动词、“去”义动词在广西区内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中平行的多功能语法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然后,通过跨语言的罕见性、亲属语言的比较、语法化程度的比较、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等方法,对相关语法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演变的具体历史过程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文中指出这些语法现象是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和变异的产物,它们是一种区域语法特征现象。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把广西中南部看作一个语言区域。

    第一章,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区域语言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对五个著名的语言区域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区域语言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我们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在接触语言学、区域语言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广西区内语言接触状况的有关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

    第二章,我们从接触语言学、区域语言学、语法化理论的角度对“执持”义动词在广西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中平行的多功能语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描写与分析,并对这种语言现象形成的起因和历史演变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一语法现象是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的产物,是一种区域性语法特征。

    第三章,我们对“给予”义动词在广西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中平行的多功能语法模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并从区域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历史语法等角度论证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是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结构特征扩散的结果,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语序重组,同时复制性语法化机制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指出这一语法现象是一种区域性语法特征。

    第四章,我们对“去”义动词在广西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中平行的多功能语法模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并从接触语言学、区域语言学、语法化等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形成的起因和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进一步指出这种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结构特征扩散的结果,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复制性语法化。同时指出这一语法现象是一种区域性语法特征。

    第五章,我们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以本文的研究为基础对区域语言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

    第六章,结论。在此我们对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对本文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根据本次研究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本文对广西区内8个汉语方言点和2个壮语方言点的三种语法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描写。然后,通过跨语言的罕见性、亲属语言的比较、语法化程度的比较、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等方法,对相关语法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演变的具体历史过程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认为广泛存在于广西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而在广西区外的其它方言/语言中极为罕见的三种语法现象是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和变异的结果,它们是语言结构特征区域扩散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语法现象。根据这些区域语法特征,我们可以把广西中南部看作一个语言区域。

 

[89]赖敏兰.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探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2.

摘要:客家是中国历史移民一支重要的民系,其建筑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借鉴和继承中原等地的装饰艺术。赣南客家传统花窗是客家民居建筑装饰最为重要的构件之一,它与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建筑的发展密切相关。花窗装饰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其形态各异,品类繁多,承载着丰富且深厚的历史信息,是客家极为宝贵的文化,同时反映了客家人典型的“集体记忆”。论文按照平面装饰和本体结构性装饰两个分类原则,从建筑装饰、艺术史和装饰艺术理论的角度全景式地分析了赣南客家花窗装饰艺术的历史流变;并对其装饰语言、表现手法、构成方式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细微探析。以此揭示潜藏于客家花窗背后的赣南客家传统文化观念、民俗心理和深层结构,以及客家民居建筑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90]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导师:张玉来.苏州大学,2012.

摘要:江淮官话处于南北方言之间,是一种带有过渡色彩的汉语方言。研究江淮官话的音韵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本文选取江苏省境内45个江淮官话方言点的字音材料,运用描写法、比较法、历史层次分析法等基本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系统的共时特征和历时演变。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先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江苏江淮官话分布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然后对江苏江淮官话语音研究的现状作了简单的述评。最后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声母,主要考察了精组声母、知庄章组声母、日母、影疑云以微母和见晓组声母的今读类型和演变规律。其中重点讨论了知庄章组声母和日母。关于知庄章组声母,主要讨论了南京型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认为从历时的角度来分析,“元音高低说”是最为合理的解释。此外还讨论了知庄章组声母今读舌面音声母是存古还是创新的问题。关于日母,认为高本汉对于中古日母的构拟有一定合理性,不可全盘否定。

    第三章韵母,主要讨论了元音高化现象,“支微入鱼”现象,流摄韵母的演变,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和深臻曾梗四摄阳声韵尾的演变。其中元音高化现象、“支微入鱼”现象和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讨论最为详细。关于元音高化现象,指出江苏江淮官话果假摄主元音的后高化音变有其独特之处,与吴语、湘语等方言的元音后高化链移并不完全相同;i韵母舌尖化现象的音变力量是元音自身的高化,与推链或拉链等链移式音变并无必然关系。关于“支微入鱼”现象,认为其音变起点是﹡iui,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存在同源关系、语言接触或是由于受到历史上汉语标准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应当是各个方言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身独立发生﹡iui>iu>y演变的结果。关于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指出江苏江淮官话寒韵仍有南朝《切韵》层次的残迹,讨论了咸山摄见系开口二等字与宕江摄细音字相混的现象,咸山摄二等韵、三四等韵主元音高化现象以及山摄合口三四等韵主元音与合口一等韵相同的现象。

    第四章声调,主要讨论了通泰方言全浊上声字和浊去字今读阴平调的现象,认为通泰方言全浊上声字和浊去字今读阴平调并非来自与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而只是由于调型相同,调值相近而发生的调类合并。最后对通泰方言的性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通泰方言是一种混合型方言,它的形成与明初的洪武大移民有关,而与南北朝时的“南朝通语”无关。

 

[91]刘春梅.广西平南(官成)话语音研究[D].导师:覃小航.中央民族大学,2012.

摘要:桂东南是当初操粤方言人自广东入桂时最先到达的地方,也是现在广西粤方言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个地区的方言研究,对研究壮汉接触、方言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地描写了处在桂东南多方言区的平南官成话的语音系统,对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作了分析说明,力求全面地展现官成话的语音面貌。通过与广州话和中古音系的对比,梳理出官成话的语音特点和演变规律。文章把对官成话语音特点及规律的探索纳入到整个桂东南语言的研究范畴当中,重点探讨了五个专题,对音变的原因、音变的方式、音变的类型和音变的过程都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通过这些研究,不光是要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官成话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透过官成话这一个点,得以眺望整个桂东南多语接触的现实和趋势,为更大范围的语言研究提供依据。

    全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两个附录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思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然后综述文献,接着介绍方言点的情况,最后介绍材料来源和编写体例。

    第一章,语音系统,用传统的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详细地描写了官成话的音系以及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在声调的描写上,使用了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基本探明了这个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

    第二章,与广州话音系的比较,文章在共时的平而上,拿官成话的音韵系统与粤方言的标准语广州话的音系作比较,从中梳理出官成话的语音特点。官成话除了保存粤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外,还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第三章,与中古音系的比较,文章从历时的角度,拿官成话的音系和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作比较,爬梳官成话的历史演变规律,为后面的论述提供证据。

    第四章,古全浊入的送气分调,论文从古浊入在粤方言中清化后的送气和分化情况谈起,以此说明阳入送气分调在粤方言中的特殊性。在对周边语言中阳入的送气或分调情况进行考察后,认为官成话阳入的送气分调特征不一定来自语言接触。最后,从语音自身演化的角度,通过分析官成话阳入音节的发声态,获取阳入送气分调的线索:上阳入音节是一种弛化的音节,容易演变为送气音,而下阳入音节由于元音及韵尾的特征,容易演变为普通的嗓音。

    第五章,“儿”尾小称,文章详细地描写了作为小称词尾的“儿”在官成话的四类音变形式,认为词尾“儿”从ni演变为三种鼻声化韵m、n、n的现象,是由于音节内部或音节之间元辅音的协同发音所致。论文还对官成话“儿”尾小称的各种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第六章,精组的特点,论文先讨论了边擦音1在古精组扩散的情况,在与周边的汉语方言、壮语进行比较后,认为边擦音1在精组的扩散并非壮语的影响,而是周边闽、客方言影响的结果。论文还讨论了止摄开口精组字韵母u的来源,通过与周边方言的比较,认为官成话止开三精组字韵母读u的现象可能是闽方言影响的结果。但不否认这种现象也有来自壮侗语底层的可能。

    第七章,连读变调,文章详细地描写了官成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各种模式,总结出连读变调的特点和规律:阴调类变阴调类,阳调类变新的调类;前字变调,后字不变;变调后的调值比原调值低;中平或低降调不变调。文章认为这种变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语言本身“前轻后重”的节律特点引起的。

    第八章,结语,对前七章的研究作了总结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2]罗晓林.粤东客家宗族研究[D].导师:曾少聪.中央民族大学,2012.

摘要:宗族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人类学的中国宗族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研究涉及宗族功能、宗族文化复兴、宗族结构、宗族文化、村落政治和族群认同。宗族研究的主要对象既有汉族民系(如福佬、客家),也有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壮族、傣族)。对于宗族研究,应当积累更丰富的个案,用来进行跨区域、跨族群的比较,从中提炼出相关理论,用以建构本土宗族理论,加深对宗族各方面的理解与反思。另外,由于宗族以社区和村落为基础,在参与地方治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察宗族与地方治理也是当前宗族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粤东大埔县长教村廖氏宗族为个案,通过对长教廖氏宗族来源、播衍、宗族功能、婚姻、家庭、丧葬、宗族与乡村经济、宗族与乡村政治、宗族与乡村文化等方面进行民族志式的描述,展现廖氏宗族文化的各方面内容,阐述粤东地区客家宗族的文化及其与乡村社会的关联。

    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力‘法、相关概念、论文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为调查点概况,分别介绍了自然生态环境、文化背景、人口及生计方式等四方面内容。第三章介绍廖氏宗族的来源和播衍,内容包括廖氏宗族的来源、房支、分布和移民。第四章论述宗族的功能,主要探讨廖氏宗族的祭祖功能、教化功能和互助功能。第五章分析廖氏宗族的婚姻和家庭,分别探讨了该村落的婚姻类型、婚姻习俗、婚姻的程序,并对廖氏族人的通婚地域和姓氏进行分析。第六章介绍丧葬的习俗和程序,并对该村落的二次葬和火葬进行了探讨。第七章论述宗族与乡村社会,内容包括宗族之间的关系、宗族与基层政权、宗族与乡村经济、宗族与乡村文化等四个方面。第八章为结语。

    论文以宗族研究为主线,通过对粤东地区一个客家村落的宗族进行全而的考察,阐述宗族对村落社会各方而的影响和作用,说明宗族组织在当今社会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93]张文涛.客家宗族的教育习俗研究[D].导师:马钟范.中央民族大学,2012.

摘要:客家文化是我国汉民族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笔者此次借助复兴起来的“宗族现象”研究客家文化也注定只能是冰山一角。令笔者感到兴奋的是客家宗族现象背后教育习俗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宗族的教育习俗的力量才塑造着宗族、客家人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族群性本质,文化心理、道道、价值观及其性格。而宗族现象的复兴也证明了宗族的教育习俗的魅力所在。因此,笔者试图从宗族的教育习俗,从专业的教育学角度来研究“宗族现象”背后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进而总结、思考和分析宗族的教育习俗的价值、教育功能,探讨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希冀对社会化下大教育——学校教育有所启示。

    认识到田野调查对于课题研究的普遍重要性,而客家人遍布海内外,聚居区大小不一,宗族发展情况不尽相同的客观事实,再加上笔者资源、精力有限等问题,综合地,最终选择笔者的家乡,一个新的客家村落,同时少量援引笔者宗族原迁出地——传统客家聚居地紫金那丰富的历史材料作为本案例研究的材料支撑。鉴于以上的理解,笔者给本课题设计了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准确把握新课题“宗族的教育习俗”的内涵以便笔者在后文进行展开。

    第二章,综合论述分析紫金张氏宗族的教育习俗部分。首先,打开案例“现场”,即东华村落,为下文展开做铺垫。其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维度介绍变化发展中的紫金张氏宗族及其宗族教育文化。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展开本章的重点部分——紫金张氏宗族的教育习俗。通过极尽详细地大篇幅论述,既是作为对新客家村落东华村里里外外处于互动、竞争中的族群关系,紫金张氏宗族是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习俗”催生宗族意识、培养宗族情感、凝聚宗族认同,形成稳定的族群文化心理等问题及现状作出回答;同时,也是冀读者了解、把握这种宗族族群文化,族群心理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变化发展脉络、联系以及规律。接着从明线,论述和分析宗族的教育习俗对宗族、个人及其代表的客家文化、宗族文化的普遍性影响、功能、意义,宗族的教育习俗的影响因素及问题现状。暗线探讨教育与人的关系,即教育的功能与人的发展的问题。

    第四章思考和总结。思考宗族的教育习俗给人在文化上、教育学上的启示,讨论宗族的教育习俗的发展、前景,最后做结论。

 

[94]徐雅静.筝乐流派之比较研究[D].导师:谢晓滨.江西师范大学,2012.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传统筝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筝乐流派简单介绍、古筝流派形成因素的初探及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中的概括性比较,并没有系统深入地对筝乐流派之间的相互借鉴、互相影响、同宗同源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即使有少量的文章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也只是对其中个别流派的描述性比较,仍然缺少一些具体深入论述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尝试在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河南派、山东派、潮州派、客家派、浙江派五大传统流派从演奏技巧、代表乐曲的结构和音乐风格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合其社会性、师承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使人们对于筝乐艺术的形成因素和发展至今的艺术魅力有更深刻的了解。

 

[95]陈惠娟.增江流域村落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在广府系文化与其他民系文化接触中,首推与客家系文化的交汇,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文化空间接触地带,奠定了民系文化分区的基础。大约宋代前后,广府系、客家系文化圈都相继形成,并各占有一定地域。基本上以宋代英德为界,即今清远、花县、从化、增城一线,这正是明清时期的广州府与韶州府、广州府与惠州的行政分界。此东北部与北部为客家系文化圈,西南部为广府系文化圈。

    强势的广府系文化圈不断向外扩张,当它向东北的客家系文化圈发展时,却遇到客家文系化圈的强大实力而停滞下来,于是两文化圈在这个文化交接地带相互斗争以至共存,久而久之,这个文化交互地带便孕育出兼容两系特征的文化景观。这种广客交融的文化景观分作两种类型:一种是融入客家系文化的广府系文化景观,另一种则是融入广府系文化的客家系文化景观。

    建筑在一定文化行为的组织下构成村落,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小文化系统,有着独特的民俗类型,村落形式也表现不同的特征。增江流域是广府系北拓、客家系南迁的其中一条主要流域,因此增江流域下游至上游呈现广府系文化景观向客家系文化景观过渡的景象,其下游是广府系文化景观地带,上游是客家系文化景观地带,而中游大片区域为广府系和客家系文化的空间交汇地带。这片接触地带呈现这强烈的兼容两系特征的文化景观,其中的广府系村落就吸收了客家系村落的特征,出现了客家化的倾向;同时客家系村落也吸收了广府系村落的特征,出现了广府化的倾向。

    本课题仅对增江流域广客交接区域内的村落,包括广府系村落和客家系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充分搜集当地自然与社会背景资料,然后进行实地调研,将调研之情况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研究两系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从中发现增江流域广府系和客家系村落及其建筑变迁之规律,结合地理学、民系学、民俗学等学科,灵活运用建筑科学研究方法,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

 

[96]谢蓝钰.岭南古代殿堂建筑平面浅析[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2.

摘要:岭南位于中国南端的五岭之南,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与海南三省。中原主流文化,由于受到南岭山脉所形成的天然屏障阻隔,对岭南的影响过程具有滞后性。随着灵渠、大庾岭等交通要道的畅通,南下的中原文化加剧了对岭南本土文化的汉化,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形成了有别于中原的岭南混合式地域文化。

    岭南建筑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其发展历程充分反映了中原与本土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体现出岭南文化所具有的灵活适应性特征。本文以岭南区域殿堂建筑之平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其演化过程与中原建筑相比较分析,探寻在两种文化交融影响下所形成的岭南殿堂建筑的平面特征,并深入挖掘形成平面特征的影响因素。

    文章的一至三章为背景章节,大致介绍了岭南区域的地理人文背景,与古代殿堂建筑平面特征。由第四章开始进入梳理分析部分,依据平面的尺度规律,平面阔深比,柱网布局,空间划分四个主要方面切入研究,作为贯穿全文的核心内容;并通过两条线索展开对岭南殿堂平面的研究分析。第一条是依据时间脉络,分朝代对平面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依据中原殿堂建筑平面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岭南相比较,探寻此时间段岭南殿堂的平面特色,并辅以典型案例深入讨论。第二条是依据民系的线索,将岭南区域依文化大致划分为三大主要民系,分别讨论各个民系影响下平面所具特色,体现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巨大影响,作为对岭南殿堂平面演化过程的补充。

    在前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大致总结了岭南殿堂建筑平面所具有的若干地域性特征。首先体现为在平面尺度设计规律上,受到整数尺开间制、瓦坑数与平椽长较小的制约;其次是平面阔深比较小,并随地域分布调整变化;第三是柱网布局规整,以双槽形式居多,部分出现移柱、减柱的灵活做法;第四、墙体成为空间划分的活跃因素,灵活分割室内外空间等岭南平面特征。以上四点可作为研究岭南区域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变革与建筑技术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2)》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1)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3)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