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7)

2017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7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7)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谢仕睿.旅游地产的开发风险分析与评价[D].导师:汪俊辉.江西理工大学,2017.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需求也不断得到升级,致使对旅游的需求日渐增加,因此,旅游地产发展的形势和前景大好。但由于旅游地产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因素复杂,同时旅游地产风险管理方面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论,导致旅游地产开发商在项目的实际开发与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对旅游地产风险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旅游地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风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地产的特征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归纳为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这六大类风险因素。鉴于当前国内旅游地产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能够收集到的风险信息不全面和模糊性,本文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地产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先是构建了旅游地产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模型计算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衡量旅游地产项目的风险大小。最后,本文结合了XX客家风情园,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出XX客家风情园属于中等风险项目,并针对其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进一步的验证了本文风险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旅游地产开发商进行实际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2]张茜.民俗文化舞蹈化研究[D].导师:陈雯.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件瑰宝,扎根在民间的土壤中,是民间舞蹈舞台创作丰富的载体。“刻纸龙灯”是闽西客家极具特色的“舞龙灯”民俗活动。本文以客家民俗活动“刻纸龙灯”为研究对象,结合原创闽西客家民间舞蹈作品实例《坊巷觅龙灯》,通过对民俗道具转换舞蹈道具、民俗活动形式转换舞蹈调度、民俗仪式转换舞蹈结构三个方面,对民俗活动文化转换舞蹈艺术进行研究。也为闽西客家地方民俗舞蹈文化的传承上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3]杨帅.梅县客家围龙屋建筑遗产及其评价研究[D].导师:方海.广东工业大学,2017.

摘要:建筑,作为居住文化的表象,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们最直接、最普遍的自我表现,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往往能直接形象地反映一个地区总体文化的脉络。客家民系是古代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灾荒数次南迁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族群。目前客家人主要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地区。客家地区是一个有着独特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地区,由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建筑文化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近现代以来,随着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封闭的文化圈逐步走向开放,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目前,客家地区的传统建筑正在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民居建筑保护制度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围龙屋民居评价体系便是建筑保护制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客家历史建筑等级分类不明确,保护标准不一的问题,需要建构一套可操作的建筑价值量化评估体系。本课题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展开进行。本研究是综合运用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一次探索。课题的进行涉及建筑学、社会学、文化史、民俗、建筑发展历史、人类活动发展历史、科学统计方法等多学科内容,是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的尝试。课题首先重点对客家围龙屋产生、演变的过程、围龙屋的基本型制、结构、组成和建造方法进行论述。围龙屋一般由堂屋、横屋、化胎、围屋、风水塘、晒谷场等部分组成,并由各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天井、天街。因建造地形、时代、家庭经济情况等原因,每个围龙屋的形态和房间数量会有差异。之后,课题对客家围龙屋内部装饰手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是装饰风格中多以谐音来表达被象征的吉祥内容,这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最普遍的一种表达方法;其次是装饰多集中在位于建筑中轴线的堂屋和建筑外立面上,尤其是在围龙屋的上堂屋和祖龛处,两侧的横屋和围屋装饰较少;最后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装饰手法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建筑上的石雕木雕也越来越精美。再然后以建筑文化作为切入点,归纳总结围龙屋这种建筑出现的社会文化环境。重点分析了产生围龙屋这种特有建筑型制的人文思想背景,解读围龙屋中特有组成如化胎、龙穴、五行石等部分的文化信仰和意义。最终完成了多层次、综合性的客家建筑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明确各赋值因素组成,同时加入SD差别法判断因子评级,深化量化评价方法,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且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并且分析案例中围龙屋的价值分布及今后保护性开发的方向。

 

[4]邓体宽.基于被动式设计视角下的广东客家古村落建造手法研究[D].导师:余磊.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与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引发了基于被动式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热潮。而广东客家古村落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能全面反映先辈们在选址、布局、建筑及风水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今被动式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将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计算机模拟及文献阅读的方法,对广东客家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营造、通风、隔热等各种进行分析,由整体到单体对广东客家古村落及民居物理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以走访调研以及文献梳理等方式进行相关性研究。通过对现代被动式设计的研究,结合我国传统村落中人、建筑与自然的分析,分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共鸣。结合国内已有的文献和理论,总结广东客家古村落形成的地域背景以及风水理念,同时明确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村落整体布局以及建筑形制进行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测量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总结出村落中蕴含的被动式设计手法。在选址上客家人追求村落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在“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形地貌以达到遮阳、采光以及通风的协调,营造出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在街巷布局方面,通过对街巷式布局村落和围团式布局村落的街巷采光和通风研究。分析出两种街巷都具有很好的遮阳效果,围团式街巷遮阳隔热效果更加显著;而在通风方面,两种街巷形式都对风速有提高的作用,围团式布局街巷风速较为均匀。在村落水体及植被方面,在村落中回环的水体不仅有利于生活和排水,而且对村落微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植被绿化不仅提升了村落环境,而且也是一种调节微气候的手段。在平面布局上,客家人追求“坐北朝南”的布局形式,有利于采光并加强夏季通风;同时、部分建筑采用弧形的围垅式,加强了通风;并且采用温度分区的原则。天井空间的巧妙设置不仅有利于采光,而且根据热压通风的原理在夏季形成良好的通风作用。在建筑立面上采用坡屋顶、开小窗、挑檐及外廊,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的热工性能,加强遮阳和隔热。在建筑细部上,通过瓦片及墙体的空气层加强通风和隔热,通过镂空窗及可活动百叶加强建筑室内外通风。在能源危机、绿色建筑畅行以及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的背景下,运用被动式设计的视角对广东客家古村落建造手法的研究不仅可以对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乡村的建设。

 

[5]宋津京.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集客家客业务提升研究[D].导师:周宏;温池洪.吉林大学,2017.

摘要:中国移动集团辽宁公司(下文简称:辽宁移动)下辖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十四个分公司。通过推进4G精细化、集客体系化、家客差异化运营,全力促进业务收入增长;通过强化网络支撑力、管理控制力、队伍执行力、文化引领力,巩固提升领先优势,主要业绩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经营发展稳中向好。集团客户(简称:集客)业务是辽宁移动公司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家庭宽带客户(简称:家客)业务是辽宁移动公司收入增长的新引擎,是拓展家庭数字化服务的重要入口。目前,辽宁移动在集客方面,紧抓“产品”和“行业”两大主线,体系化推进集客市场拓展,主动挖掘政务信息化需求,与能源、教育、公安、金融、医疗等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家客业务遵循“高起点、高品质、高价值”的发展原则,深化与铁通公司的协同,搭建了营装维一体化支撑体系,家客市场实现快速拓展,日均新增家客明显提速,新增客户中20M以上占比大幅提升。通信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精细化、精准化的阶段,对行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集客和家客,客户的感知度和满意度直接决定着客户的忠诚水平,对移动公司的业务收入而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断提升辽宁移动集客家客业务水平,有利于促进辽宁移动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持对主要竞争伙伴的领先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辽宁移动近年来业务发展的现状,4G网络满意度不断提升,网络建设综合评价优秀,集客与家客业务双提升。成绩的面前要清醒看到差距,集客还存在资源准确性不足,工单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客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治,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端到端的质量。集客与家客存在的问题除了外部竞争环境的激烈外,也有来自于内部执行落实不到位,管理粗放的原因。针对集客与家客存在的问题,首先确定了业务提升方案的几项原则,然后分别制定了集客与家客业务提升方案。集客方面,要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聚焦政府、军队、教育这三大市场,加快接入工程建设;家客方面,要完善营销体系,抓续费、稳规模,从能力、业务和服务三条线上提升辽宁移动的运营能力。为保障辽宁移动集客与家客提升方案落到实处,特别从加强网络能力储备、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和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6]罗培恺.闽西传统村落的微介入式更新设计[D].导师:王秀慧.苏州科技大学,2017.

摘要:在如火如荼的传统村落更新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寻找面临困境的闽西传统村落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更新。在时代的环境下,闽西传统村落应在更新的过程中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以保护村落地域性特色为前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与更新。闽西传统村落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具有客家村落特有的经济、社会、人文结构,其所衍生出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非物质遗产等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虽然闽西传统村落的发展更新步伐愈来愈快,受到的关注也愈来愈高,但从现有已更新完成的传统村落情况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关注点仍旧停留在开发价值高、资源丰富的传统村落,但是,条件较为一般的传统村落也同样值得被保护更新。并且多数的传统村落采取“自上而下”的单一更新方式,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建设性破坏。本文通过璧洲村更新项目,寻找一条符合闽西传统村落发展的道路,探讨以何种适度、适当、适合的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更新。璧洲村的更新研究是建立在充分了解闽西传统村落特征和璧洲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的村域整合、中观的公共空间营造和微观的住宅更新三个层次,探索“微介入”更新设计方式。希望对以后的闽西传统村落更新设计提供参考,以及乡土实践经验的借鉴。

 

[7]谭鑫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湘东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导师:伍国正;晏益力.湖南科技大学,2017.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广泛遍布于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在城镇化建设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传统村落凝聚着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贵价值,其保护与发展顺应人类文明进步,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湘东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迅速,早在2014年城镇化率就达到53.38%,该地区传统村落特点明显,在村落布局、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获得新机遇,正对问题,突出重点,研究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有助于为改善传统村落的不足和运用传统村落的优势,正确把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本文试图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研究,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居民层面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指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要从现代化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传统布局与发展空间、经济利益与文化社会效益、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四个方面的矛盾当中寻求平衡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等方法,对湘东地区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包括村落的建设历史、选址与布局、建造技艺等方面论述了湘东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与发展变化特点。在总结归纳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楚东村的历史价值与文化特征,论述了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楚东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重点关注村落历史风貌保护、特色文化弘扬、旅游开发、产业升级、活力村庄建设等方面的协调与发展建设,从而形成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研究成果有利于湘东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作用。

 

[8]卢昕.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导师:吴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所有贫困人口都可以实现脱贫,我国大部分贫困人群均居住在乡村,所以提升乡村居民收入是我国近几年的主要任务。农业是我国乡村居民原来的主产业,我们要拓宽农民的收入方式,而乡村旅游则是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的一个新产业,而如何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好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作者认为如果要想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则必须依据乡村旅游投资、旅游资源整合管理、旅游经营管理、乡村旅游品牌树立、如何选择以及定位市场、餐饮、酒店、客运等等为主要研究方面,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乡村产业旅游产业评价体系,通过对以上各个因素的分析,为如何较快较好的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理论依据。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是历史所趋,无论是从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是从独特的民俗文化来说,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并且乡村旅游企业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所以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梅州市乡村旅游,对于研究乡村旅游,对于有关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实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并且介绍了本文研究时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以及旅游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分析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首先分析了梅州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的优势,包括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并且提出梅州市现在乡村旅游的基本模式:自然风光观光模式、农家生活体验模式、休闲放松模式、传统村镇模式四种;第三部分,对梅州市乡村旅游顾客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梅州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内外的基本经验提出:结合梅州市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政府要扮演好推动旅游发展的角色。当然本文由于作者的知识所限,文章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调查问卷的考察对象数量过少,导致数据资料不够全面,还有关于理论的探究以及概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准确,作者通过以后的学习,将会更加努力的解决此类问题,已达到为梅州市乡村旅游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为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作出实际性贡献,提高梅州市乡村居民的收入,实现城镇收入差距缩小。

 

[9]何立俊.梅州市客家民宿发展研究[D].导师:葛孚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梅州是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梅州也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旅发[2016]141号)通知文件,梅州市也在名单中。梅州已经把推进广东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明确“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发展战略,推动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深入开展,如何找到切入口,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对海内外民宿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民宿+”模式将有效加快旅游业健康发展。如何发展客家民宿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旅游产业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梅州客家民宿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为市场混乱,民宿品质良莠不齐,民宿主缺少经验,游客还没有完全接受客家民宿等。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普遍存在无证经营,没有民宿星级评定标准,没有特色,政府没有激励性政策等原因。民宿要持续快速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出台激励性措施、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相关标准;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民宿开发;引导现代创客挖掘客家特色文化和民居的活化利用,通过摸查对具备发展民宿资源的古村落或传统村落,大力向村级宣传民宿发展的好处,使有资源的村主动发展民宿;有经验发展好的民宿主成立互助协会,通过协会找准客家民宿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打造独具客家特色的民宿品牌。

 

[10]林超慧.惠州道教建筑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广东惠州的罗浮山一直以来都是岭南道教的祖庭,在岭南道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惠州地区的道教建筑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岭南地区的传统宗教建筑的保护趋势分析,发掘岭南道教祖庭建筑研究的必要性。而岭南道教祖庭罗浮山地处惠州,惠州介于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板块的交接处,在文化碰撞与道教祖庭的作用下,衍生出特有的地域性道教建筑,对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以及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都有重要与实际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填补岭南道教祖庭的道教建筑以及惠州地区性的道教建筑研究的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岭南、惠州本地文献的梳理,确定惠州道教建筑研究的时间区域以清代为实例研究的时间界点,清代以前由于遗存案例稀少,主要通过古文献、图志、碑文等梳理归纳其演变与特征;清代延续至今,通过田野调研对典范案例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以现今惠州地区为第一重核心范围,以明、清惠州府所覆盖的河源、汕尾等城市为二级亲缘范围,以广州、潮汕、港台等道源与惠州道教有相关联系的邻近地区为外缘范围。研究的对象锁定在惠州市域内,分为来自中原江南地区的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来自民间俗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建筑。纵观国内、外道教的研究方法,本文决定采用以跨学科、田野调研、归纳对比、历史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文章结构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确定选题的必要性、实际性与创新性;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为惠州道教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和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在时间上贯通始终地研究惠州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民间信仰建筑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演变,梳理祖庭道教与惠州地区民间信仰的关系。第三部分(第三章)为惠州道教环境的分析,通过跨学科、历史分析、田野调研等方法,对惠州丰富的地貌做出分析。首先,得出惠州道教建筑分布与地貌特征的关系。然后,对罗浮山道教祖庭建筑群的整体格局做出分析,得出其格局的演变与道源更替的关联与特征。再次,发现罗浮山道教建筑群的环境特征对滨水民间信仰建筑选址环境与布局的影响。最后,发现军事、商业对城、镇、村的民间信仰建筑环境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为惠州道教建筑特征,通过田野调研、归纳对比等方法,主要研究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民间信仰建筑基本型的的延续与演变,在外缘、亲缘、核心三重地缘的道教文化叠加作用下,所形成的平面、空间组合,立面造型等地域特征,以找寻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寻求宗教思想根源与祭祀中轴序列空间的关系。第五部分(第五章)为惠州道教建筑装饰,通过田野调研与归纳对比等方法,对惠州罗浮山道教与民间信仰建筑的主要的装饰特征的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罗浮山道教的建筑装饰在清代道教俗化后所形成的带有民俗化的简版广府特色,而民间信仰建筑除了州府级别的延续部分广府装饰的特征,主要受惠州地区内不同语系的民系文化认同感影响对工艺、装饰主题、材料等择优简化的特征。最后,得出惠州清代遗存的罗浮山道教建筑是岭南灵宝派祖庭转化为全真教祖庭时期的过渡产物,标志着两个道派更替过程中,道教建筑的环境布局、单体特征的转变,而它的整体格局融合了灵宝派与全真教的堪舆风水格局,并渗透了外丹、内丹对自然环境的不同理解;罗浮山道教建筑与惠州民间信仰建筑历代互相渗透,罗浮山道教建筑更是在建筑布局、建筑平面、建筑装饰上与惠州的民间信仰建筑发生交集。民系上的思想根源与民系上的认同感都决定了惠州在不同语系环境下,道教建筑所呈现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因此,惠州道教建筑承载着岭南道教文化的历史性、科学性、美观性、社会性,应该给于整体的保护,对于该地域的道教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应通过深入的细化分析,分级保护,以保证其多元、创新、简化、固本求新的建筑特征。

 

[11]吴维冬.闽西客家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导师:黄松峰.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作为一项民间体育赛事,从1986年到2016年连续举办31届,持续时间之长,互动人数之多,影响效应之大为福建省仅有,也是一项极具区域特色的民间篮球赛事,“金龙杯”事略被录入大型体育杂志《百年篮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闽西客家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为研究对象,对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起源、文化特色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赛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研究结果如下:一、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起源于政企联谊,其发展经历了“轮流坐庄,约定成俗”,到“建规立矩,渐成方圆”,再到“社团注册,健康运行”三个阶段。二、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文化特色:“以球为友,政企联谊,增进沟通,联动发展”,将篮球赛事与当地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是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物质文化特色;“金龙杯”拥有史料保存、会徽、会旗、章程,运动员资格审查规则,赛风赛季监督管理办法等,是其特有的制度文化特色;体育赛事与当地民俗活动相结合,活跃节日气氛,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净化社会风气、增进邻里和睦团结,提高一方民众素质,促进片区日趋文明、高尚、祥和是其精神文化特色。三、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发展现状(1)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组织与管理,经过30年的不断实践和改进,基本上做到组织有序,规范办赛。(2)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参赛代表队组队方式有乡镇代表队和企业代表队两种形式,早期以企业代表队为主,近些年以乡镇代表队为主。(3)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的参赛运动员主要是中青年,职业分布较广,且不限于在当地工作;运动员参赛动机明确,对于训练及比赛期间的待遇基本满意。(4)教练员队伍中,教练员主要是中年,近一半篮球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在5年以上,但专职篮球教练员和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有篮球教练员证书的教练仅1人,多数教练员缺乏专业性。(5)赛事裁判员以中年男性为主,主要采用外聘和当地选调相结合的形式执裁,裁判员等级能满足比赛需要,但临场吹判,以外聘裁判员为主。四、“金龙杯”篮球赛事存在的不足(1)“人”的因素:参赛队员资格认定需要进一步完善,裁判员外聘与本土培养需要均衡。(2)“财力”因素: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政府支持难度变大、企业支持力度减弱、赞助经费管理混乱。(3)“物力”因素:室内篮球场馆建设、室外篮球场地维护有待加强。(4)“制度”因素:安全保险制度缺失、违规处罚执行不力。(5)“文化”因素:“金龙篮球文化”与扩大对外交流、客家文化融合、客家经济发展及和谐客家建设有待加强。根据以上问题,对完善永定“金龙杯”篮球赛事提出6个相应的建议:1.规范球员参赛资格,改善比赛硬件设施;2.重视培养本地人才,增强赛事发展后劲3.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完善经费筹措管理;;4.逐步完善比赛规程,加强赛事规范运作;5.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着力打造“金龙文化”;6.充分利用赛事平台,推动“体育-经济”协同发展。

 

[12]钟林鹃.客家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D].导师:周玉明.苏州大学,2017.

摘要:琴江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东北部,处于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区,历史建筑丰富。赣州市下辖的石城县,又自古是闽粤通衢之地,遗留不少有历史价值的客家民居。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崛起的城市文明与原有的农耕文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本文以赣南客家民居聚落——琴江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和更新的原则与方法,注重对案例的实际调研与分析,通过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现状做出总结归纳,针对传统民居建筑功能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仿古建筑盛行,新旧建筑风貌不协调;经济落后,传统客家民居无法带动经济发展;规划设计滞后,交通不便;居民保护意识淡漠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探索保护与更新传统客家民居的道路。绪论及第一章先解释相关概念定义,相关理论依据,提出当地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首先,解释客家民居、保护与更新的概念:其次,梳理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论。第二章总结了赣南传统建筑的概况,归纳了赣南传统建筑的特征。着重分析琴江镇传统建筑的形态,梳理琴江镇的建筑型制,分析总结其建筑材料、建筑色彩,最后对建筑细部装饰进行研究,使之对现存状况的认识和研究,总结出地域的装饰特色,介绍琴江镇客家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从而对琴江镇传统建筑文化较为系统的了解总结。第三、四章根据之前的保护更新理论,得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导则。第五章解决问题,以琴江镇桂花屋为例,融入笔者观点保护与更新这样一个传统建筑。琴江镇的传统客家民居保护更新不是片面的保护或者更新,而是辩证地保护、传承式更新,使传统民居能够走上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13]刘晓华.林海音研究[D].导师:刘俊.南京大学,2017.

摘要:林海音(1918-2001年),一个集作家、编辑、出版人于一身的文化人,基于他特殊的能力,在台湾文学界是一种罕见的本事。更由于他是一名女性,而且是一个注重家庭生活的妇道人家,却能协调三种看似不同而可综合起来的行业,这是中国古今中外文学界的鲜迹。基于大陆近年研究林海音的,仅停留在作家作品的直线研究领域;台湾方面研究视角虽愈来愈宽广,涵盖面也比较拓宽深邃,角度亦比较新颖,但是研究者过于聚焦单一议题。风格、编辑、出版各自论述,不敢跨越彼此研究领域的鸿沟。对于林海音创作风格穿越副刊编辑、纯文学刊物编辑、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编辑由来无人问津。这或许是一个作家庞大的文学编辑风格体系使研究者怯步,亦可能在资料上因为两岸学术沟通困难不易寻获而仅止于此。对一位曾经引渡京派文学,忠于台海两岸文学整合的女文化人,他的文学风格的编辑理念正为这个领域留下一处空白。基于以上的原因,本论文首先以林海音本人的人生阅历,论述其文化人格的形成,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通过论述林海音创作作品所遵循之风格流派的影响与师从,从中总结出其文学观念的形成。进而叙述他从报业新闻业专业训练影响其创办纯文学杂志编辑经验的生展和形成。并着重分析《纯文学》月刊的风格,实质是秉承朱光潜和夏济安后来接办的《文学杂志》。从比较3个刊物中,总结出林海音的编辑理念之承袭,并在前辈办文学杂志的编辑基础上创新的特色。论文亦同时侧重分析出林海音的另两项文学活动:10年的报业副刊编辑经验与27年的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编辑特色,以期总结其所有文学编辑业务的编辑理念。最后论文以林海音创作风格与编辑理念的内在联系,完成叙述一个纯文学起始、发展、回归与终结的历史。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论述论题:第一章:林海音文化人格的形成一本章共有5个小节。第一节个性和创作个性的形成。从其天生优秀的领袖素质个性,及后天家庭教育与社会认知形成的创作个性,练就了作家的文化人格;第二节客家精神素养的影响。林海音父亲的客家传统,克难进取、硬颈精神、崇文重教、冒险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型塑部分作家的文化人格;第三节北京文化素养的形成。作者北平文化中心居所,一生与文化人结缘(父亲、夫婿、雇主、家翁),个个不是报业新闻背景就是京派文人学历。无形中训练了林海音成为写作、编辑和出版的才智:第四节图书馆生涯的经历。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博尔赫斯在图书馆生涯达成文学梦想的个案,述说林海音的图书馆工作亦获得图书编目训练,成就了编辑出版家的美梦。第五节台湾文学契机。分析台湾女性文坛的沙漠时代,提供林海音时机以文学沙龙群聚文人社群,成功为其一系列文学活动打下稳固的基础。第二章:林海音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这章共有5个小节。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价值。以解释文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存在的意义为大前提,引导论述林海音文学价值研究范畴的方方面面。第二节林海音独特女性意识觉醒。叙述北京的妇解运动蕴育出林海音独特的女性意识觉悟。诠释他对女性实质婚姻的深刻的认识,并对婚姻质素提出自己新的观点。为小说笔下的女性指出一条婚姻之路。作家通过小说表达对旧式女性坚韧婚姻的敬重,以期展示不以西方妇解思想作为评析中国实际女性觉悟意识的本源。论文指出客家女性天生的觉悟意识,是林海音成长的模式典型基础。第三节林海音文学“人性”的制高点。以秉承京派文人以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点,陈述师从凌叔华、尊崇沈从文创作,并以《烛》、《晓云》为个案研究,确认林海音的人性创作作品。第四节林海音文学“善”的最高理念。本节对文学的“善”念价值作了诸多理论上的阐释。林海音文学志业中“善”念作为,并由此伸延扩散至文学作品的精神。其善举与善念的传播带动台湾建立人文社会的关怀。第五节林海音纯文学隐含海峡两岸背后的政治功能。林海音复杂的身份归属却始终忠于“两岸一个中国的情结”认同。这份坚持是一种付诸纯文学的政治诉求。这种勇气最终得以搭建两岸文学的交往,建立与大陆现代文学文坛的友情。奠定了纯文学在文坛上被认可的流派地位。第三章:林海音创作的风格--本章共有4个小节,分述小说、散文、儿童文学、京味儿的创作风格。第一节小说。通过专注女性婚姻题材,以写实人道主义,体现温情主义,小说家应有广大的同情的理念,以及小说中的语言风格,解读分析小说对女性追求生命价值的思考。论文中对作家小说中情牵两岸的温情大义,对来自各阶层人物的温馨情怀,使他的温情主义有了新的意义。论文进一步解构林海音另辟蹊径追寻模仿沈从文的小说新文体。使作家的小说有了更高的艺术技巧来表现小说的灵魂,呈现更深的人性思考。小说整体语言风格体现真善美的语言力量;第二节散文。本节追溯中国30年代散文创作高度繁荣形成的流派,审视林海音散文风格的溯源。这一节以题材和主题区分林海音散文书写的概况。并详述散文是一种极具挑战性与极度自由发挥空间的文体。以致林海音因具捕捉、筛选和运用信息的强势,弃小说而选散文,以适应台湾工商业发达读者选择短小精悍的消闲读物,成为文体发展不可逆转的事实。林海音散文风格主要是为构思一部台湾文坛散文史而书写。其散文对散文界有着一定的文献参考价值;第三节儿童文学。这一节以林海音儿童缘、儿童文学教育观,以及一趟“作客美国”之行,触发了儿童文学使命感。作家由此以身力行,从事创作和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林海音儿童文学风格特征主要是确保作品老少咸宜、重视西方创作之科学态度,强调作品的教育性功能。作家始终怀着远大的目标,为出版崭新观念的儿童读物,建立一个其有世界儿童阅读水平的社会环境,以改变人们对待儿童文学事业的态度;第四节京味儿风格。这一节叙述林海音公认的京派身份是京味儿小说之所以然的特征。其中《城南旧事》、《烛芯》、《婚姻的故事》是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并由此展述以北平为主流的京派小说《城南旧事》在台湾的边缘化诞生和发展;而凌叔华的正统道地的京味儿小说《古韵》,却从边缘化的伦敦展开,成为京味儿小说的中心。最后这两本书都分别回归原地。这是京味儿文学的趣事。第四章:林海音《纯文学》月刊的编辑理念--本章共有4个小节。第一节概述林海音北平与台湾两地结下与报业副刊编辑不解之缘的关系,从而累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第二节通过对比朱光潜与后续夏济安接办的《文学杂志》,分析林海音办《纯文学》月刊杂志是承袭两位前辈的杂志风格,并由此发扬光大,建立专业的权威性杂志的学术水平。并以梁实秋与朱介凡作为佐证该刊物具有朱、夏2位学者办刊风格的实据。第三节林海音《纯文学》月刊的编辑理念。这一节以自由主义建立新文化、承继建设纯文学、使学术大众化、坚守文化人从商原则、展现传媒新思维,以战略眼光抓住新的文学形式作深度报道,为该刊物整体编辑理念的总结。第四节叙述《纯文学》以纯文学出版社的形式展现新姿,最终仍敌不过大资本商家的竞争而终结。然而它终究成功交留发源地北京现代文学馆,成为中国台湾部分的文学史板块,永记史册中。第五章:林海音文学风格的编辑理念--本章共有2个小节。第一节简介林海音10年《联副》的编辑方针与27年的纯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策略方向。并呈述纯文学出版社全程创立、兴起、繁盛、衰败、结束的过程。第二节林海音创作风格与编辑理念的内在联系。论述作为编辑作家化的林海音,其作品风格的内涵贯穿在编辑理念中转变成新的价值。总而言之,本论文正是通过以风格和编辑中心主题的思路,阐述风格与编辑对文学传播出版这条线路上,描述林海音在台湾文坛建构独特文学风格的编辑理念,以及人们对他编辑出版德泽千秋大业之精神景仰。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触及台海两岸作家“两地”的文学经历,为力求论述出一篇客观、严谨、翔实的学术论文,除了在新加坡各大学收集有关林海音书籍资料外,曾多次造访台湾大学和台湾国家图书馆以摄取丰富的原始文献。论文研究旨在填补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岛有关林海音研究的空白部分。谨此希望本论文能提供作为中国台湾部分文学史研究的可借鉴的文献资料。

 

[14]吕守业.上杭城关客家话研究[D].导师:刘镇发.厦门大学,2017.

摘要:闽西地区有着非常丰富而又宝贵的语言资源,该地除了分布着以龙岩为代表闽方言外,还广泛的分布着客家方言。现在的学术界对龙岩市上杭县城关地区客家话的研究相比周边的长汀、连城、古田等地相对落后,这是因为人们对该地区的方言复杂程度有所低估。本文所作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狭义的城关客家话入手的。狭义上的城关客家话主要是就地理位置而言的,人们将过去在城关镇普遍使用的地方话称为城关话,虽然后来县制划分有所改变,城关镇改名为现在的临江镇,但对城关客家话的称呼却保留了下来。我们认为,上杭城关方言是在普通话的长期影响下而形成的特殊的方言土语。本文主要对城关客家话的语音系统进行描写,找寻城关客家话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及演变规律,将城关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语音和词汇进行了较细致的比较,概括城关客家话各类词汇的基本特点,并对城关话语法作简要分析,全篇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的内容为绪论,主要介绍上杭城关地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方言现状,本章在后半部分还着重将邱锡凤《上杭客家话研究》一书与本文的差别做出具体说明。第二章利用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对上杭城关地区客家方言的声、韵、调及其配合关系等进行详细描述,描写出上杭城关客家话语音系统的基本面貌。第三章是将上杭城关地区的客家话与中古音进行对比,整理出上杭城关客家话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中古音以《广韵》为代表),进而把握该地区方言演变的大致脉络。第四章是将上杭城关客家话与客家方言中心——梅县话的语音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上杭城关客家话在语音上与梅县客家话差异性明显,并呈现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第五章是上杭城关地区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词汇比较,分23类对词汇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上杭城关客家话词汇的特点,并且根据统计得出结论:城关客家话词汇的说法已经向普通话转移,说明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上杭城关方言作为弱势的一方,已经大量吸收普通话中的词汇说法,不断丢失传统说法。第六章为上杭城关客家话的语法分析。通过调查收集到的语料,从词法、句法两方面对城关客家话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明显差异做出概括说明。第七章为全文结论。

 

[15]李龙.砂拉越闽籍华人社会结构的变迁(1900-1977)[D].导师:王付兵.厦门大学,2017.

摘要:砂拉越地处加里曼丹岛西北部,与马来半岛隔海相望,其发展历史与西马大相径庭,当地的华人社会史亦别具一格。砂拉越闽籍华人即指原籍中国福建省的所有砂拉越华人,他们约占当地华人人口的45%,经济实力强大,主要由闽南人、福州人和兴化人三个方言群构成,其中闽南人和福州人更先后交替成为当地最有实力的华人属群。.本文将砂拉越闽籍华人作为一个研究主体,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运用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对1900年至1977年间砂拉越闽籍华人的人口、职业和方言群及领导层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砂拉越华人社会有所助益,为“东南亚福建学”的建构作一内容上的补充。就砂拉越闽籍华人社会结构来讲,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为太平洋战争前和战后两个阶段。太平洋战争前,砂拉越是一个“帮权社会”,闽籍华人各方言群因地域、交通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各自为政,社会结构却也相对稳定:闽南人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经济实力强大;而福州人则以农业为主,发展迅速;兴化人人数不多,主要从事种植和渔业。二战后,绝对行业独占式微,各方言群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政治力量介入社会生活,领导层与政治活动相关度提升;福州人替代闽南人成为砂拉越最强势的华人属群;各方言群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总之,1900年至1977年间的砂拉越闽籍华人社会,经历了内部和外部的剧变。其基本特征为从移民群体到定居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到工商业社会的转变,从割裂到融合的的转变。

 

[16]Mira Murniasari(米拉).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印尼华人研究[D].导师:庄国土.厦门大学,2017.

摘要:印尼华人作为印尼多元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过程当中,在印尼不同时期、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中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独立前、旧秩序时期、新秩序时期还是当今改革时期,印尼华人通过他们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文化力量及其他方面的潜力,在印尼的独立斗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巩固印尼民族团结统一、弘扬印尼的中华文化,乃至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也促进了印尼与他们祖籍地的关系,为其祖籍地的建设发展也贡献良多。本文将使用多轨道外交理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作用。该理论共包括九个外交轨道,一是政府轨道;二是非政府组织或专家轨道;三是经贸外交轨道;四是公民个人轨道;五是研究、培训和教育轨道;六是行动轨道;七是宗教轨道;八是资金或融资轨道,九是传播媒介轨道。印尼华人在努力推动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印尼社会对他们并未给予充分的信任,部分人士一直怀疑他们的政治立场,质疑他们在推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能否维护印尼的利益。不过另一方面,由于印尼华人拥有独特的优势,如在中国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懂中文以及同时了解印尼与中国国情民情等,印尼政府和民间许多人士认为印尼华人的这些优势是印尼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在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印(尼)中两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看法和期望,本文第四章将专门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的交流融合、友好往来是印尼与中国两国邦交的稳定基石。印尼华人不仅为促进印尼与中国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牵线搭桥,也努力创造条件,大力推动“民相亲”,从而赢得了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民间大使”的美誉。

 

[17]罗颖男.信仰与民族认同[D].导师: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摘要:本文将以德文原始档案为依托,从"全球地域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巴色会(Basel Mission)在广东客家地区的自立进程,并将其放在"基督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全文结构以客家基督徒的"信仰—民族认同"为明线,按照时间顺序细致梳理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非基督教运动等不同历史时期巴色会基督徒认同的变迁,并结合以传教士为主导的教会"制度"变革,探讨认同和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同时展开、两线并重。第一章将对19世纪新教差会来华做一概述,考察德国差会与英美差会的差别,以突出巴色会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另外,本章还会梳理巴色会的成立及在华早期传教概况,着重分析"敬虔主义"背景下巴色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纪律,为后文探讨教会制度和基督徒认同的变迁做好铺垫。第二章,将以《巴色圣会规条》为依据,从"童养媳"和"祭祖"两个方面分析传教士和信徒的分歧,揭示信徒信仰认同和传统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19世纪是教会自立的萌芽期,本章将详细介绍70年代后差会内部关于教会"自养"的讨论,以及制度方面的初步尝试和失败的结果。期间,嵩头堂会发起了客家教会史上第一次"自立运动",本章也将分析这一个案的起因、结果和影响,探究"自立萌芽"未能结果的原因。第三章,以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线索,一方面梳理客家信徒民族认同兴起的历程,另一方面关注差会和传教士在教会制度方面所做的推进——从自立思想的正式提出到《中国教会组织》的颁布,一个客家自立教会的基础已然成形。另外,还将着重探讨"一战"对自立进程的影响,巴色会因德国差会的身份遭受重创,中国教区事业一度陷入瘫痪。作者对此将围绕教会制度的停摆和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动摇展开论述,以窥探巴色会与英美差会在中国教会自立方面所显现的最大不同。第四章重点关注崇真会的成立。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基督徒普遍接受了"中国的教会"的概念,"本色化"成为中国基督教界的共识。民族认同已经上升为客家信徒最主要的身份认同,集中体现在崇真会的成立上。本章将梳理崇真会的筹备过程,分析差会与新生教会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以探究"半自立"的性质对崇真会初期发展的影响。同时,设专节考察新颁布的《中华基督教崇真会会规》,就"童养媳"等涉及基督教婚姻的规定与《巴色圣会规条》进行比较,结合教徒对新会规的执行情况,分析相对松弛的教会纪律对信徒认同所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探讨非基督教运动影响下的崇真会。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在全国各地的影响超出之前任何一次反基督教运动,也迫使崇真会及其客家信徒必须认真思考他们的生存问题,并且面临国家政治的重大考验。客家信徒的解决之道是将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相融合,构建一种"基督徒中国人"的身份。崇真会的完全自立意味着教会完全从差会中脱离,本章也将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西平等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在结论中,笔者将进一步对巴色会的自立模式和客家信徒的认同变迁做整体性的分析。

 

[18]王璐.朗泓梅岗客家文化广场设计研究[D].导师:朱继毅.深圳大学,2017.

摘要:30余年间,深圳由一个昔日的小渔村发展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的城市土地供应已面临严重匮乏的局面。在城市发展用地不足与发展新目标的双重作用下,深圳城市功能的完善需依托“城中村”的妥善改造来实现。因而,城中村改造推进的顺利与否对深圳城市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研究范围杨梅岗村即为深圳市城中村旧改项目之一。杨梅岗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龙岗客家人开创的一个村落,村内建有大量客家民居,然而传统老式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封闭的建筑格局以及简陋的生活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数屋主已迁出老屋,仅少部分用于出租使用,该村传统客家民居面临着如何持续保护和发展下去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快速城市背景下,如何在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城市现代生活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契合点,如何为研究范围内遗存的这些不同现状、特征的传统客家民居寻找到城市空间中新的存在方式,使其成为城市生活中的有机成分,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更大量的新移民将生活与此、扎根于此,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好环境,促进各阶层居民的交流与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都是规划设计所应该考虑的因素。本项目试图以朗泓客家文化广场设计进行方案设计研究,探索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类人群的生活、情感与融合以及规划、建筑、景观的融合与创新。

 

[19]郭诗雅.以妖怪为题材的交互绘本设计研究[D].导师:李瑛晖.深圳大学,2017.

摘要:随着移动媒体的大众化,交互绘本以多元化方式呈现故事更加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直觉的神奇,而对于成人来说更是全新的阅读体验。在中国,交互绘本的发展加速了绘本的广泛推广;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交互绘本大多从欧美引进,本土文化的题材凤毛麟角。面临这样的困境,设计师如何挖掘中国本土文化瑰宝,并将之应用于交互绘本创作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作者的资料收集、分析,发现以民间故事中妖怪为题材的绘本既是绘本创作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是极好的切入点。本文从民间故事中妖怪及交互绘本的概念出发,整理并分析以中国神怪传说为背景的绘本、动画及交互绘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搜集国外有关妖怪题材的绘本、游戏、动画、AR等案例,分析借鉴其表现形式;进而从绘本与动画的交融、交互设计、页面内及页面间的艺术语言等多方面探讨交互绘本发展潜能与艺术表现形式;最后作者尝试应用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客家妖怪故事中《容家嫲》为创作蓝本,进行交互绘本的设计实践,进一步从美术设计及交互设计的角度中总结以妖怪为题材的交互绘本设计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并期望该研究能给交互绘本的创作研究找到新思路新方向。

 

[20]陈梦媛.客家山歌即兴演唱的教学实践研究[D].导师:蔡乔中;刘沛;管建华;李妲娜.星海音乐学院,2017.

摘要:客家山歌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也是客家人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笔者认为即兴演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而教育教学是最为有效的传承途经,不仅要将客家山歌普及到音乐课堂,还要将其即兴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客家山歌鲜活地生存下去。笔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多次赴梅州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广州进行教学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客家山歌的同时也在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探索:1.从局部到整体的模仿和创新学习;2.加入动作和打击乐的即兴;3.客家山歌的韵书与修辞排序。笔者在太和第一小学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尽管有收获也有遗憾,但这些经验为笔者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

 

[21]吴碧珊.广东翁源客家话语音研究[D].导师:甘于恩;温昌衍.暨南大学,2017.

摘要:翁源是粤北的一个纯客县,本文在重点调查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比较法、地理语言学方法、以及实验语音学方法对10个方言点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翁源县历史地理及方言概况,翁源客家话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方言选点与材料来源。第二章详细描写了7个方言点的音系,展示了翁源县客家方言的音系格局。第三章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展现了今翁源客家话与中古音韵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翁源客家话的语音概貌。第四章从客家方言的共性语音特征和翁源客话的个性语音特征来讨论翁源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并采用地理语言学方法绘制语音特征地理分布图。其中重点探讨了遇摄三等韵的今读差异,并提出两种可能的演变路径;分析了浊声母声调的今读,得出“浊去归上”是显著特征,“浊上归去”是弱势特征;论证了阳平与上声的区别性特征主要在于时长和斜率,阳平的时长短、斜率大,上声的时长长、斜率小。第五章对翁源客家话的精庄知章组和见系声母的今读及其演变进行探析,这五组声母的今读在翁源客家话中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部分方言点发生了腭化、舌叶化或舌尖化的音变。其中,东北部精组和见组的腭化是由于地缘性接触产生的,腭化现象是粤北和赣南交界处的区域语音特征。坝仔客家话见组声母部分舌尖化,见组舌尖化现象存在于韶关东部地区。第六章为结语,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根据翁源客家话语音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对翁源客家话进行分片,分为上乡方言、下乡方言和中间方言。最后,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2]童慧慧.《客方言》詞彙研究[D].导师:曾昭聪.暨南大学,2017.

摘要:《客方言》是20世紀20年代記錄客家方言詞彙的一部方言著作,共十二章。以基本常用詞居多,內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社會等多方面,爲後人學習客家話、了解客家文明提供了較好的讀本。本文主要從五個部分對《客方言》進行整理和初步研究,分別爲:第一部分,簡述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說明所用版本信息和專著特點,整合研究現狀,簡要說明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介紹收詞情況,從一般詞語和專有詞語的排列探討詞語編排的內在原則;第三部分,明確同源詞定義與判斷標準,對專著中詞彙同源現象進行初步判斷和整理,按照論證方法分類敘述和證明;第四部分,以單音節與多音節爲界點對《客方言》異形詞進行歸類,詳舉多例進行探討,簡要歸納原因;第五部分,從《客方言》考據內容出發,客觀論述優點與不足,肯定其對漢語方言辭書編纂的增补價值。通過針對性地整理和研究,我們對《客方言》版本和內容有了較爲清晰的認識,對文中詞彙現象和詞與詞之間的相關性有了初步了解,也爲學習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23]吴琼.基于GIS的江西兴国县地名空间分布与演变分析[D].导师:姜勇彪.东华理工大学,2017.

摘要:区域的地名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更是该区域的名片,是我们了解该区域的一个窗口。随着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外对地名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基于GIS技术,分析了江西兴国县地名空间分布的状态及其形成背后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原因,从地名的空间演变来引出地名演变的因素及其影响,最后对保护地名文化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1)分析江西兴国县自然类地名的空间分布,其中包括了地形类地名、涉水类地名和动植物类地名,通过分析得出了兴国县的地形类地名的分布与地名本身的含义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涉水类地名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动植物类地名与海拔和森林有关。(2)分析兴国县的人文类地名的空间分布,其中包括建筑工程类地名、姓氏类地名和文化类地名,这部分主要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其分布成因。第二部分:通过统计分析1984年兴国县的地名和2014年的地名,可以发现兴国县消失类地名以自然类地名为主,增长类地名以人文类地名为主。利用ARCGIS中的点密度分析、几何中心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来分析兴国县自然类和人文类地名的演变,得出1984年至2014年兴国县地名的聚集区及地名演变方向,分析兴国县地名演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我们要重视地区地名文化的保护工作以及如何保护地名文化。

 

[24]刘丹枫.梅州蕉岭高思村堂横屋建筑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本选题以梅州蕉岭县客家地区为地缘背景,以堂横屋建筑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考察及实地建筑测绘,主要运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蕉岭县高思村传统古村落的个案研究,拓展梳理该地区的客家源流与聚落形态,深入归纳堂横屋的发展演变、建筑形制、装饰艺术和空间秩序等特征,并尝试根据具象的建筑群案例,建立人、社会生活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关系,探寻“物化”的静态建筑中隐藏着的、鲜活的居家观念和空间认知。以期对堂横屋单项类型进行的专门研究,能够为今后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的同时,也能够为堂横屋的研究提供一个“宅形”谱系化的出发点,充实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之后确定了本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同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主要对高思村客家源流与聚落形态进行了梳理,村落作为民居建筑的载体,其自然地理环境及内部的宗族结构都在整体上影响着建筑的表现形式。第三章到第四章分别对高思村堂横屋所体现的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包括建筑类型、尺度及功能等的量化分析,以及木雕、石雕和彩描等装饰图案与工艺的艺术特色。第五章则把研究内容进一步从“器”的层面拓展到了“道”的层面,旨在结合村落的社会历史经济背景,利用建筑人类学的视角探寻高思村堂横屋的空间文化内涵,实现使用者的宗族观念、日常生活、空间认知等反应到建筑本体上的物化推演。

 

[25]邓圣男.惠州地区民歌风格特征的比对[D].导师:何平.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惠州民歌历史源远流长,品种多样而独特,久远而亲切。对惠州民歌的深入研究、保护与推广,是有利于本地人提高社会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度,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自豪感,保护并合理地开发民歌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这是有利于发展音乐文化,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网上搜索和各县区文化站中翻阅有关惠州地区民歌可以了解到,惠州地区的民歌的乐谱文本研究一直处于较为空白的状态,在搜索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涉及到关于惠州地区民歌的文献不多。惠州地区客家山歌曲调品种多样,旋律韵味独特。本论文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尽可能多地收集音乐文本材料,经过严格的分类整合,通过对其旋律形态、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与音阶、以及词曲之间关系来阐明其风格特征,分析出不同种类的惠州民歌各自的艺术特征,以及各个民歌之间的联系。笔者希望通过以理论的方式分类与分析惠州地区民歌的特征,将其统筹比对风格,从而分析整理出惠州地区民歌的溯源与发展历程。笔者作为惠州本地人,希望以这种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举措,为研究与发扬惠州本地民歌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26]陈晓清.客家民间信仰与乡村民俗文化[D].导师:林晓平.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本文以客家民间信仰与乡村民俗文化为研究主题,并且以石城县的民间信仰为个案。石城县作为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聚散地,其民间信仰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民间信仰作为客家民众的精神需求,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本文透过石城县来看客家民间信仰在乡村民俗文化中的现存状况,以及它在乡村民俗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这对于掌握乡村民众的现实需求以及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信仰文化是容易被忽视甚至是被排斥的因素,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在当前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民间信仰真实的存在着,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本文从基础性的乡村日常生活民俗、在日常生活中衍生的庙会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升到精神层面的乡村伦理三方面考察了客家民间信仰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影响,以及客家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的适应。首先,在基础性的日常生活中,客家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已经融入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次,庙会作为一种从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定期性活动,它围绕着民间信仰而展开,民间信仰作为核心因素,贯穿活动始终。为了适应变迁了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庙会活动中加入了许多现代性因素,这不仅迎合了民众的现实需求,而且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融合。最后,从日常生活和庙会中提升出来的乡村伦理,与乡村民俗文化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通成分使得客家民间信仰对于乡村伦理问题的解决以及良好乡村伦理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乡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时,应该区分对待具有双重性功能的民间信仰,合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为乡村民俗文化建设服务。

 

[27]彭云.“双村营造”:人类学视野下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D].导师:邹春生.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古村落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以白鹭古村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为分析案例,重点围绕古村保护、旅游开发和新村建设三个问题展开,通过对三者关系的深入探索来推动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的发展。旅游开发既是古村落保护的一种新思路,又是新村出现的一种契机,它与二者都有着紧密联系。而新村就像是以古村为核心发散出的若干支点,像卫星城对母城一样为古村分担压力和提供服务,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依托于古村。不管将来会出现多少个新村,古村始终是所有新村的根基所在,为新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旅游开发是联系“双村”的经济纽带,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则是联系“双村”的文化纽带。将纽带的作用发挥好不仅能够缓解古村落生存压力,而且能够促进古村旅游的发展。总之,古村保护、旅游开发、新村建设是“做活”古村落的三个关键因素,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关键一环。

 

[28]王东.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D].导师: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明清广州府北靠南岭走廊,南临茫茫大海,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民族(民系)分布,多元的经济形态,发达的宗族文化等因素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系。本文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借鉴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划分出审美文化圈区划,勾勒出其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指导,搭建研究框架,探索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地域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进一步推进岭南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以及传统聚落史、建筑美学、传统建筑修缮设计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空间布局、景观类型展开分析,揭示其中的地域形态特征。明清广州府的水乡地区发育最早,是传统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形成水乡村落格局。明代以降形成的广客交融型村落多“五位四灵”的环境格局。近代侨乡村落环境格局多样化特征显著,有水乡格局、靠山临田格局,临田临交通格局等。瑶族村落以“后有靠山,前有梯田”的环境格局为主。传统广府村落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衍化为多种布局形态,突出“绕水”、“围岗”、“沿涌”、“综合”的形态布局。广客交融型村落突出村落的“围合性”布局。侨乡村落突出“规整的网状”布局。瑶族村落以“排列和自由”布局为主。从村落景观要素来看,传统广府村落的景观要素主要有榕茵社坛、小桥流水、水口园林、河涌植被、驳岸水埠、田园风光。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客家围村景观与广府梳式布局的村落景观的相互交融上。侨乡村落的建筑景观突出表现在西式建筑与传统广府建筑的融合上。瑶族村落以“高山-村寨-梯田-河谷”的垂直景观形态为特色。其次,通过分析明清广州府的经济基础、宗族意识、文化习俗与村落的类型、住居模式、文化空间形成的关系,阐明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水乡传统广府村落。在多山地、丘陵的广客交融型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村落规模小、形态简单。近代侨乡村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侨汇经济的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游耕和山地稻作农业,促成了散居、大杂居小聚居的村落形态。受宗族意识的深刻影响,形成聚族而居的住居模式,在布局上表现为组团性、差序性,规整性、防御性特征。文化习俗对村落空间影响深刻,多神信仰致使村落庙宇众多,南越时期至民国不同年代的民俗遗迹“堆叠”于村落建筑中,“文房四宝”的耕读精神指导景观空间布局,村落空间中的这些文化习俗体现了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再次,通过对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的分析,就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建筑装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揭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中的人文艺术品格。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美学特征涉及自然、人文、生活三方面,其审美品格包含“整体和合,直观体悟”的审美思维,“崇尚自然,以水为宗”的审美趣味,“尚静隐逸,诗画桑梓”的审美境界。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表征了包括务实享乐的审美情趣、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诗意乐生的审美境界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游艺与粤乐包含了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29]范丽秀.宁化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规范问题研究[D].导师:陈泽平.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本论题针对宁化客家方言区的普通话规范的特殊问题展开研究,宁化方言对当地学生普通话表达的影响是造成这些地方性特殊问题的原因。笔者从普通话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入手,分析方言、普通话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阐述普通话规范使用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讨论了语文教学对规范普通话地使用和表达具有推进作用。笔者通过日常生活地观察和记录、翻阅当地学生作文等方法来收集语料,并阅读和参考各种相关文献,对宁化人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不规范现象进行具体描写。试图从家庭、学校和周边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其不规范现象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提出矫正方法。建议地方教育局采取相应措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从低年级开始重视拼音教学、克服说话障碍,帮助学生提升信心、借助教学材料、多开展课外活动等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宁化地区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0]陈雪莲.古村与赣江:夏浒村历史文化研究[D].导师:林晓平.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历史学和人类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学界不少学者从地方历史文化角度并以典型古村落为个案来研究古村落文化。本文即以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赣县夏浒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角度对夏浒村的源流历史、经济、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厘清夏浒村与赣江之间的关系,最后再通过夏浒村这一个案来透析赣江文化底蕴中的“古村落文化”的特点。经本文论述分析,夏浒村的发展变迁与赣江有着紧密联系,赣江对于夏浒村的影响贯穿其始终并且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夏浒村的繁荣、衰落、发展前景三个层次来体现,具体表现在夏浒村的整个历史变迁过程中以及该村的宗族、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正因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夏浒村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夏浒村深受赣江影响的古村落文化特点。

 

[31]邱芸婕.惠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研究[D].导师:曹静晖;吴焕泉.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2016年12月,文化部网站发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报告》肯定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共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来源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尚未健全,人员不足,缺乏奖励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不足。此前我国一批学者从各种研究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公共管理学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以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政策制定和立法保护为切入点,尚未出现以政策执行有效性为研究视角的研究成果。此种情形就是本文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霍恩—米特模型的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体系和惠阳区在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以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为例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不足的表现。第四部分,运用霍恩-米特模型分析了惠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惠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为惠阳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机构与执行人员提供提升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提供相应启示,从而提升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有效性。

 

[32]雷颖.赣南古民居楹联艺术文化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江西赣南是客家先民最早的聚居地,也是中原融合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赣南地域的古民居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鲜明地打上客家祖先南迁的烙印,赣南古民居以此为主流。这种民居实际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其中赣南古民居楹联起源甚早,作为古民居重要的建筑装饰而兴盛的楹联文化是客家文化与本地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是古民居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但目前针对赣南古民居楹联的研究却非常少,此次本文将以赣南古民居楹联实物资料为基础,运用学科交叉的论证方法,以古今文献专著为依据,文章力求通过对赣南古民居楹联艺术进行初步探索与研究,还原赣南社会生活的部分情景,阐释当时的历史文化现象。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就古楹联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入探析。首先在绪论中对赣南古民居楹联的界定和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接着论文对楹联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在艺术特征分类上分别以形式、内容和书法为依据将楹联细分类型研究;艺术特征部分,重点介绍了楹联的书体、字形的不同形式和区别。在对楹联社会价值的研究中,文章对赣南当地建筑装饰材料赋予的楹联实用和经济价值等进行了剖析。最后,文章对赣南古民居楹联文化艺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楹联在发展特色乡村古民居的进程中起到的作用,展现了楹联对不同时代的适应性和不同内容的发展性,并提出了尚有遗存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探讨赣南古民居楹联的艺术文化性,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是出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以及现实的需要。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从某种程度上起到对古民居楹联艺术的保护宣传作用。

 

[33]任亚丽.赣南采茶与胶州秧歌中“丑角”舞蹈表演的比较研究[D].导师:刘斌.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丑角”又名小花脸,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滑稽、幽默、风趣的喜剧角色。素来有“无丑不成戏”之说。源于劳作生活形态的形象化模拟与艺术化再现的赣南采茶“丑角”及源于取悦和愉悦为目地的胶州秧歌“丑角”,其表演中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以标志性的装扮、夸张的动作、灵活的身段表演、谐趣的唱念及独特的表演方式于一身,成为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艺术风格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以往学者对于采茶歌舞与胶州秧歌角色的研究,多集中于单方面的研究而缺乏对于不同地域同一角色的对比研究,其存在片面性。由于民间舞蹈有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所体现出的舞蹈风格、舞蹈文化、舞蹈的动律、体态及动作等存在异同。所谓“地域有别、文化各异、舞韵不同”之说。本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动态切入法及舞蹈表演学、地域学、环境学和美学等理论原理,对两种舞蹈中的“丑角”舞蹈表演、地域文化及舞蹈意蕴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目地就是对不同地域的舞蹈角色艺术表演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总结出“丑角”发展形成的轨迹和在舞蹈中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视角下的舞蹈风格、形态、审美中的不同做出分析及阐释。对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继承和传播。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戏曲艺术中的“丑角”舞蹈历史形成、发展规律及在表演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与分析。第二章:地域环境对民间舞蹈的影响。本章利用“动态切入法”及舞蹈表演学等原理,对赣南采茶与胶州秧歌“丑角”的表演形态及其成因进行提炼、分析归纳。第三章:运用地域文化学的视角,爬梳出赣南采茶与胶州秧歌“丑角”舞蹈表演文化的属性,对产生“山民文化”、“中原文化”、“农耕文化”及“儒家文化”的原因及隐藏在背后的蕴含。第四章:利用舞蹈美学的视角对“丑角”舞蹈意境进行分析,着重分析逍遥自在、诙谐幽默的赣南采茶“丑角”舞蹈表演和扎实敦厚、朴实大方的胶州秧歌“丑角”舞蹈表演中的表演动态和审美意蕴。“丑角”角色在赣南采茶与胶州秧歌表演中处于无可替代的位置,通对对两地民间舞蹈“角色”风格及美学的对比研究,得知每种不同的民间舞蹈都有其必然的差异和联系,其都是构成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丰富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34]常俊勇.赣南采茶戏传承人陈宾茂老艺人的表演艺术研究[D].导师:赖丹.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江西省赣南地区有着上千年的种茶摘茶劳作生活,衍生出生动活泼的采茶歌舞,汇聚于广大民族的艺术长河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据史料,赣南采茶戏起源于宋朝时期,此艺术的形成在历史流变中的发展大致是:采茶歌——采茶灯——三角班——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作为江西省赣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以其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赣南采茶戏属于“动态艺术”,其传承发展离不开传承人这一载体,陈宾茂老艺人于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入赣南采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他是生长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原滋原味的赣南采茶戏传承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目前对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研相对单一,对其表演艺术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也较薄弱,因此,对其传承人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绪论主要对赣南采茶戏的研究缘由、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追求及研究方法等进行阐释。第一章主要研究陈宾茂老艺人的艺术足迹,从其艺术经历和艺术贡献等方面来梳理。第二章主要探究陈宾茂老艺人表演艺术的来源,从其师承详情、民间艺人简略、师承民间艺人的表演风格这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论证。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陈宾茂老艺人的表演艺术,以丑角、旦角的形象为出发点,环环相扣,挖掘其人物、动物、情态模拟的特色,在唱腔表演、赣南采茶“三子”表演等典型表演中探究其表演艺术。第四章主要通过对陈宾茂老艺人表演艺术分析,探究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的趋势。为此,本文以赣南采茶戏国家级传承人陈宾茂老艺人的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表演艺术,探索其表演艺术对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浓郁的唱腔表演、“三子”表演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梳理出独具陈老味道的赣南采茶戏表演特色,为研究者深入挖掘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精髓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通过分析其表演艺术来探究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的趋势,使更多热爱赣南采茶戏的专家、学者、演员等研究者更好地学习好赣南采茶戏,为后续更深入的挖掘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5]李敏.赣南客家古迹艺术审美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梅关古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处山川灵秀之域,是古时南北货物往来的交通要道,是保存完整、联通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千年古驿道。梅关古道经历了王朝的变迁和时代的变换,目前在梅岭遗存和修缮了历史文化丰富的珍贵古迹。梅关古道的文化结构主要包括:客家移民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南禅宗佛教文化、山区生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在文化形态上即表现了与赣南客家文化的统一性,又反映出自然与人文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独特性,这些文化形态通过历史的沉淀而凝聚在梅关古道的古迹之中,散发着美学的光辉,蕴藏着艺术和美的价值。本研究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美学原理为依据,以梅关古道为研究对象,对梅关古道的文化、艺术和美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梅关古道的历史、典故、匠筑、文辞等地域特色与艺术审美的关系。对梅关古道的艺术典型进行设计创作,将其现实转化为新时代的设计审美,通过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打造和传播梅岭古驿道的艺术和美,希望可以为其旅游推广和发展有所裨益,也为客家古迹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料参考。本研究按照梅关古道发展的时间分为古道寻踪、古道漫游和古道新径三个部分。古道寻踪包括第一章的绪论和第二章的梅关古道概述,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和方法,对梅关古道的形成、发展及作用进行概括;古道漫游包括第三章梅关古道典故之美、第四章梅关古道的匠筑之美以及第五章梅关古道的文辞之美,分别从梅关古道不同的地域文化出发,以艺术审美的视角审视梅岭古迹,发现其中的艺术和美感,探寻其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古道新径为第六章“梅关古道”设计之美,以梅关古道为题材,通过品牌主符号设计、视觉形象推广和旅游纪念品开发进行设计创作,对梅关古道的新面貌加以思考与实践;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语部分,从研究目的和意义出发,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艺术结合科研的方法,层层递进的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客家古迹中梅关古道的艺术和美。梅关古道是古代海陆丝路的对接通道,有着“一路梅花一路诗”的审美意境,“一带一路”战略是梅关古道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根据梅关古道的地域时代特征,研究、传承与弘扬梅岭的驿道文化,对古道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梅关古道昔日的辉煌与动人的故事,综合探索梅关古道的形成发展、历史作用、艺术审美及旅游开发;将古道元素运用到设计创作中,探寻道路、艺术和想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来往过客认识梅关古道的艺术和美,使古道艺术可以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36]曾梦楠.关于“乡愁”的民宿建筑设计[D].导师:韩光煦.中央美术学院,2017.

摘要: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文化与生活环境在不断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受到冲击。“回归乡土”的潮流将人们的视角转向乡村、转向传统文化。“乡愁”在今天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一方面乡村必然向城镇化转型,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成为时尚。“民宿”正是这两股潮流的交集点。中国近年来对本土地域主义的探索愈发多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再流于形式。乡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抒发,是一种基于共同社会经验而产生的“身份认同”。如何从情感线上探索一种属于建筑设计的语言,为乡村民宿的建筑设计提出一个新的视角与可能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各地典型民居,尤其是广东梅州围龙屋及客家文化的地域性研究,探讨中国本土的地域主义。同时,比较国内近几年出现的乡村民宿案例,分析如何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乡村民宿设计应该以尊重乡村生态、尊重传统文化,追求惬意的生活形态为目标。最后以本人的设计实践——“十六家”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总结出适用于当前“中国本土地域主义”的设计原则。

 

[37]罗燕华.福建长汀“严婆”家风家训中的教育镜像论略[D].导师:杨卫明.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严婆家风家训形式多样,内容完整而丰富,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循古通今,包罗万象,不仅包含传统的道德与伦理教育,还包括养神和保健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本研究以严婆家风家训为切入点来研究蕴含其中的教育镜像。通过收集整理严婆家风家训文本,提取蕴含其中的教育镜像,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借鉴。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整体上对选题缘由及意义、相关概念、先期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方法加以概述。第二部分阐述严婆田村的由来以及对严婆家风家训产生与形成的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严婆家风家训的内容。先从严婆家风家训自身探讨到与同一时期不同阶级的家训对比这样一个由内向外的延伸对严婆家风家训的内容做一个完整而全面地梳理。第四部分透视严婆家风家训中的教育镜像。对严婆家风家训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解读,主要包括教育理想、女子教育观、儿童教育观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分析总结严婆家规教育的特点与启示。根据严婆家风家训呈现出的具体内容,对其特点进行简短而精确的总结,以期更好的把握严婆家风家训的行文脉络与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启示,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借鉴。第六部分结语。

 

[38]张巧玲.揭西(河婆)客家话的指示系统研究[D].导师:李旭平.浙江大学,2017.

摘要:本文描写了粤东揭西河婆客家话中的指示词和指示系统。河婆话中存在四组指示词,它们分别是基本指示词“里li24近指”、“解kai24远指”、“衮kun24更远指”,合音处所指示词“领liaη24近指”、“更kaη24远指”,合音个体指示词“列lia44这个”、“加ka44那个”,以及方式指示词“咹得an24 tet2这样、那样”和程度指示词“咹an52这么、那么”。本文详细描写并对比了各组指示词在表示处所指示、个体指示、程度指示、方式指示等不同指示功能时的具体句法表现与语义异同。通过对比指示词内部的差异,挖掘河婆话各组指示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中,同为处所指示词的“里”、“解”、“衮”和“领”、“更”使用频率和适用范围不同。后两个指示词是基本指示词“里”、“解”、“衮”与其他名词词素的合音。而个体指示词“列”、“加”也是由“里”、“解”、“衮”与通用量词“只”合音而来,并在句法上与三个基本指示词呈现出整齐的互补分布格局。此外,本文通过与普通话及其他客家方言的对比发现,河婆话的指示词在用法上有自己的特色,也表现出了人类语言中指示现象的共性特征。

 

[39]缪建群.江西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管理[D].导师: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2017.

摘要:崇义客家梯田位于赣南,稻作梯田为当地客家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及其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对崇义客家社会的重要贡献,为当地政府保护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构建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法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机理及其重要性作了识别;以201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10项服务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的10项指标中,土壤保持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同居各指标之首,分别为76457.39和106743.40元·hm-2,相应地占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总物质量和总价质量的71.56%和29.65%。文化传承和景观体现了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30000和13890元·hm-2,位居10项指标的第2、3位。产品供给是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提供给当地客家人的重要福祉,但其物质量和价值量只占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服务总物质量和总价值量的6.8%与10.2%,因此仅考虑产品供给将严重低估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直观的经济数字反映了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和公众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为政府制定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数据支撑。(2)根据崇义县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构建了崇义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替代成本、市场价值、影子工程、造林成本、成果参数和旅行费用等定量方法,评估了崇义县农田和森林两个主要生态系统及水域、草地和荒漠其他三个生态系统的价值。结果表明:①2012年崇义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69×108元,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2.10×108元和226.87×108元,分别占总价值的15.60%和84.08%。②在评估的12项服务指标中,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休闲的价值居前三位,分别为 194.51×108元、30.93X 108元和 22.42×108元,各占总价值的 72.89%、11.46%和8.31%。③12项服务指标按其评估的价值大小排序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产品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调洪蓄水>病虫草害控制>社会保障>科研价值>文化传承。(3)运用综合加权函数、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潜能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在24年间增长了2.22倍;可持续发展过程可分为快速发展、发展起伏和缓慢发展3个阶段,在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年均增长9.52%。各指标间的协调度均大于0.65,指标间协调发展的程度良好,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存在很大的潜能。影响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障碍性因子有服务业产值、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恩格尔系数和农田受灾率4项,他们的障碍度值分别为0.1747、0.1681、0.1508 和 0.1290。(4)基于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外部性问题,建立其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计算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补偿标准为6768元·hm-2。根据梯田撂荒面积计算崇义客家稻作梯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按村排名为:齐云山 >新地村>欧家村>小坑村>长江村>九岭村>雁湖村>均源村>竹溪村> 暖水村 > 上堡村 > 甲子村 > 梅坑村 > 赤水村 >水南村。

 

[40]陈辉剑.客家村落的旅游景观营造—关于林镇古村旅游开发的人类学研究[D].导师:何明.云南大学,2017.

摘要:本文在梳理客家文化旅游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及乡愁与乡村复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林镇古村的旅游开发为个案,基于旅游人类学之旅游与景观的理论脉络,研究客家村落的旅游景观营造的过程,具体关注林镇古村的生活场所景观化与族群文化景观化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以旅游开发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为调查对象,试图以时间轴为线索描述林镇古村在旅游开发前的客家村落样态,开发中的景观化过程,及开发后的旅游景观格局,并结合理论讨论客家村落的旅游景观营造的逻辑及其后果。林镇古村位于广东省和平县,是外界公认的“纯粹的客家村落”,其最重要的依据来源于罗香林对客家分布的研究与判定。与此同时,林镇古村拥有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记忆和客家文化特征。在客家族群记忆方面,他们认为其祖先自中原南迁,经福建石壁村中转后迁至林镇古村,因而他们通过堂号追思中原故土。在客家文化特征方面,林镇古村村民以略带有中原古音的客家方言为日常用语,同时拥有注重防御功能和宗族聚居的四角楼民居建筑。自2011年起,林镇古村因其具备独特的客家特色走向旅游开发之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场所逐渐被规划旅游景点、线路与配套设施。同时所有客家文化要素都被挖掘与展示,其中四角楼建筑、名人文化和客家民俗被重点展示。借此,林镇古村完成了由一个客家村落向旅游景观的转变过程,即生活场所景观化和客家文化景观化。景观化意味着族群文化被整合到特定的空间进行展示、消费与体验,同时意味着乡村在旅游开发的带动下走向复兴之路。旅游开发以后,不同利益主体的实践共同建构了旅游景观格局。在旅游景观格局中,怀旧的游客通过想象与凝视影响了旅游景观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分化的当地人则通过主导、参与与抵抗直接回应旅游开发的问题。同时,旅游景观的形成导致了原有的乡村社会文化发生根本性的变迁,由乡土社会转变为景观社会。

 

[41]苏源.基于客家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长汀三洲镇沙滩公园方案设计[D].导师:谢祥财.福建农林大学,2017.

摘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休闲游憩业的发展实践中,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滨水公园规划建设的重点。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向来以丰富的地域文化闻名全球,因此滨水区建设时要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为基础层面来保证滨水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的艺术家冯骥才曾提出"我们感觉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而对别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1]。由此可见,在进行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时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从而通过将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以及文化价值体系整合为一个大整体,运用到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去,不仅能够发挥出滨水公园的自然休闲功能,而且带动了本地的旅游发展产业,传承发扬了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了中华五千年来留下的精神财富。长汀地处福建省西部,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拥有着丰富地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古城,这里人杰地灵,绿树碧波,被成为客家的发源地。三洲镇是长汀县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沙滩公园就位于该滨江景观带上。故此次沙滩公园设计主要以三洲古镇的客家文化为设计脉络,通过对文化表现载体和表现手法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建立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系统,提炼出相关客家文化要素加以创新重组,并将其融入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当中,致力于挖掘其客家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充分发挥沙滩公园的娱乐,休闲游憩功能。打造成为一个集地域性文化景观,生态景观和娱乐休闲景观于一体的沙滩公园。让游客在漫步江边沙滩的同时,徜徉于三洲镇客家历史文化长河,领略自然田园风光。

 

[42]陆卫云.基于客家文化的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金晓玲;胡希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客家文化也同样面临着被同化的危机。在这种大背景下,城市滨水景观也犹如同一模板刻出来的一样,越来越缺乏个性。城市滨江风光带作为城市滨水区的一部分,其景观要想独具特色,必须考虑融合城市的本土文化到景观设计中。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城市文脉基本理论、城市美学理论、体验景观理论为基础,运用资料收集归纳、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上杭县客家文化与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客家文化下如何进行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其中主要内容如下:(1)对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和梳理:对涉及到客家文化和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方面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疏导和全面了解;并对上杭客家文化做出系统性分析:主要包括对客家文化总体上的认知,上杭县客家的基本概况、上杭客家文化资源的分类归纳,及其个性特征总结。(2)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借鉴:选取五个国内外滨水景观建设的优秀案例,分别在基本概况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文化景观特色表达方面的分析与阐述,并从中提取值得借鉴的相关经验。(3)从上杭县滨江风光带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客家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对城市滨江风光带文化景观做出相关研究,然后循序渐进地提出客家文化在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策略,最后结合上杭县南江滨公园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和补充。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给现代城市滨江风光带的开发规划方法和思路上带来些许微薄的启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期待能够推动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滨水景观的营造中,突出客家文化在上杭县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为上杭县打造成为“客家县城”的城市形象作出贡献。

 

[43]彭丽辉.广西乡村文化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探讨[D].导师:欧阳勇锋.广西大学,2017.

摘要:乡村文化景观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大约消失80至100个村落。乡村文化景观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对中国民间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面对乡村文化景观迅速消亡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广西乡村文化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为其提供独立的身份证明,确立其文化价值,为其保护管理和规划提供引导。本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景观分类和评价体系做总结,并对旅游资源、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名村的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进行深度剖析,初步制定了广西乡村文化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以及调查导则表。采用田野调查法和专家问卷法对初步制定的分类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普适性进行验证,并根据调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专家所提的修改意见对该体系做调整,最后确定广西乡村文化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本文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定了广西乡村文化景观调查导则表,指导乡村文化景观基础数据的采集;二是构建了广西乡村文化景观分类与评价体系。分类分为大、中、小、基本类型这四类,大类2种、中类6种、小类24种、基本类型192种。大类按资源属性分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物质类文化景观中类按照乡村平面布局的空间性和资源属性的特点,将其分为聚居生活景观、农耕生产景观、周边环境景观;非物质类文化景观中类按照其内涵和特点分为民风习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历史记录。小类按照资源的归属性和功能性进行细分,主要有史迹、建筑与设施、文物与特产、聚居格局、田园景观、林木景观、农业养殖景观、水文景观、地文景观、地方风俗、节庆、诗词歌赋、戏曲、舞蹈、名人轶事等。基本类型是对小类的进一步具体细化。评价体系主要有五大结构层: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评价依据、分值层。由3大目标层,2大指标,14个准则层,25个因素层组成相应的评价指标。三大目标层:根据乡村文化景观的分类和资源共有的基础属性,分为聚居生活景观、农耕生产与周边环境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这三大目标层,对同类单体景观进行打分赋值。两大指标主要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两大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和SD语义差别法来设定评价准则、因素层以及评价依据,SD引用非常、良好、中等、较差、差这五大关键词。最后依据评分结果初步划定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特级)。本文还存在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如数据收集的时效性、评价的公众参与性、分类与评价过程的智能化等。但通过对广西乡村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和评价体系研究,对广西乃至全国的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规划都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能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促进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44]张建伟.阳曲青龙镇民居环境设计艺术研究[D].导师:赵慧.太原理工大学,2017.

摘要: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青龙镇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青龙古镇,从明到清,直至近现代,600余年间,渐次在长约5华里的古镇中兴建庙宇宫观、楼台亭阁、深宅大院。如今,青龙古镇龙文化建筑群颇具规模,这也成为它与其他古镇相区别的奇特所在。其中它整体的龙形布局和居民房屋的形制也是我们重点探究的对象。把握历史脉络,了解当地的文化是修复古建筑古村落的基本务实点,既要还原村错落古建筑的原貌,也要抓住其重要民居文化精髓。不可将古村落的建设开发千篇一律或者照搬照抄,也不能“画虎不画骨”,徒有其表,而缺乏古村落的实质性内涵。所以结合青龙古镇的现状,我们从物质景观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福建客家古村落修复保护案例的启示,对青龙古镇的建设,开发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再通过利用SWOT分析法,结合青龙古镇当地的实际情况,为青龙古镇未来的规划发展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依据。

 

[45]钟春琛.客家的蓝衫和蓝靛在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运用[D].导师:刘颖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摘要:客家这一特殊的民系之中的文化包含了客家蓝衫文化,这种特殊族群中产生的文化不仅反映了客家人的服饰审美观念,而且对当下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思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蓝衫服饰审美魅力所带来的美学观念影响了现代服饰追求大方、简洁的设计理念。通过研究客家蓝衫的服饰文化,提取蓝衫的颜色特征、特定图形,肌理等绘画元素,将客家蓝衫和蓝靛材料进行学习,传承并用以实验性创作,将蓝衫和特殊染料介入画面,不仅仅是用特殊的材质加强艺术表现力,还通过材料承载一定的精神内涵,通过材料所代表的时代特征,它是一种族群记忆,更是一种象征。通过艺术家的思考,不是简单把物品进行转换,而是从材料中发掘出它本身的喻意——引申出它更深的喻意。艺术的产生有它的偶然,也有它的必然。蓝衫蓝靛的使用是“及物”的,以物及物,而以现成品介入画面,除了及物,还融入艺术家的思考,以物及思,格物致知。今天我们研究它的意义,就是要挖掘客家服饰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传承蓝靛的提炼技术,寻找它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契合点,将传统艺术在视觉上进行当代语言的转换,把客家文化带向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同时,借助当代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将客家文化进一步开发和美化,通过客家蓝衫文化、特有的色彩及肌理,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46]陈桃莉.广东客家传统服饰艺术特征研究[D].导师:孙恩乐;刘洋.广东工业大学,2017.

摘要:广东省是国内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大省,客家民系经历了从北向南多次的迁徙演变,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周边少数民族融合。广东梅州是著名的世界客都,也是客家文化成熟发展的地区,其传统服饰继承了中国古代汉唐遗风,又吸收了当地土著和周边畲、瑶等民族的服饰特征,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品质和精神文化内涵,表现出了不可复制的独特性。本课题通过在粤东梅州市各县、汕尾市陆河县进行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客家传统服饰一手实物资料,结合文献史料、客家老照片和当地老人的口述,对相关地区的客家传统服饰的外在特征、服饰形象、风俗民情和内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此呈现广东客家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解读其审美情趣与生活智慧。广东客家传统服饰具有色彩淡雅、款式平直宽大、选料自然的特征,最常见的搭配是大襟衫配大裆裤,其中又以女性围裙、凉帽、大襟衫和儿童帽饰、肚兜、围涎较具有代表性。在服饰风格上,总体呈现出男性服饰朴素大方、女性服饰素雅灵动、儿童服饰精巧别致的特征。在服装色彩、材质上,又呈现出明显的贫富之别,粗布麻衣多为贫民家庭穿用,富裕家庭则服饰品类更丰富、色彩更鲜艳、材质多为丝绸等上乘面料。客家服饰注重实用功能而轻装饰,女性服饰以装饰简洁为美,儿童服饰以装饰充裕为美。特别是童帽和围涎,寄托着客家人对孩子健康、前程的美好祈愿,是客家服饰装饰艺术、审美情趣、造型工艺的集中体现,其工艺精巧、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是客家人情感表达的渠道和载体。通过对广东客家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和客家人服饰形象的系统分析,本文对客家传统服饰创新设计的意义、价值和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客家传统服饰创新设计应遵从客家文化脉络,以理论研究为依据,结合现代审美和设计手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客家传统服饰可从祭典仪式的礼服设计、基于客家艺术特征的日常服饰设计、服饰衍生产品设计、功能性转换的服饰设计和可持续的环保服饰、生态服饰设计等几个角度进行创新设计思考。

 

[47]马凯.粤北客家传统村落空间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D].导师:刘毅华.广州大学,2017.

摘要: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历史留存下来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影响与冲击下,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危机。作为入粤咽喉部位的粤北地区,以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在客家民系的移民迁徙、军事防御、通商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是研究客家文化重要的典型案例区域。河源有“客家古邑”之称,作为粤北客家聚居地区之一,河源拥有着丰富而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特征,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这些都是客家先民历经沧桑,立足于河源,并且是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众多因素基础上综合作用下的历史产物。本文着眼于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取具有粤北地区客家传统村落共同特征而又不失自身特点的河源连平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RS和GIS技术以及空间句法等综合分析方法,在宏观上对粤北地区、河源连平的客家传统村落的形态文化的共性特征、个性特点以及发展历程概述等方面形成认识;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分类并选取主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的代表村落,并对其进行空间句法上的微观解析,以期探寻不同空间类型下的传统村落空间的异同,找寻其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色,并在保护、更新和传承客家传统村落的过程中探讨其空间优化升级的策略与措施。本文选取了连平县境内17个典型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这些传统村落进行村落空间构成、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以及主要类型的归纳、总结与划分。然后,取主要划分出来的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的代表村落,对其村落空间现状进行概括说明并绘制村落建成区现状图,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句法的相关研究理论方法对各个代表村落分别从整体整合度、局部整合度、理解度以及连接度等研究参量进行村落空间的详细解析,分析不同类型村落空间的各个参量的异同,明晰各代表村落空间内部核心空间、次级核心空间及一般性空间的分布。最后,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代表村落进行基于空间句法分析反映客观物质空间结构基础上人们主观经验感受对非物质空间进行感知的实用性意义的探讨,对连平县村落宏观与微观层面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相应的传统村落空间优化的相关措施建议,以期更好的更新保护传统村落。

 

[48]罗帅.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规划研究[D].导师:黄金玲.广州大学,2017.

摘要:由于我国国家公园中普遍分布有原住民,在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中,区划了传统利用区。众所周知,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在保护好国家公园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三个基本功能:(1)社区发展功能是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主要功能,国家公园建设目标之一是促进社区发展,实现自然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2)保护功能主要是指在保护传统利用区自然环境、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资源利用方式的同时,亦需限制原住民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3)游憩展示功能是指有效利用本区优美的风景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游憩展示活动,增加原住民的经济收入。(2)经分析论证,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以自然资源为主体,但有明显的人为干扰痕迹;(2)资源属性带有明显的经济发展功能性质;(3)森林和土地等资源占据社区自然资源主导地位。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环境具有下述三个特征:(1)环境的自然属性较强;(2)环境条件优良;(3)局部地区的环境受到人为干扰活动影响。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空间特征有:(1)边缘性特征;(2)分散性特征;(3)镶嵌式特征;上述特征为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规划提供了基础性依据。(3)提出了传统利用区的规划策略,主要有:(1)国家主导、社区参与;(2)控制社区人口规模和密度;(3)控制土地利用方式;(4)约束资源利用方式;(5)引导原住民维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4)探讨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规划原则,包括:(1)资源适度利用;(2)继承和弘扬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兼顾。(5)提出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规划目标,主要有:(1)发展社区经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2)保护好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及风景资源。(6)系统地探讨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规划要素,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间要素。(7)系统性地梳理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规划方法,其方法有:生态敏感性分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管制等方法,上述规划方法适用于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8)提出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规划内容: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资源传统利用方式规划、乡村风貌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设施规划、游憩展示规划和乡规民约等内容,确保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发展符合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要求。(9)构建了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的规划指标:(1)传统利用区面积占国家公园面积的比值;(2)适宜的人口密度;(3)资源传统利用方式收入占年收入的比值;(4)人均建设用地面积;(5)地域性的传统建筑占传统利用区建筑量的比例;(6)人均年收入与社会人均年收入的比值;(7)传统利用区人均可耕地面积;(8)传统利用区人均林地面积;(9)传统利用区人均生态足迹规模等规划指标。以数值化、等级化的指标控制人为活动干扰影响,为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将规划策略、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指标等,用广东平远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案例进行验证,说明上述内容对我国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规划具有理论适用性和实践可操作性,达到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自然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

 

[49]李唐.东莞清溪镇三中村上围碉楼组团保护与活化设计研究[D].导师:穆钧;李建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摘要:历史性建筑是一个时代和地区精神文化与历史特征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东莞处于经济发展前沿地带,同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性建筑。国际公认的历史性建筑保护理念已经向着合理的活化,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转变。但在我国,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活化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避免产生保护性破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适当地活化历史性建筑,使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重新焕发活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取东莞市清溪镇三中村上围碉楼组团为研究对象,对适宜的保护与活化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上围碉楼组团是三中上围这一客家围村的重要节点,是上围村民公共记忆的载体,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但现状问题较多,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保护和活化十分有必要。本文吸收借鉴香港较为成熟的保护与活化方法,在对上围碉楼组团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保护与活化理念研究”、“综合评价分析”、“保护与活化设计”、“设计影响评估”、“管理计划”“远景规划建议”六个方面构建研究的总框架,以期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活化设计研究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历史性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成果及其内涵进行解读,结合上围碉楼组团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适宜上围碉楼组团的保护与活化理念,并提出了与上围碉楼组团具体情况相适宜的保护与活化原则。其次结合综合评价分析成果与保护与活化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与活化方案和具体措施,并通过设计影响评估控制具体措施对真实性的影响达到保护与活化的平衡。最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实践中留下的遗憾进行了反思,以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50]张阳荣.来宾客家话的多功能语素“得”[D].导师:何彦诚.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客家话的多功能语素“得”的研究已取得颇丰的成果。但相较其各项语法功能方面的研究,语素“得”的语法化路径及其多功能模式的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此外,由于方言差异,语素“得”的功能也会有差异。因此,客家话语素“得”的各项语法功能、语法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值得关注。本文以广西来宾客家话的语素“得”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语法功能、语法化路径、多功能模式的形成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应用田野语言学和记录语言学的相关方法,对当下来宾客家话的自然话语进行记录、转写和翻译。然后从自然语料中分析语素“得”的各种功能。在此基础上借鉴语义地图模型、语法化、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和语法化区域等相关语言学理论分析语素“得”的语法化路径及其多功能模式的形成机制。考察发现,来宾客家话语素“得”的多功能模式涉及以下五种功能:(1)作主要动词;(2)作助动词;(3)作完成体标记;(4)作动相补语/能性补语;(5)作状态/程度/能性补语标记。从语义地图模型、语法化、接触引发的语法化、语法化区域的理论角度来看,来宾客家话语素“得”的语法化路径和汉语语素“得”的语法化路径一致。来宾客家话语素“得”的多功能模式的形成机制是:(1)其与汉语有发生学关系;(2)其与汉语接触引发的语法化;(3)东南亚语言的语素“得”的一种语法化区域。即来宾客家话语素“得”的多功能模式导源于对汉语语素“得”的语法化模式的复制。

 

[51]张韵.广东汉乐在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D].导师:刘富琳.广州大学,2017.

摘要:广东汉乐是粤北地区客家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种之一,与广东音乐(粤乐)、潮州音乐(潮乐)并称为广东“三大乐种”(民族器乐)。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发展,大量客家人移民进入城市,广东汉乐也随之传入城市。而城市是移民汇聚的一个重要场所,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及多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广东汉乐在广州、深圳等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处于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中生存发展有其特殊原因,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有利于传统音乐在城市的传承发展。论文主要由绪论、广东汉乐概述、大埔的广东汉乐现状、城市中广东汉乐的发展及广东汉乐在城市中的传承变化分析,共五个部分组成。本文从城市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以羊城广东汉乐团和深圳客家汉乐联谊会这两个广、深具有代表性的广东汉乐演奏团体作为田野调查对象,了解这两个在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团体的乐师构成情况、形成背景、活动情况、演奏特点、表演形式等,为探析广东汉乐在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的城市中是如何生存发展的,了解广东汉乐在迅猛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融入城市音乐生活中。无论广州羊城广东汉乐团还是深圳客家汉乐联谊会,其成员基本来自粤北梅州地区,而梅州地区的广东汉乐又以大埔发展最好,所以笔者深入大埔进行调查,把大埔的广东汉乐与广州、深圳的城市广东汉乐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城市中的广东汉乐与大埔的广东汉乐的异同,进而探讨广东汉乐在城市传承与变迁的原因。

 

[52]李高阳.赣州地区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编写与运用研究[D].导师:龚大明.贵州师范大学,2017.

摘要: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提倡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大纲是统一规定,但全国各地的学生成长的地理、区域环境、历史人文条件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要穿插一些乡土历史来促进历史教学。乡土历史是学生所熟知,在历史教学中穿插一些乡土历史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缩小历史时空感,让学生容易感知历史,掌握统编教材知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家乡历史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继承弘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上升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赣州地区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乡土资源。因此笔者拟新课程理念编写出具有赣州地区特色的乡土教材来促进赣州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乡土教材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采用的方法。正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对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编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乡土历史教材编写原则。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赣州地区的乡土教材进行编写,主要包括赣州地区的区域划分、独具特色的赣州文化、赣州地区的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赣州地区的古代科举与教育、红色故里赣州以及赣州地区的特产。第四部分内容主要是编写的教材在历史教学运用的原则并且尝试把乡土历史教材与赣州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在一起。

 

[53]孟骁.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的研究[D].导师:周良君.广州体育学院,2017.

摘要:借助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的契机,总结足球城市品牌发展过程中的理论系统。结合梅州实际,对足球城市品牌的内外部环境、现状和实施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以期为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思路。本文以梅州足球城市品牌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法、访谈法、SWOT分析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阐述城市品牌与体育城市理论背景,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的理论基础。二是根据理念、管理、传播、印象四大系统理论框架,结合问卷及访谈的调研数据来分析梅州足球现状,用sowt分析法剖析梅州足球品牌发展的环境;三是通过城市品牌定位系统明确梅州足球品牌定位过程,提出打造梅州足球品牌和足球产业的具体策略。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宏观政策利好和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为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人才结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缺失已成为主要制约因素。(2)足球城市品牌对于梅州足球文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面对资源竞争、和资本市场不稳定的挑战。(3)梅州打造足球城市品牌,要将城市硬实力(场地设施、人才资源、资金投入等)和软实力(文化理念、规划设计、组织建设等)有机融入,才能全面提升品牌的影响力。(4)将足球定位为梅州城市品牌是一种明智之举,通过合理的足球内外部资源整合,科学的产业布局、有效的品牌策略运用,梅州足球城市品牌的明天令人期待。

 

[54]邹钖.情感体验下民宿乡土文化的表达研究[D].导师:陈飞平.江西农业大学,2017.

摘要:随着中国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民宿旅游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在发展之际也存在对本土文化挖掘不够、同质化、民宿无“民”等现象,导致民宿提供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对乡土情怀、乡土体验的需求,致使当前民宿的经营状况不佳、乡土文化也面临着逐渐没落的窘境。故本文从民宿游客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分析民宿游客的心理需求及行为,倒逼民宿乡土文化产品的输出与表达,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实现民宿旅游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现实形势,分析国内外民宿旅游与情感体验的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提出情感体验下民宿乡土文化的表达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在系统分析民宿乡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入情感体验三层次理论,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民宿游客特征及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综合探讨民宿乡土文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及功能效用,为乡土文化表达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然后,提出情感体验下民宿乡土文化的表达途径、特点、目标、原则,并重点阐述民宿“乡土物质的视觉设计”,“乡土空间的交互设计”,“乡土精神的运营设计”三大策略,同时结合三个典型案例,提炼出具有指导性的方法。最后,将情感体验下民宿乡土文化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大畲村南庐屋民宿的规划改造项目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论证本文所提理论的可行性,也为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及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思路。

 

[55]王孟璇.基于赣南地域文化基因的竹笋包装设计[D].导师:刘宗明.湖南工业大学,2017.

摘要:随着赣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客家文化尤为显著,为赣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赣南地区的特色产品种类繁多,有不少与文化相结合的产品,但普遍缺乏对地域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尤其是对赣南地域文化基因挖掘不够,地方文化的品牌不突出。通过塑造赣南地域品牌,传播赣南地区特色文化,从而促进赣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课题以竹笋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挖掘赣南地域文化基因及赣南产品包装设计应用为主要目标。首先,通过对赣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分析,深入阐述传承赣南地域文化,尤其是客家文化的独特性及重要性。其次,归纳提取出赣南地域文化的服饰、建筑、吉祥纹样、生活用具、精神内涵的典型元素代表。再则,从赣南竹笋产品及其包装特性入手,对市场上竹笋产品进行调研与分析,针对消费群体做出产品包装设计定位。最后,通过对赣南地域文化主要特色的研究,对最典型的文化基因进行提取和运用,结合竹笋产品的特性和人们的需求特点,进行设计构思和论证,最终用一套基于赣南地域文化基因的竹笋包装设计实例验证研究的有效性。在调查研究赣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以一种人性化、情趣化的理念来表达具有赣南地域文化特色的竹笋产品包装设计,不仅满足消费者对于赣南竹笋的需求,而且有利于赣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6]周月.玉林市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导师:涂良军.云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随着方言调查和研究的发展,对一个地方方言词汇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描写和分析的文章日益增多。对一种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也慢慢成为词汇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词汇比较发现方言之间的词语差异。从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来看,玉林市的粤方言大部分属于勾漏片粤语,但对于玉林话的归属还有一些争议,以玉林市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研究,能够给玉林市勾漏片粤语的归属提供更多比对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添砖加瓦。本文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玉林市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内部的比较主要在玉林市三个小方言点(玉林话、北流话、博白地佬话)之间进行。外部的比较包括玉林市方言词汇与广州方言和南宁平话词汇的比较,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展现玉林市方言词汇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来揭示玉林市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和特点,通过比较体现比较词汇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点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作为全文的铺垫,简要介绍玉林市的地理概貌、历史沿革以及人口、方言情况,让读者对玉林和玉林市方言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识的前提。第二章主要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玉林市方言词汇的特点。第三章通过对玉林市三个方言点词汇的比较,揭示其内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第四章将玉林市方言词汇与广州方言词汇做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第五章将玉林市方言词汇与南宁平话词汇做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根据以上的词汇比较分析初步得出的结论。

 

[57]万哲旭.数据分析与比较: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研究[D].导师:李蕾.南昌大学,2017.

摘要:“舞不出去、蹈不起来”是赣南采茶舞蹈所面临的一大困境,这个现状一直阻碍和困扰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进程。在舞蹈理论研究中使用传统的方法只能作其表征性研究,并且容易产生大量的重复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提出“问题意识”,一切研究从问题出发,所有的理论创新皆源于发问本身。从问题出发设计主干框架,围绕赣南采茶舞蹈自身存在的问题去寻找导致其发展缓慢的问题,将“问题”变成进步和提高的途径。论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同类型舞种进行比较,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掌握海量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就是掌握世界。在舞蹈理论研究中引入大数据的处理方法,将传统的文字比较转换为数据比较,研究内容数据化是本文重要的研究过程,用数据图表来描述、反映客观事物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情况。从数据中分析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数据分析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不仅提供了验证问题的必要数据,并且可以挖掘出更多信息。本文为比较研究型课题,采用多种方法对活跃度较高的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与活跃度较低的江西赣南采茶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问题。三者同是载歌载舞、男女对唱的表演形式,并且三者的形成过程都与戏曲密切相关,都具有打情骂俏、调情挑逗的情感表达,都具有幽默、欢快的艺术风格,以及均运用扇子、手绢作为表演道具。可见三者属于同类型舞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难点与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章概述与分析赣南采茶舞蹈历史发展状况的比较;第二章论述与分析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与赣南采茶舞台活跃度的比较;第三章论述与分析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与赣南采茶舞蹈教学体系的比较;第四章论述与分析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与赣南采茶舞蹈语言的比较。结语部分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问题做出了一些评价和展望。

 

[58]徐云.江西省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导师:卢胜平.南昌大学,2017.

摘要:中小学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展了舞蹈教育,但相比较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存在一定滞后性。一些中小学缺乏对舞蹈教学的研究,缺少完善的教学系统,最为关键的是忽视了对本土资源的渗透,使得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并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本人对中小学舞蹈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以江西省瑞金市中小学为主要调查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等对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试图找出影响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应可行的对策。希望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将瑞金市本土文化与瑞金中小学舞蹈教育相结合,建设地方性特色的中小学舞蹈教育,把瑞金本土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概述瑞金本土歌舞的发展概况及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调查。第三章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从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观念的制约、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条件的制约、瑞金市中小学舞蹈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第四章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针对第三章中所述的主要问题,从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教学条件、瑞金市中小学舞蹈教师师资建设、瑞金市本土特色的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教学计划、瑞金本土特色的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空间、瑞金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五个方面,一一提出见解并给予相应可行的措施建议。第五章结语,则是对全文的综合性概括和总结。

 

[59]周琳添.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研究[D].导师:刘小兰.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历经几百年历史积淀的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在一代又一代赣南采茶戏音乐人的不懈努力下不断丰富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建国60多年以来,赣南采茶戏唱响全国,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然而,面对新时期传统音乐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在音乐创作手法和演唱方法上寻求创新、借鉴的问题,仍然是今日绕不开的话题。本研究从探寻赣南采茶戏的历史源流入手,考察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与历史兴衰,并在此历史大背景映照下反观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的历史脉络、风格特征与种类划分。通过梳理阅读大量的曲牌谱例,对曲牌音乐的构成特点、曲体结构与调式旋法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构成的多元化、曲体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调式旋法中五声徵调式居多的音乐特点。归纳总结曲牌音乐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四个结合”及其在曲牌音乐冠名中的“四种反差”。用曲牌案例佐证了赣南采茶戏曲牌唱腔的声形结合、载歌载舞,声情并茂与声形并茂的演唱风格与特性。通过对部分优秀作品中的经典唱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出“传统曲牌元素基础上与民间地方音乐元素嫁接,曲牌音乐元素与戏曲“板腔体”结合运用,多曲牌元素的旋律重组”等赣南采茶戏音乐创作的创新手法。本文基于赣南采茶戏“三腔一调”300余首曲牌之基础,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走访、采风,选取大量曲牌谱例进行分析、比较,并由此深化提炼,建立理论学术观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动赣南采茶戏音乐以及地方音乐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

 

[60]苏丽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南靖客家土楼文化传承研究[D].导师:谢莉勤.大理大学,2017.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是构成社会生活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做出科学解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观,是马克思以及后来继承者对文化现象及其发展持有的根本态度和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具有引领整合社会思潮和多样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导着当前我国文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客家民系作为汉族体系中独有的一个分支,也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这个群体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和改造自身的生存条件,创造出了包括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客家文化。其中,客家土楼不仅在选址建造方面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更是延续千百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土楼建筑的布局、风格以及工艺都展现了浓厚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征,值得从建筑、历史、美学以及传统文化等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土楼作为客家文化的象征,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区域的创新,是一种“活着”的文化,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新时期下,传承客家土楼这一特色文化,不仅是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表现,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都在冲击着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建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及其所蕴含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威胁。基于此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视角研究南靖客家土楼文化的传承,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及客家土楼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传承客家土楼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结合查询的资料数据以及实地调研,探讨南靖客家土楼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传承客家土楼文化的几点对策。在保护客家土楼的基础上,结合土楼居民、提升文化产业、向现代化转变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以推进南靖客家土楼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61]罗红星.铜鼓客家山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传承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导师:林建平;赖丹红.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铜鼓客家山歌作为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历经明清之际、土地革命时期、建国以后以及二十世纪前后四个时期重要发展时期,最终形成了一种包含四句歌、五句歌、急板山歌、车车歌等种类丰富的民间音乐。铜鼓客家山歌反映了铜鼓县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体验,具有鲜明的铜鼓地域色彩。铜鼓客家山歌大量使用衬字、衬词,歌词讲究叠加和重复,演唱讲究咬字等特点,体现了浓厚的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铜鼓地方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铜鼓客家山歌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重大难题,中学音乐教育逐渐成为铜鼓客家山歌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策略和途径。经调查发现,铜鼓客家山歌进入中学音乐教育传承遇到的困境主要是缺乏铜鼓客家山歌校本教材、中学音乐教师演唱铜鼓客家山歌水平欠缺、学生对铜鼓客家山歌的兴趣度不高、相关部门对铜鼓客家山歌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仍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铜鼓客家山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铜鼓客家山歌音乐教材,加强中学音乐教师山歌演唱技能、技法的培训,学校开设铜鼓客家山歌理论知识、对铜鼓客家山歌认识的讲座,铜鼓客家山歌的群众性、普及性、创新性,相关部门需加强对铜鼓客家山歌的重视和关注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措施和策略,以期达到解决铜鼓客家山歌在中学教育传承中遇到的困境。

 

[62]刘桂生.建国以来客家农村地区社会结构的演变[D].导师:王学典.山东大学,2017.

摘要:客家地区主要指赣闽粤边的客家聚居地区。客家农村地区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客家农村地区在社会结构的演变是建国后全国农村地区社会结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传统客家农村的宗祠理事(族长)身兼文士、地主、仪式主持等数重身份,在族产的存在、族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和宗族的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族长们掌握着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话语权,并对农村地区实施其教化的权力,在农业社会资源极为匮乏的情况下维持着乡村社会的平衡。建国后,随着土地改革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宗族的族产被剥夺,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控制,压缩了宗族组织在农村地区的活动空间,"文革"期间,原先的族长们被划入"五类"份子而遭到批斗,大量族谱资料被焚毁,宗族活动一时间销声匿迹。而这一时期,政府对农村的控制力则通过土改运动、农村公社化、农村各式组织的建立等措施不断得到强化。这一时期是客家农村地区传统宗族势力不断被打压、宗族活动空间不断压缩,而政府对农村的控制力不断强化的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小农经济一度复苏,政府对农村的控制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而大大放松。宗族组织在小农经济的复苏、政府对乡村控制力度的放松、宗族残存势力的存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复兴,宗族活动逐渐增多,但同时,宗族组织在新时期的复兴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宗族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客家农村地区一些商人开始发家致富,这些人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后开始参与到农村社会的管理中。商人们逐渐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话语权,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同时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的风气,他们的地位逐渐凌驾于农村的宗族族长之上。而在传统农村虽然也有商人的影响,但这些商人并不掌握农村的主导权,掌握主导权的是行礼仪教化的宗族族长们。商人们给农村带来了资源,但资源不等于价值,资源流向之处并不一定能产生有益的价值。资源的流向与价值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割裂。资源是必须品,价值才是最终目的。客家妇女一直是客家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客家妇女地位的变化是观察客家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传统客家社会中,在宗族文化、社会生产等因素的作用下,客家妇女在家庭中有着较高地位的同时,在社会上的地位却较低。建国后,由于《婚姻法》等法律政策的颁布,客家农村妇女的地位一度得到提高;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生育的高压政策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客家农村地区一度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弃婴潮,女性的社会地位再度遭受实质性的破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客家妇女参加到社会工作中,其社会地位才得到真正的保障和提升。改革开放后的客家农村地区摆脱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摆脱了传统农村一直面临的生存危机问题。伴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客家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旧有的社会秩序已经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形成,客家农村地区面临着文化、观念上的转型问题。经过历代先人的努力,客家人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维持了乡村社会的平衡,现代客家人在转型期时面临着生产方式、社会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转型期中实现新的社会平衡,是现代客家农村乃至全国农村地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63]黄河.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D].导师:吴玉华.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是我国灯彩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下特有的,以各种彩灯、灯具为表演道具,由民众创造、传承与享用,并融入地方习俗的一种民俗体育表演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现代文化和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导致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等许多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面临严峻考验。如何保护和传承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等民俗体育文化珍贵遗产,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表演艺术视角出发,对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及其发展传承展开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活动项目繁多,分布在赣南地区18个县市。按表演道具可分“灯”类和“彩”类,按表演目的可为祭祀祈福类和生产生活及赞颂大自然类,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又歌又舞类和只舞不歌类。目前开展较为广泛的项目有茶篮灯、龙灯、狮灯、蛇灯、桥帮灯、鲤鱼灯、麒麟狮象灯等。(2)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具有多元化、农耕性、宗族观等民俗文化特征;具有表演性、艺术性、观赏性等体育表演艺术特征;具有生态美、喜庆美、韵律美等艺术审美特征。(3)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教化。并通过“社会精英”、灯彩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优秀灯彩文化的运用等机制对乡村社会治理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影响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发展的因素有自身消极的内在因素,也有生存环境改变、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单一、政府引导及保护意识不足等外在因素。(5)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艺术可持续性发展对策:解放思想,加强自身建设;深入挖掘、发扬赣南客家地方民俗特色;结合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结合旅游产业、新媒介,搭建发展舞台、拓宽发展渠道;结合现代表演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与传承发展并进。

 

[64]傅晓琴.新客家山歌《讲方圆》的演唱特色[D].导师:潘达.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客家人是由于古代时战乱,向闽、粤、等地迁徒,并与原著居民相互通婚的一个种群。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有鲜明特色的,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它是客家人们几个世纪以来在辛勤耕作的过程中所创作的,凝聚着客家人们的文化、智慧和勤劳善良。笔者试图从客家文化背景及客家特色的方言咬字中,对如何唱好《讲方圆》这一客家山歌进行综合性分析。从中对客家山歌的一般情况作出简单整理性的归纳,对客家文化与客家山歌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广大歌唱爱好者能知晓如何更好演唱《讲方圆》这一客家山歌。

 

[65]胡诗文.正义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居民社会公平感研究[D].导师:陈金华.华侨大学,2017.

摘要:乡村是人类聚落逐渐发展演化的结果,是区域文化和地方历史传承的载体。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的延伸,发展乡村旅游被认为是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便捷途径。但乡村是否能够通过旅游这种外来刺激重启村落内生的发展动力?旅游市场经济背景下乡村贫富差距拉大,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惠众与公平?村民作为乡村的主人、乡村旅游的核心,如何才能保障他们的公平正义?文章从正义论视角出发,以社会冲突、社会交换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等理论为支撑,采用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与管理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尝试分析乡村旅游地居民的社会公平感知。研究以福建永定洪坑村为案例地,以村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聚落历史地理过程演化及由此带来的村民社会公平感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1)洪坑村在旅游发展中经历了从探查萌芽到相对停滞四个阶段;在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上,经历了以振成楼为核心的点状辐射到以点带面,旅游发展全面布局三个时期。(2)村民角色由单一的农民变成了土楼的楼主、进城打工者、农民商人、“投机”农民多种角色复杂交织的社会属性;乡村人际关系也经历了从大家庭到小社会,从林氏子孙到竞争对手,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3)目前影响洪坑村村民社会公平感知最大的因素是政治方面的不公平,其次是生态文化、社会再分配、社会互动和经济方面。针对这五个方面做出的社会公平调适机制,是当前解决洪坑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缓和村民、旅游公司、村委会三方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主要措施。研究也证实了在旅游型的乡村发展中,旅游虽不是造成乡村聚落演化变迁的唯一要素,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加速了这种历史进程。从关注乡村旅游的公平正义、重视村民社会公平角度研究问题指导实践,是留住乡村、恢复乡愁记忆,促成乡村旅游本地化,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66]杨嘉骏.继承 弘扬 发展[D].导师:邓光华;黄丹宇.贵州师范大学,2017.

摘要:近年来,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重视,而传统音乐走进课堂更是这些年来很多地方为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所做的最多的事情。梅州客家山歌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也得到了梅州市政府、梅州市教育局和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重视。在2015年12月24日正式启动了“客家山歌进校园”的活动。本文通过对“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进行走访调查,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下称《新课标》)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要求,希望“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办成具有梅州特色的品牌音乐教学活动。

 

[67]邹悦.客家石城灯彩音乐调查与研究[D].导师:王芳.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客家民间灯彩是以色彩绚丽的彩灯、婀娜多姿的舞蹈、优美动听的灯歌、人数众多篇幅长大的吹打乐以及传神的故事构成了一个民间艺术的整体,一直以来为人民群众推崇与喜爱;逢年过节,各地、市、县均举办较大规模的灯彩活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民间灯彩在保持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煊变,体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焕发出新的青春与永久魅力。其中,石城灯彩格外夺目,它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以优美舞蹈动作、旋律优美的民间音乐所著称,多年来石城灯彩传播着赣南由来已久的客家文化,尤其是其优美动听、婉转悠扬的音乐成为保存和表现赣南文化的手段和基础。石城灯彩音乐可分为吹打锣鼓音乐与人声歌唱的灯歌两大类。石城灯彩锣鼓牌主要有《累累缈》、《排子锣鼓》、等;传统音乐曲牌主要有《瓜子白》、《十杯酒》等多种。这些民歌不紧不慢、朗朗上口,语言刻画细腻,是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吹打锣鼓音乐与人声歌唱的灯歌两大类中典型曲目为例,通过对石城灯彩音乐形态的阐述,对石城灯彩音乐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具有学术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选择的娱乐设施与方式增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开始被大家所淡忘,石城灯彩的传统及其独特的魅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石城灯彩与当代的文化开始了激烈的碰撞。留在石城当地的灯彩老艺术家对当代的流行文化并不了解,而大部分年轻人又并没有留在当地而是外出去打工,致使灯彩的表演形式、内容一直停滞不前,缺乏创新。近代以来电影、电视、网络等信息技术不断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渐渐开始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选择,特别当人们接触到纷繁复杂的流行音乐,慢慢的就降低了人们对石城灯彩的兴趣,导致石城灯彩的受众群下降迅速,甚至面临后继无人。在困境面前,石城县开始了探索之路,通过培训促进赣南采茶戏、石城灯彩在校园中的推广普及、传承发展,使赣南采茶戏、石城灯彩这两朵艺术奇葩在赣江源头扎根更深,结出硕果。本文将走进客家石城灯彩,并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视屏资料采集、搜集且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理论性且具有实践性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启发我们更好的开展民俗活动传承工作,旨在能够在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文化背景下促进人们对其有更好了解既推动灯彩艺术的发展与教育传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对客家石城灯彩艺术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8]徐荣荣.赣南采茶戏口述史研究(1949年-2006年)[D].导师:肖艳平.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1949年以来,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艺术方面尤其是地方民间剧种也随着环境变化而历经波折。赣南采茶戏在1949年后得到飞速发展。至2006年,该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期间,赣南采茶戏涌现出许多新戏、新曲牌至今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它作为民间艺术在戏曲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该时期赣南采茶戏历史鲜有研究。作为客家文化艺术的结晶,赣南采茶戏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以艺人的传承为依托。近年来,历经这一传统剧种起伏的艺人渐渐消逝,运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赣南采茶戏的历史迫在眉睫。通过对1949年至2006年近60年赣南采茶戏历史以及艺人经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能力以及更好的理解民间艺术。同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项目也具有重要意义。

 

[69]罗磊.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孙宝珍.青岛大学,2017.

摘要:本文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赣南客家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塑造赣州客家传统文化特色城市品质形象为目的,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法与对策。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整体的环境印象和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设施,既能满足自身的基本功能,又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形象。江西赣南是历史上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享有“客家摇篮”的美誉。赣州是粤闽湘赣边际地区的重要城市。研究赣南客家文化特色,进而提出反映客家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于保存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促进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六个章节,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城市公共设施与客家传统文化相关要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赣南各地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文化研究,同时阐述了城市公共设施相关概念;通过实地调研,对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阐述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方式,通过借助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从民居建筑、农耕、服饰、传统手工艺术等客家文化入手,针对适宜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赣州客家文化特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进行分析,构建可供参考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素体系,提出了赣州客家文化特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70]钟灵芳.龙岩地区土楼建筑营造技艺及其保护与传承研究[D].导师:关瑞明;黄春风.华侨大学,2017.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较为原始的土楼在宜居方面出现许多不足,许多土楼人家搬进了钢筋水泥浇筑的新房里。土楼不再被需要,因此不再新建,人们对于土楼的营造技艺也不再关心,土楼营造技艺因此失去了市场而渐渐消逝,对于土楼营造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龙岩地区土楼建筑的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运用口述历史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出土楼营造技艺的完整流程。从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对土楼的保护和发展研究进行了补充,希望借此对土楼进行更好的保护。围绕这一中心观点,全文按照提出问题、现状调研、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四个部分进行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以土楼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与营造技艺传承的必要性作为研究背景,提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土楼营造技艺的研究实现土楼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动态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楼营造技艺的缺失,最后提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的迫切性。第二部分,选定龙岩地区的土楼建筑进行调研,得出土楼建筑的修复中存在规模性、真实性、专业性、适宜性及急切性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整理多位匠师的访谈结合现场修缮工程,得出营造技艺的建造过程包括牵石脚线、基础施工、墙体施工、立柱架梁、献架出水以及内部装修。第三部分,根据土楼营造技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营造技艺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社会意识改变带来的问题、传承人的局限性、传统工艺的消失以及保护制度建设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加强土楼营造技艺的社会保护意识、加强传承人的延续、以“公司+匠人”模式传承、加强政府的主导性以及依靠博物馆进行数字化传承。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土楼营造技艺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是实现土楼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三方面指出本文的创新点。

 

[71]谷娟.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研究[D].导师:王珊;杨思声;林秋达.华侨大学,2017.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黄龙古村落中民间信仰空间的研究,充分挖掘客家各类民间信仰空间与村落环境的多种有机融合关系,揭示了客家古村落中民间信仰空间对村民生活和村落生态等方面的意义。对闽西客家地区古村落民俗宗教研究有一定的资料意义,同时多方位地展示闽西客家村落传统文化,对于古村落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建筑学、民俗宗教学、景观风水学、人居环境学、农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田野调查、图说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代新农村主义庙宇剥离环境、独立大型化趋势建设方式不同,古村落神明空间是与村落环境、民居建筑、村民生活空间深度融合的,呈现覆盖广、种类丰富的景象。围绕此中心观点,论文展开三大部分剖析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首先整理调查了客家的自然地形、气候环境、历史发展,陈述民间信仰在众多因素影响下的发展、杂糅以及转化,呈现出的地域性民间信仰的性格。第二部分,主体研究。研究主体部分先从黄龙村民间信仰空间的总体布局入手,阐述其与村落整体环境的融合以及与社区生活的契合。随之分角度深入探讨信仰空间与村落各部分的有机关系,在土楼民居空间,结合客家居住文化,解析了神明空间对于民居生活和建筑生活空间影响;滨水地带民间信仰空间与各种水体环境的生态共生现象以及对于村民公共交往的意义;解析了村落及山林地区道路与不同神明空间的多种结合方式,以及道路作为神明祭祀临时空间对其形成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当代启示。首先对客家村落民间信仰的积极影响进行肯定和深度挖掘,其次对现代化发展给传统村落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结合传统村落的机制对民间信仰空间的保护传承与复兴提出建议。

 

[72]刘康.基于历史文献的明清福建民间防御性聚落研究[D].导师:陈志宏;罗景烈.华侨大学,2017.

摘要:福建滨海多山的地理环境,历史上的战争冲突、倭寇侵扰多有发生,尤其在明清时期,福建各地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建造了多种类型的防御性聚落,如土楼、土堡、寨庐、村堡等类型。已有对福建防御性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建筑实物的测绘调查研究,对于现存丰富的福建各地方志史料中相关防御性聚落的记载,却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方志史料的统计和分析、整理,梳理出福建地区的民间防御性聚落的发展过程、营建情况以及与军事聚落的关系。将社会学、历史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引入福建防御性聚落的研究中,通过对大量的文献、史料、地方志的阅读、统计、分析等,从多角度切入,全面、深入地透视福建防御性聚落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明清福建的民间防御性聚落不仅仅是民间自发产生的,也是官方把制的一个结果,福建民间防御性聚落从单纯军事上的抗敌御寇,慢慢与居住融为一体,到了后期居住功能甚至还变得更为重要。当然,这种演变并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和明清时期福建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有紧密关系。从明清福建地区的传统防御性聚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地方社会的生活状态,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在面对严峻的外部威胁之下,安全防御的社会需要,也体现了明清地方宗族社会的意识在不断的强化。防御性聚落与福建地区的乡族社会关系——防御性聚落的建造不仅仅增强了一个家族的宗族意识,同时还强化了地缘关系,但是在防御性聚落的建造还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地缘关系为辅。

 

[73]刘慧之.初溪客家古村落道路建设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7.

摘要:闽西客家古村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与保存了丰富的传统道路遗产,其道路建设与环境有着复杂的适应关系。而随着现代机械的发展,近现代城镇化发展节奏加快,村落中传统的道路受到冲击与破坏,也造成了道路文化的没落。本文通过对客家古村落的实地调查,以保存相对完好的初溪村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其道路建设对环境的适应经验与文化内涵。该研究有助于客家古村落道路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对当代新农村道路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回顾国内外乡村规划、人居环境学、道路规划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中关于村落道路建设及其与环境适应关系研究的进展;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田野调查,信息记录,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研究。阐述了闽西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分析了传统道路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价值低估与逐渐消逝,而客家古村落有着丰富的自发性与原生态的传统道路;作为本研究的背景和出发点。第二部分,主体研究。从总体布局、民宅生活、公共活动、农业生产与溪岸山林五个方面来挖掘初溪古村落道路与环境的复杂适应经验。在总体层面,主要对其历史过程、路网结构对环境的适应进行剖析。在民宅生活层面,分析了古村落道路与民居建设的形态适应和与民居交叠空间的丰富表现。在公共活动层面,发掘了古村落道路广场对公共活动的多样化承载,并探讨了道路对民俗活动的服务与文化延续。在农业生产层面,首先阐述了客家农耕文化的背景,其次分析了农耕道路在村落中的渗透与不同农业活动对道路的影响表现,展现了道路与农业生产的共生景象。在溪岸山林层面,分析了道路建设对水体的生态适应方式和山林的原生态保护。第三部分,启示与建议。反思客家古村落道路面临的破坏危机与当代新农村道路建设中以机械交通为导向,割裂环境的现状趋势,以及对古村落道路建设的价值探寻,继而当代新农村道路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74]陈金霞.土筑木构—建构视角下梅林古村落的地域性传承研究[D].导师:周宇舫.中央美术学院,2017.

摘要:在当代全球化蔓延的背景下,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国际式的建筑语汇也已在各地域中渗透,对地方的多样性和地域的独特性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乡村盲目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如何传承传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成为保持社会多元性和地域独特性的必要手段。本文以福建省丰富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案例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当今的普适化现象以“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观点为理论支撑展开讨论。并重点探索梅林镇梅林村独特的地域特色,总结其建构方式和古人的营造智慧,以充实和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体系的研究,实现地域特色的永续传承。本文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整体论文框架。通过研究村落发展历程和更新现状,在福建客家地域的普遍性基础上阐述梅林村的特殊性。第二章对国内外地域主义与批判性地域主义概念的发展脉络展开分析,进一步思考地域性和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相关案例探讨理论的实践性。第三章在批判性地域主义和建构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下,对客家民系民居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阅读,并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出福建客家民居的地域性特色及其建构方式。第四章在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以怀忍楼和翠玉轩两种典型的地域性建筑形态为例,总结发现客家先民建构民居的方式及营造空间的智慧,探索梅林村地域建筑的传承之路。第五章根据全文对梅林村地域传承进行总结,并对建构梅林地域特色的可能性及未来性提出设想。

 

[75]苟民欣.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策略探究[D].导师:周建华.西南大学,2017.

摘要:乡村社区是台湾地区地域文化的发源地,记录了各族群、部落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社区营造的风潮在台湾地区盛行,各地各区域都在积极开展社区营造工作,政府、社会和学术界也在该领域积极的探索。然而,关于如何科学的推进以社区营造为主题的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工作,还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标准,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开展对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论文首先对台湾地区乡村社区发展现状、台湾乡村社区的发展愿景,以及台湾优秀社区营造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乡村社区营造,对国外和大陆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和剖析,总结各地区的经验与不足,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然后对与本研究的相关的概念、理论和案例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论文后续的研究与探索奠定理论基础。根据台湾地区乡村社区的特色,对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生态型社区、传统文化型社区、休闲农业型社区和艺术型社区,而后以此为基础,对台湾地区七个代表性社区展开实地调研,针对各社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社区营造历程进行梳理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各社区的营造策略,最后总结出台湾地区乡村社区的普适型营造策略。论文结论部分,立足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高度,从社区组织与人才、景观、特色、建筑、文化、功能以及社区经济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台湾乡村社区的营造策略和途径。论文结尾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76]陶盼.南靖梅林客家话元音时长声学分析[D].导师:邱春安.江苏科技大学,2017.

摘要:语音具有四个基本特性:音色,音强,音高和音长。在实验语音学中,借助电子计算机、声学仪器和软件获取波形图和频谱图,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这四个基本特性。其中,波形反映音色,振幅反映音强,频率反映音高,时间反映音长。鉴于以往对客家话的研究多集中于元音共振峰频率和元音空间格局,本文从元音时长入手研究漳州地区梅林客家话,通过Praat语音分析软件观察波形、振幅和共振峰频率,标注元音以获取时长,然后提取和分析数据。本研究讨论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南靖梅林客家话CV音节中的元音时间组织结构是什么?(2)南靖梅林客家话CVN音节中的元音时间组织结构是什么?(3)南靖梅林客家话CV音节和CVN音节中的元音时间组织结构有哪些差异?本研究共有12名发音人(6名男性和6名女性),发音材料为296个单字,通过录音和标注,最后获得7160个样本。经过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CV音节。在单元音中,男性发音人的高元音和低元音的时长没有显著差异。女性发音人高元音[u]的时长长于低元音[a]。因此,元音时长和元音舌位高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在双元音中,13个双元音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包括[ai,au,eu,?u,iu],在这一类中,第一成分的时长相对较长,第二成分的时长相对较短。第二类包括[oi,i?,i?,ia,ua,ui],在这一类中,第一成分的时长相对较短,第二成分的时长相对较长。第三类包括[ie]和[u?],第一和第二成分的时长相近。(2)CVN音节。在单元音中,男性发音人[a]和[i]的时长没有显著区别,[a]和[u]的时长有显著区别。女性发音人低元音[a]的时长比高元音[i]和[u]的长,与莱氏元音内在时长理论相吻合。在双元音中,5个双元音可归为两类,第一类包括[i?],其三个成分的时长相近。其他四个双元音为第二类,它们的第二成分时长最长,其次是过渡段时长,第一成分的时长最短。(3)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鼻音韵尾对单元音和双元音的时长均有明显的影响。CVN的元音时长均小于CV的元音时长。另外,跟CV音节相比,CVN中的各个成分的时长比例获得了重新分配。这些体现了汉语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时长的内部补偿的特点。同时,在标注过程中,笔者发现在CV音节中,青年女性和老年女性[ua]和[ui]第一成分的时长有明显差异。

 

[77]肖安琪.赣南客家传统女装结构设计研究[D].导师:陈耕.湖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从服装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或民系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窥见民族文化认同和审美意识的擅变。赣南客家传统女装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结构特点是该民系身份识别的有力依据。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是我国服装艺术中独具代表的一种民族形式,是客家先民在生活和劳作中不断传承发展的产物。赣南客家的女装结构更是彰显着客家人的民族情怀和地域认同精神,女装结构的背后蕴含着客家人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体现着客家人勤劳质朴的优秀品质,是客家先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和财富体现。独具特色的客家女装因其鲜明的结构特征而被打上地域特色的标签。然而,今天的客家服饰却在西风东渐的发展趋势下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延续了千年的客家传统服饰文化也日趋消逝。因此,对于赣南客家女装结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整理和发掘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主要探讨赣南客家传统女装结构设计这一问题,对客家传统服装结构进行梳理、归纳并与现在社会的流行时尚相结合,其一是丰富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其二是指导设计实践创作。本文从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的介绍入手,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为文中的深入研究做理论背景分析;其次从客家传统女装发展概况出发,对赣南客家服饰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分析赣南客家女装与中原女装、闽粤台客家女装以及当地畲族女装的异同,为后面的研究作铺垫;接着研究赣南客家传统女装的结构及审美,在对赣南客家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对客家服装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赣南客家女子服装的结构特点和审美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研究传统女装结构的形成因素;然后论文分别从文化品质传承和结构改良方法两方面提出对于赣南客家传统女装结构的改良思路,并对赣南客家女装进行改良设计的实践;最后在结论中对论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78]商玉婷.客家妇女服饰的文化艺术特征研究[D].导师:胡小平.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服饰文化艺术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服饰最初产生的目的是遮体、保暖与装饰,随着社会的变迁,服饰逐渐具有承载特定的文化信息的价值。服饰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经济发展和审美意识的变迁。具有外在性的服饰文化,是判定和辨别一个民族的重要依据。客家服饰在其自然、人文、地理、历史的熏陶下,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特征。客家先民源于中原汉人,最初是因为逃避战乱而迁徙至南方多雨潮湿的丘陵之地,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积,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客家文化。客家服饰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以儒家和谐文化为价值取向,继承了魏晋遗风与中原服饰文化。受特殊生存环境的影响,客家服饰形式融合了当地土著民族服饰文化并不断创造和丰富,既保留了中原古文化的精华,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设计意识。粤东地区客家妇女服饰与客家妇女服饰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民间信仰、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其服饰上也呈现出个性、多样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其在形制和文化内涵上呈现出的一种独特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服饰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客家服饰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内容是丰富而有涵养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服饰留下了特殊的服装式样,是文化界一笔徇丽的瑰宝。在不同历史时期,客家妇女服饰总与其历史的演变与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积累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粤东地区客家妇女服饰进行调研,在文章中分别介绍了客家历史来源、客家传统文化特征、客家妇女服饰的承述和流变、粤东客家传统妇女服饰的外在特征以及审美分析。藉此呈现客家服饰的艺术特征,并了解粤东客家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智慧。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最终旨在传承与保护蕴含着精湛工艺技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客家传统服饰,将客家传统服饰风格融于现代女装的制作中,设计出一系列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相结合的作品。

 

[79]温亚.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演变初探[D].导师:张颀;王志刚.天津大学,2017.

摘要:当前,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动力作用下,伴随量大面广的“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不断地调整与重构。虽然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空前活跃,但是我国绝大多数普通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演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普通乡村聚落演变过程中,聚落边界盲目扩张,结构秩序紊乱无序,街巷空间尺度异化,蕴含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量被拆毁,新建及改造后的民居媚俗而粗糙。因此,解决乡村聚落特色流失难题,寻找一条集地域特色延续与可持续化发展于一体的新乡村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井冈山地区位于江西省“腹心”文化圈层,地处赣北土籍与赣南客家民系交汇区域,其乡村聚落具有多样性特征。本文以井冈山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采取“原型—变体—规则”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通过田野调查与类型划分相结合、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聚落形态类型划分、外显特征与历史演变。同时,从聚落整体形态、结构秩序与公共空间三个层面,解析井冈山地区乡村聚落“原型”特色与“变体”的演变特征;总结井冈山地区乡村聚落演变“规则”,从而揭示演变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探讨传承乡村聚落历史文脉的方法,并探寻一条适宜乡村聚落现代化转型之路。本文以井冈山地区10乡镇、31个聚落样本调研结果为基础,探究其乡村聚落的未来发展。本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作为井冈山地区乡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演变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对当代社会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困境提出回应,以期为今后乡村聚落演变与更新实践提供借鉴。

 

[80]钟山.普通村落住居传承与演变初探[D].导师:张颀;王志刚.天津大学,2017.

摘要:我国乡村正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未被列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的普通村落面临着特色流失的困境。这些村落的传统与特质在建设中大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挖掘,大量具有乡土特征与地域特色的传统住居被废弃拆除,而新建住居以城市为范本,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普通村落不同于传统村落,其中的住居不是静态历史的呈现,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过程,但对于普通村落住居的研究还远不足够。井冈山地处赣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是赣南客家文化与赣中本地土籍文化交融汇聚之处,两种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住居形态。本文以对井冈山地区普通村落的广泛调研为基础,分别归纳了客家与土籍的传统住居类型,并通过空间句法的计算,分析其空间组构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总结了井冈山地区住居的变迁,包括传统住居的演变过程和演变动因,以及新建住居的类型和成因;最后,探讨井冈山地区住居更新的适宜性原则与策略。分析传统住居能够为把握本地的传统特色与文化提供支撑,分析住居的演变则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存废的现状以及村民居住诉求的转变,对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乡村建设原则与策略的探讨正是以这两方面分析为依据。住居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传承地域文化的关键;作为与村民生活最紧密相关的物质空间,是改善村民生活的关键,住居更新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视点从传统村落转移到普通村落,从对住居的静态描述转移到对住居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后续发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普通村落住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81]罗招武.江西兴国坟墓营造习俗调查[D].导师:木霁弘;杨立权.云南大学,2017.

摘要:风水,是兴国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三僚风水村举世闻名,坟墓作为风水中阴宅的一类,兴国客家人历来重视。坟墓营造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其中涉及到对儒家文化的践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多方面的禁忌文化。坟墓营造习俗历经沧桑风云变幻仍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坟墓的水平也跟着提高。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完整记录了坟墓营造过程中的民俗事象,对于丧礼中的坟墓营造习俗与迁葬、做生基做了对比分析,尽量挖掘其蕴含的民俗内涵和民众心理。全文总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与研究目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君山村概况、君山村坟地分布情况和坟墓形制做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君山村的风水师做了阐述,分析了君山村风水师获得认可的方式、传承特点和当前处境;第四部分对坟墓营造习俗在君山村的表征做了完整记录,对丧葬习俗中的坟墓营造和迁葬、做生基做了对比;第五部分对君山村的风水师坟墓营造习俗的变迁做了分析。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了坟墓营造习俗的文化内涵,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82]童潇.连续梁桥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导师: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2017.

摘要:随着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桥梁工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挠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悬浇施工方法下的结构挠度更是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赣州客家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产生变化的的工程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现状,悬浇挂篮施工的原理、特点以及结构挠度的计算理论。2.制定对比方案,寻找影响结构悬臂端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临时支座与永久支座间距、临时支座拆除顺序、温度变化、边跨预应力张拉顺序。3.分析临时支座与永久支座的距离、临时固结结构拆除顺序对悬臂端挠度的具体影响方式,探究影响规律以及临时固结结构内力的变化等。体系转换的两个过程中挠度值的绝对值均随着支座间距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但挠曲变形的方向相反。对悬臂端总挠度而言,支座间距越大,挠度越大。当先拆除悬臂端侧时,整个过程中挠度表现为先下挠,后上挠;当先拆除边跨合龙段侧挠度时,先上挠,后下挠。4.分析温度效应对悬臂端挠度的影响,包括温度效应对系转换过程前、后以及过程中的影响。发现日照温度荷载可以其悬臂端下挠45mm,而与之相对应的“T”字结构悬臂端仅有20mm;降温作用使悬臂端产生上挠,挠度值分别为20mm和10mm;而年温温度荷载对结构挠度的影响程度较小。5.分析因边跨预应力张拉,造成边跨起拱,进而使得体系转换结束后主梁产生转角位移、悬臂端的挠度发生的变化。发现边跨合龙段预应力包括顶板束和底板束,分别对悬臂端挠度有不同的影响。底板束张拉越多,悬臂端挠度越大;顶板束越多,悬臂端挠度越小;顶板束与底板束作用相反。

 

[83]黄伟健.客家黄酒多糖的提取分离、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导师:白卫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客家黄酒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及饮用价值,是客家文化与酒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目前对客家黄酒的研究多集中于红曲、氨基甲酸乙酯、多酚、γ-氨基丁酸等,尚未对客家黄酒多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客家黄酒中多糖,有利于为阐明客家黄酒的营养及保健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以广东省紫金县黄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客家黄老酒为原料,对客家黄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同时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实验,从浓缩比、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个因素进行考察对客家黄酒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最优的结果,确定三个因素的考察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Solution分析并修正后得出客家黄酒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浓缩比1/4、乙醇浓度89%、醇沉时间22h。影响客家黄酒粗多糖提取率最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影响大小的排列顺序为:乙醇浓度〉浓缩比〉醇沉时间。按照最优修正工艺进行验证实验,客家黄酒粗多糖提取率为2.856%,与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0.01,修正后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可靠。(2)利用最优工艺提取客家黄酒粗多糖,经过除蛋白和透析后,再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中性和酸性两个组分,进而再采用Sephadex G-75凝胶色谱柱对两个组分分离纯化,因其中酸性组分分离效果较差而弃掉,最后得到纯化客家黄酒多糖组分G1。(3)经过紫外光谱、刚果红实验、GC-MS和HPLC-ELSD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1H谱图分析,综合得出客家黄酒多糖组分G1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还含有少量的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异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三糖;含有三股螺旋结构,含有氨基,不含糖醛酸,含有α型和β型糖苷构型,单糖残基的构型是吡喃型,不带有呋喃构型。(4)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设定的样品浓度范围下,客家黄酒多糖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清除羟基自由基、清除亚硝基的作用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纯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能力强于粗多糖,虽然客家黄酒多糖体外抗氧化效果弱于Vc,但客家黄酒多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生物活性,为客家黄酒多糖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84]莫依灿.乳酸菌对客家黄酒的影响研究[D].导师:赵文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本文对广东客家黄酒中的乳酸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黄酒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结合黄酒的发酵条件研究乳酸菌的基本特性;从黄酒基本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乳酸菌对黄酒发酵的影响;利用体外抗氧化体系研究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检测乳酸菌代谢γ-氨基丁酸的能力,从而为广东客家黄酒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1.对黄酒酒曲与发酵酒醪中的乳酸菌分离纯化,得到菌株A与E,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与GenBank上已提交的16 SrDNA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株菌均属于乳酸杆菌属。通过软件MEGA 6.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可知,A菌与植物乳杆菌、E菌与戊糖乳杆菌的16 SrDNA序列的亲缘性高达99%-100%,由此可判断A菌为植物乳杆菌、E菌为戊糖乳杆菌。2.菌株的产酸能力都很强;菌株的生长繁殖都会受到盐浓度增加的影响,当盐浓度达到8%后,菌株生长受到很大的抑制作用,其中A菌对盐浓度比E菌更为敏感;两菌株在酸性环境下都可生长,A菌与E菌的最适生长pH为4-6,大于最适pH范围后,生长都会受到抑制;A菌与E菌的生长会随着糖浓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但在高糖浓度下菌株仍可正常生长;菌株在乙醇浓度为6%时会受到强大的抑制作用,但在高乙醇浓度下,菌株仍在艰难生长,其中A菌对乙醇的耐受力较E菌更为敏感。3.发酵前期为糖化的主要阶段,为保证后期发酵的总糖含量,需控制乳酸菌在发酵前期的量;乳酸菌主要代谢产物为乳酸,这是总酸升高的主要原因,乳酸也是黄酒风味物质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在发酵中期增加乳酸菌的含量,在一定程度能增加黄酒的香味物质;乳酸菌会在发酵前期和中期使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因此,从工艺角度出发,在前期增加乳酸菌的量,能够增加黄酒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乳酸菌虽然能够降低酒精度,但作用微弱,故此时已无需考虑乳酸菌的作用。4.以客家黄酒为对照,乳酸菌代谢物清除OH?能力远高于客家黄酒,混合菌的能力弱于单株乳酸菌;A菌与混合菌的代谢物清除O~2?能力与客家黄酒很接近,E菌存在偏差;清除DPPH能力的排序为A菌>混合菌>E菌>客家黄酒;A菌与客家黄酒的还原能力较强,E菌和混合菌的还原能力在添加量为0.3 mL/m L时不再增强;测定乳酸菌培养48h后代谢GABA的量为A菌0.35 g/L,E菌0.36 g/L,混合菌0.37 g/L,说明乳酸菌对客家黄酒的功能性起到一定作用。

 

[85]郭布明.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文化内涵研究[D].导师:陈祖建.福建农林大学,2017.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字装饰艺术,极具地域文化内涵,以及具有研究保护价值。然而,随着中国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文字装饰艺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弱,同时,当今古村落的同质化现象对文字装饰艺术的保护影响较大。因此,传统建筑的文字装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正逐渐成为当今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的文献查阅,首先,从自然环境因素、同族聚居生活方式、中原文化情怀、宗教信仰、传统教育观念、客家山歌和民俗风情等方面剖析了影响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的形成因素;接着,进一步对闽西的永定土楼、以及与南靖接壤的土楼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与分类总结,分别从闽西土楼楼名、楹联、牌匾三个部分的主要文化内涵,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根据闽西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的发展方面不均衡、土楼住户不全力配合文字装饰艺术的保护工作等现状,提出了对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方法。本文以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内涵的角度,阐述了对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的系统性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能对今后闽西土楼文字装饰艺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86]李晓婉.清远阳山鲁塘乡村景观资源及其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应用[D].导师:柳建良;黄邦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鲁塘村是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黎埠镇下的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在上级的指示下,努力把鲁塘村建设为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发展乡村产业、旅游业,精准扶贫,意义重大。鲁塘村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农业景观、民俗文化景观资源等,选用鲁塘村作为研究案例说明乡村景观资源及其在休闲观光农业规划中的应用。对于鲁塘村的景观资源调查,进行了文献资料的调查、当地居民的采访,实地景观资源的勘测与数据测量,整理景观资源构成统计并进行分析,掌握其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具体信息,对其进行评价、结论和规划应用,总结出乡村景观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性——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休闲体验和文化传播,为休闲农业规划提供应用依据,得出鲁塘村休闲农业的五个主要功能规划——生态观光、乡村体验、休闲养生、文化教育和产业经济。依据鲁塘村景观资源的情况、评价与规划应用,总结鲁塘村景观资源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支撑与应用。起支撑作用的鲁塘村景观资源是6个主要景观资源;进行了鲁塘村景观资源如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景观资源如何在休闲农业中应用,从空间结构规划、功能规划、产业规划和应用景观资源的景点规划等方面探讨应用。在此基础上,规划了鲁塘村休闲农业总规划,对此进行了鲁塘村休闲农业道路规划分析、交通流线分析、景观流线分析、基础设施规划、防灾及安全规划、用地规划、支撑体系,总结了休闲农业规划思路。并进行鲁塘村景观资源在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的具体规划分析,总结出鲁塘村景观资源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应用论述,即乡村各种景观观光应用、乡村农业体验应用、乡村文化应用、乡村休闲活动应用和乡村产业应用。为扶贫鲁塘村,发展休闲农业,进行乡村旅游促进经济。但是在休闲农业规划过程中,会出现景观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盲目利用和乡土景观的同质化现象,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和“特色性”不再突出,休闲农业发展受到阻碍,乡村产业发展与转型也受到影响。对于乡村景观资源的构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本文对乡村景观资源分类、评价与规划应用等进行深入探讨,进而丰富乡村景观资源理论体系,为乡村休闲农业规划做好应用基础,同时指导乡村景观资源合理开发与应用实践,总结乡村景观资源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应用理论,为类似乡村休闲农业规划做参考。

 

[87]温立琼.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景观规划研究[D].导师:郭春华;彭嶷松;刘小冬.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随着“美丽中国”的提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再一次成为规划热点话题,也将人们对乡村景观规划的关注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美丽乡村”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2013年,但乡村的景观规划发展一直在火热地进行着。相对于村庄的单独发展,美丽乡村连片规划在资源利用和建设统筹方面更具发展优势,这给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新的规划视角。本文从美丽乡村连片规划的视角出发,首先,解读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背景和相关规划概念,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总结形成一个适用于乡村连片示范带的景观规划方法并运用于实例。通过文献阅读对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解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落后与不足之处,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经典案例,总结了对乡村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接着,分析在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景观规划中对乡村建设和景观布局有影响的自然、人文等要素,结合相关规划原则,构建一个对于乡村连片示范带切实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法,并最终将方法运用于五桂山镇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规划项目。本论文针对乡村连片景观规划,提出了分层次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将示范带分为区域(宏观)、示范带(中观)和村庄(微观)三个规划层面,从不同层面入手,根据各个层次的现状条件和发展需求,分别对主题定位、景观布局、基础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景观规划方案。并将理论方法运用于实际,结合对五桂山镇连片示范带的现状调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村庄的景观现状特征、资源分布情况、外部环境联系及村庄发展问题,明确连片带整体的景观优势和发展定位,并制定了适合五桂山镇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的景观规划方案。本文希望通过对美丽乡村连片规划的研究,丰富我国在美丽乡村规划中的理论探索,而五桂山镇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的规划实践也能给其他地区的乡村连片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88]李雯珊.赣语遂川方言农耕类词汇记录研究[D].导师:何彦诚.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遂川处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的交界地带,遂川方言包括赣语的吉安片和客家话的赣南片和闽南西片。遂川方言作为赣语中的一支,其一大特点是农耕类词汇特别丰富,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注意,因此值得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以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的遂川方言农耕类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记录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分类来调查和记录这些农耕类词汇和相关的农谚俗语,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词汇的形态和构成形式,最后探讨这些词汇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研究表明,赣语遂川方言农耕类词汇能够从农事、农具、农作物三个语义场来进行分类;词汇构成主要有添加词缀和复合两种形式,分别为:修饰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和并列式;语义组合方面可以分为摹声法、说明法、比拟法、双音法、借汉词法以及混合法等多种。除此之外,这些农耕类词汇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载着赣南地区农作物的品种、价值和栽种历史,特别是外来农作物的传入时间和当地特有的农作物物种及其药用价值。除此之外,遂川方言中有大量的农谚俗语,是遂川农民利用天气展开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

 

[89]范晖琳.广东省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导师:刘念;王明星;唐劲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广东省作为产茶大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以生态茶园旅游景区为旅游吸引物休闲农业旅游业快速兴起,满足了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的向往。景区标识系统是完善景区管理体系的重要设施,研究茶园景区内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对于构建茶园景区的独特意象,获得安全舒适的游客体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广东省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休闲类景区的标识系统设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标识与标识系统相关理论、生态茶园旅游景区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研究在标识系统设计时,如何重点体现广东省生态茶园旅游景区的相关设计内容,突出茶园特点及优势。文中通过结合生态茶园旅游景区内游览空间特点和游客视线方式分析标识系统在茶园内的布置方法,还分别从地域文化、地方茶文化、景区休闲特色、生态特性、针对不同游览人群特性及高度识别与意向性、科技信息技术7个特色设计思路进行特色阐述。通过对广东省内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较为成熟和成功且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且在实地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景区的基本概况、标识设计各特色思路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标识特色设计思路与空间布置方法在案例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其成功可借鉴之处和目前存在问题。最后将肇庆市德庆县通天山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设计作为设计实践对象:概括茶园景区基本情况,对茶园标识设计的特色思路进行分析,结合前面案例分析中的成功之处并借鉴做出与茶园特点相符的标识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论为:1.总结出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的内容主要为标识的分类、形态、色彩、材料、图形与文字、选址与布置方面,并确定可以展现茶园景区特色的规范且创意的标识设计的原则、主题和方案等;2.对广东省生态茶园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结合地域文化、地方茶文化、休闲特色、生态特性、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象征意向特色、科技信息技术等7个特色设计思路以及应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可作为茶园标识设计的借鉴;3.建立广东省生态茶园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结合景区各空间特点、人的视线方式、人行为惯性的布置方法。

 

[90]陈旖倩.客家文化视觉元素在旅游品牌形象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彭馨弘.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各个地方各个企业开始注重起本土旅游品牌的构建。品牌作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应当向旅游者传递本身所代表的独特形象,而目前,旅游业的品牌不单是在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更因聚焦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上。利用好当地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符号,整合地域文化,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借此提高受众群体对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度,避免旅游品牌同质化,并获得市场的肯定、消费者的认可和稳定的经济价值。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如建筑、服饰等从多方面反映了客家人的梦想和祈求,以及中国宗法社会的体制,将客家文化融入旅游品牌中,有利于打造地域性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提升旅游品牌的竞争力。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先从客家文化和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概述切入,然后从客家文化的视觉元素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体现这几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以三个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品牌为例,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地域文化下旅游品牌案例的构建方法;第三部分先分析了客家文化下旅游品牌的现状,再结合上文的案例分析后总结的构建方法,得出客家文化的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提升方法,分别从视觉元素的文化符号的创新和应用和多元化视觉形态的传播两方面来探讨,并阐述了客家文化的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将以上的提升方法运用到贺州路花温泉视觉形象设计的开发实践。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见解,并提出发展的趋势。

 

[91]周一芃.客家文化视域下的刘颖悟油画造型语言探究[D].导师:刘颖悟;彭小杭;林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摘要:本文主要以客家文化背景为视角,以造型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对造型语言与客家文化主题绘画的融合,客家绘画中画面构成关系的解析,以及在多元视域下的探索展开论述,以此来探究客家文化视域下刘颖悟油画造型语言的形成和嬗变。深入挖掘刘颖悟客家文化题材作品的造型语言和人文思想,以及对客家文化艺术观念的探索。

 

[92]伍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D].导师:柳建良;黄邦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采取必要的努力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社会人士都在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旅游开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实施方式,旅游开发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实现文化产业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够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第一,文章表明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乡村旅游等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非遗开发的原则。第三,是对兴宁大坪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状况,且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活动力、承载力三个角度出发,进行评估,着重引用了德尔菲法定性的分析方法,建立总的评价体系,再对当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汇总所有数据,对1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里克特量表法和模糊记分法两种定量的方法得出分析结果,结果将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衰退类和产业开发两大类。衰退类主要由兴宁版画、罗岗高山茶油、墨烟张墨条、新陂乐仙腐竹4项构成;产业开发类由兴宁赏灯节、杯花舞、竹板歌、罗家通书推算法、客家山歌、马灯舞、老酒酿造技艺、布骆包子豆腐制造技艺、花灯、黄粄10项构成。第四,文章对大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宜大坪当地的乡村旅游的规划,对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坪进行旅游场景构建与规划。场景构建规划主要分为民俗活动类、舞台实景表演类、博物馆展示类、手工技艺类、还有饮食体验类。得出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实景真人剧、休闲形式的农家乐是当前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大坪镇推行的可行性方式。本文在对梅州兴宁大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状况的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还对大坪镇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方式和场景构建做了详细的规划,这为保护和传承兴宁大坪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了助力。

 

[93]原野菁.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炼度仪思想奠基于汉代,完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整的仪式形成于宋代,并一直流传至今。遍及我国华北地区、江南地区、两广、闽台、港澳,甚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存在。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面广泛的道教仪式。道教醮仪肇始于汉代,形成于南北朝,唐宋时期发展完备,盛行于明清,上世纪中期以前曾广泛流行于湘、赣、闽、粤、桂、琼等南方地区。现存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的大幡醮仪是道教清事类科典中规模最大、耗资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一种醮坛法事。其中的炼度仪是大幡醮仪和闾山教法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炼度仪是一种以救拔非正常死亡者(非寿终正寝或病死都是非正常死亡,亦称“伤死”、“枉死”,后文简称“枉死”)之亡魂出离地狱中的枉死城,经过水火炼度淘魂铸魄,过阴炼洗脱生前罪孽,最后超度往生西天的仪式。另有搜捉、召考危害当地社会之鬼魂,对其进行超度的作用。并与施食仪式结合,使孤魂野鬼得到饱暖,远离村镇。其“阴超阳度”之功能,既为枉死亡魂寻找到理想的永恒归所,亦安抚了生者,为生者重构生活希望。炼度仪中所请赴炼神明之属性,道公身份,以及各种仪轨和不同仪轨所用法器、法术、符咒、科仪本、宗教信仰理论等,不仅体现出儒家思想“仁”之内涵,还体现出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尤其是其中的巫术等多种宗教信仰内容。所以,炼度仪本质上虽是道教科仪,但经道教闾山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一种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拥有佛教血统——主要是佛教瑜伽派,且保留民间信仰尤其是原始巫术内容的,多种宗教信仰相互融合的宗教仪式。这种多宗教信仰融合的特征并非道教闾山派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宗教信仰之中。炼度仪具有“阴超阳度”,安抚民心,教化民众,树立群体社会认同,发扬传承传统文化,支持道公群体发展等众多功能。同时具有现代价值——文化价值、产业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种价值。此二者是这一古老宗教仪式至今传承不辍之奥秘及其在当代社会之意义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社会价值及产业价值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申请“非遗”,进行活化的保护和适度开发。使古老的传统宗教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新的时代服务。

 

[94]邹智娴.广东省仁化县古村落景观特色与保护开发研究[D].导师:刘念;王明星;黄宜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景观特色,并留存了许多历史遗迹。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一些古村落景观特色挖掘以及保护开发陷入困境。由此,古村落的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开发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进行了评价与认定。仁化县古村落资源众多而丰富,本文选取了仁化县的7个代表性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图示表达法,以景观学、环境学与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以景观特色与保护开发为内容的研究。首先,提出研究课题、并对研究学术基础、研究方案与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以对仁化县古村落产生的背景研究及古村落景观的因素影响研究为先导;分析古村落的外部环境与空间格局,进而对古村落景观构成及组成要素中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进行详细阐述。再次,对仁化县古村落的景观特色进行整理,与国内相似的徽州、赣州区域的村落景观特色进行对比,并对其价值进行总结和评价。第四,将相关的古村落保护开发理论与方法,寓于仁化县古村落的留存现状的分析中,判断出仁化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所属的阶段性状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策略。研究结论:一是仁化县古村落具有粤北客家文化特色,拥有多元文化共融的古村落特色内涵;二是仁化县古村落具有地域融合的景观特色,极具观赏价值、研究价值以及旅游开发的价值;三是仁化县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应注重规划的基础工作,以及错位发展古村落旅游。本论文对仁化县古村落的景观特色进行了专业性的学术评估;对仁化县古村落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开发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一己之见。

 

[95]赵伯嘉.福建土楼旅游资源的开发[D].导师:李林.华中师范大学,2017.

摘要:福建土楼是位于闽南、闽西地区的土楼,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既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福建土楼,是闽西、闽南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的统一,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可供发掘,完全可以打造成为有别于武夷山和鼓浪屿的又一个福建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永定与南靖土楼群现都已经成为5A级景区,正说明了其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本文围绕“旅游资源开发”这一主旨,探索作为旅游资源的福建土楼健康和可持续性开发的正确方向、旅游开发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生性以及福建土楼旅游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寻求当下福建土楼旅游产品单一、游客体验差、文化内涵模糊、经济开发与遗产保护及居民生活矛盾突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差等种种问题的破解之法,建构起福建土楼旅游开发以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立体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寻求在市场化的商业体系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统一,以期为文化遗产的存续与发展提供可资研究、借鉴的样本。本文主要从背景、意义、价值、目标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确定论文选题,通过福建土楼的建筑特征、文化背景和旅游资源特点来研究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阐述福建土楼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认真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提出从政府重视土楼保护、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土楼居民参与性、完善配套设施、丰富开发手段、加快人才建设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来解决政府不重视土楼保护、景区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低、人才匮乏和品牌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从而推动福建土楼旅游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96]卓元昊.韶关市杨家寨传统村落特色及保护利用研究[D].导师:朱雪梅;李牧.广东工业大学,2017.

摘要:我国拥有璀璨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承载这些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其保存的风土民情、乡土建筑等历史文化要素种类繁多,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谱写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但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建筑和聚落形式,甚至是生活习性和民俗,均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基于此社会焦点问题,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也成为我国当前城乡建设的热点研究内容,保护与利用好传统村落已成当务之急,对此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所研究的杨家寨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梅花镇内,属于山地丘陵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大部分乡村仍保留农耕生活,使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杨家寨是乐昌地区少见的单姓大型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民俗风情多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对杨家寨的多次调研走访,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真实现状,根据杨家寨村当地的具体情况,挖掘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可行的该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文章首先指明了该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相关概念的解释,回顾了国内外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历程与理论研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在第二章介绍了杨家寨的地理人文背景以及自然气候特点,阐述了村落的发展历程和深入探讨了村落的文化渊源与民俗风情。第三章对杨家寨的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杨家寨格局演变的四个阶段和现存三核心格局的来源,并展示了村落中的空间构成要素。第四章从源流、类型、形制、材料、构造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杨家寨中传统建筑的特征。第五章为具体化的杨家寨保护利用的策略与措施,力求通过微观的、详细的、现实可行的活化利用措施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做法,以期为杨家寨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97]冯琪倬.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周旭丹;刘静.吉林农业大学,2017.

摘要:福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作为乡村中最具文化积淀和民俗风情的乡村,承载着人类历史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其中的文化积淀更是反映了中华发展史。福建闽西客家乡村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之一,孕育了客家的千年文化,承载了无数客家儿女的故乡梦。但是近年来,由于闽西客家乡村受到外来思想及经济发展的冲击,其乡村面貌在日逐一日的发生着变化,乡村景观在不断地向城市靠拢,客家乡村出现了脏乱差的景象,生态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原有的客家味道正在逐渐消失,客家乡村的特色正在逐步消亡。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对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进行设计,使其在以生态为基础的前提下,得到文化内涵的提升。使乡村景观不仅能满足客家人的生活生产需要,更能使人们在其中体会到客家文化,并使游子谨记这散发着淡淡香味的“悠悠乡愁”。论文中,对闽西客家乡村——培田村、洪坑村和文元村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研究,其中对培田村和洪坑村为代表的客家历史文化名村的优秀景观设计进行分析;而对文元村为代表的正在逐步失去客家文化的村落进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当代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设计的适合方法,为后期设计提供思路。本研究对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设计,从两个方向着手,首先是生态低碳;其次是民俗文化。生态低碳是当代景观建设的基础,更适用于乡村。对客家乡村而言,传统乡村的原始状态是生态的;而于现在而言,则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硬质的干扰与破坏,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为生态低碳。其次是民俗文化,也就是本文的探讨的重点。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才能保留住客家情,才能留得住客家儿女的乡愁。论文中对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入客家生活,从客家人的衣、食、住、行中提炼出客家物质与非物质景观元素,并探讨融入到客家乡村景观中的方式;最后从生态与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客家乡村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为实践设计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以理论研究为指导,探索实践出了一条适合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设计的道路;并通过黎明村的设计与实践来继续完善理论,找到一种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与发展的模式,使客家乡村保存住自己的特色,差异化发展,并使客家乡村景观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乡村生态安全的保障力;乡村社会利益的协调力以及乡村文化的承载力。让客家儿女永远的记住那悠悠的客家乡愁。

 

[98]李彩红.类型学视野下广西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接触研究[D].导师:覃凤余.广西大学,2017.

摘要:本文以四个壮语方言点(东兰、贵港、田阳、崇左)和六个汉语方言点(隆安、扶绥、南宁、桂平、博白、贺州)的分类词为研究对象,以Aikhenvald(2000)对分类词的研究理论为框架,从类型学的角度描写广西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在类型学特点上的异同,最后从接触的角度,探讨广西区内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由于接触产生的相互变异现象。全文分为四章,第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分类词理论知识、壮语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研究现状、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本文的研究框架、语料来源、术语界定等问题。第二章广西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语义系统。这一章分为四小节,一、二节分别描写归纳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语义系统,总结其类型学特点。第三节对比分析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语义系统的类型学差异。第四节从接触的视角,分析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由于接触,语义系统上带来的相互变异现象。第三章广西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的句法功能。这一章分为四小节,一、二节列举描写壮语和汉语各方言点分类词的句法功能。第三节对比分析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在句法功能上类型学特点的差异。第四节从接触的视角,论证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由于接触,句法功能上带来的相互变异现象。第四章结语。总结壮语方言和汉语方言分类词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类型学特点,以及由于接触所带来的相互变异现象。本文初步得出的结论有:语义上,汉语方言对人区分“性别”、“年龄”、“厌恶”等语义;动物视为“有生”;一维无生物的“分叉”语义,都是汉语方言与壮语接触带来的变异现象。而壮语方言分类词语义方面的变异现象是汉语方言分类词的借入,如“个、点”,丰富了壮语方言分类词的语义系统。句法功能上,壮语分类词的句法功能受汉语方言影响较大,如:“分类词+名词”表定指、分类词重叠表全量、“数词+分类词+名词”语序的来源。相反,汉语方言受壮语影响而产生的变异现象较弱,目前发现的是平话的前缀化现象是跟壮语接触所致。

 

[99]钟兰兰.江西德兴龙头山福建话与福建上杭古田话的语音比较[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17.

摘要:在语言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对濒危方言的研究无疑是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本文选取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乡,被当地人称为福建话的濒危方言进行描写研究,最终确定其为闽西客语。本文通过对其自身的音系描写,并将它的音系与《广韵》音系作比较、与祖籍地上杭古田话音系作比较,探究龙头山福建话声母的特点、韵母的特点、声调的特点,展示其离开祖籍地近两百年后的语音现状。希望能在濒危方言抢救和保存的工作簿中添加微小的一页。

 

[100]张秀美(TEO SIEW MUI).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码转换分析[D].导师:万莹.华中师范大学,2017.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会应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并且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环境进行自由转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应用不同语言并将之相互转换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语料分析等方法来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码、音调、音节转换现象,进一步分析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码转换的原因,了解马来西亚华人语言交际应用。同时,希望本文能对将来在马来西亚从事华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具体参考。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章的绪论,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华语、方言(如闽南语等)、英语、马来语等语言的语码转换。同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重点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使用现状,主要通过语言使用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语码转换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测试,了解华人社会语码转换的类型,然后从三个方面(马来语和华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分析、英语和华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分析以及华语和地方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分析)分别探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码转换的原因。第三部分:略谈造成马来西亚华人语码转换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语言地位的改变、时代科技的发展、教育环境的改善、语言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语言习惯等角度进一步了解、分析。

 

[101]邹庆全.东莞清溪客家山歌音乐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导师:姚佑南.广州大学,2017.

摘要: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山歌有着近800年的历史,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是清溪客家文化的着力点,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是清溪客家人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清溪客家山歌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清溪客家山歌,笔者近两年的时间多次参加清溪镇客家山歌会,耐心地向客家山歌传承人刘国权老师和客家山歌手们学习,从历史发展到传承创新,从客家井巷到文化舞台,对清溪客家山歌音乐特征与演唱风格进行深入研究。经过资料查阅、整理调研记录和亲身实践等撰写了本篇论文。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全面梳理客家山歌的来龙去脉与发展方向。从清溪的地理概况、客家山歌的历史发展、客家山歌的地域分布和客家山歌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章主要论述清溪客家山歌中的音乐特征,围绕着清溪客家山歌的音乐要素、语言特征和音乐体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客家山歌中的曲式曲调、节奏与节拍、各种衬词的运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的演唱、四句板和苦歌等。第三章主要是讲述客家山歌的演唱风格。从客家山歌的歌词内容到演唱形式,到再到演唱过程中技巧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全面讲述客家山歌在演唱过程中要把握的基本要点和音乐风格的处理。第四章主要论述客家山歌的演唱对声乐学习的启示,分别从音乐作品、音乐素养和音乐感悟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清溪客家山歌如何在当今社会中的活态运用与艺术升华。

 

[102]何瑶.梅州席狮舞的舞台创编研究[D].导师:邹罡.广州大学,2017.

摘要:席狮舞是梅州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它是一种在形态上和功能上都别具一格的广东狮子舞,是梅州城区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尼穿插于佛场间的一种游艺活动和假形舞蹈,又是佛家僧尼为民间举行吊亡仪式中的一种祭祀性舞蹈。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对梅州席狮舞的历史渊源、原态风貌及发展现状做了全方位的概述和分析。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第二部分中,对其舞台创编呈现进行总体归纳与分类,将梅州席狮舞的原生型舞人舞蹈与创作型舞蹈在表演内容与形式、人物形象、服装道具、音乐伴奏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梅州席狮舞的舞台创编探索出一条突破口;从而归纳出原生型舞人舞蹈典型“符号”的不变性,与创作型舞蹈在外在形式的延展性,并对不同类型席狮舞舞台作品创编特点的合理扬弃进行了思考。继而在第三部分中,以文化内涵的挖掘、动作形态的回溯以及审美追求的当代化这三个方面为席狮舞作品的实践路径;并对笔者的创编实践作品《忆席狮》与组舞《客家谣》之《席狮情》为例,进行实践呈现的剖析;最后在内在依据的探寻、动作与情感的把握和“艺术”与“技术”的衡量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梅州席狮舞作品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形成了运用理论研究指导舞台实践,从实践中再次总结经验,反馈于理论研究的创新型研究思路。

 

[103]钟敏丽.民国时期梅州华侨家族跨域生活研究[D].导师:肖文评.南昌大学,2017.

摘要:近代以来,梅州客家人到南洋谋生者不计其数。19世纪末20世纪初,梅州侨乡社会开始形成。华侨与侨眷主要通过侨批保持联系,“侨批”是华侨与侨眷之间的往来书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载体。本文以民国时期粤东梅县张家围张楚贤家族侨批为中心,充分利用侨批所记录的日常生活细节材料,将家乡与海外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历史学的文献解读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华侨家族的形成、经济生活、医疗养生活动以及丧葬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在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普通华侨家族在侨乡与南洋之间的跨域日常生活。清末“海禁”大开,兼之东南亚地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许多迫于生计压力的粤东民众“下南洋”,张楚贤家族成员便于民国初年开始陆续到南洋谋生。梅州民众到南洋所需时间较多,耗费不少,不过族人或同乡为其提供“过番”旅费和南洋的工作机会,使其得以顺利“过番”。受南洋浓重商业氛围影响,华侨家族非常重视子弟商业技能的培养。华侨与侨眷之间经济互动频繁,主要体现在华侨经常寄批款给侨眷用于日常消费,导致侨眷过于依赖批款,使华侨家族的生计深受南洋与家乡政治经济军事局势影响。华侨家族在面对疾病时,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包括寻医问药的医疗方法、各种养生方法和依靠求神问佛的民俗疗法。在华侨的影响下,中医、中药被传播至南洋,而南洋的西药、中成药也被带到梅州,提高了两地的医疗水平。民国时期侨乡的健康卫生观念,因之有了很大的改观。梅州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举办丧礼时多为死者做“香花佛事”,且热衷于寻找好“风水”。客籍华侨在南洋的丧葬习俗深受“唐山”的影响,讲求“叶落归根”,沿用梅州的丧葬礼俗。总而言之,民国时期华侨家族成员部分在家乡,部分在海外,虽然远隔重洋,但华侨与侨眷之间通过水客、侨批等方式联系密切,融为一体。华侨家族的生老病死、四时八节等日常生活,是在侨乡社会和南洋华侨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具有跨域性的特点,国内与海外联为一体,这是侨乡社会的突出特点。华侨与家乡之间经济、文化互动密切,推动了梅州侨乡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华侨家族事务的处理随着亲人移居海外,而跨越村界、乡界、国界,并随着国际社会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组成部分。通过侨批探讨民国时期普通华侨家族的跨域日常生活,研究海内外家族成员之间密切的互联互通及其社会影响,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华侨与侨乡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04]蔺淋娟.仪式与人生希望之重构—广西博白客家大幡醮仪刀山科仪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仪式的功能在于为生活建立终极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将生活提升,使人们摆脱了厌烦、无思想和绝望。这意义也是所有仪式的最终目标,是仪式得以存在和延续下去的力量。通过对桂东南大幡醮仪中刀山科仪的过程、结构、信仰、科仪本等进行分析解读,目的是探讨刀山科仪的仪式背后的功能意义,即刀山科仪重构人生希望之功能。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完整的记录刀山科仪详细的仪式过程,并整理归纳出刀山科仪仪式程式目录。并对刀山科仪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仪式的时间、空间、道具、文本、音乐、参与者及组织者,通过分析这些结构探讨刀山科仪的仪式内涵。其次,通过分析文献及资料,探讨了刀山科仪的存在根源,发现“刀山”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地狱中的“刀山剑树”的形象,封建迷信中的“刀山神判”,成人礼和道公出师中的上刀山表演,宗教仪式“练关释罪”中的刀山科仪,而大幡醮仪中的刀山科仪则是为人们“练关释罪”的闾山教仪式。该仪式能存在至今是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及风俗原因,道公和信众的两种需求的推动,刀山科仪自身的适应性等原因。再通过对比研究,把刀山科仪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刀山仪式进行对比,发现大幡醮仪刀山科仪具有仪式功能全面、仪式请神数量众多、参与人数多等特色。通过分析刀山科仪本,分析科仪本中蕴含的道教“劝善”内容及佛教的“忏悔”思想,归纳总结闾山教“四教合一”的宗教特色。最后,本文总结概括出刀山科仪的重构人生希望之功能并分析重构之路径,重构路径包括圣化仪式时间、空间、道具等,让世俗空间向神圣空间转化,最终帮助人们重构人生希望。再来探讨刀山科仪的当代价值及其保护利用途径,刀山科仪在当代的价值包括:文化传承价值、社会整合价值、宗教研究价值及艺术价值,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不打击、不干预、全面研究和整体保护的原则。

 

[105]邱少华.传承与变异:印尼美达华人宗教信仰研究[D].导师:郑一省.广西民族大学,2017.

摘要:作为海外移民,华人在踏上印尼国家的土地之时,面对迷茫未知的未来世界,充满恐惧的内心只能依靠宗教信仰排解,寻求心理慰藉。特别是经过“9·30”事件,被逼迁至棉兰之后,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美达华人侧重于依托精神世界的解放与满足,宗教信仰体系逐渐完善。在国内政治环境和祖籍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下,美达华人形成了多元神灵信仰体系,大传统下的佛道信仰、小传统下的民间信仰、异族鬼神崇拜等共同组成了美达华人的宗教信仰。其中,佛教体系的宗教观念承袭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道教体系下的乩童和宗教仪式为宗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信仰中的诸崇拜均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由此,可以发现,美达华人的宗教信仰很大程度上传承了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佛、道一体的神灵祭祀、沟通人神的道教仪式、实用主义的多元崇拜等宗教文化,但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印尼主流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美达华人的宗教信仰也进行了一定的变异,如出现了就地造神祭祀、异族鬼神崇拜等。美达华人宗教信仰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是华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凸显,但无论是传承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抑或对宗教信仰做出调适,均出自美达华人为在异国他乡求得稳定发展的功能需要。

 

[106]韩卓儒.客家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李朝晖.西南交通大学,2017.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对传统经济冲击下的历史街区,特别是对于客家历史街区该如何在保护与发展相互平衡?怎样做既能在适应旅游发展需求下,又能够传承和延续好客家地域文化,找到合适的更新方式,在保护历史街区自身价值的同时,寻求更好的发展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中适应新的需求,如何复兴历史街区的活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如何让松口古镇历史街区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不同人群的需求,以最大限度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传承和延续地域文脉,以满足和适应不同人群的发展需求。本文从研究背景入手,首先对国内外学术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保护规划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解读,接下来对历史街区、客家文化与适应性更新设计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文献梳理,并对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保护法律和条例进行归纳,结合适应性更新设计的一些手法和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和提出适用于用本文研究中相关的适应性需求;最后从需求出发,结合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古镇历史街区进行案例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调研活动,对于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传统的继承,更要以发展眼光来看待,挖掘历史建筑的文化潜质,思考和研究目前松口古镇历史街区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历史街区的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环境等,探索和总结出对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的相关方法和策略,为今后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景观设计的深入发展和改造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历史街区的深化建设,促进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

 

[107]胡筱倩.客家筝派与潮州筝派之比较研究[D].导师:贾江丽.山西大学,2017.

摘要:筝是中国传统乐器,它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从筝的发展追溯,在战国时期的秦地,已经有大规模的筝乐器演奏,因此筝往往被称之为秦筝。计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筝的发展漫长,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特征的6个流派,而简单的归类,又能够分成南北两个区域的部分。广东地区的筝的流派,包括了客家筝,以及潮州筝,这两个流派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带有自身的相应特色风格。本文主要对两流派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在以后的演奏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抓住两筝派的精髓,把握两筝曲的风格特色,能让更多热爱古筝艺术的老师及同学开始重视对传统筝派的认识了解及研究,从而能够促进相关传统可以予以继承发扬。文中,基于六个维度,对于客家筝以及潮州筝进行比较。全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针对此次研究的主题,方法,和相关综述进行陈述;第二部分之中,则主要针对于相应的地缘关系,和其民族音乐对于流派产生的相关影响;第三部分,从地域文化及曲目方面来比较两流派的同;第四部分,从记谱法、调式、板式、演奏技法方面来比较两流派的异;第五部分之中,基于昭君怨一曲,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深入分析两者的区别。第六部分则基于两类筝派的继承现状问题予以相关的考量。

 

[108]陈桃金.崇义客家梯田系统景观空间格局研究[D].导师:赖格英.江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崇义县所在的赣南地区,是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地,客家先民辗转迁徙来到这里,凭借顽强意志,以及从祖地带来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将中原的稻作文化与赣南山丘地形相融合,依山造田、耕耘收获开辟了崇义客家梯田。本文以江西省崇义县县域为遗产地范围的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为研究区,研究景观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空间格局。本文以崇义县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出发,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首先生成崇义梯田景观系统的景观类型图。通过所选取的景观指数,对该系统整体景观格局进行研究。随后进行分区景观比较研究,分析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合地形因子分析对景观格局地形分布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对崇义客家梯田系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景观格局组分来看,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以森林景观为主的优势类型突出。林地景观内部连通性强,受破坏程度低,林地形状因受人为刻意的改造而表现得较规整;梯田与普通农田景观类型面积仅次于林地景观,耕地资源也比较充足,其次为水域和居住用地。说明该区保存大量的森林,是梯田景观持续存在的重要基础,农业活动强烈。居民用地和耕地的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都比较大,破碎度较大,形状也比较复杂,居民点多分散分布于林地与耕地之间。这也是山区梯田景观在数据上的直观体现,突出了梯田区“森林-竹林-茶园-村庄-梯田-水流”有机分布的特色。而林地斑块数目最少,景观呈现相对破碎和连通度较大的特征。(2)景观中存在斑块数目占斑块总数91.19%的斑块处于<5 hm2,说明景观中存在较多这类小规模斑块,但景观面积的91.24%处于>l000hm2的层次上,说明景观呈现少数几个大斑块集聚分布,又有大量的小斑块相间分布的相对破碎的格局特征。崇义梯田系统景观中绝大多数景观都与林地的邻接比例较高,也说明林地作为景观中的优势类型对整个景观格局的重要性。(3)核心区约为非核心区的1/3,但除了梯田之外,其他景观类型面积占比都是核心区小于非核心区,核心区的耕地以梯田为主。两个区中的居住用地、耕地斑块个数较多,斑块密度高,核心区的林地斑块的连接性稍强于非核心区,两个区具有形成良好的连接性,布局相对聚集;两个区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不高,景观类型不多样、分布不均匀。(4)景观格局地形分布特征:水域、普通农田、居民用地、建设用地、滩涂和园地这几类景观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300m以下地带,它们的比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集中分布在0-15°的坡度范围,同时随着坡度的增加分布逐渐减少,而梯田、林地、采矿用地和草地分布相似,大多分布较高海拔。

 

[109]胡兴兴.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价及保护发展研究[D].导师:赖格英.江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化相关内容纷繁多彩,形式各具特色,饱含了劳动人们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过程中的勤劳和智慧,对我国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可圈可点的借鉴意义。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没有直接的交易市场,根据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旅游门票、农产品收入等经济指标来进行反映和计算,而非使用价值如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等一些隐形的价值却无法直接用市场价格的方法进行计量,很容易被忽略掉,使其价值的评价有所失真。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价显得非常迫切和有必要。本文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遗产地居民的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估算出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非使用价值,并且分析了遗产地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与非核心区居民的差异,对当地的保护发展做出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2914.20万元,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分别是839.29万元、1064.05万元和1011.92万元;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居民的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123.44元/a和140.07元/a,非核心区为核心区的1.14倍;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率为75.90%,非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率为72.39%,核心区略高于非核心区,反映了核心区居民对该农业文化遗产有更强烈的保护意愿。(2)支付意愿与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受该文化遗产影响程度及情感态度等因素呈正相关,与年龄、家庭负担等因素呈负相关;月平均收入状况、对该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是制约受访者支付行为的主要因素。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居民的抗议支付原因差别较大;核心区比重最大的抗议支付原因为家庭负担重,无能力支付,而非核心区居民比重最大的抗议支付原因是认为保护费用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支付,表明对保护缺乏一定的信心。(3)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保护发展既要根据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居民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又要认识到保护和发展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要注意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保护发展机制。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优化资源,形成合力,从而真正实现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10]林春毅.土楼梦幻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导师:雷振华;黄咸铮.南华大学,2017.

摘要: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文化经济最突出的标志是文化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比重大都达到GDP的10%以上。文化是旅游的载体,旅游是文化的体现。也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其吸引力也必将大大降低。客家文化有着极深的内涵,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建设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大剧院,必将成为国内外客家文化交流的文化艺术中心。本文立足于旅游项目风险管理基本过程,从旅游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价与控制三个方面阐述了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并以土楼梦幻旅游项目为案例,通过调查,实地走访,对土楼梦幻旅游项进行了风险管理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同,以SWOT分析为基础,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到影响该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了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技术风险及运营管理风险5个一级风险指标,市场风险等21个二级风险指标的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土楼梦幻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整体风险为一般风险,从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济风险处于较高风险,技术风险处于一般风险状态,社会风险、生态风险与运营管理风险处于较低风险状态。(3)通过对土楼梦幻旅游项目的风险综合分析,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了相关风险的控制策略,经济风险应关注市场风险与盈利能力风险的控制,社会风险应关注公共配套设施风险,生态风险关注自然环境变化风险的控制,技术风险应关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风险和工期延迟风险的控制,运营管理风险应关注演艺效果风险的控制。

 

[111]江传文.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D].导师:姚重军.西北民族大学,2017.

摘要: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是一项典型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于2010年入选为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的客家优秀民俗活动如今面临濒危、失传的困境。因此,有必要理清它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探索其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丰富其研究内容,为赣南其他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梳理营前镇地理概况和人文历史入手,探究了"九狮拜象"活动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在总结"九狮拜象"活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文化内涵、体育价值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以期得到发展"九狮拜象"活动及其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1、营前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孕育了多项客家民俗活动,当地的宗族斗争促进"九狮拜象"的形成与发展,让其活动内容与表演形式不断完善。2、"九狮拜象"产生于清朝初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体育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了不同的内涵。3、以"九狮拜象"为代表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有:(1)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2)传承人才缺失严重;(3)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够;(4)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针对"九狮拜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2)建立合理的传承人机制,加大对传承人培养;(3)以上犹陡水风景区为平台,发展客家民俗文化产业;(4)整合客家民俗资源,提高客家文化认同感。

 

[112]陈美蓉.西埌白话方言研究[D].导师:徐朝东.南京师范大学,2017.

摘要:与一般的方言田野调查不同的是,本课题采取字表结合词表的方式对西埌白话进行调查,以期较全面地反映西埌白话的语音系统。除此之外,与迁入地方言珠玑巷(西琅镇西冲村居民口传祖上来自珠玑巷)方言进行语音系统和词汇两方面的对比,以达到突显西埌白话历时变化的目的。西埌是客粤杂居,镇上50%的居民是客家人口。这样的客粤杂居情况,使西埌镇客粤双语交流非常普遍,西琅白话和西埌客家话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这种互动势必使西埌白话和西埌客家话产生新变化形成新面貌。而与西埌客家话的横向对比,涉及语音系统、词汇,特别是方言特征词,则探究西埌白话和西埌客家话的接触和共同演变。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西埌白话声母方面有上古层次,即非敷奉微读如帮滂並明,特别是明微母全然不分。另外,知母有少量字词通过离散至同部位鼻音队伍保留上古层次。韵母方面,“一乙” “别鳖”有别,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分等跟《广韵》系统贴近。从西埌白话韵母的离散音来看,我们认为早期西埌白话韵母系统不分开合和四等,没有u、y元音和以它们为韵头的复韵母。2.西埌白话跟珠玑巷方言声韵调上有不少对应:①声母方面,古浊声母清化仄声不送气,古日母演化方向一致等。②韵母方面,遇合三虞韵都有i层次,遇摄有o层次对应,蟹摄止摄西埌白话的(?)i层与珠玑巷方言的e层能建立对应。③声调方面,次浊平声都有混读为阴平调的现象。3.西埌白话对西琅客家话的影响是比较齐整的:西琅客家话古浊声母清化有一部分读不送气,西埌客家话精清从有一部分读如端透定而梅县话没有此种现象,西埌客家话共享了大量的粤方言特征词。西埌客家话对西埌白话的影响是比较零散的,一个字词一个字词地进行着:西埌白话“组”声母的又读,“蓖计伙计”韵母的离散,“鼻公”和“冰雹”等词汇的置换等等。并且,从音值角度考虑,结合“村村通”有线电视网工程和推普行动,我们认为西垠客家话背后有汉语普通话作为强有力的推手,把西埌客家话与它相同的部分叠置在西埌白话语音系统上。

 

[113]封昊阳.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空间分布与形态文化地理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湘东地区位于湖南地区的东部,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及岳阳市,东靠江西,北接湖北。此区域属于湘江流域,整体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峦迭障,地势宏伟,而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与汉江平原隔江相望。湘东地区整体属于湘赣民系,主要受到湘赣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自然环境、文化特征、历史沿革的共同作用下,湘东地区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丰富的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本文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和分析手法,从空间位置和历史时间两个维度,通过对多样本属性的归类整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继而系统性地分析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差异性。本文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本文选取出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因子,以Google Earth(谷歌地球)、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绘制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图册,并分析各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继而选取出民居类型、村落布局形态两类主导文化因子,借助于叠合法、主导因素法对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进行划分,共分成岳西北垸田文化区、湘东南部一明两暗民居文化区、湘东北堂厢式和四合天井型民居文化区、湘东中部一明两暗和堂厢式民居文化融合区四个文化区,并选取出各文化区特色鲜明的村落为代表分析各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同时对各文化区的主要成因进行阐述。最后,本文重点分析移民运动、经济技术、历史沿革、语言以及人文思想观念等因素,对湘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江西、湘南地区之间的关联。

 

[114]曹飞杨.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陈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湘南地区地处湖南南部,行政范围包括包含郴州、永州二市,位于湘、赣、粤、桂四省交界,是湖南的“南大门”。属“水注三江”之地。多条古道纵横连接,是历史上中原通往岭南的要冲与关键移民通道。湘南地区受自身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湘赣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影响,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景观特征,将其作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过渡区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相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文献资料、科学仪器辅助测量、田野调查法,横向归纳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空间分布规律性及差异性特征,继而纵向对比,探寻其村落及民居文化来源、背后衍变因子及演化机制。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提出背景、意义,对研究区域“湘南地区”与对象“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以及研究内容进行廓清;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为本文研究的基础,即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本章首先介绍了湘南地区概况,接着从文化因子确定、数据库构建技术路线、数据库样本选取、数据库组成四个方面构建数据库。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四个核心组成部分:(1)湘南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分析;(2)湘南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分;(3)湘南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影响因素分析;(4)探寻湘南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关联。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两点:一、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体现为以湘赣文化为主导,同时受到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影响,呈现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景观特征;二、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特征,是自然及人文所包含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115]莫文彬.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潮汕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类型研究[D].导师:肖大威;陈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潮汕地区是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的统称,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一带,东部与福建漳州市相连,西部与惠州市接壤,北面与梅州市、河源市相邻。潮汕地区早期作为南方古老百越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后经历史中原人口的多次迁入,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在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潮汕民系,并与客家、广府、南洋文化形成紧密的联系,且彼此相互影响。“潮州厝,皇宫起”是用于形容潮汕民居建筑的民间俗语,指其建筑形式、规模、装饰可与皇宫宅院所媲美,结合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相对封闭自然环境,以及潮汕民系较强宗族保护、文化传承意识,使得大量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特的传统村落及民居得以保留下来,为本文开展关于潮汕传统村落、民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研究视角,以传统村落及民居为研究对象,借助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各文化因子进行空间分布特征概括,并形成相关文化地理图册等成果。同时,对潮汕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进行文化区划,结合自然环境、行政建制、移民与地区开发、人文观念等影响因素,对各文化区景观特征、背后成因进行分析,结合与潮汕相关文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相互之间的在传统村落、民居方面的差异及相关原因。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主要内容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本文研究背景、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研究范围、对象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总体框架,并对国内外文化地理学、传统村落及民居和潮汕地区的村落及民居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对潮汕的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相关文化因子进行了界定、筛选,确定了村落平面形态、民居平面类型为2类主导文化因子及9类辅助文化因子,通过Google地图及Arcgis等软件录入文化因子信息,构建为本文关于潮汕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的信息数据库。第四至七章分别是本文的四个研究核心内容:(1)绘制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图册;(2)划分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区划;(3)分析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4)探讨潮汕地区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有两点研究结论:一、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呈现以潮汕文化为主导,受客家、广府、土著、南洋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多元融合、共存的文化景观现象。二、潮汕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景观受到所处地理环境、行政建制、移民与地区开发及人文意识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116]殷永.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类型研究[D].导师:肖大威;陈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桂东地区位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的华南地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四市组成,位于三省交界区域,东部与广东省交界,北部与湖南省相接。广西桂东地区在文化区划上,虽然也属于广府地区,但该区域相对于广西西部壮族地区和广东广府核心区而言,处于文化的边缘地带。桂东地区内的广府民系与岭南地区其它民系相互融合,同时保留较多的土著文化和中原特色,主要分为瑶族地居式、广府与客家三类民居,村落与民居各具特色。始建于公元前219年的潇贺古道,将桂东地区与中原地区互相连接,百越地区的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接纳了来自长江与黄河的文明。桂东地区至今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村落与民居,至目前为止,桂东地区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中国传统村落38处,广西历史文化名镇2处,广西历史文化名村10处,广西传统村落129处。桂东地区的传统村落与民居距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牵制力核心区域较远,村落与民居作为民族自身特有文化的具象体现,此地区的建筑形制获得了比较大的自由度。桂东片区作为个民族文化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此处的传统村落与民居形制会具有更丰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俗性的特点,具有种类丰富、形态独特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景观。本论文通过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与建筑学的分析手法,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两个维度,结合传统村落的结构以及民居类型,来对广西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结构规律和空间差异,并通过田野数据普查、跨学科交叉方法对这些特点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分析。主要成果包括:结合软件分析构建与整理广西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划分不同的广西桂东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分析广西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地理特点的产生原因及演化机制;探索与讨论广西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周边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桂东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类型文化地理分区主要为:玉林从厝-天井堂厢民居文化区、贺州-蒙山县排屋-天井堂厢民居文化区、梧州三间两廊-排屋民居文化区、贵港-容县从厝-三间两廊民居文化区四个文化区。地区内总体呈现广府文化为主导,湘赣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壮族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地理景观。(2)桂东地区传统村落及文化地理景观的形成,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移民与地区发展、人文思想观念等因素有关。

 

[117]曾熙.客家文学批评研究[D].导师:李萃茂.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客家文学是地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批评语境下,批评者围绕客家文学展开了多元的批评实践。本论文以客家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批评语境下的客家文学批评状态、客家文学批评的内在理路、客家文学批评的理论思考等方面层层递进展开分析。客家文学批评根植于自觉意识的出现,批评者主动意识的增强等背景资源使得其边缘活力得以展现出来,各种思潮的兴起也顺势助推了其发展;在这三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铸就了客家文学丰富而复杂的文学批评世界。论文通过对客家文学多元批评实践的梳理和归纳,判断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客家文学批评呈现了一定的视角和特质,即展现话语喧哗特征的多元批评状态,立足客家书写特质呈现明显的文化批评倾向,且在批评心态视角上存在文化心态观照的故土情结,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内在批评理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最后对客家文学批评展开了理论的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地域文学大框架中探索了客家文学批评的意义、缺失以及所引发的新时期地域文学的思考。

 

[118]陈峭苇.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7.

摘要: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众多,但如同大多数传统民居一样,在现代化的洪流之下也面临着溃散的困境。本选题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立足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建筑学本体范畴的通体认识之基础上,通过回顾和分析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潜藏其后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就系统而言,民居的演化具有自组织的特点,以自组织理论对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可以深刻的理解其演化的发生条件、运动过程(系统状态与结构的变化)以及作用机制等,由此认识其内在的演化规律,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形成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和条件,协同与竞争是系统结构转变的动力学机制,超循环是演化过程中系统层次整合作用发生的组织学机制,分形从微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各种层次或组分之间形态和结构关系的改变,突变则从宏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状态的变化。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传统”与“现代化”的含义,指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的过程,民居的演化离不开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民居同样具有四个相对应的子系统,桂东南客家民居演化的相关研究就是在自组织理论指导下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基础性研究。通过详细分析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类型、结构、装饰装修、防御组织等建筑本体的内容,并总结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和成因,从而构成研究得以深入的基础。二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历史和现实与自组织理论的契合。首先回顾桂东南客家民居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从中认识其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表现、特征和作用机制。自发性、适应性和自相似性是客家民居系统演化的基本表现,尤其是自相似性所反映的分形逻辑,为认识客家民居地域性的形成以及进一步探究其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而历史上(主要是明清以来)的桂东南客家民居可以概括为一个相对封闭、近平衡态、低度有序和短程关联的系统。继而从动力学和组织学两个方面探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机制,指出由于在动力学层次上缺乏强有力的协同与竞争,同时在组织学层次上也未能构建复杂的超循环关系,桂东南客家民居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演化非常缓慢。在以上认识基础上,论文指出历史上的桂东南客家民居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近平衡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然后简要描述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现状,并选择性的分析若干典型符号和现象的变化,认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系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主要条件已逐步形成,传统的协同竞争力急剧下降,传统的超循环关系发生断裂,传统的分形结构被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被打破,从而表现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突变状态。在解决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基础上,尤其是基于对历史与现状深刻的认识,面对桂东南客家民居未来的发展,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策略和方法。宏观的层面主张在培育自组织整体性观念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自组织性,这是客家民居发展的关键和基本策略。微观的层面主要是在宏观思想指导下基于建筑学本体范畴提出的设计方法论,首先探讨浅设计,这是关于如何通过扩大设计过程开放性来提高系统自组织性的方法;其次是主张符号的采用,这是关于如何构建系统超循环组织关系的方法;然后探讨分形的方法,这是关于如何恢复系统结构整体性和发展连续性的方法;最后强调范式的重建,指出价值认同的确立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根本所在。这四个方面具有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浅设计是基于开放性原则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符号应用是在开放环境下保证浅设计传统方向的一种手段,分形则是处理符号的一种具体的方法,通过以上过程形成范式并重建传统的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传统客家民居的发展。

 

[119]徐家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石城灯彩的当代价值研究[D].导师:肖锋.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源并发展存在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族群中,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文化比比皆是。赣南作为著名的客家人聚集地之一,在时代的变迁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了一道靓丽文化风景线。石城县作为赣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石城灯彩是赣南民俗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对石城灯彩这一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灯彩活动,灯彩旅游逐渐成为石城县重要的文化与经济活动。加大对石城灯彩起源、发展、成果等各方面的研究,探寻石城灯彩的文化、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发展石城民俗体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灯彩民俗体育项目对石城县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对石城灯彩的生存环境、发展状态、代表人物、主要形式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选题依据,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收集分析以往研究文献,从整体上对于研究具有较高相关度的民俗体育、石城县灯彩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石城灯彩的发展概况研究,包括石城灯彩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分布。第四部分对石城灯彩的个案考察,分别考察了龙灯、茶篮灯、板凳龙;第五部分对石城灯彩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开发与利用石城灯彩的主要策略,包括:完善保护制度、发展旅游事业、挖掘历史、培养人才、创新创特。研究发现石城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其价值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民俗延续与强化、文化符号建构、社会规范教育、健娱身心祛病、艺术熏陶感染、创造经济财富等方面。今后,通过制订完善的保护制度、发展灯彩旅游、培养灯彩人才和创新灯彩等措施有利于开发利用石城灯彩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120]姚婷婷.变迁与坚守:赣州殡仪馆的传统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导师:肖艳平.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殡仪馆中的仪式音乐,通过对殡仪馆仪式音乐和民间传统葬礼仪式的比较,发现殡仪馆在举行仪式中采取传统丧葬仪式及音乐,并考察形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看到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客家族群对文化的选择,和客家人的世界观。本文是建立在笔者对客家地区赣州城乡丧葬仪式进行田野考察、民间采访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而作的浅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研究赣南殡仪馆的传统丧葬仪式。第一部分介绍客家人传统丧葬仪式。通过具体的个案调查分析其丧葬形式、乐班组成、仪式过程常用曲牌等内容折射出客家文化内涵;第二部描述城市殡仪馆中的丧葬仪式。该章节同样是建立在个案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与第一章节进行形成对比呼应;第三部分对传统丧葬仪式与殡仪馆丧葬仪式及音乐比较。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首先比较传统丧葬仪式与殡仪馆丧葬仪式的仪式过程、组合形式。其次比较传统丧葬仪式与殡仪馆丧葬仪式的乐器特征及常用曲牌。通过上诉两个部分的比较分别阐述传统丧葬仪式音乐在殡仪馆中变迁与坚守的原因及意义;第四部分阐述传统丧葬仪式音乐的教化、凝聚及驱动等功能。

 

[121]郑奥成.石城灯彩民俗体育文化对乡村治理影响的研究[D].导师:吴玉华.赣南师范大学,2017.

摘要:21世纪后,随着乡村社会市场化与民主化的纵深迈进,中国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也日益严峻。过去以政府为主导,乡村社会组织为附属的主流乡村治理形式,在面对日益深化的乡村社会矛盾时,已难以适切,寻求新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相比于政府主导,各乡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模式,或者以法律强制性手段实施的各种治理手段来说,以文化为中心的乡村治理模式,具有渗透力强、稳定性高、自我发展快等优点,更加具有效率性和实用性。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员,文化底蕴深厚,绵延历史数千年,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乡村社会,其影响力更加巨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对石城灯彩民俗体育的背景起源、各项目开展现状、组织开展形式及其对当代乡村治理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并消除其负面影响,强化其社会治理功能的有效措施,为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石城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种类繁多,主要有秆龙灯、茶篮灯、板桥龙灯、船灯、竹篙灯、蛇龙灯、荷花灯、走马灯、宝伞灯、金鸡灯、狮灯等30余种。其中茶篮灯、蛇龙灯和板桥龙灯极具地方代表性,且开展情况较好。(2)石城灯彩民俗体育文化对乡村治理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又有不足的一面,其有利的一面主要有: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村民文化归属感;联动不同社会结构,团结人心,促进文化建设;建立村民优良道德品质,保持社会稳定。其不足的一面主要有:村落间容易造成互相攀比的心态;不法之徒趁机敛财;缺乏正确引导,易造成封建迷信;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危害社会公共安全。(3)提出了建立石城灯彩民俗体育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目标:培养新的传承人,创新灯彩内容形式;推出新政策,促进灯彩民俗体育文化与乡村治理互补共进;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原则: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为中心的原则,长期发展和稳步前进兼顾原则,具体措施:深入挖掘、发扬石城灯彩民俗体育的特色;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普及发展,使石城灯彩民俗体育文化影响更加深远;结合群众体育,建立群众基础,扩宽乡村治理广度;结合旅游资源,搭建推广舞台,吸引多方投资,提升经济水平;结合新媒介,构建新型推广渠道;进行规范管理。

 

[122]罗琳.白石客家村落应对山地环境营造智慧研究[D].导师:凌世德.厦门大学,2017.

摘要:白石村作为自然形成,发展至今保存尚好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应对山地环境的发展中,不仅保存了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特点,同时在聚落、建筑营造上体现了独具的山地营造智慧。现今在城市化快速进程和全国传统村落保护思潮的推进下,白石村作为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亟待对白石村聚落形态和建筑特色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总结出其应对山地环境营造的一般规律,以指导白石村今后的保护与传承。现今对客家的研究中,对客家村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研究尚不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客家研究的视角,对其他散落在闽西纵横交错的山地环境中相似传统村落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之下,着眼于白石村应对山地环境的营造智慧,在课题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设计实践等方法,从客家传统文化,到山地环境,到白石村的聚落和建筑层面的相关要素进行研究,分析梳理,总结出白石村应对山地环境营造的一般规律。最后,分析村落当前发展需求,以前文研究为理论基础,以设计实践为载体,尝试性的提出山地型聚落白石村在聚落和建筑层面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全文将以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背景研究,论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与框架。对研究对象白石村从时间和范围上进行界定,对山地环境、闽西客家、营造智慧等进行概念界定,对客家研究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白石村山地营造规律研究,包括三章内容,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简单测绘、草图绘制、与村民访谈等方法,对白石村聚落和建筑层面应对山地环境的营造智慧深入分析。第二章概要介绍了白石村的相关概况和村落价值;第三章从影响因素、布局方式、道路系统和用水智慧四个方面,分析了聚落层面应对山地环境的营造智慧;第四章从建筑形制、接地形态、院落空间、内外部形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层面应对山地环境的营造智慧。总体分析了其作为闽西客家村落的特点及其应对山地环境发生的演变,从各方面分类总结出其一般规律。第三部分为设计实践研究,在深入分析和充分了解白石村聚落和建筑应对山地环境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村落需求,选取合适地块,做尝试性的设计实践研究,希望以设计为载体,提出较为合宜的白石村聚落和建筑更新原则与方法,以期对白石村后续的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123]杨慧芬.福建连城芷溪村文化景观基因及其保护性规划研究[D].导师: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2017.

摘要: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散落在各地的传统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根,则可以将传统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追根溯源的载体。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域个性缺失,形象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古村落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其数量正不断地锐减,催生出的千村一面现象逐渐蔓延。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契合古村落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其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延续传统村落文化脉络。目前国内除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有具体的说明外,针对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技术路线可循,导致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不够规范,没有针对性。鉴于此,笔者希望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思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策略,由于每个历史文化村镇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恰是围绕了文化的独特性展开。如果运用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理论来深入研究,便能够为各个不同历史文化村落提供量身定制的保护性规划方案。本文选题依托于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福建传统村落景观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研究》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利用研究》,以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村为例,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理论展开研究,通过对村落的现状调研和文化内涵剖析,确定了芷溪村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充分挖掘了芷溪村的景观基因,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内涵,进行基因要素的分类编码和景观基因图谱信息链的构建,并将其运用到芷溪村的保护规划中;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的传承路径和基因改良方法,提出了芷溪村保护中与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初步绘制了芷溪村保护规划的分区方案,为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和思路。

 

[124]黄倩.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语音比较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本文在对钦廉片粤语中具有代表性的钦州市区白话和北海合浦县廉州镇廉州话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语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和比较,力图全面揭示钦廉片粤语语音的面貌和特点,为广西粤方言语音比较研究提供翔实的一手语料,为广西粤方言内部划分提供一些科学佐证,为丰富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一些依据。本文由六大部分组成:一、第一章:概论。主要介绍钦州市与北海廉州镇的人文地理概况和语言概况,并简述广西粤方言语音研究的现状,同时也就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释说明,对其中所使用的方言材料来源和文章中所使用的符号表示的意义等方面简单介绍。二、第二章: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语音系统。对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的语音系统进行系统的描写,归纳它们的声韵调系统,并梳理出两个方言点的声韵调配合关系表。三、第三章: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语音纵向比较研究。将钦州市区白话、北海廉州话的声韵调分别与中古音的声韵调系统对比,揭示钦州市区白话和北海廉州话的语音特征。四、第四章: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语音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将这两个方言点与广州话(广府粤语)、南宁亭子平话(桂南平话)、博白县沙河客家话(客家话)、玉林白话(勾漏片)、贵港白话、南宁白话等6个方言点之间的语音横向比较,揭示彼此在语音方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五、第五章:结语。基于上文对钦州市区白话、北海廉州话语音的纵横向比较分析结果,总结二者的主要语音特征及语言接触的特点与规律,并对其归属问题进行探讨。六、第六章:附录。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同音字汇。

 

[125]潘罗慧子.赣南采茶戏主奏乐器—勾筒与二胡差异之研究[D].导师:赵寒阳.中央音乐学院,2017.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日益重视,赣南采茶戏这一地方剧种的表演及音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传播。文章主要介绍赣南采茶戏伴奏的主奏乐器——勾筒的音乐艺术。借助与二胡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比较来说明勾筒特别的表演形式与音乐魅力,从而体现出勾筒这一民间乐器在赣南采茶戏的音乐艺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26]郎婷.原真性视角下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研究[D].导师:何峰.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为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广西开展了“广西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广西生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它以强调原始整体地保护与保存当地民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原真文化)为准则,而原真文化离不开人们的代代保护和宣传,品牌形象是作为宣传其原真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业之后,品牌形象是作为其吸引旅游者最直观的因素之一。从调查走访我们可以发现,广西生态博物馆在品牌形象建立上存在着缺乏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形象设计缺乏关联性;特色不明显,形象趋于同质化;可识别性低,缺乏功能实用性;宣传力度弱,缺少传播渠道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接影响了广西生态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阻碍了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一套整体系统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广西全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数居全国第一位。全区建有十座生态博物馆,其中包含了壮、瑶、苗、侗、汉、京五个民族,而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生态博物馆就占有七个,因此在塑造各站的品牌形象时要从本身的原始民族文化内涵中挖掘和提炼出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设计符号才能形成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在其品牌形象的塑造中,将原真性的理念融入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塑造里,能更好的突出广西生态博物馆的中心理念和核心文化,通过加深外界群众对民族原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提高广西生态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游客文化体验和当地居民文化认同的双重价值,对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原真性的视角出发探讨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提出“原真性”的体现是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建立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原真性”的概念和与品牌形象设计的关联性的分析,以客观主义原真性界定本文的文化资源研究范围,以存在主义原真性界定本文的调查对象研究范围,以建构主义原真性界定本文的视觉设计研究范围。通过以上对视觉设计研究范围的界定来探讨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的设计策略。如何体现在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中体现“原真性”,是本文的重点。在对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过程中,主要先对于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原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在表层的原真文化资源中挖掘深沉的原真文化内涵。通过结合调查不同主体对于广西生态博物馆形象的感知,总结出“以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和“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定位原则。其次以前期的形象调查和定位为基础,确定属于广西生态博物馆的设计原则包括“凸显原真文化的独特性”、“增强原真文化的体验性”以及“注重与人文地理环境的融合性”这三方面。最后在设计原则上运用设计符号学的理论对广西生态博物的原真文化资源进行提取与转换,以“尊重原真文化符号的历史本源意义”和“重视体原真文化符号的多层次转换”的视觉符号转换原则,分别从视觉识别符号系统设计和其他感觉形象设计这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的视觉识别符号与原真性之间的关系。广西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建立的第二代生态博物馆,它的建立对保护并传承广西多民族文化特色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其品牌形象的建立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这会影响和阻碍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通过视觉符号设计来提升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如何把原始独特的民族文化纳入到品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中,使广西生态博物馆品牌形象塑造成型,彰显个性魅力,通过此次研究,以求对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形象视觉设计上尽一份绵薄之力。

 

[127]王佳栋.基于农户视角的旧村复垦受偿意愿调查分析[D].导师:范胜龙.福建农林大学,2017.

摘要:福建省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旧村复垦旨在鼓励农民把无人或少人居住的旧房推倒,整理成连片耕地,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缓解福建省城乡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旧村复垦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垦不复垦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了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补偿,安置规划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过程。在推进旧村复垦的过程中,农户必然地对征迁补偿怀有不同程度的意愿和诉求,在补偿标准的合理性上有自己的考量,甚至对区域政府相对统一的补偿标准产生一定的分歧,而这些问题又是政府无法回避且必须兼顾解决的。本研究拟对旧村复垦所涉及农户的受偿意愿进行分析,以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和龙岩市长汀县作为研究区域,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农户复垦意愿信息。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状况、文化渊源、政策认知以及其他因素选取理论自变量,在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分析,运用多元有序回归模型,筛选出若干影响因子,分别对农户复垦政策认知情况、复垦补偿诉求情况、复垦后转移安置意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复垦后耕地耕作权归属对于农户可接受补偿金额有较大影响,复垦后耕地若仍归农户耕作,农户是可以接受补偿金额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2)政府复垦政策宣传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农户对于旧村复垦项目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复垦态度和受偿意愿。(3)房屋成新度和旧房所处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对于个别农户的复垦态度有较大影响。文化渊源对于农户的复垦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较于妈祖文化圈,客家文化族群的土地情结或更加厚重,接受复垦的农户比重较低。(4)绝大多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土地依存度较高,其接受复垦意愿比较强烈,在农村中从事非农业以及城市就业的农户对于在复垦后土地上继续耕种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5)福建省当前的旧村复垦补偿标准不统一,不够细化,基本是以县级为单位,一县一标准,而补偿标准通常是县级国土部门自行起草,并没有经过专家严格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农户代表的参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自然便有待商榷了。(6)大部分受访农户偏向于就近安置,因此,通过资金安置替代,或者中心村的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先安置后复垦"是复垦农户的首要诉求。(7)教育、医疗和交通问题是农户生活安居关注的重要问题;安置点周围配套建设有学校、医疗机构、硬化道路是农户的主要诉求。

 

[128]卢通洋.饶宁新版《出水莲》的作品与演奏分析[D].导师:岳军.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出水莲》是客家筝派中的代表曲目之一。由于历史的变迁,客家筝派是唯一一个南派与北派相结合的古筝流派。由于笔者正在学习的是饶宁新老师版本的《出水莲》,因此本文将围绕饶宁新版本为切入点来分析此乐曲。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乐曲《出水莲》:第一部分概述了乐曲《出水莲》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第二部分从乐曲记谱特点和结构特点两个方面来描述了乐曲《出水莲》的创作特点;第三部分从自身的演奏出发,研究了乐曲演奏技巧特点、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演的要领,以及乐曲的表演的形式。在乐曲情感表达方面,通过肢体语言和技术技巧两个方面来阐述。舞台表演则根据多年的舞台经验的积累,通过基本功、乐感和演奏风格来分析乐曲《出水莲》的舞台表演。

 

[129]游科庆.河源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导师:刘澈元.广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也进入了快车道,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如今,人们出行旅游主要以休闲、度假、娱乐、养生为主,大多数温泉地靠近田园乡间、郊区,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好,有山有水,空气新鲜,及平时城市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因此,温泉旅游就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好去处,天气越冷,温泉旅游则更能吸引游客。河源拥有“温泉之都”的美誉,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目前现已探明的地下温泉资源有32处,其中开发利用的有11处,以温泉为核心延伸发展的旅游产业对河源的旅游业发展取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河源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从最开始2005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的一期项目工程原“河源龙源温泉度假城”,当时以温泉、会议、休闲娱乐、吃住为主的比较传统的经营模式,经过了数年的发展之后,温泉行业与酒店业市场竞争日愈激烈,及受到近几年各种新政策制约的大环境冲击下,加上原投资方经营管理不够到位,经营管理遇到瓶颈,营销方式过于单一保守传统,销售业绩增长率受到大幅度波动,公司经营逐渐陷入了低谷。作为河源市政府重点支持的旅游产业,市政府高度重视其未来的发展,2013年6月彭建文市长率队赴梅州市考察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经过2年多时间各方面的考察论证与努力,引进客天下品牌,2015年10月客天下正式进驻龙源温泉,新的投资方全盘接手原龙源温泉度假城,将进一步拓展旅游项目板块,涵盖水晶温泉、恐龙乐园、婚庆基地、客家小镇、生态农林、休闲养生等六大旅游主题的综合度假区。本文以河源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为课题研究对象,以度假区实际发展状况出发,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研究国内外温泉旅游现状,引用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概述,从市场营销的4P理论去分析度假区营销策略现状,得出度假区营销策略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该度假区所处市场营销环境和营销态势进行全面分析,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绿色营销等方面对度假区的营销策略提出了优化建议,最后从优化组织结构框架、加强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完善激励与考核制度等三方面措施来保障营销策略优化建议的实施,以此来帮助度假区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对该度假区的营销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对其他温泉度假区的营销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30]程丽婷.基于赣客家围屋文化的服饰创意设计研究[D].导师:蒋彦.浙江理工大学,2017.

摘要:从赣南客家围屋文化探索与服装艺术的相通性,建立于赣客家文化审美视角,以赣南客家围屋为载体,结合其典型文化发散凝聚其象征性符号,并且通过对整体思想的“天人合一”、客家“蓝”、以及象征性符号的在服装上的设计转换。论文最开始追溯赣南客家民系渊源,了解其人居人文和建筑思想,提炼赣南客家围屋艺术特征以及核心文化特征,并通过分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围屋构造和传统文化上的体现,以及赣南客家围屋与服饰在艺术特征和文化思想的关联性。从围屋这个载体去追溯渊源,通过对文化精神的提炼,文化符号其共同承载的美好愿景的提取,廓形上传承其“天人合一”思想,达到人与服装,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围屋的文化符号去总结运用,对其文化特征在现代服饰设计上转换运用,并尝试创新去挖掘传统与时尚碰撞的灵感火花,注入新的设计血液。通过实地采风实践深入了解,结合民俗风情和人文情怀,将围屋的艺术语言和体现的客家文化思想语言转换为现代设计语言,在廓形、面料、色彩等方面进行创新组合设计等,通过设计实践的廓形设计尝试和小样设计尝试,面料组合小样、面料改造小样、造型结构小样设计和整体廓形后续尝试设计。预期呈现出“围新”服装效果图。通过尝试性组合设计和系统设计制作,面料小样与整体设计通过当地拍摄出的效果达到预期期许的融合。并通过当赣南客家当地老者的试穿演绎达到对传统的创新与传承。

 

[131]张静.三跳石村客家哭嫁歌初探[D].导师:李令春.四川师范大学,2017.

摘要:“哭嫁歌”是一种以唱为主具有传承性质的民间婚嫁习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女性的婚姻状况,反映了女性对于婚姻的认知与理解。本文选择乐兴乡三跳石村的客家“哭嫁歌”为研究对象,从当地“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由来、“哭嫁歌”的分类、“哭嫁歌”的演唱及其艺术特征几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探索、研究。三跳石村的客家“哭嫁歌”随客家人迁徙而来,是当地客家女性婚礼仪式上的婚俗歌曲,具有极强的族群特性与地域色彩。三跳石村的客家“哭嫁歌”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哭嫁时间可以分为“哭夜”与“哭早”,哭嫁场所分为固定场所与流动场所,哭嫁歌的演唱形式可分为坐唱、站唱与跪唱,演唱方式可分为独唱、帮腔与齐唱。对三跳石村客家“哭嫁歌”的整理与研究,使这部分口口相传的传统民间音乐得以保存,对当地的客家文化多元化以及客家民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三跳石村客家人,以一名声乐研究生的身份对家乡的客家“哭嫁歌”进行学习与研究,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传承与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与演唱技巧,为日后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

 

[132]吴丽丽.湖南汝城县热水镇畲、客、瑶混居族群“族性”民歌研究[D].导师:蓝雪霏.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汝城县热水镇畲、客、瑶三个混居族群的民间歌唱及其历史文化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他们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虽然固守着自己的“族性”音乐传统,却也与时俱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今天的“非遗”环境,使得他们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音乐文化并明确族群身份。笔者希望以音乐为视点,通过该个案,观察音乐在族群身份认同上的意义,引发当下不同族群日益混融,文化身份日渐模糊所应当关注的文化保存与文化调适问题。

 

[133]林玉平.生存与发展:闽西客家武术文化之困惑[D].导师:杨少雄.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当前,传统武术文化趋于弱化的状态,其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外界的问题。作为有着民族特色的客家武术文化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武术的源起、生存与发展等都深深根植于客家文化中,闽西客家武术文化也面临着类似的困惑。本研究以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困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现状,通过剖析,认为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生存困惑有: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环境、活动主体和自身文化;发展困惑有:校园推广、技击与健身养生功能的发展、当代社会下的传承方式等。依据这些困惑,指出影响她们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化解她们困惑的策略,主要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闽西客家武术生存与发展保障机制、完善闽西客家武术文化体系,促闽西客家武术文化创新发展、立足于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的价值功能的开发,拓展市场、健全传承人才培养机制。为闽西客家武术文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弘扬传统武术文化提供借鉴。

 

[134]陈亮.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导师:郭小利.福建师范大学,2017.

摘要:由于两岸多年政治对峙、文化和教育交流不畅,导致大陆对台湾小学音乐教育知之甚少。本文概述了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课程纲要”的理念和音乐教科书编写的原则,以“多元化”、“本土化”和“生活化”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台湾翰林版与康轩版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宏观方面,分析其内容编排方式和在“统整”课程中的地位。发现了音乐内容编排以“单元”方式呈现,并包含了音乐知识、音感、演唱、演奏、欣赏、创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音乐教材内容在“统整”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多,音乐在艺术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微观方面,分析其曲目主题、单元主题、曲目来源、歌唱语言、音乐体裁、音乐风格、音乐创编、曲目选择、音乐术语、曲目歌词、美术设计和语言表述、乐器选用等等,进而发现:1、在曲目主题、曲子来源、歌唱语言、音乐体裁、音乐创编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特点;2、曲目选择具有“本土化”的特点,注重选择台湾本土的乡土音乐、台湾籍当代作曲家的创作音乐;3、音乐术语、语言表述、歌词、美术设计等方面,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文章最后,以多元化、本土化、生活化为视角,分析大陆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并与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相比较,认为台湾教材开放性、国际化、包容性更强,具体表现为教材中外国曲目多中国曲目少,选取一些新音乐和流行歌曲;大陆教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化”、“母语化”特点,表现为选取中国境内各地域、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教材中无论是演唱曲、欣赏曲还是演奏曲,都是中国曲目多于外国曲目,且注重选儿童化、艺术化的曲目。总的来说两岸教材各有所长,但台湾小学音乐教材中有意识地忽视大陆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以及当代创作音乐,则有明显的“去大陆化”倾向,值得关注。

 

[135]刘成明.岭南客家围屋建筑空间再生研究[D].导师:陶雄军.广西艺术学院,2017.

摘要:岭南客家围屋建筑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分支,且多为明清时期遗留的砖木土馄合结构建筑,其建筑文化价值不容忽视,目前为止,许多历史民居建筑都通过再生设计得以保存和延续,本文以岭南客家围屋与所在的当地环境以及客家文化传承作为主要的切入点,分析探索了客家围屋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去探索传承客家文化和客家建筑的精神,对合浦县曲樟围屋做了空间再生设计方案策划.首先,对客家围屋历史以及建筑空间形成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岭南客家围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客家建筑为中国五大建筑体系之一,分布在中华大地东南部,客家建筑有着与其他建筑体系不同的魅力。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处,结构向心有序,楼内空间较为宽敞,建筑结构牢固可靠,拥有其他建筑不可比拟的防御性能,装饰文化简洁朴素,使客家建筑在中国众多建筑形式中保持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其次,探索客家围屋空间再生的方法以及理论,客家建筑形式是一种独特并且极具特色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建筑形式未能及时跟上现代空间的革新,旧的建筑形式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淡化。笔者经过研究,从再生设计的材料,空间布局,空间过渡,交通流线,空间序列,文脉形式这几个方面总结了客家围屋空间再生设计中的设计原则.最后,总结前面的对客家围屋的建筑空间结构以及对客家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以空间再生形式让建筑再次回归人们使用的保护方式,而非博物馆冷冻式保护方式,空间再生是一种对建筑的保护形式,探索和完善了保护方式以及保护策略,结合曲樟围屋这样的一个客家建筑,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保护再利用的实践尝试,并尝试给出了对曲樟围屋的再利用和保护方案.岭南客家围屋不单单是简单的建筑体,它还更是一种客家文化体现的介质,一种文化的载体,客家围屋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建筑形式可以说是传统民居中难得的创新,在这样一个建筑中,完完整整的具备了居住功能,防御功能,祭祀功能,以及储备功能,在考察和研究客家围屋的时候,我们通过研究建筑的选址,建造材料,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建筑特色这几个方面了解到了传统客家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还有对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执着遵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真正的保护,不是冻结式的保护,我们并不需要将历史建筑放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拒绝与人接触,以这种方式来避免人们对建筑的损坏,这样虽然能够在实体上保护建筑,但是建筑的精神和客家人的传统文化却在此处止步,如果这样做只是对建筑的实体进行了保护,却没能延续建筑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采用现代的理论跟和现代的科技,对客家围屋建筑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让其适应现代人对建筑的需要,时代在变化,建筑也应该追随其步伐,从以前的“被居民遗弃”变成新的“重新被居民需要”,只有再次被人们使用,建筑的思想才能获得重生,建筑的精神也才能被延续.

 

[136]庞娟.广西博白县菱角镇客家方言助词研究[D].导师:王春玲.西南大学,2017.

摘要:本论文是关于广西博白县菱角镇客家方言的助词研究。我们采用描写与分析、共时比较、历时溯源等研究方法,探讨菱角客家方言的助词面貌和特点。论文对菱角客家方言的结构助词、体貌助词、语气助词进行全面梳理,逐个考察其出现的语法环境并分析其语法意义和功能。按照“表—里—值”的思路,从形式、意义、价值等方面作细致描写和分析。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菱角镇的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就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体例和语料来源作出说明,同时展示广西客家方言语法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从副词性标记、状态形容词标记、名词性标记、补语标记的角度来研究当地的结构助词。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在细致考察“嘅”、“子”、“咁”、“来/去”等标记的基础上,分析当地副词性标记、形容词性标记的连用层级;在分别论述各补语标记的特点和用法之后,揭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之间的转化和分化路径。我们发现,表示可能的“得”和“倒”,表示程度的“去”,能加在某种类型的补语格式之后,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可能补语或程度补语。它们具有正向转化和逆向转化两条路径。同时,这些标记还具有消歧的作用。一些有歧义的补语格式加上这些标记之后,歧义就会消失,语义就会指向单一的可能补语或程度补语。第三章主要论述体貌助词。主要分析实现体、持续体、先行体、暂行体、起始体、继续体、经历体等体标记。综合考察实现体助词“欸”、“得”、“好”、“来”,持续体助词“倒”、“紧”、“稳”以及“先”、“定”、“起身/起来”、“落去”、“过”等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另外,侧重于研究重行貌、反复貌、尝试貌等助词。在描写比较时,我们将共时历时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共时平面上,与普通话,邻近的客、粤方言作比较;历时平面上,与近代汉语语料作比较,探讨助词“得”、“来”等语法成分的来源和演变轨迹。第四章着重考察语气助词,分别介绍当地的陈述、祈使、感叹、疑问、假设等五类语气助词。陈述语气助词方面,我们主要从表肯定和表测度两个角度来分析各语气助词。疑问语气助词方面,我们分别按照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来具体分析比较各助词。一些语气助词能够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中,对此,我们将不避重复,将它们分别置于不同句式下讨论。第五章是结语。首先综合探讨菱角客家方言的助词系统和特点,指出菱角客家方言具有丰富的、意义较虚的修饰性成分,且常存在前后修饰性成分共现、互补呼应的现象。其次总结本文的基本结论,最后指出论文的不足。

 

[137]诸亦曦.呈现与建构:互文叙事下的江西形象[D].导师:黄宝富.浙江师范大学,2017.

摘要:江西,因在长江之西而得名,西为右,所以古又称江西为江右。九集系列纪录片《江右》,从江西的自然风光、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经济沿革、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审美视角,以实地摄影、现场采访、情景重现、历史还原等纪录片的艺术手法,呈现和建构了一个山水自然景观异常美丽、历史文化悠久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遐迩、地域经济色彩鲜明的江西形象。系列纪录片《江右》画面精致唯美、剪辑自然流畅、解说词概括精炼、叙事分合得当,为受众了解江西提供了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影像文本。本文以系列纪录片《江右》为分析对象,以文本细读、互文叙事、文化地理等方法论,从生态形象、源地形象、社会形象等三个层面对系列纪录片《江右》“呈现和建构”的江西形象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探析选题和立论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其次,对互文性、互文叙事以及文化地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综述系列纪录片《江右》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最后,归纳和理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期通过对系列纪录片《江右》的文本解读,来分析纪录片是如何呈现与建构江西形象的。第一部分主要以《江右》中《山水关情》《隐者之风》《古村烟雨》三集纪录片为文本细读对象,从影像文本相对应的“家园美景”、“乡土生活”、“隐逸风情”三个视角出发,通过“多声部”叙述的影像表述、“共存互动”的情感皈依以及心灵世界中的“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的三重分析,从而阐明纪录片如何呈现出江西山水秀丽、家园安逸的生态形象。第二部分主要以纪录片《江右》中三集纪录片《书院余韵》《文章节义》《客家故园》为影像分析对象,从“儒学气息”、“精神风骨”、“客家文化”三个视界出发,通过历史记忆与现实镜像的互文呈现、典型个例与地域气质的价值导向以及在闭守与开拓中表现自强不息的族群意志的多维分析,“书写”出江西文化深厚、坚定坚忍的源地形象。第三部分主要以《江右》中《竹山斜阳》《千年华章》《江右商帮》三集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瓷都情怀”、“古建华章”、“赣商荣光”等三个社会视点,从非遗镜画与工匠精神的全球化意义、造型艺术与区域文化的审美性表现以及通江达海与微利守故的经济叙事等三个层面对纪录片展开分析,以此阐述纪录片为受众展现江西曾经繁荣、如今依然世界瞩目的社会形象。结语部分是对纪录片《江右》的地域空间、历史文化、社会成就等方面“呈现与建构”出的江西形象的概括和总结,对论文主体内容进行思想梳理和理性呼应。

 

[138]朱新莲.地方文化视角下赣南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研究[D].导师:冯淑华.江西师范大学,2017.

摘要:旅游商品是不同旅游地区特有的产物,是集中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不同特色的旅游商品,而各具特色的包装设计是旅游商品的具体表现之一。赣南革命老区环境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市场上的赣南旅游商品包装在造型、图案、色彩、材料的运用和风格表现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规模性,在元素的选取上过于肤浅,对赣南地方文化的表现力不够,游客的购买动机不足。本文通过对赣南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的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赣南地区的都府文化、红色文化、围屋文化、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特色,从美学、文化学、历史学、旅游消费心理学多角度分析赣南特色的造型、图案、色彩、材料在旅游商品包装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赣南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建议。通过研究,提出将旅游商品包装与赣南地域人文特征有机结合,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特色产业优势,既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能促使赣南旅游商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增强赣南地区旅游商品市场活力,为赣南旅游经济再添一把火,让赣南旅游商品被更多旅游消费者所喜爱,进而助推老区的经济发展,让赣南旅游商品快速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风向标,打造一条以绿色生态、红色文化为主,客家、都府文化为辅,具有赣南特色的生态、美丽、富裕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139]武静.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D].导师:王泽猛.苏州大学,2017.

摘要:由于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中国的乡村在生活方式、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近些年发生的改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发展过快,在这场改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乡村建筑方面来说,新的建筑形式多是现代元素的简单堆砌,传统的地域特色逐渐消减,与此同时盲目的加速建设,也日益加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从技术层面入手,而是要结合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发展不是简单的趋于保护传统乡土,亦或是全盘否定而重建。乡土与乡村其本身也是两个既关联又相互差异的个体。乡土建筑不是陈旧的应该被取代的东西,相反曾经的传统乡土民居的建造技术与可持续的精神,在今天看来却是异常珍贵的财富,它是传承地域文化,营造地方认同感的有利参考。当代乡村建筑要以怎样的形式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是结合传统立足当下,两者契合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因此,本文首先解析了乡土建筑与乡村建筑之间的差别,在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前提下,探析了传统乡土建筑从精神文化到空间结构的可持续性;其次,通过对实际案列的整理分析,具体的探讨当代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与运用。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及实地调研成果,总结出乡村可持续性建筑的三个营造策略,并根据总结出的经验,以真实项目为案列进行最后的应对设计,来完善本文的最后论述。

 

[140]陈燕芳.福建客家文化新媒体电子地图集的系统设计[D].导师:周小成.福州大学,2017.

摘要: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收集的客家文化数据表现出了类型多样、格式不一、数据量大等特点,为客家文化数据的存储、管理、显示及利用带来了难题。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互动传播的特点。融合新媒体技术的电子地图集,为客家文化各类数据的整理、表达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将新媒体电子地图集技术应用于客家文化数据管理与表达和系统建设中,通过对客家文化各类来源数据的分类梳理和空间化表达的设计,在数据管理系统MongoDB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源异构非结构化客家文化数据的存储策略和可视化流程,构建了客家文化数据查询索引机制,实现了客家文化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并以闽西客家文化为主体,验证了所设计的客家文化数据存储策略和可视化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客家文化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客家文化数据的表达方式和分类体系。结合新媒体电子地图集的特点和功能,将客家文化资源借助新媒体电子地图方式进行整理、表达和传播,并根据新媒体电子地图集所用到的客家文化数据,对客家文化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和空间数据库设计,为建立新媒体电子地图集系统提供支持。(2)探讨了基于MongoDB的客家文化数据管理方法和流程。通过分析了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劣,并在现有数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管理非结构化客家文化数据的数据管理系统MongoDB,据此设计了多源异构非结构化客家文化数据的存储策略,构建了客家文化数据查询索引机制。(3)实现了客家文化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在研究了客家文化数据存储、表达、管理的基础上,基于WebGIS,设计开发了在线的福建客家文化新媒体电子地图集系统,并应用于闽西客家文化数据服务中,实现了客家文化数据管理、地图服务、查询服务、可视化内容展示等功能。

 

[141]牛燕燕.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再生性研究[D].导师:李政;宁晶;马红杰.北京服装学院,2017.

摘要:客家作为中国汉民族的分支之一,不仅具有客家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为汉族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多样性。客家土楼做为客家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客家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殊环境下凝聚无限智慧与勤劳探索,创造出的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传统民族文化被工业文明的兴起所淹没。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客家土楼也不能幸免于难。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福建客家土楼自身结构和功能空间的不完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群的使用需求,从而引出一些问题,如原生土楼建筑被当地居民私搭乱建,大量原住客家人口外流,这些问题在日积月累中,导致福建客家土楼文化逐渐流逝。为此笔者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再生进行研究,用来缓解福建客家土楼所遭遇的困境。本文基于此背景,对福建土楼建筑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对福建客家土楼的人文生态、文化传承等现状问题进行总结、讨论,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并且在应对如何更好的保护福建客家土楼与传承客家土楼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本文最后在尊重土楼建筑原有风格基础上对土楼文化的传承进行分析,结合笔者个人设计方案,针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福建客家土楼应如何更好的存活下去,提出应对策略和设计方案,即以如何将土楼文化传承下去为最终目的进行土楼建筑的再生设计。

 

[142]曾钊.客家建筑符号在古镇文化景区建筑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张春彦;姜丽明.天津大学,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同时伴随着国人家庭经济情况的极大改善,旅游日渐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产业,这其中,我国特有的民俗文化景区旅游成为这个产业及其重要的一个分支。因此,对于各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老旧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工作重点,这其中,固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古镇旅游改造精品,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心痛的失败作品,给这些前人遗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失。本文以四川东山洛带客家古镇为着眼点,通过对中国四大民俗文化之一的客家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客家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与四川当地民居建筑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具体的特点进行了大量数据收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了四川洛带地区客家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符号和元素,并以笔者实际参与的位于洛带古镇核心区的一个新建仿古街区项目为例,分析了这些四川独特的客家建筑符号运用到民俗文化景区商业旅游项目上产生的优缺点,试图从中找出解决当前民俗文化古镇在保护和商业旅游改造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问题,以达到保护古镇稀缺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物质遗产、同时又能将古镇旅游这个地方消费型优良产业发展的共赢目的。希望本文可以作为同类型民俗文化古镇进行商业旅游保护性开发的一个借鉴。

 

[143]梁郁穗.广东省梅州市客家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研究[D].导师:何传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摘要:在全国各地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妥善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存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较低、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同业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广东是农村普惠金融的先行者,致力于用金融手段破解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难题,广东省人民政府明确要求应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成较为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继续增加对粤东西北地区等农村地区振兴发展的金融支持,并把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视为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之一。国内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研究大多针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广东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至今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不仅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对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民群众收入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搜集、整理大量有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广东省代表性的梅州市客家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背景条件及动因、产品和服务内容介绍、开展成效三个方面分析,从而对广东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出具有可行性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发展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层面应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村镇银行应竭力提供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经济特点推出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发展“互联网+农村金融”创新模式。

 

[144]许敏.闽台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导师:盛爱萍.温州大学,2017.

摘要:地名是人们为特定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是用来指称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地名可以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语言角度来看,地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是地名的“表层结构”,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来分析地名,可以深入了解地名的语音、含义、语源、结构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地名中蕴含的地域文化是地名的“深层结构”,地名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地名的命名、由来、变迁的考察,可以了解一个地方在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本文以闽台两省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闽台两省地名的语言文化特征。闽台两地的往来源远流长,两地至今还使用着共同的闽南方言,凸显出语言文化的同一性,因而形成地名文化的一致性。由于海峡两岸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不同,闽台地名呈现出差异性和各自的特色。本文通过对闽台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力图揭示闽台地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在闽台地名的研究中,以语言学研究作为本研究的侧重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探析闽台地名的语言学特征。在语音方面,主要研究闽台地名的音节构成,古音的保存情况,以及其中的谐音地名;在词汇方面,考察了闽台地名专名的命名类型以及差异,分析了地名通名的类型、特点以及差异,还探讨了闽台地名语词的来源;在语法方面,分析了闽台地名的语法结构,并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类型,探讨闽南语的语法特征。从宏观方面来说,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对闽台地名进行语言学考察时,本文也将地名文化的分析融入其中,深入探究闽台地名的语言文化特征。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7)》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6)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8)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