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8)

2018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8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8)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向婷.广东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D].导师:刘业;温传雄.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论文研究了以古村落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在综述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对观澜版画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兴起原因、发展情况、改造实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期望为类似创意产业园区提供借鉴参考,起到积极作用。论文第一章是通过文献阅读,资料收集,建立起本文的研究基础框架。第二章是对北京门头沟、上海新场古镇、广州小洲村和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区域概况、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优势进行案例解读。第三章分析了观澜版画村的概况,梳理了观澜版画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了创意阶层的核心主体和辅助成员的发展现状。从艺术工作者和居民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观澜版画村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进行了评价,归纳和总结了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影响观澜版画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影响因素,深受区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政策、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调用baidu api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相互交叉论证了园区周边区域相关配套设施有待提高。针对发展中遇到的不足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公示,将观澜版画村定位为以版画和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公园,继续发挥核心创意阶层作用,同时兼顾游人,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2]梁玮蕾.江西琴江镇大畲荷花园品牌形象推广设计[D].导师:杨真.昆明理工大学,2018.

摘要:赣南客家传统图案是指历经千百年沧桑岁月,蕴藏于客家传统建筑、服饰、生活用具上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与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紧密的关系,是赣南客家文化的百科全书。赣南客家传统图案作为一种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的物质载体,其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后来人进行研究学习,并加以传承和创新。本文主要阐释了客家传统图案与客家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在当地旅游品牌的运用,首先对赣南客家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分析,其次按照装饰题材进行了分类,以便进行再创造。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图案意义的阐述,引出传统图案在赣南客家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建筑、服饰、生活用具中客家传统图案的造型艺术和画面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客家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及应用。论文最后在设计实践中检验客家传统图案的设计价值。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图案的造型特征、创作手法及审美价值进行分类研究,总结赣南客家传统图案中的精华元素,并试图找出传统图案与品牌形象推广设计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传统图案的现状分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限大。

 

[3]黄源成.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导师: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4]张莎玮.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导师:陆琦.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全境,这是广府主流文化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客家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东部和北部,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在从化、增城和深圳东北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这与粤东地区客家文化核心区主流文化的西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客交融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边缘交界的地带,即广府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这些村落同时受到广府与客家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势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村落空间模式;沙田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地区,其空间分布范围窄、集聚性强,这与沙田水陆交界地带的环境特殊性密切相关。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在村庄层面,广府村落的梳式巷道,宗祠引领,民居遵从;客家村落的顺应地形,聚族防御,居祠合一;沙田村落的顺堤而建、枕水而居;以及广客交融地区村落因文化形态碰撞而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均是在村庄营建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而摸索形成的村庄营建智慧。在区域层面,高大深远的山体成为文化传播难以逾越的屏障,构成了文化区域的边界,也成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异的界线;而广府地区密布的河流水道以及在丛山峻林中蜿蜒延伸的驿道,成为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主要通道,对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同化作用。而广府与客家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区,则在各自主导文化减弱的情况下,形成了边缘文化交错带,表现出广客交融的村落空间模式,这为我们认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素材,对完善广府传统村落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刘婧.龙南地区村落及围屋建筑研究[D].导师:乔迅翔.深圳大学,2018.

摘要:龙南地区内分布着219座各具特色的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有“中国围屋之乡”的称号。除了数量多以外,龙南地区的围屋在形式、建筑规模以及结构上也都具有多样性。本文立足于《龙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中的基础信息,一方面对围屋占地面积、基本形态、建造年代等基础属性统计归类并分析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对围屋村落特征,围屋的基本属性、平面形制、空间构成要素、建构方式等进行调研并归类分析。调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对围屋村落的山水、形态、姓氏特征方面;其二对围屋的平面组合模式、空间尺度、木构架建构方式、柱式运用、屋身立面样式等方面。最后基于调研信息,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分类方式,建立相适应的分类标准,构建龙南地区村落、围屋基础属性、空间建构数据库,并从围屋村落、围屋、空间建构三个层面,试图找寻龙南地区村落及围屋的主要形式及发展规律等。本文依据以下逻辑顺序按章节依次展开: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相关范围的界定、基于界定原则,整理出样本对象,构建研究框架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工具,同时对龙南地区围屋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有所论述。第二章主要基于围屋村落的自然、形态、姓氏特征以及村落构成元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找寻龙南地区围屋所处大环境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是对围屋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统计,从占地面积、基本形态、建筑年代三个方面出发,找寻各个属性的特征及占比,分析其三者间的发展规律。第四章基于围屋基本类型,依据构成要素间组合模式的变化,按照调研信息,逐层建立一套分类体系并分析各个类型围屋的占比分布情况,找寻主流类型并分析平面形制的衍变趋势。第五章对围屋厅堂的入口形式、开间进深、天井尺度以及入口空间的外部环境、围门形式,炮楼三个空间构成要素调研并归类,找寻各空间要素的主要形式特征及其主流类型。第六章对厅堂界内构架、界前构架、交接处构架处理方式以及厅堂柱式运用特征,墙体组合方式等方面调研并归类分析,找寻各空间要素的构建特征,为以后文物修缮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6]万君.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深圳东北地区围屋建筑研究[D].导师:乔迅翔.深圳大学,2018.

摘要:深圳处于客家移民的边缘区域,又处于广府文化的影响范围内,其特殊的围屋表现形式与客家中心区域形式大不相同。通过对深圳围屋的研究能从另一个角度展现深圳的历史文化,也能进一步展示在围屋建筑传播中围屋形式的发展变化,对围屋建筑起补充作用。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及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数据资料对226座深圳围屋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并通过Arcgis系统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围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传播过程中的变迁路径及其分布范围。通过将围屋按照建造年代、使用形式、建筑本体这3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建筑本体通过研究其平面形式、面积大小、面宽进深比、屋顶表现形式、屋脊的类型、祠堂的位置、祠堂的平面、祠堂的立面形式、祠堂的梁架类型、炮楼的立面形式、炮楼的高度、围屋的围合方式、围合交通道路、正面开门的形式、柱础的类型、建筑材料等对围屋进行特征分析,将深圳围屋分为排屋村型、堂横型,并根据特征对其类型表现进行细分。研究顺序按以下逻辑展开: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现有研究及文献综述等,表明了选题的来源及基础资料的获取,研究初期的准备。第二章介绍了深圳的自然地理概况,又将深圳地理位置与客家围屋中心区域地理位置进行比较,再解释了如何提取围屋数据资料,如何将数据整理到Arcgis系统中去并导出分析图纸,及对围屋特征分类的依据及条件。第三章从建造年代对围屋进行分析,将建造年代与地理位置结合,分析其围屋在各年代的分布情况,了解深圳各区围屋的建筑情况,以判断各年代围屋的兴建密度。第四章从围屋使用者姓氏对围屋分析,主要研究清中后期迁入深圳东北地区的姓氏分布,及同姓氏在深圳东北地区的扩张形式。第五章从建筑本体的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将围屋按平面组成分为排屋型、堂横型。再将围屋对围屋各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特征之间的差异,将深圳东北地区围屋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六章整合围屋各要素特征相关性,分为排屋村类、堂横类。再根据部分重要特征将两类围屋进行更一步分类,研究其围屋变化。后将两类围屋分布情况进行说明分析。最后结合前文对深圳东北地区围屋形制演变进行分析论述。第七章总结前文分析,将深圳东北地区围屋分类、分布、演变情况进行总结论述,并对其文化来源进行判断分析。

 

[7]任晓玉.福建省上杭城关话的使用与濒危研究[D].导师:刘镇发.厦门大学,2018.

摘要:笔者依据上杭城关客家话已有的研究成果,制作了 365单字表、426词汇表及《上杭城关客家话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文章分别从语音、词汇、社会语言学三个方面进行分类讨论:语音方面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做了比较描写;词汇方面讨论了词语的更替和代谢、简化、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这三条规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量化分析的办法,讨论了上杭城关地区人们的语言能力、方言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场合及人们的语言态度。最后,笔者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濒危语言的划分标准,并结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将上杭城关地区的客家话定义为第四级:濒临危险的方言。

 

[8]张霞.河婆半山客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宫钦第.深圳大学,2018.

摘要:河婆镇地处闽客族群生活的交界地带,其方言为客方言与潮汕方言相互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特别的半山客方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透过历时与共时比较,详细描写了河婆半山客方言的语音事实,分别对河婆半山客方言单音系统及词汇方面的语音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河婆半山客方言的语音历史层次,归纳半山客方言的语音特征,寻绎半山客方言语言演变规律,为粤东一带潮汕地区客方言分区提供参考,为以后的方言接触研究提供有效材料。本文首先收集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河婆半山客方言可待深入研究的方面,对河婆半山客方言进行详细描写,指出已有调查报告的疏忽与不足,并列出其声韵调配合表,对河婆文白异读现象展开研究,讨论了风格色彩的差异、音素层面的交替以及古今音系统的叠置等特点。其次,进行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参照中古音,将河婆半山客方言的语音系统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与以梅县为主的典型客方言、以丰顺、普宁和灰寨为主的半山客方言的异同,结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河婆方言声韵调方面的个别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了半山客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重要演变规律,以及河婆半山客方言声母、韵母的独有特色。接着透过方言词汇接触研究,本文主要将河婆半山客方言的常用词汇与梅县客方言、潮州闽方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发现河婆半山客方言借词可分别按照音、形分为按义借词与音形匹配型两类,其中从语音角度又可细分为折合音、双方言并行、借音不借义与借用异读四种。最后是对全文内容作出总结:河婆半山客方言尽管与典型客方言在语音演变的大方向上保持一致,但又有方言自身的独特性,体现了交界地带方言的过渡性特点——闽客方言之间互动,且河婆半山客方言受闽语影响程度略低于以丰顺和普宁为主的半山客方言。

 

[9]易紫君.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以赛夏族为中心的人类学考察[D].导师:董建辉.厦门大学,2018.

摘要:赛夏族是台湾原住民族群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族群,分南北两个分支聚居于台湾苗栗县的南庄乡、狮潭乡,与新竹县的五峰乡,其周边的两大族群是泰雅族与客家人。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探讨了南北赛夏群群与泰雅人和客家人之间的族群互动与其在不同社会空间中产生的文化变迁。具体而言,五峰乡的北赛夏群与泰雅族历史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具体体现为族际间的通婚、收养、生产合作等。因为泰雅族人数占绝对优势,因此北赛夏群的文化也深受泰雅族影响,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其在生活中已使用泰雅语。与北赛夏群相比较,南庄乡、狮潭乡的南赛夏群则与客家人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他们长期生活在客家人垦拓的区域,与客家人有着规模性通婚及族际收养、经济往来的互动,因此逐渐学会了使用客家语,并将后者的伯公信仰、祖先信仰等汉人民间信仰纳入其文化体系,生活习惯也与客家人较为相近。南北赛夏群与泰雅人和客家人之间两种不同方式的族群互动,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即所谓的北赛夏群的“泰雅化”和南赛夏群的“客家化”。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南北赛夏群所处社会空间迥然不同,北赛夏群与强势的泰雅族比邻而居,而南赛夏群的主要交往对象为客家人。在与强大异族群的交往中,赛夏族因人口较少需将其文化不断进行重构从而适应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尽管南北赛夏群在不同社会空间以及族群互动的过程中,其族群文化表征由于不同的涵化方向而形成分异,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很强的特点,但由于他们的核心文化:如矮灵祭、氏族组织等一直维持不变,所以他们始终未被另外两个族群同化,而是长期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存在。

 

[10]冯涛.遗产语境下民俗体育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导师:胡立虹.厦门大学,2018.

摘要:“天川胜会”是闽西连城县隔田村的一种标志性地方文化,传承至今已有353年历史,它是客家人在迁徙中对文化选择的一种体现和历史还原,是客家人寄托心理慰藉和信仰的重要活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隔田村“天川胜会”深入调研,分析客家族群特点与客家文化特征,追溯了隔田村“天川胜会”源起与传承,探讨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天川胜会”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关系,究其非遗时期影响“天川胜会”文化展演嬗变及其族群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天川胜会”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认为:1、“天川胜会”是连城隔田村正月二十进行的迎神祭祖节庆仪式和以连城拳为主要武术展演内容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2、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天川胜会”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关系表现为:传统时期“天川胜会”是以宗族血亲为基础开展的宗族内部活动,作为“外来人”,该活动为隔田黄氏宗族提供凝聚族群力量、内化族群秩序的场合,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受政治力量干预,人们的精神信仰被打压,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被破坏,行为受到抑制,造成传统文化流失和文化认同淡化迹象。非遗时期,民俗体育“天川胜会”的开展虽然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但是活动原有的文化内涵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渐渐弱化,同时文化展演形式的变化影响着族群认同出现多样化。3、非遗时期影响“天川胜会”文化展演嬗变及其族群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为:地方政府的介入、市场观念的影响、社会关系的变迁、“天川胜会”作为一种村落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型。4、基于非遗视角下民俗体育“天川胜会”的发展思路:“天川胜会”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重视对民俗体育传承主体的培育;在民俗体育表演性日益繁荣的背景下,重视其核心文化的构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要讲好客家民俗体育中的“客家故事”;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的规划落实。

 

[11]江正涛.连城县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D].导师:黄海玉.厦门大学,201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逐渐成长为国家战略支柱性产业。县域旅游作为中国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目的地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福建省作为生态旅游大省,旅游产业在过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域旅游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福建省计划在2020年之前建成10个全域旅游县(市),而连城县拥有客家文化、生态、政策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成为全域旅游县的先天条件。国民收入恒等式的收入算法表达式为Y=C+S+T,其中C为国民消费、S为国民储蓄,T是政府净税收。在传统的旅游经济研究中,往往较为重视对国民消费、储蓄的研究,缺乏对政府税收的重视。考虑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国民经济和财政税收两个角度综合分析研究连城县旅游发展对当地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前者主要以产业和个体的角度分析,后者则以财政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笔者梳理了连城旅游发展的现状,认为连城县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资源,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但旅游发展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其次,在旅游发展对县域总体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方面,笔者先访谈了连城县当地和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若干政府管理人员、旅游企业主和旅游从业人员,得出了连城旅游发展在相关人员心目中的主观评价;再通过2006年~2015年旅游收入与GDP发展的客观对比,发现:从2012年开始,连城旅游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当地GDP增长速度,旅游占GDP比重逐年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接着笔者以连城县当地某家中型酒店作为重点实地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地旅游资金的流向。结果表明,进入当地旅游企业的资金进行二次分配之后,大部分流向了本地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员工也多数来源于连城县当地,证明了连城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再次,在旅游对财政税收贡献影响方面,笔者通过计算2010年~2015年连城旅游企业的营业税负担率,发现了旅游税收贡献率与旅游收入增长脱节的现象,并分析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后果;随后笔者又通过分类测算法计算旅游税收的间接贡献,在与财政总税收进行对比后,得出了财政税收对旅游业依赖性大的结论。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连城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提出了加强旅游创新、加大旅游营销投入等若干建议;针对税收贡献不足的问题,则提出了加强税收征管等建议。

 

[12]杜华龙.音乐创作中地方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D].导师:陈勇.云南艺术学院,2018.

摘要:一种山歌,把大山中的猛兽都能赶跑;一方汉人,从中原来,畏山、依山、喊山。歌是《过山溜》,人是客家人。离乱南迁的客家人,用那高大的体魄,为生存拓荒;用那宽广情怀,与少数民族交融;用那的勤劳双手,在赣南围居;用那睿智的理念;为发展耕读。他们用歌,唱出收获的喜悦;用舞,跳出乡韵的繁荣;用情,行走在我们知道的每一个地方。你听,这就是《过山溜》,你看,那就是客家人……本文作者立足于赣南地区“过山溜”艺术特征,解析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对“过山溜”历史背景与音乐元素分析,解析其在笔者毕业作品《过山溜》中出现的必然因素与构思,最后以交响组曲《过山溜》排演的纪要与总结反思笔者的这一创作过程。

 

[13]黄晓煜.客家方言嘉应小片语音研究[D].导师:甘于恩;温昌衍.暨南大学,2018.

摘要:本文以梅州市客家方言嘉应小片的8个方言点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参考与客家方言相关的材料和著作,一方面对客家方言嘉应小片的语音系统进行整理,以期比较系统详细地揭示嘉应小片的基本面貌和语音特点;另一方面进行共时的平面比较和历时的纵向分析,探讨客家方言嘉应小片语音内部的发展过程、规律及其演变机制。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梅州市的人文地理情况、方言的基本面貌,梅州市客家方言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第二章主要介绍嘉应小片各个方言点的语音概貌和声韵调系统。第三章详细描写客家方言嘉应小片语音与中古音作对比。第四章主要是总结客家方言嘉应小片语音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五章是嘉应小片声语音专题研究,主要从遇摄的历史层次和咸深摄韵尾的演变研究进行探讨。第六章是结语。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概括,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4]杨瑾.明代至近代蕉岭县新铺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导师:苏畅.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蕉岭县新铺镇是个石窟河沿岸的具有商业性质的客家侨乡,是蕉岭第一大镇。本文从明清至近代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的历史研究中,发现地理、商贸和文化是新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石窟河的地理优势和商贸的发展推动了墟市经济、盐商贸易、神明崇拜以及移民活动的兴起,这些对当地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新铺地处石窟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人口密集,是较早有人口迁居的地方,该地区位于三省交界,水陆商贸发达,因而该地区的村落形态演变有较为突出的地域特征和研究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尝试梳理明代至近代蕉岭县新铺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主要从新铺镇的两个聚落类型着手,普通村落和墟镇。普通村落分别从水利基础设施、民居、庙宇和村落总体的空间形态着手。墟镇是从民居、庙宇和墟市总体的空间形态来展开。新铺镇普通村落位于石窟河沿岸,普遍都有水利设施。水利设施是一种线性形态,亦可作村落形态中的一种人为界线。普通村落民居分别选取了宗祠、杠屋和华侨建筑来研究。宗祠形态为带状、面状或组团状,具有向心性的特点。华侨建筑呈现点状分布。庙宇点状沿河分布,成为了人为村界或人为域界,或两者兼有。村落总体空间形态有带状、组团或面状,是典型的围团式布局,具有以姓氏或宗族分区聚集的特点。新铺墟镇的民居呈现出高密度性的特点,为了节约用地,前店后宅,商住结合。公共建筑则为点状或组团状分布,呈现出分区聚集性的特点,且与大码头相近。庙宇以点状分布于石窟河边,成为新铺墟的人为域界。墟市形态为线型布局,具有高密度性、分区聚集性的特点。通过以上的论述,试图展现出新铺镇这一具有商业性质的客家侨乡聚落的特点。

 

[15]胡乐伟.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的历史地理学考察[D].导师:吴宏岐.暨南大学,2018.

摘要:论文以近代广东侨乡的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着眼点,运用历史地理学、华侨华人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经济变迁问题,以此推动和丰富笔者所提出的侨乡历史地理尤其是侨乡历史社会地理的研究。文章首先从广东不同侨乡地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出发,以此揭示各侨乡近代社会经济问题的不同基础。其中,人地矛盾加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是直接促进侨乡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不同侨乡的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分布问题,不同侨乡表现出的不同的人口特征既是影响海外移民的基础,又是海外移民影响下的结果,两者相伴而生又相互影响。文章探讨了海外华侨的分布及其职业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各地侨乡侨汇的差异以及房地产投资资金规模、投资形式、投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性。海外华侨的侨居地及其职业分布直接决定了其经济实力,并影响了侨乡侨汇的多寡尤其是各地房地产投资规模和类型的差异。海外华侨整体上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近代华侨投资侨乡房地产业时表现出来“量少而分散”的特征。但就地区而言,北美华侨较其他地区平均收入更高。以北美为主要侨居地的五邑华侨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西化程度以及房地产投资的运作模式上与以南洋为主要侨居地的潮汕、兴梅客家华侨表现出迥异的特点,前者房地产投资规模往往更大,房地产西化程度更加彻底而房地产投资的运作模式也更加现代性。文章将人口的变动尤其是海外移民、侨汇流通及华侨投资三者作为紧密关联的整体进行考察,以揭示华侨与侨眷的互动以及侨资在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变迁中产生影响的完整过程。文章亦注重对广东各不同侨乡区域在人口变动、侨汇流动以及房地产投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的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华侨及其在近代侨乡的大规模房地产投资是这一时段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变迁的关键性因素,这是广东侨乡近代城乡社会经济变迁有别于内陆地区乃至于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主要特点。此外,侨资房地产业在推动各地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广州由于城市本身较为发达,侨资房地产在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空间方面作用明显;而江门得益于侨资的建设城市等级上升迅速,由墟镇上升为省辖市;而在梅州,墟镇和乡村的繁荣,则促进了城、镇、村三级商业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16]幸运果.赣南民歌《斑鸠调》的艺术特点与演唱探究[D].导师:杜定然.四川师范大学,2018.

摘要:赣南,在宋明时又被称为南赣。自赣南开发几千年以来,经过赣南人民智慧的创造,慢慢的形成了独特的赣南民歌。赣南民歌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内容多样、题材广泛的地方民歌,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和世代相传的方式传承。虽然有不少经典的赣南民歌依然在传唱,但是有不少的赣南民歌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遗憾未能保存下来。歌曲《斑鸠调》是赣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它的节奏灵动跳跃,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真切生动,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赞誉,正是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代表性民歌,因此极具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从赣南民歌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入手,重点分析歌曲《斑鸠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分析,探索经典民歌的独特魅力,展现出赣南民歌以及歌曲《斑鸠调》的艺术魅力。

 

[17]黄雄.数字赣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导师:臧德彦;廖明伟.东华理工大学,2018.

摘要:随着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普通百姓对城市信息服务的需求与赣州市信息化现状产生了严重冲突,人们急需政府为市民提供旅游规划、驾车出行、城市景观、政府机构、银行学校、酒店宾馆、文化机构等地理空间信息。此外,赣州市目前各部门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部门已有的数据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匮乏,很多成果仅以文字、纸质文档、音频、视频等格式保存,成果资料难以进行资源共享,导致部门间出现资源重复购买,系统内部也出现资源重复生产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赣州市现有数据和用户群体,详细设计了数字赣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数据库建设方案、系统门户网站等内容。平台基于MVC框架,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富客户端技术,并且集成了GIS技术、AJAX技术、WebService等多种技术,平台的搭建旨在实现部门间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数字城市建设背景以及国内外数字城市发展状况,并对赣州市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城市研究内容和目的。(2)研究分析了赣州现有基础资料和软硬件设施,确定平台用户对象,完成平台功能需求分析。(3)阐述了平台建设定位及设计原则,分析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完成平台总体设计、关键模块设计及平台安全保障体系设计。(4)完成数字赣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框架数据库、门户网站、规范体系以及软硬件条件的详细设计。(5)阐述公共服务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以地理信息空间框架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实现了平台功能,介绍了平台门户基本功能及平台示范应用系统,并描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代码。

 

[18]钟艺玲.清代珠江三角洲女性社会经济活动研究[D].导师:李庆新;杨芹.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8.

摘要:本文主要以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女性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分工的角度对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阶层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解珠三角地区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清代这个处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特殊时代中,如何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以及她们对家庭生活、地区乃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力图展现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女性的生活风貌,使人们对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文章认为,清代珠三角地区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从不同社会阶层女性在社会生产劳动、商品交换、消费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活动来看,清代珠三角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失衡状态。不同阶层社会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劳动强度与她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表现并不成正比,彼此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社会上层女性的家庭拥有大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她们主要依附男性而生活,不需要过多地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和商业经营就能获得大量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等生活资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生活轻松悠闲,主要扮演的是消费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者或间接参与者及最终受益人的角色,在消费方面以奢华优雅为主。而社会下层、底层女性为了生计成年累月地劳作,时代的变化使她们从家庭中走出来到社会谋生,在家庭手工业生产、近代工业、农业、渔业、商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她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但这些经济活动所能换取的资源中,生存资料占据了她们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她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远远低于上层社会女性。即便是参与了大量的消费活动,对于婢女等下层社会女性来说,她们参与的消费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活动的最终收益人并非她们自己,她们只是在其中扮演了代理消费的执行人或中间人的角色。部分可以消费得起奢侈品的下层、底层社会女性,有被“物化”的趋势,往往以被剥夺人身自由和权利为代价。

 

[19]曾令泰.广州从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导师: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政策文件,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求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做出了指引。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与发展形势严峻。从化地区作为广州市的后花园,在限制工业发展、优先环境保护的思路下,保存了大量传统风貌村落,其分布数量、密度及保存质量居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前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主要有村民、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公益组织等,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传统村落客体本身、有关参与主体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少政府职能的系统研究。我国县区一级政府承上启下,是把中央政策法规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的关键一环,往往直接面对镇村基层实际,熟悉传统村落现实状况,是直接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政府主体。因此,以广州从化为例,研究探索县区一级政府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迫切性、典型性及代表性。本文以建筑历史与理论为基础,借鉴经济学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管理学政府职能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关于从化传统村落的广泛调研,着力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县区一级政府的职能作用及其实践模式。针对村民、政府及企业等主体分别发挥不同作用的现状,从政府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三个角度出发,对其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中发挥稳定秩序、效率管理、保障公平职能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化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推动传统村落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先,村民自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应优化政府稳定秩序职能。政府稳定秩序职能在村民主体作用明显,自发进行保护与发展的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这些传统村落一般具有宗族力量发动、成功案例带动、民间组织推动的动力,有村民主体的自主参与体现出本地化生产生活的主体优势。但同时也往往存在经济力量单一薄弱、专业力量支持有限、发展规划目标模糊的不足和缺陷。从化溪头村的保护与发展实践表明,溪头村繁荣的旅游市场背后存在历史建筑保护不够,市场秩序紊乱,整体发展目标模糊的现象,村民与政府、村民与投资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政府稳定秩序职能的优化,主要包括完善规划机制以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规划编制秩序,建立教育机制以培育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自主参与秩序,健全监管机制以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开发建设运营秩序。优化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实现传统村落有序保护与发展。其次,政府主导传统村落开展保护与发展存在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的问题,应优化政府效率管理职能。政府效率管理职能在政府干预作用明显,组织保护与发展工作投入大的传统村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这些传统村落公众参与基础薄弱、传统经济动力不足,但发展旅游经济的潜力较大。基于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价值和存续危险,政府主导发动保护与发展工作具有公信权威优势、政策引导优势、政府短期资金优势和保护决策优势。但也存在村民和市场主体缺少参与、单一的政府公共物品的投入供给不足等问题。从化宣星村保护与发展实践表明,政府发起推动了生态文明村建设、旅游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引导企业投资发展旅游等工作。多年的工作投入初见成效后却陷于停滞,其症结矛盾集中于政府与当地村民、政府与投资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政府效率管理职能的优化,具体包括建立综合施策机制以保障传统村落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建构互联网+机制以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平台综合效率,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投入产出效率。优化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问题,实现传统村落有效保护与发展。第三,企业介入传统村落开展保护和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应优化政府保障公平职能。政府保障公平职能在企业组织介入作用明显,企业投资开展保护与发展的传统村落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由于村落保护投入不足,而村落市场开发的条件具备,所以政府积极鼓励与推动企业介入,具有资金输入优势、企业资源整合优势、企业运营管理优势,但也存在企业资金持续供给与断裂风险并存,企业主导利益分配,且往往过度消费村落公共物品资源等诸多公共问题。从化钱岗村保护与发展实践表明,在经历几次外来企业的投资经营之后,其旅游活动虽有所发展,但并未给村民带来满意的收益,甚或由此导致钱岗古村原貌破坏,村落价值受损,暴露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村民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政府保障公平职能的优化,具体包括清晰界定产权机制以保障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收入公平,完善制度配套机制以保障企业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市场机制公平,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以保障传统村落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公平。优化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问题,给予企业一定的激励约束,实现传统村落公平保护与发展。

 

[20]王言.古筝传统作品音乐意象研究[D].导师:郑琳.南昌大学,2018.

摘要:“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是指客观物象经过主体加工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意象所借助的载体也有很大区别。音乐作品通过声音为媒介,给人听觉上的刺激,触发听者的体验、情感和想象,起到理解与交流的作用。这也是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音色优美、余韵绵长、音域宽广、流派众多,演奏技巧也非常丰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意象性,因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古筝传统作品具有较长的流传时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音乐思想的结晶。本文从意象入手,对古筝传统作品中的意象表现进行梳理,了解古筝作品与意象的关系,并对古筝传统作品表现音乐意象的途径进行分析,了解古筝传统作品是如何表现意象,以及意象在不同流派的古筝作品中的运用等;在具体分析古筝作品意象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讨古筝乐曲的传统继承与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古筝音乐新创作和传统作品演奏的表现力和传播力提供参考。

 

[21]朱海明.从化仙娘溪村民居研究[D].导师:肖旻.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仙娘溪村隶属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长流村,位于广府与客家的过渡区域,村中传统民居为土坯砖墙承重的围屋。近年来,村民将自家的传统民居拆除,调整原有的用地边界,建设新的楼房。在这个建筑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人们从传统民居迁移到当代的楼房,其中的空间关系,空间权属,人们的生活模式,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记录、分析仙娘溪的传统民居和当代农村自建房建筑现象,阐释了村中建筑空间演变方式和村落家族制度、国家土地制度的微观关系。文中集中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仙娘溪村传统民居作为广州北部广府客家交界处的民居,表现出了广府和客家民居各自怎样的特征;仙娘溪村中传统民居衰落后,当代建筑形式是如何在传统的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的;仙娘溪近年建造活动频繁,家族和建筑空间又是如何通过土地这个纽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了关于传统民居、当代农民自建房、农村社会制度、家族制度、土地制度的各类学术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路径。第二章梳理了仙娘溪村落的发展历史和区域环境,分层次剖析了仙娘溪村的聚落形态,勾画出村落的整体形象。第三章分析了村中传统民居和当代农村自建房的建筑形式、材料、结构和建造方式,展现了村中丰富的建筑现象。第四章结合村民的主观认知,整理了国家土地制度和村中家族制度,阐释了村中房屋分配、房屋新建、房屋扩建的运作模式。最后,基于前述内容,对村中民居和村落空间演变做出总结。

 

[22]黄诗贤.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漳州地区位于我国东南边陲,福建省东南部,涉及八县两区一市。地理区位上,漳州地处闽粤交界处;文化区位上,漳州立足闽南的福佬文化,受到了客家文化、南洋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在漳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基底上,多种文化的融合衍生出了丰富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也使其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当前学者关于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研究区域主要聚焦在漳州北部的闽南文化重地泉州地区以及漳州西部客家大本营的龙岩地区,位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融合之地——漳州却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和挖掘。同时,目前漳州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多以单个典型村落或某种类型民居研究为主,偏重物质空间的静态特征研究,缺乏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空间到时空关系的深入研究。因此,漳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需要选取新思路、新方法。本文选取文化地理学为研究视角,以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系统性地梳理该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空间分布的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从时空维度来把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于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作用机制,并形成文化分区,使得研究更具系统性、动态性和全面性。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选取656个漳州传统村落为数据样本,进行地毯式的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选取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地理因子,借助Google Earth、Arcgis、Excel等工具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绘制出文化地理图册,梳理该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特征。其次,分别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大角度探究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同时对相关文化地理特征的规律性、对比性现象进行分析。再者,探讨漳州地区与相关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文化联系、传统村落、民居三个角度进行相关性或对比性分析,从文化区域的视角来解释漳州“文化融合”的现象,更好地理解漳州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来龙去脉。最后,选取传统村落、民居两大文化因子,借助主导因素法、叠合法,采取“地理区位+地理环境+民系+民居类型”的命名方式,对漳州地区的传统村落及民居进行文化区划分,形成五大文化分区,并对每个文化区的基本概况、核心区-扩散区-过渡区、民居特征、传统村落特征、民系民俗、演进机制以及代表村落进行阐述。

 

[23]张爽.景宁畲话与汉语六地方言词汇相关度的计量研究[D].导师:刘力坚.浙江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文将田野调查所得的景宁畲话的材料和以往学者调查过的汉语六地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的材料进行整理,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研究景宁畲话词汇与这些方言词汇的相关度大小,依此揭示景宁畲话与这六种方言的沟通度情况。目的在于,以方言接触的量化标准为依据,从景宁畲话的系属的角度,探讨景宁畲族的迁徙过程,为景宁畲族的迁徙历史提供一个语言学方面的证据。绪论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介绍景宁畲族的概况,总结前贤对景宁畲话与汉语方言关系的看法和方言词汇的研究。然后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给接下来的论文撰写指明方向。第一章描述景宁畲话的语音、词汇和构词基本情况,分析景宁畲话的特点。语音方面分析景宁畲话的音系;词汇方面侧重介绍景宁畲话中特殊的成分;构词特点中归纳景宁畲话的单音词、复合词和派生词等结构。这一章的内容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景宁畲话的语言特点,使读者对景宁畲话词汇特点有所了解。第二章介绍调查过程,先介绍方言点的确定原则,接着论述目前通行的汉语词表和选择本文所用词目的原因,并介绍几种重要的调查方法,重点论证所选词汇的合理性。具体做法是,选择《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词汇卷)中的共计400余个词语,将义族类和词类相结合,分成天文地理、房屋器具、动物、植物、饮食、身体、称谓、时间方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副词、连词介词等14类。这些“混合性词类”能集中体现方言词汇的特征和差异,保证分析和计算的有效性。第三章是本文的分析重点,运用方言词汇定量计算方法,深入分析构词法和语素,选择并改良计算词汇相关系数的方法,得出景宁畲话与汉语六地方言词汇的相关系数。第四章计算出景宁畲话和汉语六地方言之间的相关系数,依次确立景宁畲话和汉语六地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的沟通程度。对得出的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既关注景宁畲话和汉语六地方言相关系数的总体比较,也分析景宁畲话和汉语六地方言相关系数的分布情况,更全面地揭示景宁畲话和汉语六地方言的关系。结语梳理了全文的脉络,强调了本文研究方法的价值,也指出存在的不足。

 

[24]罗立仲.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高松龄.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闽西属于赫赫有名的客家祖地,当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地文化起源于原南,随着人们的迁移,在闽西落地生根,一直被传承到今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体育是闽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红龙缠柱”、天川“胜(狮)会”是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4个主要核心项目。因此,对上述核心项目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观察法和实地访谈法,从产生背景、表现特征、对客家文化的影响、现实生存环境、传承与弘扬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策略六个方面对上述4个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即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红龙缠柱”、天川“胜(狮)会”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一、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的表现特征:1)从服饰、音乐看,服饰颜色鲜艳、隆重,因为是民俗体育项目,参与人员力求方便,束衣紧身,不拖沓,而部分表演人员服饰极为隆重;在乐器方面,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有鼓首乐、伍队和谬鼓三种。2)从动作技术特点看,参加的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协调性,相互配合,动作技术有一定的武术、舞蹈的基础,并与音乐对应,才能够表演成功。3)从表演艺术看,具有时间的节庆性与内容的民俗性、表现形式的仪式性与体育形态的模糊性的特点。二、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在健身娱乐文化、教育文化、社交文化3个方面对客家文化产生的影响。三、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的现实生存环境特点主要表现为,传承受到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客家民俗体育的保护和落实相对薄弱;核心体育项目传承人才缺失问题突出等。四、传承与弘扬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继承和弘扬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加强海峡两岸民俗体育文化交流的需要;带动连城旅游建设和推动连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资源传承策略有:1)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完善培养机制;2)区域与地域协同合作,促进持续发展;3)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4)政府参与管理,加强保护力度;5)创新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提高影响力;6)结合客家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产业链。

 

[25]周林.赣州祥云湖生态农庄景观设计[D].导师:胡希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摘要:随着农业旅游的兴起,作为其重要的一种实现形式---生态农庄,它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而如今社会上生态农庄的景观形式较为雷同,景观设计色彩低迷,设计思路大体都停留在对农业旅游的建设基础之上。对生态农庄的构建过程,应充分利用生态农庄所处的山林优势,积极调动其“吃、行、游、乐、购、学、娱”等功能要素,结合度假旅游的新业态,将文化产业融入到农业旅游中来,吸收现代创新理念,打造复合化多元化的生态农庄综合体,使生态农庄焕发新生。对生态农庄的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生态农庄的景观体系,为农庄建设提供素材;另外对其本身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行为意义。本文以生态农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赣州祥云湖生态农庄作为设计实践,得出成果如下:(1)通过相关专著和文献研究与阅读,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现代生态农庄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旅游心理学、景观游憩学等基础理论,从现代生态农庄景观设计理论、策略、功能定位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生态农庄景观设计的思路,确立了生态农庄的景观建构方法。(2)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等方式,选取5个生态农庄相关案例,分别从景观结构布局、特色景点、项目主题特色、设计理念、植物设计等方面进行解读,总结其项目景观表达特色,为赣州祥云湖生态农庄景观设计的实践提供借鉴意义。(3)以赣州祥云湖生态农庄为设计实践:着眼于赣州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分析项目基本现状,提出其景观设计思路,合理排布园区功能结构,美化节点景观,提高植被群落质量,加强赣南人文主题建设,突出生态和文化两大设计定位,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打造集文化传承、地方记忆、生态生活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庄综合体。

 

[26]孙玉琪.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制及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杨絮飞.浙江农林大学,2018.

摘要: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是南方地域性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围屋则是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当地人称其为“土围子”。它是客家人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地区,为了适应新的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民居建筑。它承载了客家传统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所集体映射出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也表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其布局中严谨的对称关系、和谐原则,展现出了建筑空间的有序性。在独具特色的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装饰艺术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直接反映出客家人的信仰、理念及文化。本文以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及装饰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从客家民居类型中挑选赣南围屋建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形制及装饰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使大家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有系统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的逐步深入探索:首先,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概述,分析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发展的过程。其次,再通过对赣南比邻地区的闽西、粤东北地区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出从建筑类型、空间布局、居住功能以及建筑材料诸方面对比的异同。再次,阐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特征,深入分析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题材、装饰类型以及装饰表现手法;探究揭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整体艺术面貌,让大众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有一个更清晰明了的认识。最后,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征的具体分析,挖掘出传统艺术元素及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为客家文化的传承、运用和发展提供依据。

 

[27]赵宜芊.传统生土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性的关联性研究[D].导师:穆钧;李建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摘要:生土营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的营建智慧也是值得传承的。在当代,生土建造因其取材便利、造价低廉及施工简单,目前仍是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大量运用的建造技术。同时随着当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和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的生土营建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国内外已有大量现代生土建筑落地建成。对我国传统生土营建的科学认识对于发展当代的绿色生土建筑是十分有帮助的。特别是现代生土建筑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提下,挖掘我国传统智慧的现代性显得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在现代生土建筑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当下,挖掘我国传统智慧的也具有其必要性和现实价值。当生土建筑形式变化、功能多维发展、营建工艺不断提升的同时,始终不变的是建筑材料——生土。因此,始终不变的生土是怎样适应不断进步的营建技术的关联性研究,就成为传统生土营建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本研究从技术与材料二者的关联性来重新审视传统生土营建,不同于单一角度的研究,将关联性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帮助揭示传统生土营建经验与生土材料特性的相因相成关系:即生土营建经验依赖特定的土质特性而存在,土质特性的差异促进生土营建的进步,营建要求的提高要求土质特性的改良。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生土营建经验与生土材料的关系,推进对我国传统生土营建的研究,进而可以帮助保护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可以为传统生土营建经验的现代改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生土营建经验文献的综合、典型营建案例的调研,以及与既有土壤科学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得出我国传统生土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性的关联性。首先综述了传统生土营建的发展与现状,宏观上总结生土营建发展的技术逻辑。其次梳理土壤科学中与生土营建相关的原理、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分为三条线索展开:以夯实土壤来处理生土材料的的夯土和土墼建筑的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新的关联性研究;以拌合草泥来处理生土材料的的土坯、垛泥、木骨泥墙建筑的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新的关联性研究;以挖造自然土体来建造的生土窑洞建筑的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新的关联性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传统生土营建经验发自民间,出于生存需要而建造,有其自觉性和合理性,体现与土质特性的关联上,表行为生土营建由被动适应土性到能动改造土性。同时传统生土营建经验并非成熟的技术体系,也尤其局限性和非理性,例如生土营建并非传统营建体系,但作为其他材料的替代品也会用于建造,这样的生土营建只是借鉴了其他地区,并不会在营建中寻求与当地土质特性的最佳结合方式;民间营建也不具备足够的工具理性,营建活动只要满足当下的需求即可,并不会追求最优化的营建工艺,同时当地民俗文化、经济条件也会影响到建造的形式,因此生土营建难以找到与土质特性的最佳契合点,二者并不会具备稳定的关联性。虽然传统生土营建经验与土质特性的关联性包含理性与非理性两方面,但恰恰是值得现代科学学习和反思之处,这也是本文意义和应用前景的所在。一方面,关联性的理性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材料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关系,找到生土营建技术与生土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关联性的非理性部分揭示出传统生土营建的不合理处,为改良提供依据,也可以帮助我们辩证认识传统生土营建经验,既不会一味地接受,也不会一味地否定。

 

[28]郑杰文.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8.

摘要:本文主要聚焦传统村落与其丰富多样的风水林空间共同产生的生态经验与文化遗产,构建了适应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空间类型体系,并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获取各类型风水林村落与案例村落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置于同一体系下观察,发现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形成规律和生态经验。研究涉及风水文化、历史信息、地域地理特征、宗族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活动等多种村落影响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反应出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原貌,并总结出能够通过图示说明解读的生态经验和乡村遗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传统村落与其风水林相交织而成的丰富多样的人文空间,因此从以下四部分研究其二元关系:第一部分,梳理风水理论的源流和派别、风水林的内涵与外延,从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来重新定义村落风水林与风水植栽,使对村落风水林的研究更能够结合其所处的村落空间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第二部分,从人文地理视野,横向观察对比世界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特征。首先探讨亚洲范围受风水文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再分析我国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村落;最后将视线聚焦到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丰富、保存完好的闽西山区风水林村落中,并选取中川古村落为案例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梳理中川古村落总体规划布局及风水林的总体分布。从地理因素、宗族与侨乡文化、历史发展等角度,通过对中川古村落的时代演变、风水格局、民俗习惯、生态情况等进行剖析,分析村落风水林空间的产生、演变、培植机制和规划布局,发掘风水林空间深度参与到文化传承与日常生活的生态经验。第四部分,多角度地阐释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具体建设。中川古村落的风水林村落类型丰富,对研究其他村落的风水林空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将每种空间类型择一例剖析清楚,然后分析其生态价值和衍生价值。第五部分,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再继承。反思在新的发展思路下,村落风水格局面临的解体危机和伴随而来的风水林空间被削弱、消失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引导生态永续保护意识、吸引华侨和公益组织长期投入、订立有操作性的风水林保护导则和建议等保护性发展方法。

 

[29]张雯雯.童年经验与王勇英的小说创作关系探究[D].导师:刘铁群.广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已是文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童年是人生的起点,虽然这个时期十分短暂,但是却让人终生难忘,对于作家群体尤为意义深远。童年经验深刻地影响着王勇英的创作,在她的作品中总能找寻到童年经验的印迹,王勇英的儿童小说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策略的谋划,还是小说的审美特质、语言风格等方面,均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文艺心理学、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王勇英童年经验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论文的主体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论述童年经验与作家创作题材之间的关系,论述童年经验是如何影响作家写作题材的选择以及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王勇英热衷于将自己童年时的经历用作小说的素材材料,具有明显的童年自我书写特征,作品地理、文化背景都能在作家真实的童年经验找到对应关系。在创作中,王勇英无法摆脱童年记忆的牵绊,在作品中不仅存在着真实的故乡“大车”,还有本土文化的生态场域,它们是促进王勇英童年经验艺术世界生成的叙事资源,并以无形却有力的力量推动着王勇英的书写创作。第二章具体从王勇英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探讨了童年经验对作家小说创作的介入与影响,通过文本分析论述了童年经验在王勇英作品中自我形象、母亲形象塑造、乡村人物形象塑造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总结出作家童年经验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在童年经验影响下创作个性的建构与情感基调的形成,总结出童年经验对王勇英小说风格的影响。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童年经验对创作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王勇英丰富性的童年经历以及对童年记忆的深情书写,都对其小说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小说的诗意性和童真性创作风格上,而小说的创作风格又通过叙述策略与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从王勇英国内研究的成果来看,关于这位近几年表现亮眼的儿童作家的作品论述视角还比较少,许多学者主要从整体把握或从不同视角去分析研究王勇英的作品,但目前从童年经验作为切入点来研究的角度比较少。本文以童年经验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来探讨王勇英童年经验对其儿童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分析童年经验在作品的体现,分析其在儿童文学领域创作的独特性。并且将王勇英的小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童年经验对其小说创作的独特影响,对进一步把握王勇英及其作品的深层心理内涵、挖掘其审美价值、拓宽王勇英小说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0]徐燕.江西信丰客家话语法研究[D].导师:田春来.广西大学,2018.

摘要:本文主要以江西赣州信丰客家话的语法为研究对象,以刘丹青所编写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为理论框架基础,并借鉴其他语法研究理论制订了适合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同时在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描写分析信丰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勾勒出其语法面貌。本文一共九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信丰县的地理位置以及信丰客家话的归属、客家话的研究现状、本文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内容。第二章是语音简介,主要介绍了信丰客家话(以古陂镇为代表点)的语音音系以及语音特点。第三章是构词和形态部分,主要描写了信丰客家话的词缀和重叠问题,以此来揭示信丰客家话的构词特点。第四章是功能词,本章主要描写分析了信丰客家话量词、人称代词、指示词、结构助词、副词、介词与连词、语气词的语法表现及语法特点和功能。第五章是名词性成分的句法语义功能,本章主要介绍了信丰客家话的小称、领属以及指称。第六章是动词性成分的句法语义功能,主要介绍了信丰客家话动词的体特征,包括先行体、起始体、进行体、持续体、完成体、再次体和尝试貌。此外,还描述了信丰客家话的情态问题,主要是从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三个方面去描写。第七章是句法结构,本章主要介绍了信丰客家话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类型,主要有被动结构、处置结构、致使结构、比较结构、动补结构。第八章是简单句与复杂句,主要是介绍信丰客家话的判断句、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感叹句以及复合句与复杂句等句子结构。第九章是总结,主要是总结归纳信丰客家话语法的类型特点、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问题。

 

[31]朱珠.江西永丰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张勇生.江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永丰县位于江西省的中部,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在《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中,永丰方言属赣语吉茶片。本文主要调查地点在县政府所在地恩江镇,主要研究对象是永丰方言的语音部分,文中从多个方面详细描写了永丰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与普通话进行共时比较,与中古音系进行历史比较,全面概括其语音面貌。永丰方言有声母20个,有浊擦音[v]。韵母43个,其中包含自成音节[?]在内。遇摄有新老派之分,老派大多读[y],新派大多受普通话影响读[u]。声调5个,其中平、上、去声各分阴阳,入声不分阴阳,没有入声韵,入声皆为短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江西永丰县的历史地理概况和永丰方言研究现状,并交代了研究背景、意义及本文的体例等等。第二章是永丰方言的分区和概述,永丰县恩江镇方言声韵调、连读音变、文白异读等,并列出了永丰县恩江镇方言单字音表和同音字汇。第三章主要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永丰县恩江镇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描写,并列出了字音比较表。第四章对永丰县境内的方言语音进行比较。其一,通过比较归纳出永丰境内赣语语音的共同特点与内部差异;其二,比较了永丰境内的赣语和客家话。

 

[32]王颖.湖南省宜章县栗源镇土话语音研究[D].导师:罗昕如.湖南师范大学,2018.

摘要:栗源镇位于宜章县西南部,东边连着广东。栗源土话划归宜章“一六片”,栗源镇土话下又可分为四种口音,语音情况较为复杂。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湘南土话的研究中来,也出现了相关方面的著作、论文,但是没有针对栗源镇土话的专门研究。鉴于这个情况,笔者选取了栗源镇甘老片口音作为代表性方言,采用文献分析、实验语音学、田野调查、比较分析、描写与解释的方式,较为全面地描写了甘老片口音的声韵调系统,列出了声韵调配合关系,归纳出了声韵调特点,分析了文白异读,整理出了同音字表,较为清晰地展现了栗源土话的语音全貌。此外,还在共时层面横向比较了栗源土话与周边的大地岭土话、赤石土话、东风乡客家话和西南官话的语音特点,试图探讨栗源土话的归属性问题。最后认为,相对于大地岭和赤石土话而言,栗源土话是一种具有客赣方言和西南官话色彩的混合型方言,还是一种深受西南官话影响的土话。

 

[33]曾嘉颖.湖南桂东客家话词汇研究[D].导师:邓永红.湖南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文以桂东客家话词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法、描写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相结合等多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收录并整理了约3000个桂东客家话词条。论文试图从桂东客家话词语的词义、词形、造词理据、词汇特色形成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从而总结桂东客家话词汇的特点。词义分析主要探讨桂东客家话和普通话在词汇意义上的差别,包括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同形异义、情感色彩不同三方面。词形分析主要探讨桂东客家话与普通话在音节数量、构词语素、构词词缀、人称代词复数词尾几个方面的异同。我们发现桂东客家话与普通话存在明显音节数量差异的主要是指物名词和称谓词,并包含少量的动词和形容词。桂东客家话中有较多的名词后缀,如“嗒'”、“子”、“头”“牯”、“婆”、“公”等。桂东客家话的造词理据分析主要包括直接命名、曲折命名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三个方面,并从中探讨桂东客家话词汇中所蕴含的桂东客家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桂东客家话的词汇特色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音节数量的变化、古语词的保留、语言接触几个方面。桂东客家话词汇中保留着较多的古代汉语词、古方言词、近代汉语词和少量的百越语词,由于历史原因又曾和闽语、赣语、湘语等多种方言有过交流和融合。这些都是桂东客家话词汇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

 

[34]郑永雷.富川梧州话与玉林市区白话比较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部地带为省际交界地带,北为湘桂粤交界,南为桂粤交界,当地居民所操持的方言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因而备受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广西东北部的富川梧州话与东南部的玉林市区白话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两处方言事实作了详细描写,并以比较研究为手段,将历时比较与共时比较相结合,以求两处方言的系属判断,为方言分区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介绍富川县、玉林市的人文地理概况,介绍粤语研究及两处方言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富川梧州话与玉林白话语音比较研究。历时比较与共时比较相结合,历时上理清历时上的音韵对应关系,分析两处语音的音韵特征;共时上以计量手段考察两处方言与相关方言,尤其是粤方言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最后数据表明,两处方言语音与粤方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粤语的勾漏片具有更加亲密的同源关系。第三章,富川梧州话与玉林白话词汇比较研究。基于单个方言点词汇的分析研究,一是探求两处方言词汇的异同;二是分析两处方言与广州话的词汇差异;三是考察两处方言与粤方言特征词的拟合程度;全面揭示富川梧州话与玉林白话的词汇系统中蕴藏的粤方言成分。第四章,富川梧州话与玉林白话语法专题研究。对两处方言的封闭性词类和几种特色句式进行描写研究。第五章,结语。总结两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肯定富川梧州话与玉林白话的粤语系属,且根据其与勾漏片语音上较高的一致性,将两处方言归入勾漏片粤语。另,指出个人此次比较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35]蒋永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王本涛.广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成为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选择。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社会而言,这是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贺州市为例,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内容为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推进下的必然选择。笔者作为贺州人,希望在教学中成熟运用贺州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为推动贺州历史教学的发展做出尝试和努力。参考专家学者的意见,根据笔者自身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贺州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推进课程改革、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些都说明有必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以推进贺州历史教学的发展。贺州丰富而独特的乡土历史资源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课程资源是可行的。第三部分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要遵循科学性、经典性、经济性、生活性、教育性等原则。第四部分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也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学生则通过积极参加教师布置的各项课后活动加深对家乡、家族历史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利用。第五部分为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应注意适度适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处理好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教科书之间的关系、完善评价体系、处理好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内容传递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事项。第六部分为结语,是本文内容的简要概括以及对本文完成情况的简单思考。

 

[36]徐华松.城市修补理念下秀新社区更新研究[D].导师:秦文军.沈阳建筑大学,2018.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回顾过去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建设成就显著,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然而,面对快速的城市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层次和品质仍然不足,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进一步加重,降低了城市的空间品质;城市的文化脉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破坏。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会议,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需要、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城市修补就是以此为目标,采用系统的、渐进的、有针对性的方式,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场所得到整体的修复,使城市更具活力。本文在综述城市修补及城市更新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修补理念下的旧城更新策略,进而对深圳市坪山区秀新社区的现存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现状特征、发现现实问题、解析主要因素,提出秀新社区城市修补的策略和具体规划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秀新社区现状特征的总结,分析社区在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历史文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社区的实际,提出修补策略。在城市功能上首先明确秀新社区未来发展定位,根据周边发展规划,形成优势互补,确定社区功能分区,修补交通网络,公共配套设施。在城市空间的修补中,通过梳理社区的空间结构和修补社区的空间形态、整饬公共空间体系来修补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最后通过对秀新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线路的塑造、特色节点的强化来延续社区的历史文脉。从以上三方面扭转社区城市建设粗放发展的旧模式,探索内涵式发展建设的新模式,实现秀新社区的转型发展。

 

[37]罗精益(Phanyuwat Sitthikote).泰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导师:白静茹.山西大学,2018.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出大约500个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并通过对特定方言区的中国学生进行调查证实了这些词。本文主要在中泰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对泰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探讨,从来源、语义、社会功用等方面对泰语的汉语借词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中泰交往的历史进程、华人移居泰国的发展史以及泰国华人与当地人的融合程度三方面进行分析,在中泰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分析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其次,从汉语借词的来源上进行进一步分析,泰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来源于福建的闽南语、潮汕的闽南语、海南的闽南语、粤语和客家话,本文致力于寻绎所举汉语借词的具体来源。接下来,通过对汉语借词语义与所借用汉语词的语义进行比较,将汉语借词分为语义原义词和语义异义词。此外,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在其使用范围、使用场合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本文试图在社会功用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由此将汉语借词分为外来词、华语词和专有名词。

 

[38]张书敏.中国民歌特征音调在当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D].导师:熊小玉.江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音乐中最具特点的当属各个民族中最能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歌。民歌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形态标志,本论文以江西“哎呀嘞”音调、内蒙古“啊哈嗬咿”音调以及西藏“呀拉嗦”音调为例,从音调形态特征来探讨研究其在当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从而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主要针对江西“哎呀嘞”音调、内蒙古“啊哈嗬咿”音调、以及西藏“呀拉嗦”音调的形成背景、音调特征、结构形态特征、衬词特征的深入研究,运用形态分析法将其特征进行详细阐释。第三部分为三者之间共性和个性的对比研究,从文化背景、音乐本体等多角度出发提炼出普遍与个性化的特征。最后为结语,通过研究能够看到每个地域民歌音调的结构原则,它是当地文化积累与民族心理的体现方式之一,它展现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风格形式特点,也表现出了当地民歌的气质与内涵,以独特的结构原则与结构逻辑,展现出了当地民歌音调的特点与魅力。这三地民歌分别是我国中、北、西部地区民歌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西、北部地区的音乐文化标志,对整个中国民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课题通过对三地民歌特征音调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民歌全面研究做好基础,同时,在创作上为作曲家起到启示作用,使民歌特征音调真正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源泉,将其运用到当代作品的创作中,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保留我国优秀的民歌文化,从而为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贡献。

 

[39]吴祎.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与方言演唱的把握研究[D].导师:李艳萍.江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赣南客家山歌是中国汉族民歌的分支,是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赣南客家方言进行演绎的一种地方民间曲种。它蕴含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它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即兴创造,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提炼出来的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客家人丰富的生活内容,真挚的情感世界,其曲调悠扬,流传至今。本文以赣南客家山歌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把赣南客家山歌的语言、音乐形态及演唱特征展现出来,并希望通过对其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阐述,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赣南客家山歌进行基本概述,其中包括客家民系的由来、客家山歌的形成发展及方言的形成发展,并强调方言与客家山歌的关系,为音乐要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赣南客家山歌的音乐本体分析,即从山歌的语言、音乐形态、演唱特征三个维度进行全面阐释,并结合方言对音乐形态的影响得出了规律性结论;第三章是赣南客家山歌在民族声乐中的传承与创新,先对赣南客家山歌的文化价值、传统的传承方式进行概述,并针对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希望能为赣南客家山歌今后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40]冯晓曼.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D].导师:郭小利.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台湾地区现行高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以增深大陆同行对台湾音乐教育的了解,便于未来海峡两岸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三版台湾高中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类内容、实践类内容、聆听类内容为研究主体,主要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比较法、实地调研等方法,试图探索台湾高中音乐教材的特点。首先对台湾地区2008年颁布的高中音乐课纲进行研究,概括其教材改革思路与编写依据。再分别对三版音乐教材进行深入而系统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兼具国际化、开放化、流行化以及本土化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中外音乐史观、多元文化观以及本土文化观,强调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其他能力,如团体协作、媒体运用能力、创造力、自主探究能力等。且西方音乐名词、术语、歌曲翻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与大陆地区不同,各个版本教材的翻译不尽相同。另外,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具有明显的“去中国化”倾向,且将中国音乐放置于“世界音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41]张宏旺.基于公共空间激活策略的乡村聚落更新方法与实践[D].导师:王竹.浙江大学,2018.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不断向前的城镇化步伐,乡村建设的问题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持续关注,政府、开发商及建筑师也都开始意识到乡村建设不应当被边缘化而成为城市建设的附属品,乡村的建设与营建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乡村建设任务量的实在繁重,需要处理的问题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在整个乡村生态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常它是乡村本土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同时也与本土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公共空间具有活力的与否与整个乡村聚落的兴衰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出发,将其视为乡村更新与营造过程中的激活点,以此作为乡村建设发力点带动整个乡村聚落的更新与营建。本研究结合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对国内外乡村聚落更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剖析和研究,充分认识到公共空间具有活力与否关系到整个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从乡村聚落的更新与营建以建筑学的本体视角出发,对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视角出发,对主要研究的公共空间类型进行剖析,对目前乡村聚落中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充分认识到既有的传统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潜在的公共空间的意义,并分别阐述传统的和既有的公共空间激活的方法和原则,建立通过激活公共开放空间为方法途径以带动整个乡村聚落更新发展过程的乡村聚落更新理念。并以广东英德九龙镇牛一村为实证案例,立足于乡村本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梳理出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公共空间节点,系统地由主及次地对公共空间进行动态式的更新与营建,提出经济合理、健康的更新方案。

 

[42]钟达伟.肇庆传统祠堂形制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肇庆主要流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属于西江广府文化亚区。与珠江三角洲广府核心文化区相比,西江广府文化亚区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建筑上形成以广府文化为主,融合了客家文化特色的地域建筑特征,同时又由于地缘原因又受到了粤西南地区福佬民系以及西部和中北部小数民族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的建筑文化特征。本文拟就此现象展开讨论,挖掘肇庆地区的建筑地域性。本文选取祠堂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勘察测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对地方志、族谱、碑刻等古文献的考据,基于传统建筑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古文献考据、类型学、语言学、以及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已有关于祠堂、粤西地区、礼仪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注重对祠堂礼制的考据,指导对平面、构架、构造等形式的考辨。此外,尝试纵向对比研究,剖析该区域祠堂的年代特征;通过区域内祠堂特征的横向比较,论述肇庆祠堂形制的不同地域特色。综上,本研究将探讨、构建肇庆地区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的规律特征,丰富广府祠堂地域性研究与认识。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评述后,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制定论文基本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对肇庆传统祠堂门、堂、寝、廊、衬祠等一般建筑要素,结合古今经典文献进行再梳理,辨明祠堂各部分建筑的定义及空间属性,对相关部分的共同性特征及规律进行初步划定,并结合地方史料进行对比阅读,为后文对于平面、构架的研究提供基础语境;第三章对肇庆传统祠堂的平面格局进行研究,是基于第二章基础上进一步从平面角度对门、堂、寝、廊、衬祠等深入剖析,从各建筑平面分型中穿插对各种相关议题的讨论,并通过大数据处理,探寻其时空分布的规律、发展演变以及源流特征;第四章为肇庆传统祠堂构架的研究,亦是在第二章基础上,对门、堂、寝三部分主要建筑,采用类型学分型归类的思想,总结相同类型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类型的差异。对构架的研究主要针对其宏观的特征,即主要探讨祠堂的剖面的梁檩关系、梁柱关系、柱檩关系等主要传力体系,关注年代与区域的差异、经济与匠作的联系、形式与设计的规律。第五章为肇庆传统祠堂的构造深化研究,是对第四章构架研究的微观方面深化。主要选择梁、柱、驼峰斗栱、瓜柱抬梁、水束等主要构造进行再梳理,对一般性规律进行统计学再分析,验证普遍认知下的构造特征以科学、可信的依据,总结典型构造的历时性、共时性以及系统性等特征。肇庆传统祠堂是传统礼制、地域建筑体系、材料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礼制是祠堂的源流,地域建筑体系是祠堂的载体,地域文化是造型审美、装饰风格的核心,而地理位置的局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材料的使用进而影响建筑造型、营造技术及其演变更迭的方向,亦是建筑多元化形成的客观原因。通过经典文献的梳理结合地方史料的收集,并且通过图像与测绘的分析,本文讨论了有关肇庆传统祠堂的基本形制规律,深化了对祠堂一般建筑组成的平面与构架的研究,多角度展示了肇庆传统祠堂的演变规律,发现了有关肇庆多元民系下许多复杂的地域营造谱系的交流,认为祠堂在礼制下放的过程中,官方庙制结合本土建筑逐步形成了适应地域环境的形制,祠堂随着祭祀的变化不断发生演变。

 

[43]汪宗哲.广西汉语方言处所标记的语义地图研究[D].导师:田春来.广西大学,2018.

摘要:汉语的处所标记形式多样,功能复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汉语处所标记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汉语方言资料和对广西境内汉语方言的实际调查,构拟了汉语处所标记的概念空间的语义地图,并为所调查的每个汉语方言点展示了各自的语义地图。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来源和具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以宿松方言为例,结合汉语各地的方言材料,初步构建了处所标的语义地图。第三章通过对广西汉语方言材料的列举和分析,并进一步深化了对处所标记的研究。第四章是结语,研究表明,广西汉语方言具有丰富的处所标记形式和不同的功能分布类型。

 

[44]邓立凡.《客英词典》语法研究[D].导师:田春来.广西大学,2018.

摘要:《客英词典》是英国长老会传教士经富英国长老会传教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华时,为方便深入客家地区传教,走访粤东客属地区并长居粤东地区30余年而编纂的广东省客家方言双语词典,基本还原了 19世纪末广东省客属地区的方言语音,用字,词汇的面貌,材料丰富,是一部20世纪最全的客英双语辞典。本文在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词典中的语法面貌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语法词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词典中的语法进行共时描写,以期梳理客家方言语法在19世纪末的基础面貌,并且致力于为今后客家方言的研究者提供一份19世纪客家方言语法的参考材料。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总结中外研究情况,并且介绍词典的背景和内容。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词典中的语法面貌进行详细地描写和分析,挖掘客家方言的具有价值的语法现象。具体包括对构词与形态的描写;以及代词、量词、介词、动词的特殊小类、副词、结构助词、体貌助词等语法词的描写,并且适当与今客家方言进行历时对比;还有对各特殊句类(具体包括处置句、被动句、带“得”的可能句式、比较句、疑问句)的描写,通过对各句类特点的描写探知当时客家方言的语法特点。第五章为总结。在这一章里对全文的描写进行概括,总结出词典所体现的客家方言语法特点,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45]廖丽红.宁都客家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D].导师:肖九根.江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文运用地理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从语音、词汇方面考察宁都客家方言地域差异。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我们先对宁都方言各片代表点——洛口镇、黄石镇、梅江镇展开了再调查,目的是重新检视其语音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宁都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我们又突破已有的臼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宁都24个乡镇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成规模的拓荒式实地调查,并据收集的第一手语料绘制了27幅方言地域分布图,从而为精准分析方言的地域差异,重新确立方言分片的基本依据,有效探寻方言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宁都地区方言差异的分水岭实质上是以北部与中、南部的地域差异为基点,这就将北部地区的肖田、东韶、洛口、东山坝、钓峰、黄陂、蔡江、大沽、小布9个乡镇与中、南部地区的安福、石上、湛田、梅江、会同、竹笮、青塘、赖村、田头、黄石、对坊、长胜、固村、固厚、田埠15个乡镇分成了两大方言片,各片方音一致性很强;就其存古性质而言,北部方言保留的上古音比中、南部的要多得多,这不仅与语言自身的演变有关,还同地势地貌、行政区划、经济文教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地理语言学等方法分析宁都客家方言,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它对于深入探讨方言的规律特点及其内部差异是十分有效的,这一方法在本文研究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6]兑蘅.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研究[D].导师:原新梅.辽宁师范大学,2018.

摘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姓名各具特色,随着国际上多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交融,不同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一个人可能会拥有多个名字,双名制正是多民族文化影响下的产物。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国家,华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马来西亚华裔的姓名,通常既包括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官方姓名,也包括用汉字组成的华文姓名,既体现了所在国的文化特征,又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研究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的结构以及华文姓名的用字情况、语音特点等,可以更好地为其寻根溯源,探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马来西亚华裔的文化心理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情况。本文涉及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共1443个,来源于马来西亚沙巴州共17所华文学校。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计量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结合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字学、姓名文化等理论,探寻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的语言特点,分析华裔姓名的影响因素。除去绪论和结语,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内容为世界各民族姓名的主要类型和特殊现象。主要介绍世界三大姓名类型,并分别对各个类型中的的姓氏、名字、结构形式特点及特殊现象进行举例分析。第二章内容为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双名分析,分别举例阐述了华裔学生的华文姓名及结构,华裔学生的官方姓名及结构,并对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双名对应性及不对应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内容为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华文姓名用字情况分析,分别从华文姓氏的用字情况及华文名字的用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用“陈”“黄”“张”等姓氏居多,且华文名字用字体现性别特征。第四章内容为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华文姓名语音分析,分别从华文姓名的音节、声韵调进行归纳分析,并对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华文姓名的语音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华文姓名声母、韵母使用数量大且声调搭配种类多。第五章内容为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的影响因素。本章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姓名进行研究,并运用SPSS\PC+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姓名的影响因素,主要因素有性别以及非正式姓名等。

 

[47]李丽.泰国客家人中国文化认同调查分析[D].导师:骆明弟.广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泰国是华人聚集的第二大国家,其中客家人数量在华人中占据第二。以坚守自己文化而闻名的客家人,他们迁徙到泰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现状是学界当下极具现实意义的论题。本论文主要以合艾客家会馆汉语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调查分析当下泰国客家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现状,还尝试探讨了文化认同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对于泰国客家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现状研究,笔者主要从身份认同、中国文化与观念认同、客家文化与观念认同及汉语认同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泰国客家人在身份认同上具有双重性,既认同华人身份,也认同泰籍身份;(2)在对中国文化与观念认同上,总体来说,泰国客家人的认同度较高,这种较高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在行为层面上的认同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在对客家文化与观念认同上,泰国客家人对客家文化认同度一般,对客家精神认同度较高;(4)在语言认同方面,泰国客家人对泰语的认同度高于汉语。虽然它们内心对学好汉语有着强烈的欲望,但在实际生活中对汉语的使用率不高。在探讨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方面,笔者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出发,探讨了年龄、华人代数、华人血统、赴华经历、家庭环境、居住环境、社团活动和中国朋友等八个因素对泰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影响。发现其中仅有年龄、家庭环境、社团活动和中国朋友这四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上在中国文化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对汉语学习可能受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发现文化认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有一定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笔者针对泰国客家人的中国文化认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文化认同对汉语学习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反思与建议。

 

[48]叶华英.安远九龙山采茶戏经典剧目《睄妹子》唱腔音乐研究[D].导师:樊凤龙.江西财经大学,2018.

摘要:明朝中期,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兴起了“采茶歌舞”,其与当地民间龙灯舞“五股龙”不断融合,逐渐演变成了“茶篮灯”。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当地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九龙山与福建、广东等地茶商日益增长的茶业商贸活动背景下,九龙山“茶篮灯”逐步发展成为“九龙山摘茶”。当下的赣南采茶戏主要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的采茶歌舞小戏--“九龙山摘茶”,经过数代“茶篮灯”歌舞传承人等艺人广泛吸收外界民间文化养分,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民间故事情节和“二旦一丑”角色表演人物的民间“采茶歌舞小戏”(安远县民间俗称“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距今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主要流传于江西,是赣南安远县客家先民们在长期茶事劳动中逐渐形成的集戏、歌、舞于一身的带有地域性、文化性、表演性、娱乐性等特征的优秀地方戏曲形式。本文主要釆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安远九龙山客家釆茶戏的优秀经典剧目《睄妹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九龙山采茶戏经典剧目《睄妹子》的历史沿革、地域分布、传承谱系以及其文化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概述源起,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采茶戏文化背景、文化审美取向等多方面文化角度出发,通过九龙山采茶戏个案经典剧目《睄妹子》唱腔音乐等艺术特点的微观调研与论证相补充的理论框架,重点对经典剧目《睄妹子》的曲牌唱腔形态、音舞形态、唱腔文学特征以及对其当下传承保护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规划设想均进行了大胆探索性论述,并通过对该剧目几个优秀选段唱腔曲牌形态和角色特点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立体的考察和研究分析,试图能较全面揭示九龙山采茶戏经典剧目《睄妹子》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该剧目的创演颂扬了客家人在艰苦生产劳动中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枷锁、大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的进步思想等艺术价值。安远县九龙山作为赣南采茶戏的重要发祥地,其剧目的传承保护及其创新开发利用应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作者通过对优秀经典剧目《睄妹子》唱腔音乐的个案研究,旨在促进九龙山采茶戏等其它传统剧目唱腔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优秀唱腔演员的挖掘、培养和引进以及对剧目唱腔的改良优化研究,大胆阐明了自己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全面体现九龙山采茶戏唱腔音乐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创新性和时代性,使九龙山采茶戏的角色唱腔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给人以清新的艺术视听和文化启示。

 

[49]刘晓璇.江西赣南采茶戏的教育传承价值及现状研究[D].导师:彭超.广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人民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它以居民日常生活为表现主题,反映赣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进程不断发展的冲击下,文化形态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赣南采茶戏濒临危险的状况日益加剧。为此,本文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出发,对赣南采茶戏进行了实地采风走访调查,了解了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现状及前景、提出了赣南采茶戏音乐传承的意义与困难,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法和对策来对该剧种进行保护和传承。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赣南采茶戏文化概况的文献梳理,概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赣南采茶戏文化在学校及剧团中的教育传承价值,分析了赣南采茶戏文化在学校及剧团中传承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赣南采茶戏文化在学校教育及剧团教育中的传承现状,通过对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赣南采茶戏文化在教育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剖析赣南采茶戏文化在学校教育及剧团教育传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提出教育传承赣南采茶戏文化的对策奠定基础。第六部分是赣南采茶戏文化教育传承的对策研究,笔者对两种不同的教育传承方式提出了相对的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归纳,指出学校教育及剧团教育必须担当起传承赣南采茶戏文化的责任,而赣南采茶戏文化也必须在学校及剧团的教育体系中发展下去。

 

[50]程炜.赣南围屋的建筑文化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D].导师:张志华;曾小平.南昌大学,2018.

摘要:赣南围屋是客家历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客家文化的体现。赣州市的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等六个县境内是它主要分布的区域,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文人的赞叹,除了围屋其独特的文化之外,还拥有极其浓厚的历史感。因此研究赣南围屋,一是可以了解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二是更有利于对地方建筑文化的吸收以及利用到现如今的室内外设计中。然而,无论是对赣南围屋的深入了解,还是充分利用在如今的室内外设计中,其实都是传承与发展赣南客家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解析赣南围屋的整个空间构成,我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到其严谨的对称方式和它那表现出的和谐关系,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围屋的主要次要关系和其完整性看出赣南客家围屋所带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围屋的空间布局及其造型形式能给现在室内设计的带去无限的创意,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合理的运用好这些宝贵财富。不仅仅是能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还能表现出我省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章首先会阐明本次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成果,其次是通过分析围屋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特征,和赣南客家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之后是再通过对赣南客家围屋的形式、空间和装饰美的研究,将客家人的建筑思想、文化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通过在火锅店的室内设计中融合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元素,使客家文化在今天的现代化的社会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51]彭金红.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研究[D].导师:梁明捷;李俊刚.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客家民居历史建筑作为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地弱化,越来越多的客家老围被人们遗弃直至荒废。如何合理地活化利用好这些客家历史民居建筑,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重新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当下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一大难点,亦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是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相关文献,和分析国内外民居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案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实地调研,对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所做的综合性探索研究。该研究的目标旨在弘扬客家文化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良性策略之路。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社会背景和地域背景的角度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和方法,并制定了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并从相应的理论和案例分析中提炼出了几点对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借鉴性内容。第三章,在对惠州地区客家民居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惠州地区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分布情况、建筑特征、保护利用现状,根据保护利用现状总结了当下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式,并对其进行了保护利用状态的分级,最后再针对当前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在保护利用上面临的困难点,提出了改善建议。第四章,综合前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活化利用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必要性、目标、意义以及活化利用的原则,并总结探索出了三条适合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运作模式策略:政府主导的博物馆式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活化利用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股的商业金融活化利用模式;政府、企业、居民三结合的综合活化利用模式。最后基于国内现有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活化利用的原则,对活化利用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设计、技术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策略研究。第五章,结合第四章对活化利用惠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策略探索,本章选取了鹤湖围为案例实践对象,在分析其历史、建筑特征、保存现状等情况的基础上,对鹤湖围进行了活化利用的运作模式应用构思和活化设计的导则制定,并根据活化设计导则对鹤湖围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第六章,作为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本章总结了全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展望。

 

[52]黄翠华.石城(琴江镇)客家话的连读变调[D].导师:钟奇.暨南大学,2018.

摘要:本文结合传统的方言调查方法和实验语音学方法,研究石城琴江镇的连读变调。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石城的人文地理、方言研究现状,简单说明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整理归纳石城琴江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第三章整体上从词语语法类型的角度归纳了两字组的四种连读变调类型,每种变调类型绘制了音高图,描写具体的变调情况并进行分析。第四章整理三字组连读各调配合的变调情况,并简要整理了四字组的连读变调。第五章从语言三大块语音、语法、语义的角度归纳变调因子。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本文的不足及日后努力的方向。

 

[53]伊国鑫.乡村旅游发展对永定洪坑村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导师:谢朝武;何亮.华侨大学,2018.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健康、时尚、回归乡野田园的新型旅游业态,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及构建“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成为旅游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已成燎原之势。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对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探索促进两者正向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有利于激发村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热情和认同支持,形成促进人地和谐共生的内驱动力和长效机制。本文以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为研究的案例点,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对洪坑村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和数理分析,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物质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消费思想的转变等方面;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交往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即时化拓宽了村民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社会交往对象从血缘、地缘逐渐向业缘、志缘、趣缘转变。对精神生活方式的影响体现在文化教育、文娱休闲、价值观念等方面。基于对洪坑村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有效对策,以期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洪坑村民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即通过提高居民社区参与,保障居民利益分配;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互惠共赢;促进多元融合,实现持续发展。最后,根据研究存在的局限问题,相应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

 

[54]邱玥.饶宁新的筝乐艺术研究[D].导师:沈云芳.华南理工大学,2018.

摘要:饶宁新为当今著名中国传统筝乐演奏家、教育家,他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都注入在了他的筝乐艺术上。一方面,饶宁新作为客家筝乐的传承者,他在将客家筝乐古朴、清丽、雅致的音乐风格原原本本地沿袭至今的同时,将传统客家筝乐的风格与个人理解及风格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与此同时,饶宁新又作为粤乐筝乐的建立者,他着力于粤乐筝乐的建立和推广,编配、演奏了数十首粤乐筝曲,并灌制了唱片,将清新、舒畅、明丽的粤乐筝乐注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选择以饶宁新的筝乐艺术为研究对象,分为通过三个章节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第一章是通过对饶宁新家族父辈及其个人艺术经历的介绍,来了解饶宁新筝乐艺术形成的环境及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深入的探究饶宁新对客家筝乐的承袭和影响,解读其客家筝乐音乐风格及其贡献。第三章则着重剖析饶宁新对于粤乐筝乐的建立与推广所作出的努力和影响,并将粤乐筝乐音乐风格特点进行归纳。再通过对饶宁新筝乐艺术中的传承与建立的探究,由此延伸探讨一个乐种的发展与筝乐的形成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现象。

 

[55]张蓝艺.赣南客家传统文化信息视觉化设计应用研究—“客家印记”创作谈[D].导师:向云波.云南师范大学,2018.

摘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客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汉民族的一支人口众多、分布甚广、系统分明的民系,其文化有着“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赣南作为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与闽西、粤东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提及客家传统文化,却往往会忽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知之者甚少。如何继承和发扬赣南客家文化的优秀传统,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其一,是对传统的认同、传承和发扬;其二,只有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基于这一思路,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信息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信息视觉化设计以及对相关文创衍生品的创新设计,唤起客家年轻人群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并增进大众对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了解。最终,探寻信息视觉化设计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应用价值。

 

[56]陈春根.土地革命中的客家人问题研究[D].导师:吕连仁.山东大学,2018.

摘要: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战爆发的这十年,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开展了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内容也成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与此同时,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到中央苏区时期乃至长征时期,中国革命的展开与客家人这一族群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如袁文才、王佐领导的由客家人组成武装力量,帮助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外,在井冈山、中央苏区和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上广泛分布着客家人,他们在中共土地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探讨的问题便是:客家人在中共土地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以往的客家学研究偏重感性叙述,本文在兼及感性叙述的同时,更加侧重学理性的分析。本文认为,在中共土地革命研究中引入族群的视角和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拓展研究的视野,对于深化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作为一种尝试性探索,正是基于这种考量。首先,本文以族群理论的视角分析客家人的形成,从族群的迁移性、冲突性与建构性三个层面重新界定客家人,进而探讨客家人的族群特性与精神特质,在此基础上指出土地革命中的客家人问题。其次,本文分析了土地革命中客家人问题的促发因素,并从客家人的革命参与和客家妇女的独特作用两个方面揭示客家人对土地革命时期的贡献,同时着重分析了井冈山根据地时期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背后的族群冲突问题。再次,本文以中共视角探讨了对客家人问题的处理,一方面中共主动吸收客家人的革命经验,为中共的革命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另一方面中共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饱受土客冲突的困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为缓解土客矛盾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最后,本文简单总结了中共处理客家人问题的基本经验教训,指出中共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灵活处理会匪问题(袁文才、王佐问题),同时也揭示了由于阶级理论内在的局限与族群冲突的复杂性所导致的中共化解族群冲突的失败。

 

[57]董子菲.赣南客家建筑形式在现代民居设计中的运用[D].导师:王铁.湖北工业大学,2018.

摘要:在中国南方地区,居住着汉族七大民系之一——客家民系。作为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主要分布在赣、粤、闽三地,虽然客家人有大体相同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特征,但通过深入研究能够发现各个地区的客家建筑各有其依据环境而发展的特点。赣南是客家的摇篮,传统的赣南客家建筑主要分为厅屋组合式和围屋两种,是当地客家人主要的居住空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实用价值。厅屋组合式民居是赣南当地主流的民居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赣南的东北地区。赣南围屋有别于福建围合型圆形土楼与粤北地区的半围合型围龙屋,赣南围屋大部分为方形围合空间,在社会动荡年间具有强烈的防御性与一定的反围剿能力。厅屋组合式民居与赣南围屋是赣南地区历史的物质载体,集中反映了赣南地区客家人的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走访,对赣南客家建筑的深入调研,了解赣南民居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建造方式,探究赣南客家人的社会文化与空间需求。随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地区都立足当地风俗,发展地域文化。以赣州为中心的赣南客家聚居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客家民居随着时代的变迁必然需要做出改变以顺应现代客家人的居住需求。依据赣南地区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因地制宜的现代赣南客家民居不但能够满足赣南地区客家人的生活基本需求,同时能够契合客家民系思想感情与肩负客家建筑形式传承需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形成赣南客家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再联合实地走访调查,了解赣南当地民居建筑实况,解析赣南客家建筑特征及其背后蕴含文化习俗与赣南客家人文特征。以充分了解赣南客家建筑形式其中的文化内涵为背景,基于现代民居设计方法,理性与感性并重的为现代赣南地区民居提出设计建议。

 

[58]葛青.电视专题片的声音制作[D].导师:田大菊;黄颖.四川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文以作者创作毕业作品《客家古镇·洛带》中得到的声音创作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部分优秀专题片、纪录片作品,就电视专题片的声音制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首先探讨了良好运用声音的积极作用,强调专题片中声音应具备的基本制作要求,并提出电视专题片声音制作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电视专题片声音制作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声音制作问题的解决对策,分别从实际录制中的基本拾音技术和语言、环境音响、各声音元素之间、声音与画面关系等几方面,阐述声音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制作。

 

[59]李菲.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的地理语言学研究[D].导师:甘于恩.暨南大学,2018.

摘要:本文从前人对梅州客家方言的分片入手,以地理语言学角度展开对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特征的重新审视,全文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概述,介绍梅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等;

第二章梅州客家方言及代表点音系,首先厘清梅州的方言概况及客家方言的分布情况,再结合前人对客家方言的分片选出代表点进行音系描写,目的是对有关梅州客家方言的分片进行有效述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从梅州客家方言的声韵调入手,全面分析客家方言的语音特征,试图重新审视梅州客家方言的区片划分,并在地理语言学视角下解释造成语音内部差异内外因素;

第三章梅州客家方言声母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分为三节,首先厘清梅州客家方言声母的读音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梅州客家方言声母读音的异同,结合语音特征地图分析解释异同的分布情况,再利用非语言因素解释差异项的分布状况,探索语言的变化机制。这里设有两个专题研究,分别是精知庄章声母的分布及演化与溪晓匣母的分布及演化。

第四章梅州客家方言韵母的地理语言学研究,以中古16摄为单位,首先厘清梅州客家方言韵母的读音情况,并梳理韵母读音在调查点之间的异同,对有意义的差异项进行地图展示并分析解释差异的原因及地理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索韵母的演变机制。这里也设有两个专题研究,分别是元音韵母的分布及演变和辅音韵尾的分布及演变。

第五章梅州客家方言声调的地理语言学研究,首先对梅州27个客家方言点的声调格局进行全面描写,这里包括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再将调类调值分两节展开讨论。第二节梅州客家方言调类的分布及演变,首先比较27个客家方言点的调类异同,再根据调类的差异项将调类分为三类,解释三大声调类别的性质特征并予以地图展示。第三节梅州客家方言声调调值的分布及演变,在讨论梅州调型格局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演化语言学理论和实验语音学手段进行调值调型研究,同意把声调作为方言分区的首要标准,并认为可以进一步以系统变化取代单一调类变化以增强可靠度。第四节梅州客家方言入声的分布及演变,基于客家方言入声短促且不同程度保留[-p、-t、-k]韵尾、普遍阴低阳高的声调格局的特征及分布,探讨梅州客家方言入声的演变途径。

第六章结论,总结声韵调的地理特征,提出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研究带来的地理语言学启示,并对梅州客家方言声韵调的地理分布与趋势做进一步的思考。

 

[60]何传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客家话亲属称谓研究[D].导师:孙玉卿.暨南大学,2018.

摘要:亲属称谓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查亲属称谓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一定的时代印迹,对于我们了解词汇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首先,本文选取了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和新都区石板滩镇这两个典型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为调查点,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获得有效样本104份,然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编码,输入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总结出哪些亲属称谓语受到性别、年龄、居住地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窥见社会变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对成都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的调查,从类型学的角度,归纳出成都客家方言在祖辈、父辈、同辈和晚辈亲属称谓的类型,为以后研究动态的客家话系统提供参考。最后,本文从语音、构词方式等方面总结出成都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通过与西南官话、梅县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比较,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周边强势方言——西南官话的挤压,成都客家话虽顽固坚守却依然备受压迫。特别是青年一代,在客家话的使用与传承方面,处境堪忧。

 

[61]易凯.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丹霞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导师:张建国.昆明理工大学,2018.

摘要: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和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在某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岭南传统建筑元素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对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研究和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此外,随着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增长速度十分迅速,构建具有特色的旅游综合体景观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融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旅游综合体景观。本论文基于丹霞山旅游综合体实际项目出发,以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为主要设计元素。论文首先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着手,对岭南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和梳理,从中了解岭南传统建筑的构成和形式等内容,从而整理、归纳出具有典型代表的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其主要有广府建筑的镬耳墙、陶脊、满洲窗、趟栊门;客家建筑的围龙屋;潮汕建筑的五行山墙等。然后从艺术特征、装饰题材、文化寓意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分析。最终将提取的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使之与旅游综合体景观进行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分析总结出旅游综合体景观相关概念和设计原则,使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能够在旅游综合体景观中应用得更加完美。对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之紧跟时代,成为符合现代审美从而得以传承和发展。对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旅游综合体中的设计运用,使之区分于趋同化形式下的旅游综合体景观,打造具有品牌性和底蕴的旅游综合体景观。使旅游综合体可以成为城市、景区名片。

 

[62]孙毅泽.《珠海市文化遗产集萃》(节选)翻译报告[D].导师:胡文芝.暨南大学,2018.

摘要: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中国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令世人瞩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中国,期待亲眼目睹它的风采,亲身了解它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旅游文本的翻译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旅游文本的翻译更是如此,因为其中会涉及很多中国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一篇旅游文本的翻译报告,其中涉及《珠海市文化遗产集萃》中的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根据任务要求先编撰原文,再着手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其中包含了功能和忠诚原则,以及三个重要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根据本次原文本的特征,笔者选用目的论作为此次翻译的指导理论。本篇翻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的背景、意义以及笔者的译前准备。第二个部分涉及目的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其中涵盖的重要法则和原则以及其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从词法和句法层面分别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举例说明笔者在翻译实践中采取的各种翻译方法、技巧及其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这份翻译报告做出总结,并指出了局限性。

 

[63]王文卿.赣南客家文化在旅游特产包装中的应用[D].导师:张宗登;吴卫.湖南工业大学,2018.

摘要:赣南地区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举世瞩目的三大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尤其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民族特色产业也相对兴起。那么旅游特产,成为赣南文化对外的形象的象征。但是就目前土特产销售市场上而言,其产品包装处于一个窘境的状态,包装方式趋于雷同,没有地域特色,缺乏文化品位内涵,包装的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力。本设计课题通过走访调查赣南地区土特产市场,对包装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对赣南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和探索,得出赣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物产资源。那么在包装设计的方法上,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现状,融入地域性特色,在产品包装上注重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在包装的设计中,用合理的的设计手法提炼出客家民居建筑以及服饰纹样、民族色彩等中提取图形元素进行重组、解构变形,体现到包装上。通过本课题对赣南旅游土特产包装的整体统一改进,确立了客家文化在包装上的体现及应用范畴,并对包装的设计进行实践检验,总结了土特产的食材特色元素应用在特产包装上的表现手法。使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作品具有新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影响力。

 

[64]朱选民.《石仓契约》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唐智燕.湘潭大学,2018.

摘要:文章在全面收集整理《石仓契约》(第一、二、三辑)方言词的基础上,从语义、使用频率、来源等方面对《石仓契约》中143个方言词进行了考释。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及研究现状,并对文章体例进行了相关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其中,建筑类方言词主要分为房屋、水利设施以及坟墓三类,所探讨的方言词共50个。经过整理分类,重点考证了“正栋”“官厅”“客轩”“反照”“灰寮”“披厦”“抽楣”“花台”“水栋”“圩坝”“圩头”“堰头”“坡圳”“山圳”“草窨”“穴城”等词,该类词以吴方言为主,兼有客方言、闽方言等,在构词方式上以偏正式为主。土地名称类方言词,共23个,根据土地用途和土地占有形态的不同将土地名称分为两大类,此外,对其他的土地名称方言词进行了单独考释。通过分类整理,重点考察了“膳田”“尝田”“忌田”“众田”“会田”“僧田”“婆本田”“儒租田”“山骨”“山皮”“荒坪”“地塔”“崩蓬””“砂塕”“石磜”等方言词,该类词主要以偏正式为主,且“用途”类词主要是由客家习俗引申而来,属客方言。“土地所有形态”类词则兼属吴方言和客方言,其他词则兼属吴方言、客方言以及闽方言。称量单位类方言词共30个,主要包括称量土地、房屋建筑、树木三大类,如“塅”“截”“横”“垄”“弄”“厢”“岗”“峎”“降”“窝”“堂”“直”“格”“眼”“庄”“件”“蓬”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些方言词在称量对象上存在交叉现象,在使用频率上也存在差异。行为动作类方言词共40个,主要包括“承担”义类、“阻止”义类及其他表行为动作义的词。其中,表示“承担”义类的方言词有“承听、听当、支听”,表示“阻止”义类的方言词有“霸阻、霸执、婪执、婪住、婪阻”等,此外还包括“拼、拍、退、造、坐、叠骗、更骨、起金、篆养、养篆、箓蓄、文墨交加、二三言说、割藤断根、葛藤断根、永绝葛藤、挖根绝骨”等方言词。该类词以吴方言为主,其中“承担”义类和“阻止”义类词以并列式为主,且存在同素逆序现象。文章最后对《石仓契约》用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考察发现《石仓契约》中方言词数量多于通语词,而通语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方言词。其中,方言词在构词方式上主要以偏正式为主,兼有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以及“词根+词缀”式;在方言归属上主要以吴方言为主,兼有客方言、闽方言以及赣方言等。

 

[65]吕昱衡.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研究[D].导师:张克锋.集美大学,2018.

摘要:伊秉绶作为乾嘉诗坛的代表人物和影响一时的书画名家,其文学吏治和书画文采均为时人所推重,《留春草堂诗钞》是他的艺术思想和志向追求之寄托。目前学界对《留春草堂诗钞》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本文主要对《留春草堂诗钞》的产生背景、题材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做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第一章主要介绍伊秉绶的生平情况、《留春草堂诗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写作框架与特色。第二章从伊秉绶所处时代、地域及其仕宦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来进行分析,探究《诗钞》产生的时代与地域背景。乾嘉诗坛诗风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特色方面影响了伊秉绶在《留春草堂诗钞》中的诗歌创作。客家文化、朱子理学直接影响了他诗歌的思想。宦海生涯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与交游,丰富了《留春草堂诗钞》的题材内容。第三章探析《留春草堂诗钞》的题材内容特色。交游赠和丰富、金石论艺突出、理学思想浓厚是伊秉绶诗歌最主要的特色,至于叙事写景、追怀历史、讽咏现实、抒怀写志诸内容,大致包含在这三方面的论述中。第四章从总体特征、用典艺术与多样化的诗歌风格来分析,《留春草堂诗钞》的艺术特色在总体上呈现出长于议论说理、风格多样的特点;并且多用典故,所用典故遍涉经史子集。在此基础上探究伊秉绶诗歌与书法美学追求的共通性。整篇论文通过对《留春草堂诗钞》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试图为涉及伊秉绶文献整理、诗歌研究以及书画艺术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

 

[66]林茂然.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湿地公园设计[D].导师:杨尽;程霞;杨兴志.成都理工大学,2018.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具有的生态、水文、社会经济及景观价值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极为关键。城市湿地作为湿地家族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是最脆弱的部分正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迅速消退。与此同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城市湿地保护模式迅速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亲水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对于滨河公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滨河公园的兴起也是必然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及成果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性、设计理念、及功能多样性做出详细阐释,研究了城镇湿地公园的具体特征及构成要素,并将设计理论和生态化设计概念相结合,归纳出了以整体化、生态化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本文在综合阐述滨河湿地景观设计内涵的基础上,对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湿地公园研究区的城镇的气候条件、物种情况、人文历史等进行了数据调查和分析,对当地的城镇区域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对研究区内外的建筑、人文、水域、道路、植被现状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现状分析。总结出以环境、文化、经济、城市空间效果、土壤污染、水文六个方面为主的对石板滩湿地公园设计影响的因素,并在后续的设计和思考中探寻出主要利用植物种植改良和农耕改良的方式方法来改善土壤污染,通过提升现有水文设施设备和提升水文科学技术的方法来改良研究区内的水文监测质量的办法。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上述一系列影响因素,秉持生态、参与、文化、简朴的四大原则,对湿地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对其区域划分为公园入口区、游乐休憩区、生态修复区、商业经营区和滨河休闲带五大板块、绿化种植设计方面保留大量原有有益植物植被的基础上,再选择了适量种类的耐水性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丰富了湿地的生态性和物种多样性、驳岸设计结合驳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布局,对背水面和迎水面驳岸进行分别规划设计、交通道路设计中根据自身景区资源分布、地理条件灵活运用,以三级划分园区陆路,整体轴线清晰明确。对入口广场、驳岸景观、亲水栈道、休憩廊架、活动场地等重要景观节点进行了详细的图例说明。在景区建成后的后期维护管理上,注重湿地信息系统和健康评价系统的构建。本次设计的结论不仅可以弥补研究区现状的不足,同时也为同类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带来指引。

 

[67]张豫东.有限干预理念下蓝田县石船沟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导师:白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摘要:作为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蓝田县石船沟村,在村落自组织生长中,拥有客家传统文化特色和秦岭山区村落空间营建特征与智慧,地域化特色鲜明。然而石船沟村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冲击,村落自身文化、宗族等因素作用力减弱,政府、规划外部干预主体盲目介入导致了村落空间演进过程中的传统空间衰落、整体空间离散、民居空间异化等问题,石船沟村传统村落乡土特色空间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挑战!因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适当干预的方式保护与更新石船沟村传统村落空间,引导村民建立文化认知与自信,发挥村落有序地自组织更新作用。笔者首先分析了石船沟村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特色和文化特色,从村落空间演进中归纳总结村落空间更新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从空间演进机制角度分析当前村落空间出现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村落自身文化、宗族等因素没落导致的村落传统自组织机制瓦解和政府规划等外部干预主体的盲目干预;然后,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有限干预理念指导下借助外部政府、规划干预主体的积极作用来保护更新石船沟村村落空间;接着从山水自然空间、公共文化空间、民居建筑空间三个层面确定分类分级内容,针对不同价值的空间内容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最终,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村落空间示范,并制定导则,引导村民有序地参与石船沟村保护与更新实践。研究认为:石船沟村传统村落空间更新是相对稳定环境中村民受到自然因素、宗族文化因素、经济技术等动力因素共同影响下自组织更新的结果,时代背景下,村落传统动力机制消失,需要借助外部干预力量的适当介入来保护更新村落空间。在保护更新中外部干预主体应遵循分类分级有限干预原则,发挥其积极的管控和引导作用,保护和延续村落传统特色,加强村民文化认知与自信,推动村落内生式发展,实现村落健康有序地更新。在更新内容上,针对不同乡土田园空间构成要素的分类分级,外部干预主体的介入方式应有不同,对重要的山水景观空间、文化特色突出的公共空间、有历史价值的民居空间要素制定严格的保护更新要求,增强管控,对于村落一般价值的生活生产空间要素有限干预,弹性引导村民在自主营建过程中延续村落传统空间特色,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在保护与更新主体上,应发挥村民为主体、政府为监督、规划政策为指导的村落更新共同体;在保护与更新设计上,加强村民对自然乡土的认知,最大程度地发挥地域乡土文化特色,提取传统空间营建智慧,尊重传统空间格局和形式、运用乡土材料、技艺进行村落空间更新的地域化设计;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主张建立村落空间更新示范,制定村落更新导则,加强村民的参与性,建立文化认知与自信,发挥村落内部自然、宗族、文化等影响因素作用,使得村民的自主建设尊重乡土、延续传统,有序地保护更新村落空间。

 

[68]王紫淇.江西白鹭村改造中对客家建筑传承与重构之研究[D].导师:王梦林.湖北工业大学,2018.

摘要:客家人,作为汉族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并不同于其他汉族人,他们具有明显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客家民系是一只非常独特的汉民族社会群体,他们创造出非常独特的居住建筑类型。可以说,客家人最典型的特征即他们独有的语言体系以及他们的建筑。本文对客家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形成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研究,对客家民居建筑空间型制以及人文情怀进行归纳总结,加上对客家民居建筑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归纳出该事物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走向。试图从本文范例白鹭村中找到传承与重构白鹭村客家古民居的方式方法。将白鹭村古民居建筑与现代生活尽可能融合在一起,找出古民居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本文首先对客家建筑领域进行研究概括,对现今客家建筑研究成果进行学习提炼,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准备。然后介绍了各地区客家民居总概,并对其空间布局及空间序位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出客家民居的内涵意义。接着分析本文案例中白鹭村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的构造与装饰特色,并且提出了对白鹭村现今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白鹭村改造中传承古民居建筑与重构古民居建筑的设计方法与原则。该设计方法与原则能解决白鹭村现今发展不景气的状态,使白鹭村未来有更良好的发展。

 

[69]马梦楠.大埔广东汉乐民间传承活动中教学形态研究[D].导师:马达.广州大学,2018.

摘要:广东汉乐是客家先民在中原辗转南迁的过程,由中原音乐文化与客家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的音乐文化产物,也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粤东、赣南、闽西南、台湾地区及海内外华侨的客家人中间,在广东省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这一乐种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中原音乐文化与客家当地的民间音乐相交融形成的广东汉乐已经在大埔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大埔县珍贵的文化品牌。特别是在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以下简称“汉研会”或“汉乐研究会”)的牵头下,开展了各种民间传承活动,构成了多样化的教学样态,为大埔广东汉乐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从教学形态的角度切入,首先,以大埔县广东汉乐民间传承活动中的教学形态为研究对象,对广东汉乐民间活动的基本形态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对教学形态的外在表现、内在结构及相关范畴的解读,形成对教学形态的整体理解,进一步对大埔县广东汉乐民间传承活动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教学形态进行分析。第三,是研究者对不同的教学形态的特征进行研究。教学形态的特征包括教学时空、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特点等。笔者将通过观察、访谈以及在现场所做的笔记作为一手资料,另外通过亲自参与民间的“和弦”活动,真实地体验和感受广东汉乐的特点。按照教学活动中的时空组织方式、立足于教学活动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形态,以观察者与体验者的双重身份来阐述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最后,对大埔县广东汉乐民间传承活动中的教学形态进行解读:提炼出其传承发展的动态特特征,存在哪些缺失?从而将其体系化,为大埔广东汉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开展提供借鉴。

 

[70]何厚伟.东河戏声腔研究[D].导师: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摘要:赣州东河戏是形成于江西贡江流域的一个地方剧种。从声腔构成上看,它属于典型的多声腔剧种,拥有高腔、昆腔、弹腔等。本文通过对东河戏声腔的个案研究,剖析该剧种声腔形成、发展的原因与轨迹,探讨声腔和剧目的关系及声腔舞台呈现的面貌。藉此引起学界对多声腔剧种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东河戏流布区域进行考察,借用社会生态学的视角,将地理位置和文化生态纳入到剧种发展史和戏曲声腔的研究之中。不仅关注自然生态上,更注重文化因素对戏曲产生的影响,从发生学视角揭示文化对艺术形式生成、发展、流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是对东河戏声腔来源及发展进行分析,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探讨东河戏声腔形成的原因,如何从单一声腔剧种向多声腔剧种的转化过程,涉及戏曲声腔的源流考证、剧目考证等。第三章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东河戏声腔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与之相关声腔做对比分析,揭示曲牌音乐、板腔音乐、伴奏音乐在戏曲声腔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前半部分是以历史溯源的角度对东河戏进行考察,从祁剧入赣说起,论述祁剧入赣对东河戏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祁剧与东河戏是如何互相影响的。而后半部分通过对剧种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传承和保护工作中的可喜进展进行研究,从而描绘出东河戏生存现状图景。

 

[71]陈小媚.城镇化进程中花朝戏的演出空间与发展策略[D].导师: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摘要:花朝戏是由紫金县“神朝”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地方小戏,采用客家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于201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Ⅳ—75)。在城镇化进程中,花朝戏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的视角出发,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从花朝戏的演出空间所折射的民俗空间、信仰空间中的演出场域、演员、观众、剧目、演出情况,尝试对这一剧种及其相关团体的基本情况和存续状态进行梳理,进而系统性地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花朝戏的发展策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花朝戏作为民间戏曲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质、审美独特性进行探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活态性、整体性保护,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振兴、发展。在公共文化体系下,依托互联网增强其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在存续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确保其文化独立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72]蓝明箭.抗战时期(1931-1945)梅州版画及美学研究[D].导师:张明学.广西大学,2018.

摘要:广东梅州,被誉为“版画之乡”,涌现出如罗清桢、张慧、罗映球、荒烟等一大批优秀木刻版画家,特别是在抗战救亡宣传中,他们积极从事创作活动,同时践行着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年轻的木刻版画家们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艺术创造力。在梅州本地形成了规模与影响力大、活动时间长的木刻群体,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创作表现技法也逐渐走向成熟。作品起到了救亡宣传、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作用,同时极具地方性色彩与浓厚的美学思想,成为时代的经典和标志。本文分为四个章节,主要从抗战时期梅州版画运动的背景、版画运动的实践以及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抗战时期梅州版画运动的背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鲁迅倡导的现实主义美术与新兴版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第二部分是梅州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历史各个时期,梅州人有丰富的抗战实践与革命精神,二是梅州地区重教崇文的传统与教育的盛行,三是乡情成为梅州进步青年之间的天然凝聚力;第三部分写鲁迅与梅州版画家的师生交往,包括鲁迅对梅州木刻家创作中题材与构图、刻法与用纸的指导,与对木刻家及作品的推荐三个方面;第二章主要写梅州抗战版画的实践,分为三部位,第一部分是抗战时期梅州地区主要的版画团体与实践,第二部分是抗战时期梅州当地创办的主要刊物与展览,第三部分是梅州代表抗战版画家,包括陈铁耕、黄山定、钟步卿、陈卓坤、邓启凡、罗清桢、张慧、罗映球、荒烟;第三章写抗战时期梅州版画作品的自然美,包括自然风光与风俗生活的统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中的梅州风景,第二部分是作品中的客家风俗,第三部分是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揭露;第四章写抗战时期梅州版画作品中的社会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中军民抗战的场景,第二部分是作品中的日寇暴行,第三部分是作品中的民族精神,第五章主要写梅州抗战版画的艺术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中“情”与“理”的统一;第二部分是作品中“形”与“神”的结合;第三部分是作品中“意”与“象”的表达。

 

[73]刘伟.清代棚民问题及社会应对[D].导师:李琳琦.安徽师范大学,2018.

摘要:棚民是清代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组成部分十分复杂,与流民、移民的相关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棚民的武装斗争、及其经济和社会活动对清代社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为应对棚民问题,清代社会各阶层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实行不同的应对措施。清政府以地方安宁为首要,从清初至晚清一直寻求良策,力求消弭棚民的潜在威胁。清初,清政府在棚民问题突出的江西省存在安棚与驱棚的政策分歧;雍正朝安戢棚民法的确立奠定了后世处理棚民的基调;嘉庆、道光年间,清政府的安戢棚民运动达到了高潮。与政府行为相策应,地方社会的各阶层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对棚民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或与棚民对立、冲突,或与棚民合作、共赢。诚然,清代社会反棚、驱棚运动不断,官方政策、民间禁约不绝,但是棚民群体一直活跃于山林之中。这一游离于地方社会之外被政府视为不稳定因子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阶层,并对清代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74]高清云.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孙传明.华中师范大学,2018.

摘要: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增值、农民增收以及村容村貌整治换新,就要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当前,福建永定区还存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及作为福建土楼的鼻祖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拥有这些先天优势下,大力发展永定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永定土楼概况和旅游资源优势、游客调查分析、永定土楼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等方面对永定土楼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到了存在于永定土楼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即发展思想落后、宣传力度不够、土楼缺乏健全的生活设施和充足的文化娱乐氛围、开发者并没有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而且土楼旅游“有形无魂”、资源整合程度低、缺乏多样化产品形式、交通条件欠缺、体制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消费环境亟待不断优化。通过对永定客家土楼的发展优势和既存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强化发展思想、构建综合性宣传平台、加强硬软件建设、调动娱乐氛围、挖掘客家旅游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完善产品联动、促进共同发展、加大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创新机制体制、促进产业结合、提升人才素质、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改善消费环境等对策建议。

 

[75]李海燕.客家筝乐生态研究[D].导师:陈音.贵州大学,2018.

摘要:筝,古名秦筝,今称古筝,是约公元前221—前207年间出现在中国的古老抓弹乐器,由于其长期传承、广泛流播,在各方“‘地态、心态、语态、乐态、情态、美态’之递为反映自然生态流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潮州、河南、山东、陕西、浙江、福建、内蒙、延边朝鲜等筝乐派别。客家筝乐是唯一不以地域而以民系(汉民族内部分支)命名的筝乐派别。客家人是中原南迁的古汉人后裔,故其筝乐里有幸孑遗着古中原音乐文化因子,当其与徙入地音乐融合后,从客家丝弦音乐中逐渐分离出来,其成熟和发展又受广东汉乐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典雅、古朴的客家筝乐。本文拟以广东大埔为中心的客家筝乐的“‘地态、心态、语态、乐态、情态、美态’递为反映之自然生态流程”为纲,以客家筝乐代表作《出水莲》为个案,以客家“语态”为核心,逆向追溯“心态、地态”,顺向揭示“乐态、情态、美态”递为衍展,藉以管窥中国最古老的筝派——客家筝派之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76]潘洌.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导师:魏宏杨.重庆大学,2018.

摘要: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77]余乐.汉语方言处置范畴比较研究[D].导师: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2018.

摘要:“处置式”作为汉语中的重要语法范畴,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共同语中的处置式的研究,然而处置式在汉语方言中的表现形式与普通话有极大的差异,吕叔湘先生等学者此前对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处置式各句法成分的条件限制,除了处置宾语必须有定外,在方言中皆有反例。研究汉语方言处置式基本面貌,将处置式在汉语方言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和普通话进行对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处置式从产生走向成熟的演变规律,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现代汉语方言中一些特殊现象的成因。正文部分共七个章节,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现状。汉语方言研究历史悠久,随着现当代语言学界对汉语方言研究的日益重视,方言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经验式评很难再全面有效作出判断。本文借助文献量化软件对汉语方言学现状进行科学评估,最终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汉语方言处置范畴比较研究。我们分别介绍了处置式的研究现状、汉语史领域对处置式的研究成果以及汉语方言处置式的研究走向。第二章我们主要讨论处置式的语法意义。首先就“把”的词性和作用,“把”字句和处置式的争论以及如何理解处置式的角度全面探讨了学界现在对于处置式的分歧。然后从语义类型上将方言处置式分为“处置、致使、遭受、对待和命名”五类。并分别探讨了各自的语义限制。最后简要介绍了学界关于处置式语用意义研究的典型成果。第三章我们从处置标记的地域分布、语义分布、方言分布三个方面探讨了处置式的层次类型。重点讨论了复合处置标记的构成方式和生成机制以及汉语方言的多标记现象。第四章我们将方言中无标记的处置义表达式分为受事前置型、动词谓语型、复指代词型三类,分别考察了它们在方言中的句式结构和句法要求。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总结了这几类句式的地理分布和分布特点。第五章我们重点讨论方言中有标记处置式的结构特点。首先就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处置式的特点进行了考察比较,发现了汉语方言处置式在结构上异于共同语的现象。其次,从一般处置式、复指代词型处置式、“上古式”处置式以及处置式的套合分布探讨了现代汉语方言处置式的结构类型。从处置式的宾语类型和语义混合类型对汉语方言处置式进行类型学分析。最后从语用角度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处置式进行了处置义强度的考察分析。第六章我们着重从历时方面探讨了方言处置式和处置标记的演化路径。首先我们探讨了学界目前关于处置式起源的争论,从汉语方言的角度例证了我们支持的“以”字式是处置式早期形式的观点。其次,我们从宾语类型、谓语成分以及“S把O”处置式的出现等方面考察了处置式的结构复杂化趋势,探讨了处置式的发展动因。分别讨论了各类处置标记语法化路径。最后就本人方言中的“给予”动词的语法化路径重点对“给帮”义处置式演变规律进行个案分析。第七章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研究过程的一些思考,遇到的困惑和不足之处。

 

[78]唐玉环.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及其理据分析[D].导师:储泽祥.华中师范大学,2018.

摘要:否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与普通话的否定判断只有“不是”一种形式相比,湖南邵阳方言的判断动词“是”的否定形式有“唔是”和“冇是”两种,因此在邵阳方言中否定判断呈现出“唔是”“冇是”并存的现象。本文在详细描写“唔是”“冇是”的语法分布和语义区别的基础上,试图从否定词的组配规律、否定判断的跨方言比较、否定判断的跨语言比较等多个角度来解释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现象形成的理据。全文共分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回顾汉语否定范畴的研究成果概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存及相关现象。本章以普通话中的“是”与“是”的否定形式“不是”“没是”的意义和功能为参照,对邵阳方言中的否定判断形式“唔是”和“冇是”的分布与功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本章的结论是,在邵阳方言中,“唔是”与“冇是”表现出功能上的对立,“唔是”侧重在主观表达,“冇是”侧重在客观表达;“唔是”侧重主观推导,“唔是”进一步虚化,可以引导假设句、虚拟语气句和选择句中的从句;“冇是”侧重客观陈述,可以引导叙实性的并列关系从句。当在特定的非强调语境和虚拟语境中,“唔是”“冇是”主客观的对立消失,呈现出中和的状态。“唔是”与“冇是”存在功能区别的原因在于:否定判断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否定判断还具有逻辑关联作用。第三章:从邵阳方言的否定组配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以普通话中“不””“没”与动词、形容词的组配为参照,对邵阳方言的否定词“唔”“冇”与常用动词、形容词的组配进行考察,以了解“唔是”“冇是”在邵阳方言否定组配中的地位。本章的结论是:邵阳方言中的“唔”“冇”与动词、形容词的组合搭配与普通话中的“不”“没”大体上是一致的。邵阳方言否定词“唔”“冇”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唔”否定无界成分,“冇”否定有界成分;“唔”表达主观否定:“冇”表达客观否定。但有少数几个高频词例外,除了“是”之外,如“不好”可以说“冇好”和“唔好”,但“不要紧”习惯上说“冇紧”。从否定组配来看,“唔是”“冇是”并存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方言表达在主客观情态区分上更为细致,“冇是”主要表达客观否定判断,“唔是”主要表达主观否定判断;二是“冇是”还可能受到高频使用的应答词“冇有””“冇紧”类推作用的影响,“冇是”从而类推至陈述句中并得到大量使用;“唔是”的功能受到挤压,主要应用在非陈述句中。第四章:从跨方言的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将52种相关汉语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表达方式归纳为7种类型。南方方言否定判断的形式有“唔是”“冇是”“没是”“无是”“不是”等多个形式。这些不同的否定判断形式在各方言中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言只有一种形式,有的方言两种形式并用,有的方言是三种形式并用。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二个:一是某种方言自身否定词的演化作用;二是共同语的否定词对方言产生了的巨大影响。邵阳方言“唔是”“冇是”并用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三个,①外部动因:南方方言存在否定向普通否定延伸;②内部动因:否定词并存竞争后的语义分化;③演变方式:高频词的优先词汇扩散。第五章:从跨语言的比较看“唔是”“冇是”并存的理据。本章将汉藏语系54种语言的“是”“有”的否定进行比较归类,以考察邵阳方言“冇是”“唔是”并存的否定判断类型与汉藏语系语言否定判断的共性与特性。汉藏语系诸语言“是”“有”与否定标记的组合类型有9种。根据现有的资料,汉藏语系很多语言的判断与情态有关。本文涉及的54种语言中,有20种语言的判断动词不止一个,这些语言通过不同的判断动词来表达情态。邵阳方言否定判断的不同情态功能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否定词与同一个判断动词的组合来实现的。从跨语言的比较来看,邵阳方言“唔是”“冇是”的形成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表达中重视判断情态的体现,是表义需要趋动下的语义精细化的体现。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概括全文的核心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综合全文,邵阳方言“唔是”“冇是”的主要区别在于:“唔是”侧重主观否定判断,“冇是”侧重客观否定判断。造成二者并存的理据主要有四个:①语义基础:判断动词“是”的主客观兼具性;②外部动因:汉语南方方言存在否定向普通否定延伸;③内部动因:否定词并存竞争后的语义分化;④演变方式:高频词“是”向存在否定的优先词汇扩散。附录部分为本人设计的方言否定的调查问卷。

 

[79]汤斯斯.不同酒曲客家黄酒多糖的特性研究[D].导师:赵文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

摘要:多糖是客家黄酒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在功能食品开发和应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然而国内外对黄酒多糖研究相对较少,酒曲对黄酒多糖的影响更是尚无研究。本实验通过添加不同酒曲酿造了三种客家黄酒(A酒:红曲+麦曲+酒药;B酒:麦曲+酒药;C酒:红曲),从中提取其粗多糖,对三者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继而研究动态含量变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及稳定性,探究不同客家黄酒多糖的性质。实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筛选浓缩比、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个单因素,确定浓缩比1/3、1/4、1/5,乙醇浓度85%、90%、95%,醇沉时间16h、20h、24h为提取粗多糖正交实验的最佳考察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影响因素均为乙醇浓度>浓缩比>醇沉时间;三种多糖优化后工艺各不相同,粗多糖A为浓缩比1/3,乙醇浓度85%,醇沉时间24h,最大提取率0.702%;粗多糖B为浓缩比1/3,乙醇浓度90%,醇沉时间20h,最大提取率0.733%;粗多糖C为浓缩比1/4,乙醇浓度90%,醇沉时间24h,最大提取率0.827%。2.研究了多糖的动态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三种多糖的动态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仅用红曲发酵的客家黄酒多糖含量相对复配酒曲的高,在发酵前期最高达到131.6g/L;多糖A、B、C在发酵结束的第30天终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43.0g/L、41.6g/L、54.7g/L;麦曲和酒药弥补了单用红曲初期发酵力不足的缺点,而添加红曲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酒的糖化能力。铁氰化钾法、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和还原能力测定均表明抗氧化能力多糖A>多糖B>多糖C,说明复配酒曲酿制的客家黄酒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3.研究了多糖的抑菌效果。三种多糖均对不同细菌有不同的抑制效果,粗多糖A、B、C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和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最低抑菌浓度分别达到25.00mg/m L、12.50mg/m L、25.00mg/m L;三种多糖对青霉、黑曲霉和木霉呈现微弱的抑制性,其中粗多糖B对三者的抑制效果较好,最低抑菌浓度分别达到45.00mg/m L、40.00mg/m L、40.00mg/m L;将100.00mg/mL粗多糖抑菌效果与1.00mg/m L阿莫西林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粗多糖A、B、C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达到阿莫西林的约1/3~1/2,且对霉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4.研究了多糖的稳定性。在20~80℃下,多糖A、B、C含量在60℃时最高且最稳定,分别为65.55g/L、48.64g/L和61.65g/L;随着0~6d光照时间延长,三者均不稳定,含量分别下降了12.41%、19.00%、33.22%;pH5~7时最利于多糖稳定存在,且在pH为5时含量最高最稳定,分别为63.00g/L、58.85g/L、66.75g/L;H_2O_2对多糖的影响大于NaS_2O_3,分别使三者含量下降了20.45%、35.74%、56.17%和17.76%、23.28%、31.00%;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柠檬酸、V_C对多糖的影响较小;不同金属离子对三种多糖结构的影响情况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稳定性多糖A>多糖B>多糖C,复配型黄酒多糖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比单一用曲更为稳定。

 

[80]张莉.河源市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邓保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

摘要:客家人在不断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使得中原文化与南方本土传统文化互相融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河源地区,以丰富独特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着力于打造高品质旅游城市。如何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下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弘扬传统客家文化、科学开发客家旅游,促进河源客家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大步向前。本文就河源地区客家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对可利用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河源地区进行了细致阶段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当下河源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散、孤立状态下客家旅游资源无法高效地整合并利用、对客家文化的价值的不认同、旅游行业的不规范管理、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通过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努力促使河源地区的客家文化旅游在高效开发与传承中走的更远。

 

[81]连伟海.基于GIS的客家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导师:陈优良.江西理工大学,2018.

摘要:地名是文化内涵孕育下的活化石,包含着人们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地名和地名景观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赣州亦称为赣南,是特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来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文化底蕴浓厚且传承已久。赣州城市规模中等,是交通要道上繁华的商贸城市。以赣南客家村落地名为研究对象,以客家地名的内在命名规律为导向,挖掘客家人对生态环境思考的智慧结晶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在联系。力图为今后的客家地名遗产的传承、地名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针对赣州市3364个客家村落地名为研究样本,以文化地理学、地名学和社会学为理论支撑。应用历史文献法和统计学方法,从地理空间视角,叠加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配合GIS空间可视化技术,解译客家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各类景观地名的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地名用字的景观类型,划分出12类景观地名。采用数理统计结合移动搜寻法、核密度估计法、趋势面分析法以统计图、表和地图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各类景观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各类景观地名有其特有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山貌类景观地名多聚落于四周;水文类景观地名呈曲线连续性布局的特点;植被和人工建筑类景观地名空间匀称分布;动物类景观地名集中在西南部;交通类景观地名集中在中部;耕作类景观地名空间东向延伸;计量、方位、姓氏、美愿景观地名离散分布的特征。第二、利用GIS空间分析结合多源数据,发现山貌类景观地名以分布在高程值低于500m的微坡和缓坡区域居多,多数聚居于地形特征为山沟的地区。96.4%的水文类景观地名介于距离河流10km的范围内,其中小于1km的地名为最多占比31.4%。通过遥感影像提取赣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叠加植被类景观地名,发现66.9%的植被类景观地名都分布在较高和高植被覆盖区;局部植被类景观地名因城市规模扩张处于低植被覆盖密度区。第三、结合专家咨询和历史文献,应用GIS的空间聚类对迁徙文化人文景观地名,得出赣南地区三个迁徙文化热点核心区块。区块的空间形态符合赣南客家人分散式向外迁移路线。生产生活类景观地名表现出均匀分布在各县域空间质心地带,体现赣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效应。

 

[82]张娜.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中集体记忆重构的路径探析[D].导师:陈叙.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摘要:村改居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衍生出来的特殊社区形态,其社区建设和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类社区中的居民主要是由城市周边失地农民转化而来,由于生活空间、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该类社区居民对于城市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都不能很快适应,在就业、生活、思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文化建设增强此类社区居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增强社区归属感就很有必要。集体记忆作为特定条件下的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承载着一个群体共同的文化脉络和情感延续,对于群体认同有重要意义。集体记忆重构是基于有共同经历的特定群体借助特定的载体,唤起共同记忆,凝聚情感的一种方式。以熟人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其集体记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完整保留下来的,城市社区由于居民主要以陌生人为主体,异质化严重,缺乏构建集体记忆的必要的共同记忆资源。而村改居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社区新形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居民多数为周边农村的农民集体搬迁进入,居民之间有着共同的情感记忆与文化传承;由于居住空间位移发生变化,居民之间由原来的强联系变为弱关系,传统人际关系逐渐疏离,需要文化建设,同时居民基于传统的地缘、血缘、业缘形成的文化同质性,为集体记忆重构提供了先决条件。论文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集体记忆重构的视角对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探讨,此类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把当地居民共同的记忆作为一种资源,从人与人,人与地,人与文化习俗三个层面来构建集体记忆,建立情感共同体,增强彼此间的认同。增强村改居居民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增强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以便快速适应城市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型。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及写作的背景和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国内外关于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及集体记忆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分析国内国外关于重构集体记忆路径的理论综述。第二部分分析在城镇化浪潮下村改居社区所面对的诸多改变,引申出村改居社区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理论上阐述集体记忆与社会关系、社区空间、以及群体认同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团结社区的调研情况从人与地的记忆重构、人与人的记忆重构、人与文化习俗的记忆重构三个方面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路径。第四部分就成都市团结社区的调研结果得出集体记忆重构在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83]邹丰阳.“赖公”的猎神形象[D].导师: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2018.

摘要:在民间信仰中,不同地区都有各自信仰的神祇,而神像则是该信仰的视觉体现。在民族文化中,民族信仰都是其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内在文化的外在表象。本文选择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作为考察地,从2016至2018年先后四次进行田野调查。以该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固传统造像”以及当地畲族供奉的“赖公”神像为切入点,通过与东固紧邻的赣南地区赖公信仰的比较,进而讨论当下在东固地区“赖公”身份和职能的变化,以及在非遗时代下当地畲族的地位和神像及信仰在其中的重要性。第一章是对“东固传统造像”传承历史及技艺的梳理,以及对于当地独特“赖公”形象的分析;第二章是以赣南地区的“赖公信仰圈”为背景,从具体的神像造型到信仰空间及仪式分别讨论东固及赣南的赖公信仰,进而探究东固赖公与畲族猎神信仰间的关系;第三章讨论当地赖公信仰的职能变化以及在整个非遗时代下由赖公所展现出的民族信仰中神像的重要性。

 

[84]王茹.四川东山客家文化特色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导师:李江.西南交通大学,2018.

摘要:客家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不断的迁徙让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四川的东山地区客家文化跟全国其他各地在一样,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挑战,通过多次调查笔者发现了一些民俗、民居和客家话等特色逐渐在消失,甚至有些部门在文化造假,提出将客家人移民至洛带所栽的清代红豆树群移栽并进行打造,洛带古镇现在很出名的燃灯寺就是从山上迁下来,而原址早已变成一个专科学校。台湾、广东等人数较多的客家聚居地区相继采取了很多措施,笔者希望借助公共艺术这一手段向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客家文化,以艺术的造型提高博客小镇艺术氛围和四川东山客家地区的知名度,从而增强东山客家人自我认同感。主要利用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公共性以及可读性三大特点,对公共艺术如何在博客小镇的空间中呈现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了五章,首先阐述了本次课题的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及方法,通过对国内客家聚居区案例和四川周边古镇以及国外小镇优秀的公共艺术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第二章介绍了客家相关概念以及客家迁徙相关历史,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围绕东山客家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第三章,是以东山地区的博客小镇空间为例,对相关区域进行空间环境和人流分析,提出该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必要性。从客家土楼、四川客家二堂屋和六边形“蜂窝”元素进行艺术提炼与推导,对草坪区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作品材料、施工以及制作过程进行介绍。第五章,是对整体以上四章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85]张贝.毛里求斯华人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导师:赵静.西南交通大学,2018.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与传播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本研究拟以毛里求斯华人家庭个案研究为切入点,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选择三个双语或多语华人家庭,对他们的家庭日常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访谈调查,同时对其子女的语言学习展开研究,探讨毛里求斯华人语言选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试图以小见大,揭示毛里求斯华人语言学习和语言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在当今华人社团趋于萎缩的现状下重新审视毛里求斯当地华人移民对于自己身份认同变化,并对毛里求斯当地的汉语传播所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划提出建议,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毛里求斯的继承以及汉语在毛里求斯的传播。在叙述结构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的研究综述,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流程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毛里求斯的简介,主要是和论文相关的社会背景简介,包括毛里求斯华人移民的历史与现状,毛里求斯的教育体制和汉语地位以及毛里求斯汉语教学史和教学现状。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调查过程的阐述,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的情况的概述以及分析。第四部分是分析毛里求斯华人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毛里求斯汉语教学的建议。并且进一步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6]金雨青.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19-1934)[D].导师: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2018.

摘要:闽西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积贫积弱之时,闽西人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到革命斗争之中。五四运动后,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开展起来。深入分析1919-1934时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过程,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区域传播的研究,又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启示。1919-1934年闽西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包括理论和现实两部分。在理论基础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突显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解释了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为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则为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方法上的借鉴。现实基础方面,闽西偏低的文化素质增加大众化难度,封建稳定的宗族制度束缚民众意识,落后小农经济激化阶级矛盾,兼容并蓄客家精神提供大众化的土壤。正是在这些现实基础之上,闽西马克思主义逐步艰难地发展起来。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不断壮大,并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格局。闽西知识分子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扮演着先导者的角色;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者;闽西群众团体组织成为在革命中推动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力者。三大主体共同推进了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红军战士、工人以及农民这三大群体作为重点对象。红军战士群体中普遍表现出非无产阶级思想遗留、政治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闽西工人群体表现为无产阶级意识薄弱、组织性不强的问题;闽西农民群体则表现出深受沉重的剥削压迫、封建小农意识浓厚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既要帮助群众克服思想上的问题,又要借助群众的革命热情,从而推进闽西革命发展。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介绍,又包括在闽西孕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和理论介绍既提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大众中的知晓度,又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度。此外,建党建军原则、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闽西初步产生,这些理论也在闽西被广泛传播用以指导革命。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通过组织动员、文艺宣传、出版发行和学校教育四条路径开展起来的。组织动员是通过举行纪念日活动和编写革命标语口号,体现了实效性的特点;文艺宣传是依托歌曲和戏剧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出版发行是借助进步报刊和出版发行机构,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学校教育借助开办师范学校、群众性学校以及干部学校,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取得成效又存在局限。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提升闽西群众阶级觉悟、指导闽西苏区政权建设、培养闽西干部理论素养的方面都效果显著,对日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相对封闭性和“左”倾错误思想此起彼伏的问题。对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和局限性的总结,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发展提供启示。

 

[87]陈诗榕.闽南筝派及其传承人陈茂锦研究[D].导师:汪申申;胡菁.武汉音乐学院,2018.

摘要:闽南筝派作为九大筝派之一,鲜为人知,在近现代传承过程中曾几近消沉甚至几度中断,现存有关于闽南筝派的文献及音响资料也是极少。笔者通过近两年时间,向陈茂锦先生采访及学习的过程,深入参加八闽筝团及其相关活动,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闽南筝派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风格特点,以“闽南筝派传承人陈茂锦及其对闽南筝派的贡献”作为论文的核心内容,对该流派的历史、风格特点及陈茂锦的筝学成就进行总结。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闽南筝派进行概述,将该流派的沿革、代表人物、代表曲目、风格特点及技法全面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对闽南筝派传承人陈茂锦进行详细介绍,包含其的订谱和闽南筝艺术风格特征。第三部分:对闽南筝的现状进行阐述。

 

[88]何晶.祭祀圈下村落共同体的融合[D].导师:孙志丽.黑龙江大学,2018.

摘要: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快速发展与变迁,农村社会很多原有的社会形态在随着改变和瓦解,比如,原来相对稳定的农村村落共同体正在遭受破坏,相对偏远的农村村落共同体也同样受到瓦解的威胁。本文选取的田野调查对象为笔者家乡赣南地区多姓氏的沿冈村,一个融合新客、老客家以及畲族的村落。外面社会的迅速变迁也影响了偏远的沿冈村的各个方面,利益至上的拜金观念和攀比风气助长,同时村落还出现了农民工、学生群体、迁移市区群体和留守农村的老人儿童的分类群体;国家对于农村的各种政策的也在实施过程中改变着原来的沿冈村,政策下村落基础条件的改善使得很多矛盾消失,同时各小组或者姓氏族群为了争夺国家政策利益而产生新的矛盾;村内各个氏族小组的历史矛盾冲突,常年累积并且也随着沿冈村的变换而变化。这些都是瓦解村落公共体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以区域宗教——赣南沿冈村许真君信仰为主线,研究村落的祭祀圈以及祭祀圈下的各项具体活动给村民带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共同价值观,结合当地族群状况、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明许真君祭祀圈对沿冈村村落共同体的融合作用。

 

[89]郑婧婧.赣南地区采茶舞的舞蹈特征及其价值分析[D].导师:吴崟.天津体育学院,2018.

摘要:本文以赣南地区采茶舞的舞蹈特征及其价值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赣南采茶舞的茶文化、舞蹈特点、艺术价值、审美特征、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关于赣南采茶舞的研究文献。结合研究需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赣南地区采茶舞的舞蹈特征及其价值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分析,分析赣南采茶舞的舞蹈特征,同时解构赣南采茶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希望能为我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出新的途径,同时也对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紧密结合研究需要,从赣南采茶舞的发展概述、赣南采茶舞基本构成和舞蹈形态特征、赣南采茶舞的价值当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从赣南采茶舞的基本构成上看,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音乐、服饰、道具,在社会中的功用主要包括民间自娱、节日庆祝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主要体现在幽默诙谐的“矮子步”、新颖别致的“单袖筒”、千变万化的“扇子花”。从人物角色上看,主要包括正丑和反丑两种角色。在独特性表现上,赣南采茶舞具有独一无二的客家生活情景体现,具有显著的音乐艺术特色,赣南采茶舞的喜剧风格具有艺术特色。从赣南采茶舞的价值上看:第一,赣南采茶舞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茶文化遗风、客家文化遗风;第二,赣南采茶舞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浓郁的客家风情、诙谐欢快的乡土韵味;第三,赣南采茶舞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娱情自乐传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戏结合积淀历代艺人的发展与创造、“三绝”技艺传承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90]高凡.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导师:丁国昌.福建农林大学,2018.

摘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城镇化扩张及城镇现代文明辐射的影响,乡村地区的村民对传统文明的认同感正逐渐弱化,在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需求的驱动下,传统村落陷入了“拆与存”的尴尬抉择中。甚至,对现实物质生活的强烈诉求已迫使众多的传统村落抛弃旧时的文明,建设“城市化”的乡村。伴随着传统乡村格局的变迁,建筑实体与传统空间的破坏,承载的数百年甚至千年的传统文明也彻底的消逝了。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为传统村落走出现实困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契机,传统村落有别于一般的村落,其具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内容是一般村落所欠缺的。传统村落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建设因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发展”的原则,这与美丽乡村“重发展轻保护”的原则是有分歧的。因此,在美丽乡村推行中,对传统村落的建设应认清二者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在矛盾中寻找统一,并立足当下,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23个客家传统村落的实地调查,挖掘客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分支的基本特征及其自身的特色,并结合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可行策略。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的研究上,遵循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从村落的构成元素入手,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村落,对其山水格局、村落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建筑实体及院落空间进行深入的剖析;其次,从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挖据”与“传承”入手,对村落村民的精神文化与文化认同关系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并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以保存村落风貌、发展村落生活、传承传统文化、保障村落永续发展为目标,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基本策略,探索实际的可实施有效途径。最后,以连城培田村为实例,分析培田具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挖掘培田保护及发展中现存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此作为培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并以期指导类似的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破目前的困境,实现和谐、长久的健康发展。

 

[91]晋兆东.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D].导师:张兴国.重庆大学,2018.

摘要:土是土地资源中最容易获取的材料,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材料,夯筑建筑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以土材作为主要材料的夯筑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居住形态,随着历史的演进,地下建筑逐渐发展为地面建筑,出现了木骨泥墙的墙体结构,再发展到奴隶社会初期土木共构的宫殿建筑,夯筑建筑技术不断完善。随着高台建筑的出现,筑城工艺的进步,夯筑建筑工艺空前发达。在数量巨大的民居当中,在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北部大部分黄土资源丰富的省份和沿海分布广泛的客家聚居地,都发展了以土作为材料进行民居的建造。在长期的地域文化融合过程中,移民的活动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技术的融合和建筑类型的改变,到上个世纪末期,在我国几乎每个省市相对偏僻的区域都有夯筑建筑的身影,由此可见该类型建筑普遍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巴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内陆,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是长江段的重要连接区域,在地域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并形成了巴渝独有的建筑形式。巴渝传统夯筑建筑也包含其中,既受到中部地区的影响,也受明清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夯筑建筑类型。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特色研究以大量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多个建筑实例的调研测绘,立足于区域性的自然与物质空间环境。以巴渝传统夯筑建筑为研究主体,试图探析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独特的建筑类型、空间形态以及构筑技术特色。论文前两章分析了夯筑建筑在我国和巴渝地区的发展概况和历史成果,并总结归纳了其发展的特点;第三章界定了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环境范围,夯筑建筑总体的类型特征和内部区域分布特点,剖析了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对于夯筑建筑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的方式,并用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对其材料、结构类型和平面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系统性的分析了夯筑建筑的技术组合与形态特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并总结性地对比了巴渝及周边地区同类型建筑的异同点,尝试发现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第五章对巴渝传统夯筑建筑墙体的构筑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第六章浅析了夯筑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本文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对巴渝传统夯筑建筑特色做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和总结,并为保护巴渝夯筑建筑文化与工艺做出一份贡献。

 

[92]林超华.旅游导向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导师:戴志坚.厦门大学,2018.

摘要: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传统村落是一种大型的文化景观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体。然而,由于过去缺乏对传统村落价值的充分认识,许多具备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的村落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传统乡村文化日渐为现代城市文化所吞噬。近年来,随着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民族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得到抢救性的发掘、保护,但单纯依靠“输血式”的保护是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的,传统村落若想重获生机活力,必须谋求合适的、可持续的发展途径。福建官洋村是闽西非客家地区典型的农耕商贸型传统聚落。该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山水田园格局形态完整,拥有精美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及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构成了其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官洋村整体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展开探索旅游导向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方法。笔者在总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乡村旅游相关理论、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实地走访,对官洋村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及文化景观特征进行了整理,进而对聚落及建筑形态特征做出解析,梳理现状问题,并结合官洋村所处区域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其发展潜力。然后依据前述工作的阶段成果,提出官洋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案,主要明确规划目标、原则和内容,同时从六个方面对具体的物质空间要素进行干预设计。最后,对旅游导向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进行简要总结,希望本文研究内容及所提观点,能为当前官洋村的保护发展工作提供一些具备操作性的方法与思路,为村落重获新生贡献绵薄之力。

 

[93]邓娟.族群边界与认同[D].导师:杜立婕.上海师范大学,20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族群流动性增强,如今乡镇以杂聚居为主流。族群杂聚居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冲突,特别一些带有历史性的冲突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连带性,因此,这些决定了乡镇族群的边界和认同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的必要性。杂居族群乡镇在边界问题上是一个由“冲突—适应—融合—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对于人们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当这份约束力规模变大之后便成为一种民间舆论力量,迫使更多人去参与和完成这个活动。因此对于族群边界问题,我们是否可以从传统文化习俗入手,借用族群固有的文化去产生一种有利于族群认同的民间舆论力量——新的文化迫力,借此来促进族群的认同。本文运用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G镇中的土客冲突历史和歌圩发展史进行调查,并参与观察歌圩和庙社活动,对当地土客冲突史和歌圩发展史进行详细叙述,进一步分析族群边界和认同问题。对族群的边界的研究主要是从歌圩、公共资金、庙会等方面展开。当地人在土客冲突问题上表现相对隐晦,尽管村落在行政上划分下包含了土客族群,但是在村落防卫资金上依然是各自分开。但在歌圩成立之后,促进族群互动,并且在歌圩主导的庙社活动中为对方捐款,这些传统权威者回村之后向本村人传播这些消息,让人觉得别人捐自己不捐就不好,从而产生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更多人跟着参加这些传统集体活动。尽管G镇中的土客存在一定的历史性冲突问题,但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本文也为达成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对族群边界和认同问题提出了建议。

 

[94]黄秋霞.贵港客家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徐朝东.南京师范大学,2018.

摘要:贵港,历史悠久,通行壮、粤、客家、闽等多种语言。为考察处于壮、粤等语言包围下的贵港客家方言语音现状及其历史层次,在对贵港客家方言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所得语料,概括贵港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结合贵港客家居民的历史迁徙、客家方言历史语料与邻近方言的音读情况,分析贵港客家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经研究得:声母方面,贵港客家方言有21个声母,按其与古三十六字母的对应,古非组存在部分读如帮组,精、知、庄、章四组今读大致分为[ts]、[tsh]、[θ]/[s]和[t(?)]、[t(?)h]、[(?)]两组,其中[θ]的产生、发展与壮语存在密切联系;泥(娘)、来母不相混,泥(娘)母一、二等字承袭上古音读为[n],三、四等字在介音[i]的作用下腭化读为[n],部分三、四等今读声母却为[n]的,或受临近方言或普通话的影响产生;日母字除了少部分受权威方言的影响,鼻音声母弱化为零声母之外,基本停留在客家方言白读层的发音([(?)]、[η]、[n]),大体上保留较早时期的古日母发音,而读为[(?)]的部分,应是保留上古日母音读的表现;古见组腭化程度不深,多读[k]、[kh]、[η];古帮、端、见母部分今读送气,与部分韵书记录混淆相呼应。韵读方面,贵港客家方言介音脱落比较明显,部分梅县客话存在介音[i]或[u]的,贵港客家方言不存在;虽[m]/[p]、[η]韵尾有向[n]/[t]韵尾转化的趋势,但基本保留入声韵;假摄基本保持前[a]后[a]的分立,麻韵“傻”字与歌韵大部分字音读相同,或体现早期歌、麻不分的特点;止摄大体趋向支、脂、之三韵相混,但有少数字今读表现支韵与脂、之二韵有别;鱼、虞二韵音读主要有两种:一为鱼、虞有别,鱼韵照庄组字今读多为[(?)],虞韵照庄组字今读多为[u],一为鱼、虞合流,合流部分读如支、微;宕、江摄基本合流,部分江摄读如通摄,存留部分早期江、东不分时期的特点。声调方面,贵港客家方言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共六个声调类型,较好地保留了平、上、去、入调类,除平声、入声大致以清阴浊阳的路径分阴平、阳平,阴入、阳入外,大部分古次浊上声今读阴平,部分浊上归去,部分古入浊母字读阴入,还有少量“古去归入”、“浊去归上”。总体而言,贵港客家方言虽在发展过程中因语言接触等因素,受壮、粤语的影响,但在历史层面上,仍较多地保留中古时期的音读,存留少量上古音的痕迹。

 

[95]林晓华.传统村落地域文化与旅游体验下的景观设计[D].导师:蓝泰华.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传统村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经济价值、科学、艺术、社会文化的客观物质存在,是先民们从游荡到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拥有农耕文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精神文明的载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随着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的传统村落选择发展旅游业,相对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下的都市青年及老一辈者,他们的旅游方向也偏向了自然舒适的传统村落。在双向的选择与作用下,传统村落的建设与改造也如火如茶的展开着,实现着经济、社会和文化共同发展。但是在旅游热的现状下及社会发展所需下,传统村落数量急剧下降,虽然政策上多有进行保护,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千村一面化、商业化、景区化”等。在保护与建设过程中也交织着各种难题。如:地域文化归属感被淡忘、村落文化被侵蚀风化、地域文化景观被解构偏向于公园化。针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本文尝试着从村落的地域文化角度出发,以客家村落长汀丁屋岭为研究对象,遵循着特色客家民居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的固态实体及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的重要基础上,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让旅游不再“一次性”消费。本文章分为五部分阶段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为基本的理论点,构思与阐述了传统村落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案例的对比,尤其是福建客家的传统村落案例的对比。从宏观层面看待传统村落的优势与缺点。第二部分是对传统村落现状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微观的方面分析地域文化要素,着力探讨在地理地貌、社会民俗文化、建筑景观等关键点,对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进行梳理结构及方案。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基于村落的朴素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以实例案例研究为以后的客家地区城镇化和新村落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减少客家传统村落改造中的遗憾。最后是进行总结,通过对其实际案例的改造中,依循其整体性、原真性与可持续的设计原则,通过对其理论研究、现场考察、实例分析法等对传统村落景观进行地域文化元素提取,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希望对当前村落规划中的不足之处添加补充,对其村落的空间营造与人和村落文化的关系提供借鉴。

 

[96]张惠倩.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作品分析[D].导师:林立君.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本文从笔者数次的田野考察工作起步,结合文献资料和口碑资料及笔者在毕业音乐会上演唱该作品的心得及实践体会,对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进行深入的作品研究。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的人文特点,从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背景方面去研究。第二部分,对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进行音乐分析,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和节奏节拍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的演唱特色,从对作品“高亢”的把握、装饰音的妙用及声音特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对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的三个乐段进行乐感分析。第五部分主要阐述邱炳皓等创作歌曲《毛委员来到(?)家乡》歌词的艺术特色,从歌词的结构、押韵及衬词与方言的运用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束语,主要对本文进行系统的阐述与总结。

 

[97]李式耀.通俗歌曲创作的艺术化探索[D].导师:叶松荣.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通俗歌曲向来以其“通俗性”作为显著特征,笔者认为,如何提升通俗歌曲的“艺术性”,使其获得更为广泛的听众群,是通俗歌曲创作者应加以思考的问题。笔者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认为,通俗歌曲创作的艺术化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创作手法的艺术化、二是表演(演唱)形式的艺术化、三是伴奏形式的艺术化、四是舞台背景的艺术化,并结合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论述,探讨通俗歌曲创作艺术化的有效路径,旨为通俗歌曲创作领域拓展新思路新视野。

 

[98]吴洲华.民宿原真性的游客感知研究[D].导师: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2018.

摘要:自2015年国家提出要大力将农业旅游功能化后,全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热点;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体验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中大型城市的人愿意选择到远郊或农村体验休闲、自由自在的生活。民宿旅游及民宿体验就在此背景下兴起,目前已成为游客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而逃离日常紧张、高压的生活,原真性体验则成为旅游体验和动机的核心问题,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体验式居住模式,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游客对民宿原真性的感知体验。本文选择了中国传统村落南靖塔下村民宿作为目的地,以来此旅游的游客为研究对象,探究游客对塔下村民宿的原真性感知。首先在大量收集、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民宿原真性和原真性感知的文献基础上,对塔下村民宿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塔下村民宿的原真性现状;然后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对入住塔下村民宿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了游客对塔下村民宿的原真性感知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探求了游客对塔下村民宿原真性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得出游客对塔下村民宿的感知主要受“客家文化体验”、“环境体验”、“服务质量体验”、“满意度与忠诚度”4个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塔下村民宿原真性的保护和塔下村民宿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塔下村民宿原真性的保护和民宿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99]袁筱璇.浅析攸县客家山歌《山歌好唱难起头》中的演唱风格和技巧[D].导师:周强.中国音乐学院,2018.

摘要:作为一名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我想,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民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2016年3月,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门名叫《音乐地理研究》的课程,虽然这是属于音乐学范畴,但是我想从多方面储蓄自己的能量。这门课教会了我们用分析地理环境等因素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不同区域的音乐,那时,我有一个念头,我想研究家乡的民歌。我一直有一个愿望:能够很好地掌握中国地方民歌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那么,我想从声音倾向、演唱技巧、处理风格、感情表达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比较,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能力,用思想去指导行动。2016年4月,我在学校图书馆的三楼查阅资料,在赵洪滔执笔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上)》中找到了我的家乡株洲攸县的民歌,叫《山歌好唱难起头》。因此,我想以这首歌为切入点,开始我的思考,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家乡的音乐、家乡的民歌。

 

[100]任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的研究[D].导师:胡克.武汉大学,2018.

摘要:前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由睡眠呼吸障碍引起低氧血症,并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是发病机制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并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的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多见。大量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在OSAS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举足轻重:间歇低氧(intermittenthypoxia,IH)刺激机体引发系统性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损伤、经常性觉醒导致的交感神经激活等反应,从而导致高血压。目前研究表明,OSAS患者的CIH合并高血压的状态,会引起体内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标志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 CRP、NO、NOS等水平也随之变化,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不同人群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及相关因子的水平。客家人是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住居民,由于文化传统及饮食习惯具有独特性及地域性,对其与非客家人群炎性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研究可以反映相同地域罹患相同疾病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那么动物实验不可或缺,本实验通过大鼠造模来模拟CIH诱发高血压的过程,并通过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体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部分标志物的水平,来研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再以细胞水平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的研究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有研究发现近年来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往年。目前很少针对罹患OSAS合并高血压的不同人群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相关研究,鉴于客家人有较为独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具有地域代表性,可以反映相同地域罹患相同疾病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本实验通过对客家与非客家人群的临床资料、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比较,探讨不同人群合并高血压的OSAS患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差异性。通过对炎性因子水平的监测就可以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有效途径;为OSAS合并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客家人与非客家人群合并高血压的OSAS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及NO、NOS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结果、结论。结果:非客家人群患者的平均SAP相对高于客家人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AP、MAP和HR的平均水平与客家人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方面分析,非客家人群患者的IL-6和TNF-α的平均血清水平相对高于客家人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的平均血清水平略高于客家人群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客家人群患者的血清NO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客家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NOS平均水平略低于客家人群,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客家人群中,患有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SAP相对较高,而客家人群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AP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客家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独特的饮食文化有关。炎症因子水平和代表氧化应激水平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严重程度,这就表明,非客家人群患者罹患OSAS合并高血压时,体内诱发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对比客家人群患者更为严重。但两种反应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如何,需要第二部分实验来验证。第二部分慢性间歇低氧诱导大鼠高血压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研究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OSAS患者的CIH状态可以通过诱发体内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损伤等使患者同时罹患高血压,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也会较正常对照组人群增强。两种反应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本实验研究的一个方面。动物实验不可或缺。本实验通过动物模型的构建,检测大鼠的血压、心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因子的水平,来探讨CIH诱导后大鼠以上指标水平的变化、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与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OSAS合并高血压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建立大鼠CIH诱导高血压模型,应用ELISA方法对CIH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CRP及NO、NOS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结果、结论。结果:CIH组的大鼠的心率、血压、体内的炎性因子IL-6、TNF-α和CRP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增长速度、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因子NO和NOS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H诱导的大鼠体内IL-6、TNF-α和CRP水平与血压、心率呈正相关,而NO、NOS与血压、心率呈负相关。结论:CIH的诱导能够减缓大鼠体重的增长速度,可以诱导大鼠罹患高血压,引起大鼠体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加。炎性反应与炎性因子呈正相关,氧化应激反应与NO、NOS水平呈负相关,并且大鼠体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第三部分慢性间歇低氧诱导高血压大鼠淋巴细胞炎症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OSAS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同时OSAS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文献中得知淋巴细胞与机体的多种免疫应激反应相关。在以往的动物试验中,也证实了高血压大鼠存在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激活。本实验通过分离CIH诱导高血压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并检测对比淋巴细胞内IL-6、TNF-α、CRP、NO和iNOS水平的变化,来探讨CIH诱导高血压对大鼠淋巴细胞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在第二部分已经成功建立的CIH诱导高血压的大鼠模型上提取淋巴细胞,用WB方法对细胞中IL-6、TNF-α、CRP及NO、iNOS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结果、结论。结果:CIH组大鼠淋巴细胞的活力、纯度普遍底于对照组,而凋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IH合并高血压组大鼠淋巴细胞的IL-6、TNF-α、CRP、NO及iNOS的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H状态不仅能诱导大鼠罹患高血压,也能够降低淋巴细胞的活力、纯度,并能提高CIH组淋巴细胞的凋亡度;CIH诱导可以加重淋巴细胞内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强度。第四部分慢性间歇低氧诱导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炎症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与淋巴细胞炎症与氧化应激的相关作用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CIH的诱导能够促进OSA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是炎性相关因子的靶细胞,同时也是淋巴细胞毒性攻击的靶细胞,通过检测CIH诱导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中IL-6、TNF-α、CRP、及NO、iNOS、eNOS的水平,探讨CIH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通过大鼠的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探讨淋巴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对由第二部分对照组大鼠身上提取得来的淋巴细胞及内皮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CIH诱导,先用WB方法测定CIH诱导下内皮细胞中的IL-6、TNF-α、CRP及NO、iNOS、eNOS水平;再与常氧下淋巴细胞、内皮细胞进行共培养,用ELISA方法对培养液中的IL-6、TNF-α、CRP及NO、iNOS、eNOS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结果、结论。结果:当大鼠内皮细胞处于CIH环境中时,细胞内的炎性相关因子IL-6、TNF-α和CRP、iNOS水平会上升,NO、eNOS呈现下降的趋势;当CIH大鼠的淋巴细胞与CIH大鼠内皮细胞共培养时,共培养上清中的炎性反应相关因子IL-6、TNF-α和CRP均有所升高,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因子NO和NOS水平则有所降低。结论:CIH诱导高血压大鼠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上升,CIH诱导下大鼠的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会产生相互影响。

 

[101]刘鲲.舞龙仪式的文化考察[D].导师:王岗.苏州大学,2018.

摘要:舞龙运动是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舞龙运动在传承与发展中分化出众多的技术表现形式,也形成了不同的仪式表达方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过多的注重舞龙运动的技术表现,对舞龙仪式的考察用力不够。尤其是缺乏对舞龙仪式所包含的人、事、物的考察,对舞龙技术背后所蕴含的表演性、象征性缺乏深入的研究,进而造成了舞龙仪式中仪式感和认同感的削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舞龙发展走进了一个文化相对贫瘠的现实困境之中。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传承和发展舞龙文化,本研究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入手,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研究的口述史、田野调查等主要方法,全面开展对舞龙仪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考察研究。研究通过“对舞龙仪式的个案——崇义沈埠畲族七节龙和关田镇三节龙”的全景式考察和分析,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表演的舞龙仪式的描述基础上,探讨了舞龙仪式的历史记忆、演变历程和变迁原因;研究了舞龙的传承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特征、仪式内部的结构组成、当下的生存状况等问题;揭示了舞龙仪式中的物品、行为等的象征意义以及人神互通、人际交往的象征秩序;通过舞龙仪式背后的国家、社会、民间、宗族的互动以及其潜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仰背景,进而分析了民俗体育如何在社会变迁中策略性的传承和表达自我,以及对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舞龙仪式是一种符号、信息和象征的体系,是集神话传说、图腾崇拜、民间信仰、中华智慧、健身娱乐、乐器演奏、聚餐狂欢等于一体的民俗体育。其中,神灵信仰和敬天法祖构成了整个仪式的内在支撑,特定的空间场域、农耕时令、各种仪式物件、乐器演奏构成了舞龙仪式的象征交流系统,仪式行为、村落交往和舞龙表演构成了整个的实践框架。(二)舞龙仪式是一种戏剧性的文化表演,在这场戏剧表演中,各个人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府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它是担任主导和治理服务的,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以及开展和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乡土精英扮演着顾问的角色,他们策划并组织着全族的舞龙仪式;全族人扮演着演员的角色,而舞龙者必须是族内男性。这是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男性气质和性别政治的统治三个因素所造成的;村民和亲友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他们是集体记忆的承载。(三)舞龙仪式的深层结构源自于传统文化,这与舞龙仪式二元组合结构、中华太极图的文化底蕴、经济力量的支持、民间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龙”被众人视为神灵、含有祀祖和繁衍后代的寓意,同时舞龙本身隐喻着男性气质。“龙”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在整个仪式的过程中,贯穿与整个舞龙仪式流程。其它的民俗物属于工具性象征符号,诸如属于团结媒介的竹、布、爆竹、锣鼓唢呐钹等。龙的“在场”与“舞动”,象征着神灵的到场与交换,更是一种人类社会关系的内部流动。舞龙动作就是中华太极图的展示,操作阵型空间就是中国“圆”文化的形象阐释。宗族之间的舞龙时间长短反映了舞龙圈中被邀请方地位的高低。(四)在时间上,舞龙仪式是一种农耕礼仪中的过渡礼仪。舞龙仪式的变迁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而变迁的。它起源于龙图腾,然后发展到祈雨仪式,再到游艺娱乐活动,最后到现在的民俗体育,其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族脉、文脉、地脉和国脉,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历炼过程。(五)舞龙仪式的空间象征体系中,山象征“天”,祠堂象征“地”,村落象征“人”,符合中华民族的“天、地、人”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礼物理论看来,舞龙仪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民众对自然、神和祖先的礼物馈赠。在这种礼物的赠送过程中,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再塑造过程。通过参与舞龙仪式,能够使得参与者产生集体意识、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六)舞龙仪式的复兴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适应,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在这种再生产过程中,传统文化会依附于现代化发展而发生变迁。舞龙仪式是国家和地方社会相互的在场,它的沉浮盛衰和国家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新时代下的舞龙仪式的体系变化特征是,制作材料有了工艺上的创新,仪式程序上开始简化,敬神祭祖氛围淡化,健身娱乐因素强化。(七)舞龙仪式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具有耕读传家、树人文蔚的强大功能。文化认同、仪式感和“盘龙”精神是舞龙仪式的价值内涵。敬天法祖、抱诚积德、人伦秩序、光前裕后是舞龙仪式的核心内容。舞龙文化不单单是舞龙技术的呈现,更多的是一种舞龙仪式的表达。在舞龙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舞龙仪式,因为仪式是超越肢体技术的,更是一种认同、一种纽带、一种敬畏。舞龙仪式中的文化意蕴,才是最具文化认同价值和意义的。

 

[102]王鹤.台湾地方政治对社区营造的影响研究[D].导师:邓万春.武汉理工大学,2018.

摘要:社区是民众生活活动的基本公共区域,是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我国正处于社区治理的转型阶段,亟待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自1965年的社区发展计划到1994年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至今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诸多可圈可点的成功案例。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经验可以为大陆的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论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切入,研究台湾地方政治对社区营造的影响。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社区营造与社区外部政治的关系上,具体关注台湾地方政府组织、地方派系以及地方族群认同对社区营造的影响。村里与社区的合作模式、地方派系介入带来营造资源、族群认同对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自下而上的机制以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这些是台湾社区营造中的成功实践经验。但地方政治介入台湾社区营造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选举政治介入社区营造,使社区组织成为地方派系、地方政治人物选举经营网络的“桩脚”,扭曲了社区的功能;另外社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分化严重也是一大问题。从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看大陆的社区建设和治理,要结合大陆社区的实际情况,立足我国大陆的制度优势:第一,基层政府组织介入社区治理不能动摇,但政府角色要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第二,要重视多民族社区的族群认同问题;第三,探索多元协同社区治理机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103]高宁.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营销策略研究[D].导师:林德荣.厦门大学,2018.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部分替代了传统观光游和自由行。温泉旅游将以往用于医学疗养的主要用途逐渐转变为调养身心、修身养性、娱乐健身的度假方式,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产生的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新生代旅游产品。因此,温泉旅游成为时下流行的休闲和度假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发展过于迅速,再加上温泉旅游本身存在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营销问题最为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客源市场和营销渠道单一,价格策略不明以及缺乏温泉文化建设等都是目前温泉旅游市场在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为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突出自身特色,拓展客源与营销渠道,加强温泉文化建设,以便在市场上获得先机和优势,是当前许多温泉旅游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温泉度假旅游的学术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标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7P营销组合策略作为理论基础,引入“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项目(以下简称“天一温泉”)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项目在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这七个市场营销组合要素入手,为天一温泉制定一系列营销组合策略,以期改进天一温泉的营销水平,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由此提高顾客对天一温泉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持续盈利和长期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实现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104]郑雅文.客家婚庆文化的民族性传承与创新研究[D].导师:饶乐.江西师范大学,2018.

摘要:绚烂璀璨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文化是多元而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区。客家婚庆文化不仅受中原文化影响,并且融合了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风俗礼仪。而客家婚庆用品能够反映客家人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客家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的传承载体。婚庆用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包装设计应体现出特殊的文化特征。婚庆活动是短暂的,而婚庆用品的包装可以长久保存下去,不仅在婚礼现场可以充当营造婚庆氛围的重任,还可以作为婚姻的见证,将新人的喜悦和幸福一直传递下去。因此,婚庆用品包装是婚庆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部分。婚庆活动有着浓厚的民族性情结,在婚庆用品的包装设计中,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婚俗民风,需充分了解传统客家婚俗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将这些特征用视觉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进行解构和重组;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需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审美进行创新,将传统婚俗元素与时尚性相结合,使其与时俱进,平衡传统婚庆文化和现代人个性需求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客家婚庆文化,促使客家文化得到更新发展和传承。本文以包装设计为现代设计载体,以客家婚俗文化为研究核心,从客家婚庆文化背景的分析,到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婚庆视觉元素、客家婚庆用品的包装设计分析、客家婚庆用品的伴手礼包装设计的实例表现等多个角度深入体验,并积极探索客家传统视觉元素的设计文化意义与现代应用价值,也为当代设计特别是婚庆包装设计提供设计新思路与新借鉴。更重要的是,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播,提高客家文化在同系文化当中的竞争力,使客家婚庆文化代代相传,让客家精神得到延续。

 

[105]陈佩华.梅州客家山歌考察[D].导师:张国龙.中央美术学院,2018.

摘要: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宗教信仰、经济方式、行为习惯等,透露了强烈的身份认同。笔者收集了自民国到今的20多本梅州客家山歌书及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共计5000多首山歌,基本上呈现梅州客家山歌过去一百年的整体面貌。本文以《粤东之风》、《岭东歌谣》、《客家情韵》等山歌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山歌书作为辅助,通过解读山歌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究客家山歌中的身份认同。除了研究文字资料之外,笔者深入梅州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走访多位客家山歌传承人,收录一手材料并将之作为客家山歌研究的补充。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从研究背景和原因、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角度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即梅州客家山歌中的身份认同。第二章:客家山歌中个体与族群的身份认同,从客家男性与女性、客家人的历史、山歌书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俚”多个同音字的统计以及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研究梅州客家人身份认同的过去与现在。第三章,客家山歌中身份的历史演变,这部分把客家山歌划分为“1949年前,山歌中的宗族身份与革命身份”、“1949年-1978年,山歌中的人民身份”、“1978年-2005年,山歌中的多元身份”、“2006年至今,山歌中个人身份与民系身份”四个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山歌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客家山歌的影响。第四章:结语,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作用下,梅州客家人正通过以客家山歌为代表的客家文化重构身份认同。

 

[106]陈玮.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D].导师:许飞进;谢颂华.南昌工程学院,2018.

摘要: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水利资源丰富,截止2016年,已经建成778个各种类型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在现有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中,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数量有31个,2017年8月,增加了2个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分别为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和浙江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随着水利风景区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在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但在规划阶段,如何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使之与区域资源优势进行融合,有效突出水利风景区规划和建设的主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水利风景区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以梯田为主题的风景区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崇义县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归纳分析等规划方法,运用生态水利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保护优先、绿色开发为规划原则,以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为规划导向,深入挖掘崇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色,探索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中梯田保护与过度发展之间、地域文化与同质化之间、水土保持与过度开发建设之间、设施的亟待完善与资金不足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以梯田为主题的山地丘陵区水利风景区规划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共性和个性,提出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总结了生态水利理论、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规划实践中运用,提出了该类规划的主要方法。(3)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崇义客家梯田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深入挖掘客家文化、梯田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地域特色。在规划中注重将梯田景观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根据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解决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中规划中存在的四大问题,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07]刘雅心.广西传统村落景观区划及保护策略研究[D].导师:陈筠婷;公茂武.广西大学,2018.

摘要:传统村落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村落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诸多威胁,形式严峻。因此,村落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广西拥有独特的山水环境,同时又是多民族、民系的聚居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价值十分丰厚。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等学科理论,分析广西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完成景观区划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为主,数据分析为辅;空间分析与时序分析相结合,体现出多学科、多视角的交融。本文的核心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广西传统村落景观区划研究。首先,结合广西传统村落的景观特色初步筛选出14类与村落景观相关的指标,借助GIS和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景观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并基于各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确定景观区划指标。其次,结合区划指标的空间叠合图和广西传统村落的核密度分析图划定了六类广西传统村落景观区及其核心区,同时阐述了各景观区的概况和特征,并从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其主要成因。(2)广西传统村落景观区的保护策略研究。首先,基于景观格局、过程与尺度的视角,从影响景观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人文驱动因素和历史驱动因素三个方面对村落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并提出村落景观区的保护原则和框架;其次,以桂东北湘赣文化村落景观区为例,利用SPSS软件进行量化研究,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景观区的区域保护指标和区域保护策略。

 

[108]蒋罗莹.贺州地区传统村落形态及民居特色研究[D].导师:赵冶;徐阳.广西大学,2018.

摘要: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与湘、粤、桂三省(自治区)接壤,东邻广东,北接湖南。山地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水网密布,以桂江、贺江水系为主,一年四季分明。历代以来,通过潇贺古道以及溯河流进入贺州的移民着较多,贺州地区受汉化影响较深,在历史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多民族民系聚居的特点,这些多元的文化相互交叠、融合、渗透,形成了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及民居,但其研究一直未受到太多的重视,又由于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自身文化特殊性未得到深入的挖掘与剖析,这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也是难点所在。本文从人文地理学、民族民系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贺州地区人文和自然背景,以传统村落和民居为参考依据,对贺州地区进行了文化区的划分,分为:贺东北湘赣文化区、贺东北平地瑶文化区、贺中南多民系混杂文化区、贺东客家文化区、贺西南高山少数民族文化区五个分区,举例说明每个分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特点。在文化分区的基础上,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传统村落的形成,分析每个分区传统村落的特点,找出不同分区内传统村落差异的原因,再从空间形态、空间要素、空间体系及模式、防御性4个方面深入分析。深刻地剖析贺州地区传统村落演变的内在机制,揭示民族民系是影响传统村落的主要原因。其次,按照民系的类型对传统民居进行分类研究,可分为:湘赣式、广府式、客家式、平地瑶族四类,总结其平面类型、木构架、造型、装饰艺术的特点,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贺州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价值及面临的困境,在贺州地域范围内举实例说明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反思,提出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109]赖洋.赣南客家民事习惯法研究[D].导师:魏盛礼.南昌大学,2018.

摘要:赣南客家人保存着其特有的客家民事习惯法,该习惯法对于客家居民聚集地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弥补赣南地区法律不足、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社会的稳定,赣南客家民事习惯中的积极成分如注重仁义、团队协作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对赣南客家地区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都发挥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赣南客家民事习惯中的消极成分如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习惯又对客家地区的各方面建设形成阻力,妨碍其发展。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民事习惯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现行国家法的冲突作出分析,研究现行国家制定法和赣南客家民事习惯法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二者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探索赣南客家民事习惯法的司法适用方式,并寻求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将赣南地区的客家民事习惯法作为裁判依据、为司法调解提供最直接的规范,达到法理与情理的有效结合,体现法律的多元化和适用性。充分发挥赣南客家民事习惯法在赣南客家地区的作用,弥补国家法的不足。

 

[110]吴清华.客家围屋窗户形态研究[D].导师:刘颖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摘要:客家围屋是中国民居建筑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其建筑形式高大、结构奇特、工艺精湛与迥异的风格特点,得到大家的关注与研究。在客家围屋建筑的外形特点上,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中一是圆形(或半圆形)围屋,主要是在闽西、粤北一带;其二是方形围屋分布在粤北、赣南一带。在现存的方形围屋里,保存最完整、布局构造及功能最为齐全、又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建筑,当属关西新围。对于建筑来说,窗(窗户)是为建筑室内提供了采光、通风功能的基本构件,在建筑上也是一个非常实用建筑元素,如何使窗户既能满足其基本要求,又能让建筑内部空间灵活,是当今众多建筑所追求的。而关西新围的窗户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到了。在整座围屋建筑中,它所呈现的是形式多样、造型别致、功能多样。特别难得的是它的灵动性给方形的围屋注入艺术形式美。关西围屋建筑的窗户设计及制作在方形的建筑里,利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灵活多变的窗户造型风格、融合在一起,艺术地展现出来。使得庄严、保守的围屋建筑灵动起来,并赋予客家建筑神韵。同时窗户体现了其对外的防御性、对内的融合与私密性、教育功能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关西新围对建筑窗户的极致追求,不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客家围屋窗户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多地道出了客家人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关西新围窗户的研究,挖掘出其体现的文化内涵,更有效地进行宣传与保护。同时更要在欣赏研究客家围屋中,继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发展客家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8)》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7)         知网“畲族”关键词期刊论文(2019)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