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祥著《漂洋过海的客家人》1994年10月1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飘洋过海的客家人》此书的出版,无疑会受到广大客属华侨华人的欢迎,它是客家学中一部重要著作,是“客家热”中开放的一朵瑰丽的花朵。
该书除绪论外分三篇。上篇,出国篇,详细介绍了客属侨胞出国渊源、原因、渠道和分布等问题。分析了客家人在当代发生的一系列演变,颇有新意,也符合实际,极具社会价值,是认识当今国外华侨、华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信读者特别是侨务工作者在阅读时体会更深。中篇,人物篇,记录的是客家先贤开发南洋的具体事例。作者字里行间不忘先辈们在南洋群岛“开埠”的事迹和功劳,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崇敬之情,以此作为永远的纪念。青年一代可从书中窥见到前辈们飘洋过海,“卖猪仔”开发南洋的种种困难和客家人四海为家、落地生根、白手创业、奋发努力的伟大精神。下篇,侨团篇,记录各社团组织的建立、发展和作用,是沟通信息,联络乡情,增进友谊的纽带。 美中不足的是,书中未能较详细地介绍海外客家人在从政、高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也未曾记录改革开放以后,客籍华侨华人投资建设故园的事迹。
作者简介
罗英祥,汉族,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坑尾村人,1940年3月出生于马来西亚,作家、研究员。现任《客家人》杂志主编。60年代开始在部队、地方报刊上发表文艺作品。80年代致力于华侨和客家学研究,先后在省级(含香港、澳门、台湾)、国家级,以及海外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美国等报刊发表《论客家山歌在海外联谊中的特殊作用》、《浅议梅州的过番歌谣》、《客家要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贡献》、《当代客籍华侨华人态试析》、《客家民系的地位与作用》、《歌声飞过淡水河》等论文,还有报告文学及各种文体200多篇,共120万字。
序言
丘菊贤
也许是人老了都有“乡情日深”的观念吧,所以,我个人想在退休以后有所寄托和奉献时,就毅然决定研究点自己本不太熟悉的客家问题。因为自己是客家人,客家学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图书馆缺乏这方面的材料,所以十分注意收集报刊、杂志及地方内部印发的与客家相关的文章和资料。
21世纪以来,由于“客家热”的推动,不但报刊登载客家的文章多了,而且许多刊物也辟专栏议论客家问题。最令人鼓舞的是梅州前几年出现了以《客家人》为刊名的综合性刊物,在我自个搞的分门别类的客家资料库里,算是收自《客家人》杂志的文章和摘要最多,其中对主编罗英祥《客家人走向世界》的连载文章,反复细读,认为其文多有真知灼见,甚感佩服。斯时,我也着手客家向海外迁徙问题的研究,因此可谓“气味相投”,有“共同语言”,期待有朝一日愿与之一起琢磨,探讨关于客家的种种问题。1989年秋,世界客属联谊会在梅州召开,并同时举行客家学术讨论会,虽参会,但来去匆匆,未能如愿。随后,彼此书信来往频繁,均是交谈探讨客家问题的心得体会。1990年12月,海南省儋州市举行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时,因我与罗同志均出席这次会议,两人才长谈了“客家学”诸方面的问题,彼此认为客家问题“博大丰实”,“基础甚差”,“前景看好”。言谈中得知英祥他早有撰写《飘洋过海的客家人》一书的计划,因为这是客家学中难度较大的课题,所以我敬佩之余,还想帮他一把,提出退休以后愿义务协助帮办《客家人》杂志,好让他腾出多一点时间著述,因为彼此目标一致,还可随时讨论有关客家问题。1992年末,我从河南大学办好退休手续后,克服了生活上不少困难,回到家乡梅州定居,旋即接受《客家人》杂志社的聘请,担任副主编。
两年过去了,英祥同志辛勤的耕耘,结下累累硕果。他潜心撰写的《飘洋过海的客家人》洋洋28万余言的书稿,而今已摆在我的案头,我认真地审读每一篇章,尽管夏日炎炎,也不愿止息,目的是让这部著作早日面世。为了完成难度这样大的专著,罗英祥同志知难而上。据我所知,他夜以继日不断耕耘,不是在书海中,便是在归国的客家乡亲中;不是伏案细致爬格子,便是出门采访串门子,甚至出境前往客家人集中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拜访当地的客属乡亲。他出国非同一般,不是单纯旅游、探亲,而是采访、收集自己撰著所需要的材料,他尽一切可能地访问有关的人和事,参观一切有价值的史迹和遗址。
目录
绪论
上篇 出国篇
一、客籍华侨华人的溯源
(一)出国的原因
(二)出国的渠道
(三)出国后的生存
二、客属华侨华人的分布及其概况
(一)亚洲
(二)非洲
(三)欧洲
(四)美洲
(五)大洋洲
附:港澳台同胞
附:分布图
三、客籍华侨华人的历史变化
(一)国籍地位上的演变
(二)政治及法律地位上的演变
(三)经济地位上的演变
(四)文化素质上的演变
(五)思想意识和心态上的演变
(六)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上的演变
(七)与大陆故乡联系上的演变
(八)社团组织上的演变
四、客籍华侨华人的贡献
(一)对居住国的贡献
(二)对祖籍国的贡献
中篇 人物篇
一、名扬世界的印尼“大唐客长”罗芳伯
二、马来西亚保护神“大伯公”张理
三、吉隆坡的建设功臣叶亚莱
四、为国捐躯的马来西亚归侨温生才
五、中国第一条侨办铁路创建者张榕轩昆仲
六、蜚声中外的马来西亚“锡矿大王”姚德胜
七、首获国际金奖的印尼巨擘张弼士
八、粤军名将马来西亚归侨张民达
九、孙中山在海外的得力助手谢逸桥兄弟…
下篇 侨团篇
附录一:世界客属部分社团会址
附录二:著名外交家黄遵宪与客家山歌
附录三:浅谈梅州的过番歌谣
附录四:论客家山歌在海外联谊中的特殊作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