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苍梧
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县地属桂林郡。
汉初赵佗并桂林、象郡称南越国,并封其宗人赵光为苍梧王,治广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广信县(今苍梧县及梧州市全境),县治广信城(今梧州市)。 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猛陵县(今人和村、岭脚镇等地),县治猛陵(今岭脚镇孟陵村)。广信、猛陵两县隶苍梧郡。郡太守驻广信县(今梧州市),刺史部治所由赢[阝娄]移驻广信县。
东吴天纪四年(280年),由广信县分置新宁县(今大坡镇、广平镇地),县治大城村(今大坡镇城村)。隶苍梧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由广信县分置农城县(今龙圩镇、新地镇、林水乡地),县治农城(今龙圩镇),同年新宁县改名宁新县。
东晋时,农城县改名遂城县,隶苍梧郡。
南北朝,今县境内有广信、猛陵、遂城、宁新4县,同隶苍梧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更名苍梧县。同年撤宁新县并入苍梧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撤猛陵县并入始安郡豪静县。今县境有苍梧县、戎城县,同隶苍梧郡。苍梧县为苍梧郡治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猛陵县,更名为孟陵县。孟陵县、戎城县隶藤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孟陵县改隶梧州。唐永徽年间(650—655年),戎城县隶梧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戎城、孟陵两县改隶苍梧郡。唐光化四年(901年),戎城、孟陵两县改隶桂州。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马殷据定梧州,苍梧县属楚。南汉乾和八年(950年),刘隐子刘晟发兵攻楚,取梧州,苍梧县属南汉。戎城、孟陵两县仍隶桂州,苍梧县仍隶梧州。建制不变。
宋开宝四年(971年),撤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宋开宝六年(973年),复设戎城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撤戎城县并入苍梧县,同时戎城改名称戎圩镇。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
自宋代以后至民国,今苍梧属地均无县以上行政建制。
元设行中书省,废州郡,省下设路。苍梧县隶梧州路,为梧州路治所。
明改路为府,苍梧县隶梧州府,为梧州府治所。
清苍梧县隶梧州府,为梧州府治所。清咸丰五年(1855年),陈开、李文茂率起义军攻占梧州,改苍梧县为秀平县。义军败退梧州后复为清制。
民国元年(1912年),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复县设道,苍梧县隶苍梧道(民国3年改属郁江道)。民国十年(1921年),粤军陈炯明入梧,城内设梧州市政厅,城外各乡镇仍属苍梧县辖。民国十一年(1922年),撤梧州市政厅,设市政工程处。
民国十三年(1924年),撤市政工程处,设梧州商埠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广西废道设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区。梧州商埠局改为市政委员会。同年撤市政委员会成立梧州市政府,以原苍梧县城区三角嘴及河对面火山至高旺一带为行政区划。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省设12个民团区,苍梧县隶苍梧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苍梧、郁林两个民团区合并置梧州民团区,苍梧县隶梧州民团区,同年7月撤销梧州市,其辖区域划归苍梧县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以原8个民团区辖域划为8个行政监督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行政监督区改称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隶第三区,区治苍梧县。
194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