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池、何英主编《中都气派》2017年2月鹭江出版社出版
叶双瑜题写书名
主编之一 谢春池
主编之一何英
目 录
序 / 谢春池(1)
辑一大镇大赋
中都气派 / 谢春池(3)
中都启示录 / 沈世豪(15)
汀水过三都 / 李迎春(26)
斜阳呼渡大沽滩 / 练建安(33)
晤大沽滩古渡 / 黄征辉(44)
人杰地灵中都镇 / 陈发清(46)
中都说“都” / 钟德彪(49)
因文而名的中都 / 丘仰文(54)
中都拂春风 / 陈志铭(57)
一路逶迤 / 郑其岳(61)
写意中都 / 高顺辉(67)
三月中都 / 游阶章(70)
二赞中都 / 潘柏豪(72)
中都之旅三题 / 蓝朝金(75)
三进中都 / 方彦富(78)
二进中都 / 陈孟荣(83)
中都初旅 / 何碧云(86)
又见中都 / 钱培青(89)
植树从中都开始 / 冯岚(94)
种樱花 / 王伟伟(97)
中都茶事 / 何志溪(99)
丘荷公笔下的中都 / 李伯庠(103)
中都赋 / 温文茂(107)
中都的修族谱热 / 刘致龙(109)
中都各村名由来 / 何占东(115)
大美中都文学笔会纪实 / 清荷(120)
辑二魂牵故土
中都,可爱的家乡 / 何英(127)
乡村絮语 / 叶双瑜(132)
南宝寨登山记 / 黄庆辉(136)
魂牵梦绕丰坑村 / 邱小平(140)
古基山水有清气 / 邱德昌(143)
一阙填不完的词 / 邓汉万(151)
艳艳羊角花 / 邱国进(155)
美丽兴坊是我家 / 林家禄(160)
家乡的板栗树 / 邱宏荣(166)
中都泮糕,儿时的记忆 / 何志溪(168)
重植母校朴树记 / 何伯星(171)
拜蛇神 / 邱德昌(176)
辑三行走乡村
话说都康 / 邓锦元(181)
都康村记 / 叶永富(185)
记住都康 / 唐宝洪(189)
都康村诗意 / 李援(193)
我为汉禄扫墓 / 廖无我(198)
乡村的那只天鹅 / 江为群(203)
又一个上杭古村落 / 钟华荣(206)
田背村的故事 / 钟巨藩(211)
行走田背 / 林斯乾(217)
田背打醮 / 刘科芬刘耀丰(220)
仙村史话 / 邓锦元(222)
一个充满古意的村子 / 林秀英(228)
仙村访“仙” / 黄晋锋(232)
凡尘烟火的仙村 / 杨晓勤(234)
观井心事 / 吴馥香(238)
仙姑井赋 / 温云远(242)
林坊那地方 / 钟巨藩(243)
蛟腾村名趣说 / 何万宗(249)
探寻黄甸村 / 王永坚(251)
梦里黄坊 / 谢玉兰(254)
六十地散记 / 何占东(257)
路碑 / 刘科芬(262)
从前的美食 / 何万宗(264)
乡间趣闻四题 / 何占龙刘致龙(267)
也说来苏布娘 / 何万宗(271)
辑四凝固音乐
古建筑的典范——存耕堂 / 邓锦元(277)
客韵悠悠存耕堂 / 熊永富(281)
风月存耕堂 / 李甲连(284)
探秘中都存耕堂 / 刘增荣(287)
从存耕堂到南宝寨 / 赖志斌(289)
高阁云霄眺古今 / 郑启荣(291)
登云霄阁 / 李凌(294)
云霄阁怀古 / 华宜(297)
建在湖洋田上的大夫第 / 何志溪何志东(300)
大夫第素描 / 何志东(304)
山水有灵惊知己 / 王贵垣(307)
漫话三元塔 / 温云远(310)
皇庆庵今昔 / 邓锦元(313)
辑五文武奇葩
中都民乐奏福音 / 丘亿初(319)
在中都遇上十番音乐 / 李素月(322)
阳春里的乡村歌舞 / 林金针(329)
“五梅”奇葩 / 石新昌(333)
情牵五梅拳 / 郭鹰(336)
赖矮子智退武师 / 何占东(340)
中都女子多奇才 / 华敏(342)
女人舞狮 / 冯珊萍(347)
辑六知青情结
公公的知青情结 / 何英(353)
怀念孙醉君 / 刘俊发邱春娥(360)
王子斌的心愿 / 卢明(364)
阿三哥 / 刘永锋(368)
我的房东婆婆 / 尤国栋(371)
当年,那一声“我们回家” / 杨为民(373)
杭川情,我的情 / 陈雪珍(379)
序
谢春池
倘若有几位中都乡亲,读了这部文集,对我说:“读了《中都气派》,我们更加热爱中都。”那么,我会获得十二分的欣悦。我以为这是对我付出这一份劳作的最高奖赏。
坦率说,我不应该成为这部文集的主编之一。因为,一,我非中都人士,二,我非插队中都的厦门知青。然而,中都镇党委书记郭夏媛女士一再坚持,实在难以推辞,故而提了一个条件,即:中都媳妇何英女士也出任主编,否则,我就不好任主编了。何英也难以推辞。于是,我俩责无旁贷把这事给揽了。
我与中都缘分不浅,在多篇散文里,早已讲述了。特别是李文龙先生由镇长转任党委书记郭夏媛履新镇长之后,特别是2015年3月,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与中都镇党委政府及上杭县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大美中都文学笔会”,可谓进入“播种期”。而文龙先生调走之后,夏媛女士转任党委书记,詹秋生先生履新镇长之后,我们可谓进入“收获期”,这部文集的问世,就是成果的体现。
“大美中都文学笔会”是一个大型的文学活动,七十多位文学作者聚在一起,在中都采风,时在中都镇任职的知名作家李迎春,做了大量工作。几个月里,笔会的参与者撰写了一批散文随笔,无一遗漏地都编入这部文集里。然而,我固执地认为:应该尽量挖掘中都本土文学作者,为这部文集写作。何英女士极为赞同我的观点。为此,2015年12月29日,我和何英陪著名作家厦门城市学院教授沈世豪前来为这部文集写一篇主体报告文学时,又召开了一个中都镇各行政村领导以及本镇相关人士的座谈会,发动本土力量,给予组稿与撰文。由于种种原因,本土作者文稿未能于2016年春节过后集齐,拖至7月,仅收到10多篇,只好作罢,抓紧将全部文稿编就,于8月下旬付梓。
在我今年的编撰计划中,这部文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务必尽力尽心地完成。如今,它即将问世,这么一部厚厚文集,以其绝不逊色的品质,讲述中都的故事——当然,这也是讲述上杭的故事——我自觉得没有愧对中都父老乡亲,也没有愧对我的第二故乡——上杭。
绝非自夸,这确实是一大桌摆得出去的“客家菜”,甚至是富有特色的“盛宴”。当然,客家读者与非客家读者阅后,会有不尽相同的品评。作为编者,我以为至少有几个方面值得提及,并加以关注。
其一:大气是这部文集最突出的审美特征。整体观之,它的讲述是大格局的呈现。纵横的历史、开放的时代、辽阔的视野、宽敞的胸襟、重大的事件、非凡的人物,上述种种,是由不少小角度切入,因此,它就不会空泛,不会大而无当,不会缺少血肉。
这样讲述的格局,与中都今日之现实是吻合。如今的中都,是一个有别于半个世纪前,更有别于数百年乃至一千年的那个穷乡僻壤,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与融合,凸现了客家乡村发生的巨变,更揭示了我们所处的既充满希望又含有隐患的新生活的本质。
不必拓开视野谈论中国的乡村,只巡视一番闽西的乡村,呈现大气者,并不多,呈现时代之大气者,更少。中都堪称其中之独特者。正因,其象赋予了其形,其象与其形赋予了这部文集的大气风貌,故曰:中都气派!
其二:丰富是这部文集另一个可贵的审美特征。题材的多样性一目了然:古今、山水、农耕、乡土、建筑、文武、伟人、凡者、故园,等等,甚至知青——全方位的立体呈现这个被称为上杭乌克兰的大镇。多样性题材出自多样性中都,文体风格以及形式与写法也自然就不拘一格: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实录、小品、传说、神话,等等,一应俱全,各有所长,相互辉映;以纪实,以抒情,以存史,以学术,以议论,等等,力争文史兼容,新旧对比,虚实相生,繁简交错,时空穿越,雅俗共赏。
多样性中都的生机,绽放了这部文集题材多样性的风采。叙事是其主旋律,虽少见宏大,却屡见深长;许多故事与细节的书写,才呈现乡村叙事的朴实与真淳。所有的华丽辞藻完全不适于自然的山水与土地和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作的人们。返璞归真很难,但努力地返璞归真,肯定是一个好作家一篇好文字应该身体力行的。
其三:情怀是这部文集又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这部文集的全体作者,将让读者由衷地赞叹他们情怀之各异:关于祖国、关于家族、关于血缘、关于家庭、关于亲人、关于友朋、关于乡人、关于师生、关于同窗、关于土地、关于自然、关于村庄、关于城镇、关于故园、关于异乡、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暮年、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关于离合、关于病苦、关于欢乐,等等,难以道尽。
正是这些情怀,让这部文集可感、可触、可叹、可怀、可喜、可悲、可记、可述,或许还可忆——成为日后中都人必然的与其他读者偶然的一片深的或几缕浅的记忆。
摸一摸这部文集,它是有温度的;捧一捧这部文集,它是有分量的;翻一翻这部文集,它是有生气的;再品一品这部文集,它是有韵味的——这一切,皆因每一位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它才会感动读者。
其四:文化是这部文集不可或缺的一个审美特征。文化中都——一直是中都人引为自豪的突出优势,也一直是外界对中都的极高赞誉。因而,这部文集自然弥漫着文化气息——中都特有的文化气息。毫无疑问,中都是客家文化圈不可忽略的一个乡镇,但是,它作为闽西的一个“粮仓”,千百年来这里的农耕文化一直是主体;由于汀江流过中都(含上都与下都,俗称三都),水文化也浸淫这块土地千百年;虽然不像蛟洋出了一位画坛巨匠华嵒,这里的书画风气却是闽西100多个乡镇中最盛者之一;由于近代著名诗人丘逢甲祖籍此地,这里的传统诗词创作热潮在闽西乡村群落里,十分罕见。
如果把书画与诗词当作两种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已成为中都的时尚,它们和流传至今的十番音乐这种音乐文化一起,滋润了乡村与民风。
最值得推崇的是建筑文化。一个远离城市的山里乡镇,竟藏着那么多古代建筑,有些楼阁堂馆府第庙塔甚至名闻遐迩,实在让外乡人意外而惊叹,不啻是一个奇迹。
至于何仙姑等的民间信仰文化,以及武术文化,则让中都闪烁一种民间文化的异彩,足以让世人前来此地猎奇探秘,并有所斩获。
上述的这一切,都在这部文集里得以全面地不俗表现。各种各样的文化使中都充满精气神,也使书写它的大多数文字充满精气神,这才是中都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我知道这不是一部出类拔萃的乡村文集,其中能称之为杰作的文章少之又少,不过堪称佳作的篇目,足有一批,客观地说,作为一个镇,20世纪后期以及21世纪初,中都的名气还不大,但其影响力美誉度在这十几年里有了较大提升。这部文集的出版,正当其时,它将使世人全方位地较为深入地了解中都,并在这一行行朴实优美的文字里,感受这个客家大镇的气派,倘若能够探得当代乡村中国的几分底蕴,定然是这部文集喜出望外的收获。
2016年8月至11月于见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