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炳源、吴天养编著《宝源堂珍藏·陶器(上、下)》2022年5月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目 录
陶器(上)
仰韶文化001
半坡类型002
庙底沟类型024
马家窑文化041
石岭下类型042
马家窑类型080
边家林类型180
半山类型200
陶器(下)
马厂类型285
齐家文化373
龙山文化443
火烧沟文化473
辛店文化495
寺洼文化547
宗日文化569
卡约文化591
附录596
序
陶器,顾名思义,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挖塑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是土与火交融的艺术。在距今15000年左右,中国南方开始制陶的试验;距今9000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早期,大致完成了陶器的探索和发明。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以篝火烧成,烧制时间短,烧制温度一般在500℃-900℃。
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等文化中,均发现有彩绘的陶器。即于陶胚表面施以红、黑色颜料绘制的动植物形或几何形纹。陶器烧成后,纹样附着于器表,不易脱落,故称为彩陶。
彩陶产生于没有阶级压迫的原始社会,也没有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所以彩陶艺术热烈、明朗,具有稚气,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
叶文程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人类学原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