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应姿硕士学位论文《客家山歌有咁多——江西兴国山歌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指导教师李月红)摘要
摘 要
兴国山歌是流传于江西省兴国县及周边地区的汉族民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客家人在劳作中消解疲劳不可或缺的工具。兴国山歌是历代客家先民在生活中积累、提炼的智慧结晶,其中蕴藏的音乐价值、文学价值及民俗价值不容小觑。
笔者于 2014年 7月始先后四次到兴国县对兴国客家山歌进行实地考察,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梳理归纳。本文尽可能全面记录兴国山歌的活态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揭示兴国山歌在历史变迁中传承与发展的历程。
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第一章为兴国山歌兴起的背景,介绍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生态,为音乐事象的研究提供支撑。第二章是对兴国山歌田野调查的记录与思考,笔者对山歌的生存境况与文化背景进行全面阐释。第三章是音乐本体分析,从文学特点、社会功能、音乐形态三个维度对音乐本体进行客观描述。第四章是兴国山歌的文化解读与社会维护,同时对兴国山歌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前,兴国山歌的维护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2006年兴国山歌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当地政府开展了各种以山歌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山歌从民间原生形态上升到国家保护层面,其艺术表现与传播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本文采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传播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兴国山歌置于不同历史背景下,分析其传承传播模式,结合拉斯韦尔的“5w”模式得出兴国山歌是国家、群体、个人共同维护下的结果的结论。
(本站收藏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