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山东建筑大学岳甲林硕士学位论文《马来西亚与福建原乡地客家传统宗祠建筑艺术的对比研究》(指导教师薛娟)摘要
摘要
十九世纪大量的客家人以同姓村为团体,从厦门港出发,到达马六甲海峡,为槟榔屿的开埠与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近百年家族式的移民,逐渐在槟榔屿建立起以宗祠建筑为核心的家族聚落。马来西亚客家宗祠建筑以原乡宗祠建筑为原型,在多元文化和殖民统治的影响下又衍生出新的建筑功能,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发展出更加精美的建筑装饰,与当地社会融合,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本文以客家宗祠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所构成的建筑艺术为主,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考察法和对比研究法,先对福建原乡地的宗祠建筑艺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与马来西亚宗祠建筑进行对比。第一,基础研究。分析两地在建筑形式、建筑装饰艺术和人文思想体现方面的异同,剖析背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宗祠建筑艺术在马来西亚分化与发展的机制;第二,解决现实问题。由于政策导向,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回国寻根谒祖,国内宗祠建筑在翻新和重建的过程中面临建筑装饰题材趋同、建筑工艺粗糙和“仿古”与“更新”相矛盾等问题,借鉴宗祠建筑艺术在海外发展的经验,针对国内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第三,顺应时代需要,让中国建筑艺术走出国门。“由外入内”的经验学习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由内到外”的传播则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途径。马来西亚客家宗祠建筑在地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已经说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下被接纳和认可的。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海外“中国风”又逐渐兴起,大量海外设计师再次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寻找灵感。近几年我国对外合作政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为海外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有价值的策略。
(本站收藏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