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著《南行记》2017年7月1日由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1929年秋天,汀江枫岭寨的小花第一次出远门,她随阿爸铁艄公和小阿舅满堂驾驶的蓬船沿千里汀江行走。这条蓬船满载土纸,表面上是到河头城和广东三河坝送货,小花前往三河坝看望姐姐,实际上,老艄公接受了在江西“做大生意”的儿子指派的秘密特殊使命,满堂沿途暗中掩护。一路上,小花见识了千里汀江的秀丽风景、丰饶物产,见识了闽西粤东客家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兵匪横行猖獗,百姓深受其害。千里汀江之行,险象环生,步步惊心动魄。在粤东三河坝汇城的江面上,铁艄公和满堂与闽西上杭逃窜来的白军残兵展开了决斗,战胜了敌人。姐姐和姐夫领导的地下组织,引用敌人内部矛盾,全歼了闽西逃窜来的残敌,初步建立了贯穿韩江汀江的地下红色交通线。
南行记
练建安
目录
引子
一、江上飘来一条船
二、汀江行
三、悦来客栈
四、枪声惊散歌声
五、到山寮去
六、造纸山寮
七、故事一箩筐
八、石块打落“鹞婆”
九、蓬船上的童谣
十、客栈“讲古”
十一、半夜“来客”
十二、“做大生意”的阿哥们
十三、杭川见闻
十四、新娘子被土匪掳走了
十五、遭遇“救乡团”
十六、大沽滩
十七、“南蛇相会”
十八、关卡历险
十九、失而复得
二十、抵达河头城
二十一、下广东
二十二、迷云重重
二十三、三河坝外
二十四、决斗龙虎冈
二十五、尾声
为“红土地文学”添砖加瓦
——长篇小说《南行记》跋
练建安
我从事红色文学创作,算来时间比较长。1990年,在福建省武平县文联任职的我受中共武平县委之命组建创作组,合力创作了电视连续剧《刘亚楼将军》剧本。新中国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我们武平家乡的大英雄。此剧得到了空军司令部的大力支持,由福建省长龙影视联合公司摄制,1993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后,南京军区的宋四根大校和我在杨成武将军、王直将军等开国将军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组织编撰了300万字6卷8册的大型文献丛书《八闽开国将军》,2005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接着,宋大校和我又编撰了100万字的《福建籍开国将军画传》。2012年12月,宋大校和我任总编导、我兼任总撰稿的50集国家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八闽开国将军》通过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党史办、军事科学院等专家的严格审定,在福建电视台等电视台播出。
为迎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5年8月,我和刘雪松撰稿的《古田小红军》连环画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古田小红军》红色传奇连环画共分为“古田春雷”、“特殊任务”和“征途漫漫”三集,312页28千字。该书讲述古田镇五龙村农家子弟马细子在革命先驱杨先生的指引下,智斗地主恶霸,参加农民暴动,走上了革命道路;接受党的特殊任务,乔装打扮,冲破重重险阻,机智勇敢地完成了秘密传递情报的艰险任务;在反“围剿”斗争中,“红小鬼连”和闽西主力红军并肩作战,在长汀松毛岭英勇顽强地阻击优势敌军的猖狂进攻,最后,告别父老乡亲,告别家乡,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该项目原是共青团龙岩市委的约稿,完成创作后,列入共青团福建省委推荐书目,在闽西内部发行。2014年5月,福建省文联郭志杰、刘志峰两位作家向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财政厅教科文处推荐“福建文艺发展基金”资助其正式出版。
2014年6月,《古田小红军》连环画正式出版项目通过了福建省文联艺术委员会的评定,得最高票数。2014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公布了2014年度福建文艺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全省共49个项目获资助。《古田小红军》连环画正式出版项目榜上有名。
2016年10月,我和詹亮浈合作编撰的《铁血红二师》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将军传”编撰到“红色少年”创作,是一个“频道转换”,但其“主旋律”的基调,始终不变。
《南行记》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少年”系列丛书之一。出版社对此系列丛书高度重视,2016年6月18日,在龙岩市召集了“红色少年小说组稿会”。
接受任务以来,我深感使命光荣而责任重大,数易其稿,写成了《南行记》。
1929年秋天,汀江枫岭寨的小花第一次出远门,她随阿爸铁艄公和小阿舅满堂驾驶的蓬船沿千里汀江行走。这条蓬船满载土纸,表面上是到河头城和广东三河坝送货,小花前往三河坝看望姐姐,实际上,老艄公接受了在江西“做大生意”的儿子指派的秘密特殊使命,满堂沿途暗中掩护。一路上,小花见识了千里汀江的秀丽风景、丰饶物产,见识了闽西粤东客家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兵匪横行猖獗,百姓深受其害。千里汀江之行,险象环生,步步惊心动魄。在粤东三河坝汇城的江面上,铁艄公和满堂与闽西上杭逃窜来的白军残兵展开了决斗,战胜了敌人。姐姐和姐夫领导的地下组织,引用敌人内部矛盾,全歼了闽西逃窜来的残敌,初步建立了贯穿韩江汀江的地下红色交通线。
《南行记》原先的构想是《枫岭寨》,故事基本上发生在一个叫闽西汀江边的枫岭寨子里,主人公小花带着她的爱犬阿黄在这个寨子的周边游走,她和一个叫阿牛的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磕磕碰碰的事,他们上山采蘑菇、打鸟、围野猪、捅马蜂窝,他们下地捉田鸡、翻泥鳅、装老鼠;他们下河摸鱼、抓螃蟹、捞河蚌……打打闹闹的,一派天真活泼。后来,从上杭城败退的白匪残兵来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破坏了儿童少年们“香格里拉”式的生活。冲突的高潮是,逃窜的白军团长要指派喽啰们捕杀小花的爱犬阿黄“进补身体”,小花阿牛等小伙伴们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在阿爸铁艄公小阿舅满堂等的帮助下,活捉了白军团长和他的喽啰们,扭送到闽西红军部队。
稿子写了一部分,觉得写少年儿童这类“淘气”行为的小说实在太多了,尽管作者有此等生活经验,好作品林林总总,再也难写出啥花样来啦。那么,如何独辟蹊径呢?我在苦苦思索。
2010年之后,我为了写作长篇文化散文《千里汀江》,从汀江源头到潮汕入海口走了一遍,同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我对这条江,是比较熟悉的。我是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多有关注,文化知识有所储备。如前所述,多年来,我一直为“红色文学”而努力。那么,可以将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吗?如果可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少儿视角和少儿语言了。
因此,我做出了新的尝试。我们可以看出,《南行记》贯穿着明暗两条线,明线以小花的视角为主,行走、见闻、思考,少年儿童对于外部世界,对于山川景致、民情风物、历史文化、民间故事等等充满了探寻与想象,暗线就是阿爸铁艄公和小阿舅肩负着“做大生意”的大哥交办的秘密的特殊使命。明暗两条线,分分合合,胶结在一起,故事发展到了粤东三河坝江面,既是终结,又成了新的起点。
新的探索、新的文本,虽说可以避免故事雷同、避免千篇一律,但是,独辟蹊径,是没有成熟的、稳妥的路子可供借鉴的,肯定存在一定的创作“风险”,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对此,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练建安
2017年3月15日于福州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