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
南平历史沿革
先秦时地属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汉建安初(196年-205年)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
晋元康元年(291年)属江州。
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年)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
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年)属闽。
天德三年(945年)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年)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年)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
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
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6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为建安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闽上)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
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2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
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3县。
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
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
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2县。
1964年增设建西县。
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
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
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2县。
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
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
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
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
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
1994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邵武市由南平市代管。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