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简介

kjtadmin 10-26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闽西汉剧简介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705_f8c5de86fafd42aea4fa27b0dd19ba4a.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_副本.jpg

资料图

被誉为“南国牡丹”的闽西汉剧,是流行于闽西南、粤东及东南亚部分华人社会的一个古老地方剧种,是福建省的六大地方剧种之一,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源流  闽西汉剧于雍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它的源流有“源于湖北汉剧”说、“徽班北上成京剧,南下成汉剧”说、“源于西秦戏”说等等,但较多学者倾向于来自湖南班的楚南戏(亦称弋阳戏),因有据可查,早在乾隆丙辰年(1736 年)湖南“新喜堂”戏班已到宁化县坊田乡演出。自此开始二百多年中,曾有大量楚南戏在闽西活动,促使西皮二黄声腔在闽西的流行,并不断吸收融汇当地木偶戏及以后逐步传入的饶平戏、潮剧和当地流行的鼓吹、十番等民间乐曲的艺术养料,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西汉剧。当时闽西粤东群众喜把外地称“外江”,故此时剧种被称为“外江戏”。至上世纪 30 年代初经一些广东老秀才的倡议,才更名为“汉剧”。6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闽西、粤东的文艺工作者分别对汉剧进行了艺术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小有区别的艺术风格,于是各自将流行本地区的汉剧分别称为“广东汉剧”和“闽西汉剧”闽西汉剧的剧目、表演、音乐唱腔等丰富多彩、积淀深厚。
    2.剧目 剧目可分为三大类,即随剧种而来或历史上艺人就地取材创作的后来所称的“传统剧目”,如《兰继子》、《红书宝剑>、《打洞结拜》、《广东案》、《大闹开封府》、《蔡伯喈》等;自其他剧种移植来的,如《十五贯》、《春草闯堂》、《逼上梁山》等文艺工作者新创作或整理改编的,如古装戏《大保国》、《触逆麟》、《史碑案》、《春娘曲》及现代戏《陈客嬷》、《鬼恋》、《打赌成亲》、《月到中秋》、《胡文虎》、《擂皮子七七》、《俏俏嫂》等。闽西汉剧的整个剧目总数在 900 个左右(其中有据可查的传统剧目就达 836 个)。反映的时代,上达商周秦汉,下至近代现代。题材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演义传奇、神话传说、元明杂剧和现代剧等。内容多为反映爱国精神,忠奸、美丑、善恶斗争及爱情、家庭、伦理道德之类。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演出的一批现代居则反映了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
    3.音乐唱腔 闽西汉剧音乐是闽西汉剧艺术的最精华部分,优美动听,曲调总数当在六、七百种左右。称为乱弹音乐,属皮黄系统,即以西皮(源于湖北黄陂,又称“北路”)和二黄(源于湖北黄陂、黄岗之间地区,又称“南路”) 为主,并吸取了部分高腔、昆腔、吹腔、佛曲和当地的民间音乐,形成自己独特的、有别干其他皮黄戏曲音乐的闽西汉剧音乐。它又分成唱腔音乐和场景音乐二大类。唱腔中的唱词,主要有二、二、三式的七字句:“闲来冇事山野游”,和三、三、四式的十字句,如“杨延辉打坐在华堂之上”。这些唱词都有严格的上韵、下韵(即平仄声)之分。演唱时,小生、花旦用假嗓,以体现年青;大花用炸嗓,体现强悍粗犷;红静用真假嗓结合,体现刚正不阿,其余用真嗓。尤其大花的“炸声”和红净的“真假嗓结合”,是闽西汉剧独具的唱腔。场景音乐分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是弦管乐,有二百多种串调和吹奏乐曲牌。乐器主要是头弦、月琴和小三弦,称为“汉居三大件”,以后逐步兼有大三弦、扬琴、琵琶、提胡、椰胡、大右胡、笛子、大唢呐、小唢呐、勾号等;武场是打击乐,有一百多套“锣鼓经”,乐器有板、夹板、的鼓、小鼓、大鼓、小钹、大钹、大锣小锣、碗锣和堂钟等。其中属闽西汉剧的特色乐器是头弦(又称吊规)、提胡、大锣和勾号。乐队人数少的六、七人,多的达十二三人。闽西汉剧的唱腔和道白所用的语言,是带闽西粤东方言的中州韵“土官话”。
    4.表演行当  闽西汉剧的表演艺术多彩多姿。它有完整的角色行当分工,主要的有小生(又分文小生、武小生、娃娃生文武生),旦(又分花旦、武旦、老旦、青衣、乌衣),老生(又分正生、武老生、白须老生),丑(又分武丑、老丑、童丑、官袍丑、方巾丑、短衣丑等),净(又分红净、大花、二花)。各个行当都有各个行当固定的一整套唱腔、脸谱、服饰、道具、语言风格和表演程式,用以扮演各种男女老幼、官民将兵、贫富贵贱、善恶忠奸等不同人物,形成厚重的传统表演艺术积淀。
    5.班社  闽西汉剧班社,可分为专业和业余两大类。早在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在龙岩万安已有“新天乐”戏班。此后,先后在永定出现“新梅花”、漳平出现“吉祥花”、“大罗天”、“新福顺”,上杭出现“一阳春”、“新桃园”等汉剧班社。全盛时期,全闽西的汉剧班社近 40个,有的班社如“龙汀剧社”,曾发展成 50 多人的角色行当齐全的大型戏班。此外,民间业余戏班更是遍及闽西城乡各地,仅龙岩城区附近几个乡村业余戏班就达 38 个。至抗战胜利、内战开始后,由于兵荒马乱,致使许多戏班散伙、艺人改行。至解放前夕,闽西汉剧近乎消失。到五十年代初,闽西汉剧才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贯彻了当时的“戏改”政策,于 50年代中期,先后成立了龙岩专区汉剧团、上杭县汉剧团、武平县汉剧团和永定县汉剧团等四个政府办的专业汉剧团,人数 40--60人不等。各剧团除角色行当齐全外,还在汉剧史上首次出现了在剧团设置政治指导员和专业编剧、导演、舞美、作曲及灯光、音响人员。涌现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大型剧目,如龙岩专区汉剧团(现为龙岩市汉剧团)的大型汉剧《人民啊,母亲》、《鬼恋》、《擂皮子七七》、《俏俏嫂》、《血色杜鹃》、《桃花吟》,上杭县汉剧团的《月到中秋》、《哑巡按》,武平县汉剧团的《打赌成亲》、《春娘曲》、《触逆麟》、《史碑案》,永定县汉剧团的《英雄小哨兵》、《少年县令》等,都曾参加省会演并获奖。尤其龙岩专区汉剧团的大型现代汉剧《俏俏嫂》,应国家文化部艺术局邀请,赴北京演出,实现了闽西汉剧晋京演出零的突破,该团汉剧音乐唱腔和演员的演唱技巧,获得在京专家的高度评价。各汉剧团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农村,积极为当地政治和经济建设服务,先后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艺术的综合水平,被推到了闽西汉剧史上的巅峰。龙岩市汉剧团还被定为省重点剧团,是我省山区四个市唯一的省级重点剧团。与此同时,散布在闽西各地的民间业余汉剧团,全盛时期曾达近百个。由于“文革”十年的破坏影响了整整一代的汉剧观众,兼之改革开放后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使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可选择范围扩大,而汉剧在适应市场需求的改革又滞后,致使闽西汉剧市场萎缩,剧团处境艰难。如今全市只剩市汉剧团和武平县汉剧团。
    6.知名艺人 在闽西汉剧的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一批各个行当的代表性人物。如文小生陈秀英、王其基、蔡培昌,武小生蔡迈三、李力山,老生郑星伍、曹炳连、刘东华、郭德阶、钟开桂、詹益霸,花旦张全镇、张巧兰、王玉兰、张莲蓉、黄蕊、刘春英,武旦袁洪全、詹桦,青衣邓景堂、钟妹、李凤琴、邓玉璇、伍银莲、何以娜、苏美珍,老旦黄赛玉、黄香珠、罗彦凤、林玉珍,红净邓景舟、陈汉煌,大花林阿全、吴传进、邱万粦、倪文炳,丑阿文陈坤福、吴通裕,乐师郭联寿、曹坤照、黄超隆、袁洪亮、林锦福、温晓梁、钟礼杰、张堂珍,等等。其中邓玉璇,被誉为福建省的“汉剧皇后”。
    7.人才培养 闽西汉剧艺人向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早期主要是“拜师学艺”的随团师带徒形式;以后又出现了较集中、系统培训学员的“科班”,如早在咸丰末年永定城关的“新梅花”科班,光绪年间的“彩花香”科班及民国初年龙岩的“新舞台”科班等。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闽西四个专业汉剧团都先后开设了“团带班”形式的学员班。龙岩专区汉剧学校也在这一时期创办,这是闽西汉剧史上第一所国办培养汉剧演员的正规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后 55 位学生毕业,成为各级文艺战线的骨干和领导人物。“文革”后又创办了福建省艺术学校龙岩汉剧班,至今已毕业了四届学生,也大都成了各级文艺战线的业务骨干。

(辑自《闽西客家大典》,编者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闽西汉剧简介》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金丝桢楠收藏家、樱花大王郑祝春题写“客家通”(附张善文《桢楠馆记》)         闽西客家木偶戏简介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