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丘姓

kjtadmin 11-24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

 QQ截图20211124092517.jpg

 

丘、邱为同一姓氏,清雍正三年(1725 年),清廷为避孔子(丘)名讳,诏令除“四书五经”外,凡系姓氏,地名一律改“丘”为“邱”,辛亥革命后,广东蕉岭丘逢甲、福建上杭丘复倡议除去邑旁,仍恢复原来的丘姓,受到族人欢迎。民国四年,广东大埔邱文彬呈文教育部,请依习惯通令加邑旁以尊孔,教育部会同内务部批以民国无避讳明文,不必去讨论。现在姓氏写丘或邱各从习惯。
丘、邱同姓,自然同源。一是源自姜姓。《姓纂》云:“姜太公封于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子孙以地名为姓,代居扶风。”一是源自曹姓。西周初,周武王封曹侠干邾(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建立邾国。春秋时邾大夫丘弱之后,以祖先丘弱的字为氏,称丘氏。三是出自地名,其一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左丘明之后,因居地左丘(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后裔以居地为氏,其二是春秋时陈国有地名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当地居民以地名为姓。四是出自外族改姓,如,南北朝北魏的鲜卑族丘敦氏族改为丘姓。
丘姓郡望有河南郡、渭水郡、吴兴郡、扶风郡等。堂联:“渭水家声远,河南世泽长。”上联指丘氏远祖姜尚在渭水为周文王访得,后助周灭商下联指其郡望。此外还有“文雅希范,像立昭陵”“功封天水将军第,道着莲峰理学家”“东田垂泽远,天水发源长”“吴兴才望族,大学重仪型”等。丘氏堂号有:河南堂、吴兴堂、扶风堂、天水堂、忠实堂、敦睦堂等。
唐时,丘昆清自洪州(今江西南昌)迁建州(今福建建瓯)为入闽始祖。其孙礼郎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迁居宁化县招贤里双溪口石辟嘴(今水茜乡中心坝),会三郎迁连城。后裔丘荣祖,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迁居长汀,为入汀始祖。丘礼郎裔孙三郎,讳法言迁居宁化石壁,三郎生三子:三四郎、三五郎、三六郎。宋朝中叶,丘三五郎由宁化县石壁迁上杭县胜运里大白城前坝(今太拔乡太拔村),妣李、陈夫人生十子:伯一至伯十郎。伯一郎迁龙岩、长汀,伯二郎迁广东翁源、英德,伯三郎迁连城高地,伯四郎裔居福建上杭、永定、永安、霞浦,广东等地伯五郎迁广东河源伯六郎不详,伯七郎裔居福建上杭、武平、永定,广东河源、梅县、蕉岭,伯八郎裔居永定,伯九郎、伯十郎裔居上杭。裔孙播迁闽、粤、赣、桂、台及海外,被尊为客家丘氏大始祖。据台湾世界丘氏宗亲总会估计,丘三五郎裔孙在台湾有 40 万之众。
龙岩市丘姓人口居第九位,有9.4万人。人口上万的有新罗区、上杭县(有 3.3万人)、长汀县。闽西客家丘姓主要分布在永定县的凤城、西溪、仙师、洪山、培丰、坎市、高陂、合溪、峰市虎岗、金砂,上杭县的临江、官庄、南阳、旧县、才溪、通贤、蛟洋古田、中都、下都、稔田、蓝溪、太拔、溪口、茶地、湖洋、白砂、庐丰,武平县的平川、城厢、下坝、永平、湘店、中堡、东留、十方、中山、民主,长汀县的汀州、童坊、三洲、四都、馆前、羊牯、古城、宣城、濯田、涂坊、大同、河田,连城县的新泉、庙前、揭乐、林坊、罗坊、姑田、隔川、莲峰、北团、莒溪、朋口、宣和、赖源、文亨,宁化县的泉上、水茜、翠江、济村、城郊、湖村,清流县的龙津、东华、林畲、田源、嵩口、余朋、嵩溪等乡镇。上杭丘氏迁台有:道中、克全、迺文、福泰、衍洪、进兴、锡郁、华麟、如玉、琼华、志元、炳昌等数十人。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钟巨藩,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丘姓》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田姓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包姓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