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美姬著《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2009年6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温美姬,女,1973年生,江西吉安人,文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省第四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990年考入江西大学(后改为南昌大学)中文系本 科,199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原校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1997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广东梅州嘉应学院中文系任教。其间,2003年至 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汉语史和客家方言的研究,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古汉语研 究》、《辞书研究》等期刊上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30余篇。
序言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客家文化是一个涵盖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民俗、建筑、宗教、艺术等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精髓的重要载体,以其民风民俗的古
朴而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因而客家研究得到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美学、建筑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青睐,在海内外
受到高度重视。粤东梅州具有“世界客都”之誉,是海内外客家人的故园圣地,保存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具有开展客家历史文化研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嘉应
学院地处梅州市,依托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将客家研究作为学院主要科研特色,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客家研究院。
客家研究院一路走
来,一直得到广东省教育厅、梅州市委市政府、嘉应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国内外同行的热情关心。客家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嘉应大学客家文化研
究室”。1990年1月,遵照叶选平、黄华华等领导的指示,在客家文化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
目录
序
引言
一、客家方言古语词的研究概貌及存在的问题
二、本书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工作步骤
三、梅县方言古语词的界定与方言本字的含义及考本字的一般步骤
四、梅县方言语音概貌
(一)梅县方言音系简介
(二)梅县方音与中古音的主要对应关系
(三)梅县方言语音特点
上篇 梅县方言古语词分类考释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含时间副词)
四、农事农具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建筑
八、器具用品(不含农具)
九、称谓(不含亲属称谓)
十、亲属
十一、身体
十二、疾病医疗
十三、服饰、穿戴、裁缝
十四、饮食烹调
十五、红白大事、风水迷信
十六、日常生活(不包括衣食行)
十七、讼事一
十八、交际
十九、商业钱财
二十、文体活动
二十一、动作、判断
二十二、性状
二十三、位置
二十四、代词
二十五、量词
二十六、拟声词
二十七、副词、介词、助词等(含词缀)
下篇 梅县方言古语词的综合分析
第一章 梅县方言古语词的历时分析
第一节 梅县方言古语词的历史层次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古语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语词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古语词
四、宋代的古语词
五、元代的古语词
六、明代的古语词
七、清代的古语词
第二节 梅县方言古语词词义演变情况
第三节 梅县方言古语词的形式表现
第四节 从梅县方言古语词的历史层次看客家方言的形成
第二章 梅县方言与外区方言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
第一节 梅县方言与闽语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
第二节 梅县方言与吴语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
第三节 梅县方言与粤语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
第四节 梅县方言与赣语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
第五节 余论
附录 梅县方言各古语词在外区方言的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回想当年考博面试的时候,我想报考的导师徐莉莉先生曾认真地问我,假如我入学进来后,还想不想做方言学方
面的研究,我当时真心地回答说不想。不错,当时真的很想回到我硕士期间的汉语史方向再继续深造,虽然硕士毕业后在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任教而受到工作
环境的影响写了一些客家方言方面的小论文,但那时不想朝此方向发展的想法记得曾是那样的强烈,于是就有了问学于徐莉莉老师门下的打算。可入学后,在确定毕
业论文选题时,又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考虑,还是选了这个跟客家方言有关的题目,觉得这样做对老师简直就是言而无信。好在业师徐莉莉先生有着宽容慈爱的心怀,
不然那时我会因此而惶恐不安。
其实,选了这个论文题目后,也非常清楚实际上是给了自己一个挑战。因为当初毕竟是不想朝方言学方向发展,所以对这方
面的知识以前也就了解不多。唯勤能补拙。回想读博三年间,曾三次叩开颜逸明先生的家门,又趁在厦门参加第六届客家方言国际研讨会期间,登门向李如龙先生当
面求教。两位先生是方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他们扶掖后学的古道热肠,让我在写作论文期间信心倍增。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版
丛书名: 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
平装: 384页
开本: 32
ISBN: 9787562331131, 75623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