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南京大学陈颖博士论文《美国华人社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以大华府和纽约都会区为例》(指导教师徐大明)摘要

2012年5月 暂无评论
2012年5月:

2012年5月南京大学陈颖博士论文《美国华人社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以大华府和纽约都会区为例》(指导教师徐大明)摘要

 QQ截图20200319171433.jpg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美国华人社区中华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外部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讨,来揭示全球华语社区的演变机制。

基本成果: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美国华人社区中双语型华人的比例较高;语言在不同语域中的使用情况体现出明显的层级性,英语普遍应用于华人的对内对外的绝大部分交际领域,在正式的语言交际场合使用频率最高,是社区中的"高层语言";标准汉语的使用范围与英语相当,在相对随意、次要的交际场合中成为华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是为社区中的"中层语言";广东话虽然使用的范围不及英语和标准汉语,但仍为社区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方言;客家话等其他方言在社区中维持着有限的使用几率,而且仅出现在华人共聚性高的场景,并在家庭中开始萎缩,是华人社会内部的"低层语言"。社区中中英夹杂现象普遍,华人在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语言认同方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代际变迁,年龄越大的华人,对方言的掌握程度和使用几率比年轻华人要高,相反对英语和标准汉语的掌握和使用几率较低。此外,华人的性别、年龄、母语、祖籍、文化程度、在美国居住的时间、移民来美国时的年龄、学习语言的时间以及在美国居住的区域类型等因素,对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认同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华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对语族社会影响力的主观评价和族群认同等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个中关系构成了华语社区的一致性。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言语社区理论的丰富及汉语的对外传播规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理论方面,丰富了学界关于美国华人社会的研究,为社会语言学对于海外华人多语现象和语言认同的研究积累了原始材料和比较的个案,补充和加深了"言语社区"理论关于其社区内部层次结构和演变机制等内容的探讨。应用方面,本文通过调查美国华人社会语言生活的现况,以及海外华裔在母语和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海外华人社会中不同语言使用的竞争态势,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海外汉语传播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主要见解:本文认为,认同华语不应仅定义为使用华语诸变体及对其持有积极的语言态度,还应增加社区成员对华人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华人群体的政治、经济地位及族群文化价值作为考量标准。它反映的是说话人为表明自身华人的身份,通过华语使用等具体行为,不断与外部社会互动从而建构起关系的过程。其本质是以"使用华语"为主,以华语与社会诸要素之间能动的互动实践为辅的动态立体模式。

论文结构: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分别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和几组重要的术语。第二章围绕言语社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展开述评,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设想。第三章紧扣言语社区的构成要素,介绍了美国华人社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第四章是对美国华语社区语言使用的实况调查;第五章分析影响美国华人语言使用的因素,并进一步揭示华人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与语言认同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华语社区的"一致性"。第六章先详析"华语认同"的涵义,然后对全球华语社区理论模型及其演变机制做了构拟和预测。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反思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美国华人; 华人社区; 语言使用; 华语认同; 全球华语社区;

 

导师:徐大明

1.jpg

2.jpg

3.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12年5月南京大学陈颖博士论文《美国华人社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以大华府和纽约都会区为例》(指导教师徐大明)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12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蓝泰华博士论文《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研究》(指导教师李豫闽)摘要         2012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林敏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教师王前)摘要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