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北京语言大学郄远春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客家话研究》(指导教师曹志耘)摘要
摘要:
在清初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客家人相继从福建、广东利江西等省客家人集中分布的地区迁入四川。他们的后裔有的已经改说现居地的强势方言,但仍有不少仍以客家话作为其内部交际的工具。在今成都市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和青白江区等6个区的27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中,客家话仍然是当地客家人主要的交际语言。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传统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成都客家话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引论
简要介绍成都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来源、入川背景利原因,总结前人对成都客家话的研究,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进行说明。
第二章成都客家话的特点和内部差异
本章在大量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对成都客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进行总体梳理,继而对其内部的语音和词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较为深入地探讨成都客家话的共性和差异。
第三章成都客家话语料
本章收录成都客家话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语料。语音方面,运用传统方言学的方法,描写三圣、天回、龙潭寺、十陵、两河、石板滩、泰兴、龙王等地客家话的声韵调系统,列表对照425个常用字的读音。考虑到下文对成都客家话进行历时比较研究的需要,本章还收录了十陵客家话的同音字汇。词汇方面,列表对照了十陵、龙潭寺、石板滩和龙王等地的464条常用词汇。成都客家话语法的内部差异很小,本章列举对照了25个语法例句。
第四章成都客家话语音的变化和变异
本章分别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分析成都客家话语音的变化和变异。首先,以董同龢1946年调查所得《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的材料为基础,结合笔者实地调查的材料,分别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分析60年来成都客家话语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发现60年来成都客家话的语音逐渐向成都官话靠拢,主要表现在一些常用字音正在或已经完成由客家话语音向成都官话语音的变化。促使客家话语音发生变化的因素,既有客家话系统内部结构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作用。近几十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重心向东部转移,客家人居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结构也渐趋多元化。这对成都客家话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加速了客家话的变异和变化。本章第二节以“滚”、“肺”、“菊”3个正在变化中的词为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使用者的语言差异。将这种差异与成都客家话的历时变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成都客家话变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第五章成都客家人的语言生活
本章以十陵客家人为对象,调查成都客家人的语言生活状况。重点介绍了成都客家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情况。
在语言使用情况中,分别对家庭内部、家庭外部一般社交场合和正式社交场合中的语言使用进行考察。客家人在家庭内部一直或经常使用客家话,很少使用成都官话。在家庭外部一般社交场合中,使用客家话的情况随着交际场合和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去政府办事等正式社交场合中,一般使用成都官话。
客家人对客家话的态度与使用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喜欢说客家话,并认为自己的客家话标准;年龄小、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喜欢说官话,并认为自己的客家话不标准。
尽管客家话在十陵镇的使用已经萎缩至家庭或熟人之间的交际用语,但是多数客家人并没有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而是任其自由发展。有一半以上的客家人甚至认为客家话终将被成都官话所取代。
关键词:客家话; 语言变化; 语言变异; 语言生活; 华阳凉水井;
导师:曹志耘
(本站收藏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