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复旦大学王婷婷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扩散的要素与农民个体态度改变——对“围屋旅游”案例的考察》(指导教师吕新雨)摘要

2009年4月 暂无评论
2009年4月:

2009年4月复旦大学王婷婷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扩散的要素与农民个体态度改变——对“围屋旅游”案例的考察》(指导教师吕新雨)摘要

 QQ截图20200320153504.jpg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围屋旅游”案例中农民获取信息、思考判断、作出决定、坚持或改变自身态度等一系列过程和机制的描述,力图详尽的归纳了在新围这样一个相对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创新扩散要素与个体态度改变的互动机制,并且着力阐释了其特定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格局对创新扩散要素的制约和影响。这里的创新扩散要素,是指受特定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格局制约的个体传播行为和所处的社会系统结构等。

本研究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为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在个体态度改变的发生机制方面的论述,提供一种发生于不发达社会的新经验。二是为思考我国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民的主体性表现在哪里、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制约等问题,提供一些实例。

本研究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出的创新、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体统的四要素框架下考察“围屋旅游”案例,研究发现:

新围居民在创新—决策过程中,会经历认知、说服、决策、实施和确认五个主要阶段;像其他的不发达社会一样,在认知阶段大众传媒渠道发挥的作用很弱,甚至不如人际关系渠道发挥的作用强;在说服阶段人际关系渠道发挥比大众传媒渠道更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背景中强大的团体压力可能会改变五个阶段的顺序;在实施阶段,采纳者有可能进行再发明:这些方面的特征都与原理论的论断吻合。

在另一些方面,人际关系渠道和大众传媒渠道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传播创新内容,其中相对固定、逐级传播的人际关系渠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渠道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发挥作用;创新—决策过程的阶段顺序出现了新的模式;社会系统普通成员由权威人士代替决策,整个社会系统包括权威人士又由基层政府部门代替决策,因此整个社会系统的全部成员是在同一时间采纳该项创新的,称为“突变式采纳”;他们的决策有的时候还会受到某领域的专业部门的阻止:这些特征是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无法解释的。对此,我们认为,原因在于新围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格局与创新扩散理论产生的社会环境具有不同特征。而这些创新扩散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却都可以从新围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格局中具有的“差序格局”这一特点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创新扩散; 态度改变; 人际关系格局; 围屋旅游;

 

导师:吕新雨

1.jpg

2.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09年4月复旦大学王婷婷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扩散的要素与农民个体态度改变——对“围屋旅游”案例的考察》(指导教师吕新雨)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09年4月复旦大学唐七元博士论文《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指导教师游汝杰)摘要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田阡子博士论文《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摘要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