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0日梓潼县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梓潼属蜀国领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惠文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伐蜀。蜀王开明十二世负力亲率蜀军至苴地(含四川广元至陕西汉中一带)抗拒秦军。蜀王之弟葭萌背叛蜀国,倒戈附秦。蜀军战败,退至梓潼,与秦军再战。蜀军大将五丁(弟兄五人)战死梓潼。蜀王负力率败军退至武阳(今四川彭州市江口镇),为秦军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今彭县白鹿乡),亦为秦军所杀。蜀王子率残部南逃,蜀国亡。梓潼即入于秦国版图。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王朝开始在蜀地实行郡县制,置蜀郡,划蜀地为三十一县,梓潼县始置,隶属秦国蜀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派遣将军林挚平定巴蜀,汉承秦制,仍实行郡县制。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郡之地,再割蜀郡之地,于“扼控三巴,益州矜领”的梓潼神乡(又作乘乡、绳乡)置广汉郡。史称“分巴割蜀以置广汉”。《神乡考》云:“郡名广汉,意谓能广大汉业也。”《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属益州,有工官(工官乃掌管国家重要经济企业之官,西汉全国仅有9郡配有此官)。”又载:广汉郡,户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九。县十三:梓潼(郡治)、汁方(今什邡市)、涪(县治今绵阳)、雒(县治今广汉市)、绵竹(县治今罗江县黄许镇)、葭萌(县治今广元市昭化镇)、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镇)、新都(县治今成都市新都)、甸氐道(道治今四川九寨沟县)、白水(县治今青川县白水镇)、刚氐道(道治今平武县)、阴平道(道治今甘肃文县)等十三县、道。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置益州剌史部,广汉郡隶属之。初始元年(公元9年),安国公王莽取代孺子帝刘婴,接皇帝位,即改“汉”为“新”,为避“汉”字之讳,将置于梓潼的广汉郡改名为子同郡。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又改子同郡为就都郡。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刘秀遣大司马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伐蜀,大成国败亡,就都郡即归属东汉版图,仍还名广汉郡,隶属益州,下辖梓潼、新都、什邡、雒县、绵竹、白水、葭萌、郪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等9县。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分梓潼西北置德阳县(县治今江油市雁门坝镇),隶属广汉郡。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凉州汉阳郡(郡治今甘肃省甘谷县境)羌人杜琦、王信等首领,联合境内氐、羌两族人起义,破汉中、巴西(郡治今阆中),进逼广汉。汉中、巴西、广汉三郡之郡守,皆率军政从吏徙移涪县(今绵阳),益州刺史部亦徙治涪县,并急调益州各郡之兵共同反击。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羌退,巴西、汉中二郡治仍徙还原治地。广汉郡治之梓潼城,经此战乱,残破不堪,始将广汉郡治徙移雒县(今广汉市)。梓潼仍置县,隶属广汉郡。西汉分梓潼西北辖地所置之德阳县,亦徙至涪江下游之龙凤场建县(今遂宁市龙凤场),仍名德阳,隶属广汉郡。原在梓潼境内之辖地,仍还属梓潼县。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州牧刘备经赤壁之战后,由荆州(今湖北荆州)溯江而上,进入益州,至涪县(今绵阳),受前来迎见的益州牧刘璋之托,率军从金牛道北攻汉中张鲁。刘备率军至葭萌(今广元昭化镇),又依从军师庞统及随军蜀将之计,回军南向攻刘璋。《华阳国志》记载云,刘备率军南向攻刘璋时,分兵八百,留中郎将霍峻镇守葭萌(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本为刘表部将,赤壁之战时,归顺刘备)。汉中张鲁闻刘备率军南向,仅留孤军镇守葭萌,即遣将军杨帛率军攻葭萌,并要霍峻投降。霍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也。”杨帛攻城失利,只好率败军退回汉中。益州牧刘璋见刘备背信弃义,率军南攻,迹遣镇守巴西(今阆中)的向存、扶禁二将军率军万人,溯阆水(今嘉陵江)往攻葭萌,亦为霍峻击溃。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璋战败投降,刘备入成都。为了嘉奖霍峻之功,即于建安二十二安(公元217年),分广汉郡设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郡太守。《华阳国志》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置梓潼郡,以峻为太守,户万,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属县梓潼(郡治)、剑阁(县治今剑门镇)、涪县(县治今绵阳)、汉寿(改葭萌为汉寿,县治今广元昭化镇)、白水(县治今青川白水镇)、昭欢(分葭萌置,县治今广元沙河镇)、汉德县(县治今剑阁汉阳镇)。”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遣大将军钟会、邓艾伐蜀,后主刘禅献城投降。魏灭蜀后,将蜀国划分为梁、益二州,梓潼郡仍置,隶属魏国梁州(州治今陕西汉中),仍分领蜀汉时所属七县。
西晋时期。魏灭蜀后,尚书令司马昭将灭蜀之功据为己有,迫魏元帝曹奂封为晋王。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大将军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退位。司马炎接皇帝之位后,建立晋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梓潼郡仍置,隶属西晋梁州。元康八年(公元298年),雍(今陕西)、凉(今甘肃)二州之饥民入蜀就食。梓潼郡奉旨划出梓潼县西北地区,设置武连县(县治今剑阁县武连镇)。再割梓潼县西北之地,设置万安县(县治今梓潼县仙峰乡)。新设两县,用以招抚安置流民。自此,梓潼郡领有梓潼、涪城(改涪县之名为涪城县)、武连、万安、汉德、晋寿(改汉寿为晋寿,县治今广元市昭化镇)、剑阁、白水等八县。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益州刺史罗尚用武力驱赶入蜀流民。流民推举李特为镇北将军,抗拒晋军。流民攻占梓潼后,李特以其侄子李离(李特妹夫李含之子)为梓潼郡太守。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长子李雄攻破成都,称成都王,建国大成,定都成都。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梓潼郡太守李离的部将訇琦、张金狗叛变,杀太守李离,举郡归降西晋。李离的叔父李云、李黄率大军攻梓潼,被訇琦、张金狗杀于梓潼城郊。成都王李雄亲率大军攻梓潼郡,占领梓潼郡之涪城县后,即于涪城县设梓潼郡,隶属大成国。西晋之梓潼郡仍设于梓潼县。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李雄率军攻破梓潼县,西晋之梓潼郡亦随之消失,梓潼县仍置,隶于大成国梓潼郡(郡治涪城县)。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接皇帝位后,改国号为“汉”,梓潼县仍置,仍隶属大汉梓潼郡(郡治涪城县)。置于梓潼水尾的万安县(县治今梓潼县仙峰乡),亦徙移至潺亭(今罗江县)。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晋穆帝司马聘遣征西大将军桓温代蜀,成汉战败,成汉王李势献城归顺,成汉所辖梁、益二州又入东晋版图。永和四年(公元348元),梓潼县奉谕割西北地区(今许州、仙峰、双板及江油市重华、文胜、厚坝、马阁、二郎庙、青林口、雁门坝诸地)置北阴平郡和阴平县(郡、县治同治今江油市河口坝镇之阴平坝)。梓潼县仍置,隶属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城县)。
南北朝时期。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太尉、晋王刘裕迫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刘裕接皇帝位后,改“晋”为“宋”,史称刘宋。梓潼县仍置,隶属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即今绵阳市)。刘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二月癸亥,朝廷将梓潼郡从梁州(州治汉中)划出,入隶益州(州治成都)。又割梓潼县东部地区(今仁和、大新、宝石、二洞及今剑阁之元山、开封、王河等)置华阳县(县治今剑阁县王河镇)。刘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再割梓潼县东北地区(今马鸣、马迎、建兴、演武及剑阁马登、碗泉、公店等乡)置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隶属益州武都郡(郡治今剑阁县武连镇)。
刘宋昇明三年(公元479年),骠骑大将军、太傅、相国肖道成,逼宋主刘准退位。肖道成登上皇位后,即改“宋”为“齐”,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齐”。梁、益二州尽为南齐版图。梓潼县仍置,隶属益州梓潼郡(郡治涪)。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亦置,改隶益州扶凤郡(郡治今剑阁县开封镇)。
南齐建国后,自第二代皇帝开始,即出现了皇帝与分封在各州郡为王的叔侄兄弟之间的互相猜疑、相互损毁,甚至互动干戈的动荡局面。这就促成了一些重臣趁此扩充权势的机会。雍州刺史肖衍,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宁朔将军而爬上了左仆射、骠骑将军、大司马、梁王的高位。肖衍坐大一方后,便权大思尊,萌生了“谋位称帝”之心。认为“齐祚已终,当承帝统”。即于齐和帝中心二年(公元502年),逼齐和帝肖宝融退位,将其贬为巴陵王。肖衍登基后,即赐死齐和帝肖宝融,将国号“齐”,改为“梁”,史称南梁。又将齐中心二年改为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并将设于涪县(今绵阳)的梓潼郡,改为巴西梓潼郡。梓潼县仍置,隶属南梁益州巴西梓潼郡。茂陵县(县治上亭铺)仍置,隶南属益州扶凤郡(郡治今剑阁开封镇)。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汉中郡归降北魏(北魏定都河南洛阳)。梁武帝肖衍遣益州刺史邓元起、益州将军孔陵、鲁方达、任僧褒(南安郡治今剑阁普安镇)率军平息汉中之变。北魏宣武帝元格即遣尚书刑峦率军入蜀接应夏侯道迁,并赐刑峦为镇西将军,统管梁益诸军事。刑峦入蜀后,北魏将军李义珍击破南梁晋寿郡(郡治今广元昭化镇)后,驱走南梁晋寿太守王景胤。刑峦又遣将军王足击南安(今剑阁),南梁蜀将孔陵战败,退保梓潼。王足追击,又於梓潼再败孔陵,乘胜进围涪城。至此,北魏夺得南梁之梁益二州十四郡之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即于所得之地设置东益州(州治最初设于今陕西略阳,后又移治今四川广元昭化镇),并于梓潼设置梓潼郡(郡治今四川梓潼县),隶属北魏东益州。茂陵县仍置,隶属北魏东益州扶凤郡。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北魏内乱,所设之东益州各郡县多背叛北魏而归附南梁,梓潼县附梁后,乃降郡为县,隶属益州巴西梓潼郡(郡治涪),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仍置,隶属辅剑郡(改扶凤名辅剑,郡治今剑阁开封镇)。
南梁天正元年(公元552年),镇守益州的武陵王肖纪率蜀军顺江东下建康(南梁京城建康,即今之江苏南京)与其弟争夺王位。蜀中无主,北阴平郡太守李文智趁机自立为王,于阴平郡之百顷(今梓潼县许州镇)置许州,其子李广为许州刺史。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太师、天柱大将军高欢,从晋阳(今山西)率军进入京都洛阳,逼走魏主元修,又将其仅有十一岁的世子元善见捧上王位,改元天平,并迁都至邺(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魏主元修从洛阳逃出,被关西大都督宇文泰迎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不久,元修死,宇文泰又拥立元修之从弟元宝炬为魏王,定都长安,改元大统,自此,北魏即被分为东魏和西魏二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乘南梁弟兄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乱,即派遣大将军尉迟回伐蜀。蜀中无主,魏军所向披靡。蜀境皆入西魏版图。北阴平郡太守李文智降魏,所置之许州旋废。并将北阴平郡改为阴平郡,阴平县亦改名龙安县,阴平郡治和龙安县治,皆设于阴平坝(今江油市厚坝镇与河口镇之间)。同时,又分巴西梓潼郡于涪县(今绵阳)设巴西郡,于梓潼(今梓潼县文昌镇)设潼川郡(又名东川郡、潼州郡),且将县治迁于稷连(今石牛镇),易县名为安寿县,隶属益州大都督始州(州治今剑阁县普安镇)。茂陵县仍置,改隶益州大都督始州黄原郡(郡治今剑阁县王河镇)。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大都督宇文觉逼西魏恭帝退位,宇文觉接皇帝位后,改国曰“周”,史称北周。潼川郡仍置,领有属县安寿。改隶利州总管府(府治广元)始州(州治今剑阁普安镇)。阴平郡改名静龙郡,龙安县改名阴平县,皆隶于利州总管府龙州(州治今平武县南坝镇)。
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大司徒杨坚逼周静帝宇文阐退位,杨坚接皇帝位之后,改国号“隋”,改元开皇。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对东晋以来滥设郡县所形成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政大加革修,效法秦制,推行郡县制,并小为大,减少郡县设置,乃撤销设于梓潼的潼川郡,将设于稷连(今梓潼石牛镇)的安寿县移治梓潼。又撤销刘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设于上亭驿的茂陵县,其辖地并入安寿县。再撤静龙郡,阴平县仍置。阴平、安寿二县皆隶属西南行台普安郡(郡治今剑阁普安镇)。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安寿县还名梓潼县,仍隶属西南行台普安郡。
唐高祖李渊建国初期,沿袭隋朝旧制。后渐次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国家后,即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罢郡为州,推行州县二级制。梓潼、阴平二县仍置,隶属于利州(州治广元)总管府始州(州治今剑阁普安镇)。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始整理地方行政建制。依据地方事务繁简和集权中央的原则,划全国为十道,分道监管各地行政诸务。四川被划分为剑南、山南、江南三道。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剑南道(道治今成都市)剑州(州治今剑阁县普安镇)。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州为郡,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剑南道剑州普安郡(郡治今剑阁普安镇)。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剑南道为东川节度使(治今三台)、西川节度使(治今成都)。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郡为州,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治今三台)剑州。
唐末,纲纪失常,政以贿成,激起黄巢、王仙芝等农民起义,酿成了晚唐大动乱的局面。一统之国四分五裂,旋即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迫唐哀帝李木兄 退位,改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定都汴(今河南开封),改元开平。西川节度使王建不受梁命,越年(公元908年)兼并两川之地,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改元天复,旋又改为武成。武成元年(公元908年)设昭武军节度使(节度使治今广元市),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昭武军节度使剑州。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定都洛阳。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遣枢密使郭崇韬、魏王李继岌率军伐蜀,蜀国后主王衍降唐。阴平、梓潼二县又隶属后唐东川节度使剑州。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坐大一方,不受唐命。后唐闵帝李从厚即遣天雄节度使石敬唐率军入蜀讨伐,孟知祥率蜀军抗拒,大败石敬唐军於剑门关。孟知祥乘胜兼并东川,旋即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改元明德。后蜀对州郡设置的变化较少。阴平、梓潼二县仍置,隶属于后蜀东川节度使剑州。
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陈桥被部属拥戴,逼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赵匡胤接帝位后,建国曰宋,改元建隆,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太祖遣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等率军六万,分道入蜀,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生擒蜀王孟昶,后蜀亡。北宋於四川建置方面,一改隋唐以来州县二级制,而为路、州、县三级制。将剑南东西两川合并,设西川路,为四川设路之始。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西川路剑州普安军(军治今剑阁普安镇)。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峡西二路合并,称川峡路,梓潼、阴平二县隶属川峡路剑州普安军。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乃分全川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为四川得名之始。梓潼、阴平二县隶属利州路剑州普安军。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南逃,于南方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国,史称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梓潼、阴平二县隶属于利州东路普安军。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普安军升为隆庆府,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又将利州之东西二路合为一路,称利州路,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利州路隆庆府。
元世祖忽必烈在入蜀战争中,于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便设置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省治京兆(今陕西省咸阳市),至元三年(1266年),移治利州(今广元市嘉陵镇)。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平蜀,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省治又还治京兆。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6年)始分省四川,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省治始移治成都。省以下之设置,废除宋代军监制,实行路府州县制,以路府辖州,以州辖县。形成路府州县四级制。元初,阴平县经战乱而荒芜,旋即撤销阴平县,其辖地百顷(含许州)、长平(今江油文胜、重华马阁坝、二郎庙、厚坝等地)、全门(今江油雁门坝)等地并入梓潼县。梓潼县仍置,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广元路保宁府剑州(至元二十年降隆庆府为剑州)。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南路领袖明玉珍率军从武昌出发,经长江入蜀,旋即占领全川,建国大夏,定都重庆,改元天统。梓潼县仍置,隶属保宁府(府治今阆中)剑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太祖朱元璋遣大将军汤和、傅友德平蜀。六月,大夏国幼主明昇归降。四川即入大明版图。明王朝在政区建置方面,在省之下废路改府,省州并县,实行府、州、县三级行政管理制。同年,撤销普安县(县治今剑阁普安镇),辖地并入梓潼县。洪武六年(公元1373元),又撤销江油县建制,其辖地亦划入梓潼县。同年恢复剑州建制,原划入梓潼之普安县辖地,随即从梓潼县划出,入隶剑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江油县,又从梓潼划出原划入梓潼的江油县辖地,归其管领。梓潼县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治阆中)剑州。
明末,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军入川,攻占梓潼,置梓潼县,当年退出。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军入蜀,攻占梓潼后,置梓潼县,隶属大西保宁府剑州。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世祖福临遣肃亲王豪格率军伐四川。大西王张献忠亲率大西军与战。至西充,张献忠被豪格部将雅布兰射杀,大西军全线溃败,大西亡。四川入于大清版图。梓潼县仍置,隶属大清保宁府剑州。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叛清,在云南建国曰“周”,改元昭武。吴三桂遣部将王屏藩攻四川,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洪、吴之茂等,决计降吴附“周”。自此,四川入于大周版图,梓潼县隶属大周保宁府剑州。之后,清军即与吴三桂军在川陕间连年争战直至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始由大将军图海,率天津总兵赵良栋、甘肃总兵王进宝平定四川。四川又入大清版图。清王朝于地方政区设置方面,实行道府州厅县三级制,以道辖府州,以府州辖厅县。梓潼县隶属川北道保宁府剑州。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从成都府划出,升为直隶州。省督即将梓潼县从保宁府划出,入隶绵州。
清末,四川掀起“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前奏,促辛亥革命迅速在全国爆发,清王朝终被推翻,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3月,南北和谈后,满清遗臣、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其篡夺。四川所置之军政府,亦落入北洋军阀势力范围。北洋军阀为了集权中央,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梓潼县仍隶属绵州。民国2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为推进恢复帝制,又按其“废省改道”计划,将全川划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七道,废除府州厅。梓潼县隶属川西道(道治成都),民国3年(公元1914年),川西道又改名西川道,梓潼县仍隶属之。
民国7年(公元1918年),重庆镇守使熊克武发起征讨北洋军阀政府的靖国战争后,便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兼四川督军的名义,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遂“决定主客各军就防划饷”。至此,即形成四川防区制的雏形。盘据四川全境的军阀,大肆扩张武力,以至相互争夺管辖地盘,连年混战,大小争战达460余次。四川各道的设置,亦渐次为四川军阀的防区制所代替。梓潼县初为川军六旅(整编后升为十师)刘斌防区。民国13年(公元1924年)起,经过“一三边,打三七二十一”和“倒杨(森)之战”后,梓潼县又为川军二十一师(后升为二十九军)田颂尧防区。军阀在其防区内,总揽民、财、教、建、军各项大权,征粮征税任其所为苦,人民苦不堪言。民初在全川所置各道,已形同虚设。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省政府即明令裁撤各道,各县直接隶属省府。
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分批进入梓潼,并掌控全境。为维护革命秩序,3月下旬,在梓潼第七区重华场(1953年划属江油)建立重华县苏维埃政府,4月初,在梓潼第五区复兴场(今许州镇)建立百顷坝县苏维埃政府,4月中旬,红四军十二师又在梓潼县城建立梓潼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5月,红军分批撤离梓潼。7月,国民党势力重返梓潼。经国民党势力分化四川军阀后,取消地方军阀各自为政的防区制,将全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单位分辖各县,以控制地方力量。梓潼县隶属十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绵阳。
1949年12月20日梓潼县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