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5)

2005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05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5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吕泱.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研究[D].导师:龙彬.重庆大学,2005.

摘要:

    山水城市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同时也是当代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建设的终极目标。山水城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蕴涵了深刻的哲学与美学理念,并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它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实践典范,并不是凭空诞生的新理想城市模式。当代山水城市应该是古代山水城市在更高层面的回归。论文主要致力于探寻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发展过程中隐藏的线索,以之作为当代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建构的基础,期望能对建设真正“形神俱备”的山水城市有所裨益。论文选取在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粤北山区中心城市韶关作为研究实证对象。

    论文总体上分两大部分。理论建构部分首先选取人类对城市进行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与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相关的若干重要概念。其次深入探讨了古代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发展的历程,初步总结了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的共性,并对古代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建设的经验与艺术手法进行提炼概括,指出当代山水城市应继承与发展古代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的精髓。这部分的最后,依托现代经典城市设计理论,简要总结了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的承载主体和落脚点——空间规划的框架,并结合山水城市的特征提炼了其中的重点。

    实证研究部分详细分析了韶关城市风貌与景观的背景和现状,归纳韶关城市风貌与景观建设的特点与主要问题。然后论文结合韶关实际针对性的提出了建构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的城市布局、延续与发展韶关城市文脉、塑造良好的山水城市整体意象三位一体的具体对策。这三大对策形成规划的先后序列,又相互影响与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致力于“粤北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建构。其中,建构与自然生态环境共生的城市布局是科学发展观下世界城市的殊途同归,也是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的物质基础;城市文脉是贯穿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发展的内在灵魂;塑造良好的山水城市整体意象则是对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进行空间规划的基本手法。之后,作者对韶关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的实践做了总结,通过分析规划的成败对照检验前文的理论。最后,论文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2]郭建川.四川客家民居与广东客家民居比较研究[D].导师:季富政.西南交通大学,2005.

摘要: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客家民系形成和演进的历史和客家人移民四川的历史。然后本文研究了深受古老客家文化历史背景影响的几个地区的客家乡土民居,包括客家传统聚居地广东梅州地区、四川主要客家聚居地川南隆昌地区和川西成都东山地区。着重从建筑学角度对上述地区客家乡土民居的空间、规模、形式、尺度、功能、建造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并具体阐述了他们在每个不同地域的演进与发展。

    本文同时对上述地区客家乡土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及其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通过对不同建筑文化间交流与融合的分析,讨论了民居建筑和周边属地文化间的互动与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总结,本文提炼出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优点:坚持自身优秀历史传统的前提下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由此思考今天社会的建筑文化领域中此种精神的存在价值。

 

[3]严春艳.广东省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潜力、思路与效益分析[D].导师:甘巧林.华南师范大学,2005.

摘要:贫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地理的等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贫困问题会引起其它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对贫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扶贫成为各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我国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绝对贫困人口依然存在,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在现实中呈现出多种贫困问题并存的格局;同时我国现阶段的致贫因素异常复杂,由于政策的、历史的、地理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使得相对贫困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关注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自80年代以来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贫困特征的不同,中国政府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扶贫开发相应经历了由“输血式”扶贫方式向“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扶贫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如果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扶贫将是最好的脱贫致富之道。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使贫困地区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论文第一章从贫困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国家扶贫开发的阶段以及扶贫战略的变化历程,进而引出了旅游扶贫的概念,旅游扶贫开发的理论依据,国内外旅游扶贫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设计。论文第二章对东源县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评价,并通过对广东省旅游扶贫发展的历史以及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东源县旅游发展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东源县旅游发展与周边景区发展的竞合性做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三章分别从东源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旅游环境容量、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客源市场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潜力。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东源县旅游发展的现有基础,论文在第四章提出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总体构想、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以及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第五章探讨了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之后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最后通过对东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研究,提出了当前旅游扶贫研究的相关问题与讨论。

 

[4]杜凡丁.广东开平碉楼历史研究[D].导师:张复合.清华大学,2005.

摘要:开平碉楼民居建筑,指的是开平为代表的广泛分布在广东著名的五邑侨乡地区的一种由当地人民建造的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多层塔式防御性传统民居建筑。它是中国传统碉楼民居中年轻而独特的一员,是近代中西方文化通过民间的渠道相互混杂的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且是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开平碉楼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乡土建筑及华侨华人史的方面开展的。本文旨在从建筑历史学科的角度,通过建立在实地调研及文献搜集的基础上的研究,描绘出开平碉楼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的历史轨迹,并通过与中国其他地区传统碉楼建筑的对比研究为开平碉楼找到正确的历史价值定位。

鉴于碉楼民居一词在建筑史学界还没有公认的十分准确的定义本文的引言中主要对其定义进行研究,同时介绍了开平碉楼建筑和这一研究领域的近况。

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开平碉楼产生发展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论述了开平地区早期碉楼民居的起源并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对开平碉楼民居的各个发展阶段作了详细地描述。

第三章则通过笔者2004年在开平进行全面碉楼普查所搜集到的大量第一手珍贵数据,描述了开平碉楼在五邑及开平地区的分状况,从功能、使用特点和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对开平碉楼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说明分析。

第四章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近代开平碉楼的营造过程,并分析其中所表现出的近代侨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在第五章里,笔者概括地描述了碉楼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类型在我国的起源、发展和分布。通过与全国各地典型传统碉楼民居的比较,明确了开平碉楼自身的特色及在传统碉楼体系中的定位。

文章的最后一章简要分析了开平碉楼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笔者本身的学习经历提出了通过建立GIS系统,全面提高开平碉楼文化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5]王宇扬.赣南兴国山歌的历史源流与演唱艺术研究[D].导师:冯家慧;周耘.武汉音乐学院,2005.

摘要:

    赣南地区的兴国山歌是我国南方山歌中富有特色和颇具影响的歌种。赣南兴国山歌历史久远,内涵丰富,音调高亢,音色纯美,亲切自然,乡情浓郁。本文从声乐艺术和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这一民歌体裁的历史源流和演唱特点进行梳理和研究,意欲重点聚焦于语言特征和演唱风格,总结归纳整理赣南兴国山歌的演唱方法。同时,将田野工作与声乐教学结合,歌唱理论总结与演唱艺术实践结合,探寻当代民族声乐如何走进民间的道路,探索民歌演唱如何体现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的普遍性原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期望为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之实践的进步与民族声乐理论的发展提供某些积极的可供参考借鉴的意见。

    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录音采样、记录分析等手段,就赣南兴国山歌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歌唱方法、审美追求、传承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剖析。通过现场学习和亲身参与兴国山歌的演唱,增加了对兴国山歌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体验,这既构成本文的研究基础,亦为笔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6]张源.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D].导师:黄发有.山东大学,2005.

摘要: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上,林海音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家。其特殊的生活履历和多元的文化身份在其作品中的交织渗透和互动表达,使她成为文学史上独特的“这一个”。本文采用文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林海音作品的文本细读,来寻绎多元文化潜质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进而揭示这种复合的文化气质在创作中的审美转换。

    第一章,多元交融的文化乳汁。本章以“文学溯源”的形式,剖析了林海音在复杂的生活履历中对诸种文化因子的接受过程,即闽客移民血统的文化传承、新旧时代转型中的京城视野、孤岛情怀与孤儿情结对作家的交互影响与深层渗透等,这些多元的文化潜质是催发林海音独立的文学探索的精神厚土,给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以致成为林海音的文学作品中潜滋暗长的文化底蕴。

    第二章,穿越劫波的精神方舟。林海音身上多元的文化基因并非是相互游离的精神元素,而是在反复撞击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这突出地体现为由客家人的“反客为家”理念、传统文化的“人伦和谐”追求、双重孤独的情感需求所共同促成的“家本位”创作体系。本章分别从残缺之家与缺失体验、重组之家与人伦期待、血缘之家与亲子之爱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林海音作品背后的道德取向,进而透视“家”的文化皈依色彩——在林海音心里,“家”是穿越劫波的诺亚方舟,是兑现文化诉求的精神依托。

    第三章,进退两难的女性认同。传统文化中“回归家庭”的女性自觉定位和现代文化中“走出家庭”的女性解放精神的背谬,以及现代中国女性在现实中普遍遭遇的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使得林海音的女性认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本章主要通过对传统女性困守于家庭的悲剧、现代职业女性以牺牲家庭幸福的代价追求个人事业解放的悲哀、女性普遍困境的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林海音独特的女性观,即折中地强调女性应在双重角色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以实现个人的人格独立与家庭的两性和谐,但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林海音常常挣扎于犹豫表达与完美假定中。

    第四章,边际人格与边际写作。本部分借助社会学中的“边际人”概念,透

 

[7]赵枫.上海郊县方言特征词研究[D].导师:刘民钢.上海师范大学,2005.

摘要: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是方言研究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它可以为方言分区提供依据,为方言间的关系定位。同时,还可以根据方言特征词判断某个说话人的籍贯或生活地点,推动刑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以往的方言特征词的研究相比,本文主要通过词频统计的方法,建立上海郊县方言词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上海郊县方言特征词、上海郊县分片方言特征词和上海郊县方言小点特征词。上海方言词汇数据库是一个开放型的数据库,可以在此基础上导入更多数据,应用到整个上海地区,以及其他方言区,进行方言词汇的统计,推动方言特征词的后续研究。

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上海地区的历史地理和方言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对以往的特征词研究做了概述,着重讨论了特征词的提取方法。第三部分是上海郊县方言词汇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第四部分对上海郊县方言特征词进行了综合考察,提取了上海郊县方言的特征词。最后说明数据库的后续建设和大范围应用的前景。并附录了上海郊县37 个方言点的词汇材料。

 

[8]陈卫强.广东从化粤客方言语音变异研究[D].导师:邵慧君.华南师范大学,2005.

摘要:从化地处广东省中部,主要分布有两种方言:粤方言和客方言。从化是粤客混居地区,约有1/3的人口说客家方言,2/3的人口说粤方言。本文通过对从化3个粤方言点和2个客家方言点的调查,具体描写各点的语音系统,比较它们各自的内部差异,并尝试从历史移民的角度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从方言渗透、历史语音遗留及内部语音规律等三方面对其语音变异进行分析。文章初步揭示了从化地区粤客方言的分布格局及其语音变异的概况。

 

[9]夏德峰.客家—中国民俗中的“宗亲孤岛”现象[D].导师:周文顺.郑州大学,2005.

摘要: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它人口数量众多,遍布海内外,在政治、经济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章以客家“宗亲孤岛”现象的形成、嬗变为主线索,以全球化、现代化的形势为背景,研究了客家“方言岛”危机、族群涵化、文化传承等问题。文章从中国古代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地理环境、经济特性和聚居方式等角度探讨了“宗亲孤岛”的现象成因,介绍了迁徙状况和区域分布。通过对客家的拓垦史、经济生活方式、民风习俗等的阐述,探讨了“宗亲孤岛”的优秀精神特质。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改革,客家族群特色日趋式微。文章分析了客家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探讨了客家复兴与重建的重要意义及契机,并对复兴与重建的途径提出了思考。

 

[10]周纪来.中国筝形制通考[D].导师:何宝泉;陈应时.上海音乐学院,2005.

摘要:筝作为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从其定型起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旧发挥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们爱不释手。本文通过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出土的考古实物,各种壁画、泥雕等对上古、中古、近古时期以及近现代筝的形制进行考察。

    通过研究分析,中国筝至今仍能受到大众的宠爱,关键是在形制上不断改革中进行自我调整。中国筝之所以能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是由于其形制上的优化,使得筝的音色更为动听,这恰恰是一件乐器吸引人们的最重要因素。在中国不同的朝代和所处不同的社会环境,筝的形制所体现的弹性,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从萌芽状态的竹制管状琴到借鉴瑟,最后在先秦时期的正式命名为筝;从汉、唐筝形制的成熟到宋元明清时的灵活性,从现代传统筝到改革筝,在其形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受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国的哲学理念、中国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国筝形制的发展,找到其逐渐变演的规律,从而对现代筝进一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11]聂国春.赣东北客语语音研究[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05.

摘要:赣东北客语地处我国汉语方言最复杂的地区,处于当地吴语、赣语的包围之中。由于来源的不同,赣东北客语分为两支:一为汀州腔,一为广东腔。

    这两支方言在上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方言岛,并在当地强势方言的接触影响下,发生了丰富而复杂的方言接触演变。

    本文在充分调查这两支客语方言的语音的基础上,将赣东北客家方言语音与其原居地闽西、粤东北客家方言语音以及赣东北本地吴方言语音进行比较归纳,考察赣东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重在揭示赣东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同时,对其产生的变异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其演变的动因,并就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12]刘胜利.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研究[D].导师:刘纶鑫.南昌大学,2005.

摘要:上栗县位于江西省的西部,萍乡市的正北。根据史料记载,从明朝中叶至清朝年间,大量闽粤赣交界地的“棚民”来到上栗地区。他们初时春来冬返.后来由于朝廷政策的放宽,他们便在上栗地区定居、繁衍生息。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所操的客家方言没能在上栗地区形成“方言岛”,但是却对上栗方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进行探讨。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上栗地区的地理人文概况、历史沿革、以及人口迁徙情况。通过对史志的求证,以及对上栗地区姓氏族谱的调查,证实了上栗地区的确存在大量客家移民的后裔。为上栗方言确实受到过客家方言的影响找到了事实依据。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客赣方言的概况;其次从三个方面证明了上栗方言归属于赣方言,只是受到了客家方言的影响;接着整理出了上栗方言的声韵调、同音字表以及上栗方言的语音特点。第三章描述出以江西客家方言为代表的客家方言语音特点,并将上栗方言语音特点与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上栗方言语音中的客家方言成分。文章第四章从客家方言特征词、关系特征词、语音特征词、口语用词以及文化方面着手,探讨了上栗方言词汇中的客家方言成分。文章第五章在语法方面主要探讨了上栗方言中的“有”字句。

 

[13]冼伟国.马来西亚吉隆坡粤语之马来语借词研究[D].导师:甘于恩.暨南大学,2005.

摘要: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是一個通用粵語的城市。吉隆坡廣東人用的粵語,源自中國廣東省的廣府十六縣及肇府十六縣。

    今日吉隆坡華人所用的粵語與廣東的廣州話相比,可謂同中有異,現時吉隆坡粵語除仍保留不少原有的特點外,最重要的差異,是吉隆坡粵語吸收了相當數量的馬來語借詞,華人經過與马來人一百多年交往後,已經不知不覺地吸收了超過二百个馬來語借詞。

    本文通過已收集的語料,意圖全面描述吉隆坡粵語馬來語借詞的基本狀況  並加以細緻的分類,同時研究吉隆坡粵語向馬來語借詞過程中所凸顯的對應規律,為華人與馬來人在交融中所吸收的馬來語借詞情況,提供比較可靠及準確的語書素材。

 

[14]李冬香.湖南赣语语音研究[D].导师:詹伯慧.暨南大学,2005.

摘要: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湖南赣语分布在湖南东部14个县市和西南部3个县。湖南赣语语音整体面貌如何,目前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比较法两种基本方法,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介绍了湖南赣语的语音面貌。研究表明,湖南赣语内部一方面有比较强的一致性,本文概括出了18条这样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根据这些差异,可以把湖南赣语分为四片:岳醴片、攸炎片、耒洞片和永资片。通过内外部的音韵比较,文章探讨了湖南部分方言的归属,认为,岳醴片中的华容话是兼有赣语和本土特征的西南官话,永资片中的永兴方言是一种融合了赣方言特征的混合型方言,而资兴方言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客家话;同时还探讨了湖南赣语的形成,认为,历史上江西向湖南输送的大量移民是形成湖南赣语及其地域差异的主因,而方言或语言间的接触是形成湖南赣语地域差异的另一原因。文章最后指山,赣语和湘语在唐宋以前关系还比较密切,它们今天的差别是后来受到不同的方言或语言影响的结果。

 

[15]张文科.广东紫金畲声研究[D].导师:张树铮.山东大学,2005.

摘要:紫金方言属于客家话,但在其辖区内的柏埔、临江等镇分布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畲声”的方言。目前对“畲声”尚无系统的研究。“畲声”到底该如何定性?“畲声”和畲族及畲语有无关系?本文通过对畲声进行全面的语音调查,反映畲声的基本语音面貌,并辅之于基本词汇的比较,试图说明“畲声”的性质并理清“畲声”与畲族的关系,并为汉语方言学、汉语历史语音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鲜活的材料。

    本文以静态的描写为主、以纵横两方面的比较为辅,深入详细地描写了“畲声”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概括它们的基本规律。参照项为中古音系、紫金客家话和作为广东强势方言的粤语。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一、绪言。包括紫金县的人文地理、紫金方言概况、“畲声”的分布、本文研究意义及音标符号说明等内容。

    二、单字音系及语音特点。在详细描写“畲声”音系的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把畲声和中古音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归纳出畲声的语音特点。

    三、音变。主要描写了畲声两字组连读变调及文白异读情况。发现了临江部分阴去字在连读时读为阴平这一重要现象。

    四、畲声的比较研究。为了给畲声性质讨论提供共时基础,本章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把畲声和周围的方言紫金客家话、广州话进行了比较。

    五、总论。结合基本词汇的比较和当地居民的移民情况来试图说明“畲声”的性质及“畲声”得名与畲族的关系。

 

[16]闫兴亚.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导师:张英明.江西师范大学,2005.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将促进全球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融合,这一潮流呼唤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时代的到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旅游业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区域旅游合作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界标。1978年到1992年止为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初步发展阶段,学术界对其成果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探索;1992年后至今为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走向成熟阶段,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此阶段在理论上的研究也走向了深入,但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本文以不平衡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合作理论、系统论为基础,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类型、条件、主体、内容、原则及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体系。为了验证此理论体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以构建闽粤赣边客家区域旅游合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迅猛,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体系既重要又迫切。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体系研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7]魏晓立.二十世纪前期汉族宗法文化存在形态研究[D].导师:钱宗范.广西师范大学,2005.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国家,历经多少沧桑磨难,中华民族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形成了各民族聚居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性特征,与中华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同化力息息相关。研究和探讨宗法制度和宗法文化,就是解开中国历史文化之谜的钥匙和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宗法文化是以血缘或非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社会交往的评判标准,强调尊卑等级,重男轻女,专权独断,凝聚力、认同感、排他性极强,又极易排斥国家法律的一种封建小团体文化。宗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依然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村民自治,大力推进中国的民主法制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研究宗法文化,促进宗法文化的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是当前包括政治学、法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目前都在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的导师钱宗范先生在周代宗法制度和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宗法文化研究方面著名的专家。鉴于二十世纪前期汉族宗法文化在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位,与当今社会某些现象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至今还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的现状,在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把此题作为学位论文题目,进行认真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希望以此来推动对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利于更好地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在这篇论文中,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关于宗法的基本观点的经典论述,除采用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外,我还采用了民俗学的变异性理论,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分析了这一时期大量有关汉族宗法问题的历史资料,又参阅了国外一些著名的汉学家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政治、经济与宗法文化互动的视角进行分析解剖,从而揭示这一时期汉族宗法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异性的内在规律,分析了传统宗法文化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提出了宗法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文章由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首先介绍宗法制度、宗法文化和文化变异性的概念,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论文的主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论述汉族宗法文化存在的普遍形态,聚族而居这种血缘和地缘的高度结合,是宗族得以存在活动的必备条件,南方聚居规模大,北方聚居规模要小得多。族产是宗族存在活动的经济基础,主要以族田形式存在,南北方族田规模差异也相当大。祠堂是宗族的标志和族权的象征,族谱是家族的档案,族规是家族的法典,这些是构成宗族活动和宗法制度存在的主要条件。

 

[18]张莉.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立项建设与营运思路个案研究[D].导师:刘豫川.重庆师范大学,2005.

摘要:发生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至广、至深、至远的一次移民运动。学术界对这一历史课题多有研究,并已形成大量学术成果。但迄今尚无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来从事反映“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相关实物和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陈列展出工作。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的建设正填补了这一空白。经“湖广填四川”后,重庆俨然已是一座移民城市,并且在这移民都市里还保存有见证“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典型物证,即重庆湖广会馆。博物馆建筑就是结合修复建设中的湖广会馆古建筑群来考虑规划的。对移民博物馆的创建工作而言,一方面存在一些客观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困难因素的挑战。认清建馆的这些现实条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地开展、推进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博物馆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移民博物馆将努力从新颖的移民主题、藏品收集范畴、移民及移民后裔的认同感和记忆、乡土学习和教育基地、湖广会馆的历史衬托和建筑载体、多元化功能区相配套这六个方面来打造自身的鲜明特色,吸引博物馆观众前来参观游览。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社会职责,移民博物馆不仅只求建成,还要力求建好,更要探寻博物馆的营运思路,追求博物馆的良性营运与健康发展,实现博物馆之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为此,本文主要从应用博物馆学角度,围绕博物馆的藏品征集、陈列展览、观众教育、科学研究、扩充办馆的经济来源等几大方面,对移民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营运思路,希望博物馆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移民物证征集和陈列展览的展品物证化,丰富陈列内容,提升陈列效果;通过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观众调研和教育活动推广,实现博物馆作为观众乡土学习和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强化专业人力,重视理论研究,开展一些相关课题的科研活动,把移民博物馆推向“湖广填四川”历史研究中心、会馆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高地;通过抓住特色,重视品牌文化的旅游开发,扩充办馆的经济来源。最终以这些各大工作效果的合力来推动移民博物馆的良性营运与健康发展,实现博物馆的收藏功能、研究功能、教育功能,为社会及社会的发展服务。

 

[19]黄加亮.石城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刘纶鑫.南昌大学,2005.

摘要:本文对石城客家方言词汇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前面有三个部分分别从词源、词形、词义几个方面对石城方言词汇进行了描述,论述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从理论的高度来探讨石城方言词汇的理据,分析其在造词理据上的特点。第六章从词语聚合的角度归纳了石城方言词汇的类别,试图从社会学、文化民俗学来反映石城特有的社会文化风貌。

 

[20]陈金怡.客家服饰研究[D].导师:王璇.天津工业大学,2005.

摘要:本课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客家服饰所体现的设计意识,探讨客家服饰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这一研究旨在补充目前客家服饰设计理论研究的缺乏和不足,力求促进民族服饰设计的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通过研究客家服饰设计意识的美学理念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使我们对现代设计进行审视与反思,从而使我们的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通过研究进一步探索将客家服饰设计的艺术精髓融入现代服饰设计的创新理念与创新设计。

    本课题对客家服饰进行深入地实地调研,考察当地客家居民的生活习性、着装习惯、民俗风情等实际状况。同时对客家服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资料与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地考证、分析和研究,进行比较、分类,并透过表征探寻其深层的内涵。对客家服饰与中原、当地客家服饰之间的比较研究,使我们能在纷杂的、互不相同的款式中去寻找其内在的设计意识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客家服饰的总体特点并进行归纳与分类。

    2.采用比较法研究分析客家服饰与中原、当地土著居民服饰的关系,阐述客家服饰的独特性及其丰富的内涵。

    3.深入研究客家服饰的设计意识,分别从服装材料、形制、色彩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论述客家服饰设计中的生态意识设计、理性设计意识、大众化设计意识、象形取义的设计意识。深入探讨其设计意识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4.通过对客家服饰的审美意识的解析,分析客家服饰设计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特征。

    5.探索客家服饰研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5)》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4)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6)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