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陈惠娟硕士学位论文《增江流域村落研究》(指导教师程建军)摘要

2011年12月6日 暂无评论
2011年12月6日:

201112华南理工大学陈惠娟硕士学位论文《增江流域村落研究》(指导教师程建军)摘要

QQ截图20220926165906.jpg 

摘要

在广府系文化与其他民系文化接触中,首推与客家系文化的交汇,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文化空间接触地带,奠定了民系文化分区的基础。大约宋代前后,广府系、客家系文化圈都相继形成,并各占有一定地域。基本上以宋代英德为界,即今清远、花县、从化、增城一线,这正是明清时期的广州府与韶州府、广州府与惠州的行政分界。此东北部与北部为客家系文化圈,西南部为广府系文化圈。

强势的广府系文化圈不断向外扩张,当它向东北的客家系文化圈发展时,却遇到客家文系化圈的强大实力而停滞下来,于是两文化圈在这个文化交接地带相互斗争以至共存,久而久之,这个文化交互地带便孕育出兼容两系特征的文化景观。这种广客交融的文化景观分作两种类型:一种是融入客家系文化的广府系文化景观,另一种则是融入广府系文化的客家系文化景观。

建筑在一定文化行为的组织下构成村落,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小文化系统,有着独特的民俗类型,村落形式也表现不同的特征。增江流域是广府系北拓、客家系南迁的其中一条主要流域,因此增江流域下游至上游呈现广府系文化景观向客家系文化景观过渡的景象,其下游是广府系文化景观地带,上游是客家系文化景观地带,而中游大片区域为广府系和客家系文化的空间交汇地带。这片接触地带呈现这强烈的兼容两系特征的文化景观,其中的广府系村落就吸收了客家系村落的特征,出现了客家化的倾向;同时客家系村落也吸收了广府系村落的特征,出现了广府化的倾向。

本课题仅对增江流域广客交接区域内的村落,包括广府系村落和客家系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充分搜集当地自然与社会背景资料,然后进行实地调研,将调研之情况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研究两系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从中发现增江流域广府系和客家系村落及其建筑变迁之规律,结合地理学、民系学、民俗学等学科,灵活运用建筑科学研究方法,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

1.jpg

2.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1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陈惠娟硕士学位论文《增江流域村落研究》(指导教师程建军)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1949年12月6日平乐县解放属平乐行政专员公署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