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长春工业大学刘运娟硕士学位论文《客家服饰文化研究》(指导教师甘应进)摘要

2007年3月10日 暂无评论
2007年3月10日:

20073长春工业大学刘运娟硕士学位论文《客家服饰文化研究》(指导教师甘应进)摘要

1.jpg 

摘要

客家,是汉民族中形成较晚发展较快的一支民系。自19世纪以来,有关客家源流、客家民俗等客家文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客家研究的近二百年历史期间,中外学者在民系鉴别、源流探索、迁徙历史以及语言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等因素影响,这些研究成果还远未涵盖客家民系形成前后千百年来丰富多采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无论从其广度,还是从其深度来看,目前的研究水平尚未达到系统性和理论性的阶段。

作为客家文化中重要的一方面,服饰文化是最外在、最具体的表现。客家服饰更是客家朴素、勤劳的优秀品质的体现。本研究从客家男女服饰部分切入,将时间段限制在公元1900年以后,目的有三:一是对客家传统服饰的款式与用料、色彩与装饰特点、发展历史等进行一次系统地整理与挖掘。二是针对客家人的穿着,由风俗、生活方式等文化层面探讨客家服饰的独特性。三是通过与闽南人、百越族、中原汉人服饰做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研究,探讨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中的文献分析法,将清代以来关于客家服饰方面主要之文献、图片进行收集及分析,所收集资料包括馆藏史料、学者论述、相关论文;近代客家博物馆、文史工作者所集结出版的图录照片,以及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相关资料等。同时,辅以客家地区乡土调研,包括人物采访、图片拍摄、实物纪录、收集其珍藏的老相片及服装等,以了解过去客家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其穿着等。

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集中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客家人从中原迁居到此地后,与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传统客家人的服饰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衣着为汉唐服制遗风,样式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偏深,多黑、蓝、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款式与一般中原汉族衣饰并无多大区别,直至清末仍大体如此。近代平时一般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枉,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绲边(讲究的用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男子上衣出现直襟。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大裆裤。发展到现代,传统客家服饰的外观特点已经渐渐隐去,与其他地区的汉族服饰并无多大区别,只保留了客家服饰文化特点与审美特点。

客家文化在服饰上呈现出二元特征:一是与中原汉族服饰具有根源性,主要表现在:1、衣裳特征的保留:2、裤装特征的保留;3、服饰的宽松肥大。二是与当地百越族服饰又具有相互的融合性,主要表现在:1、衣饰色彩都尚蓝:2、妇女衣着非常相似;3、发型多是椎髻:4、畲族妇女和客家妇女一样都是天足。同时以闽西客家妇女与当地汉族民系福佬妇女的服饰为例做了横向对比,发现:1、福佬人服装款式材质较客家人要精细和复杂;2、福佬妇女多穿裙,客家妇女多着裤:3、福佬妇女发型多样,客家妇女发型简单:4、客家妇女多天足,福佬妇女多缠足。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07年3月长春工业大学刘运娟硕士学位论文《客家服饰文化研究》(指导教师甘应进)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美国中西部客家同乡会举行2007金猪年客家同乡年会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