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和著《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 》2012年4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黄宇和院士(Professor John Y.Wong,D.Phil. Oxon,F.R.Hist.
S.,FASSA),1946年11月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石楼镇茭塘乡。父黄鉴波、母陈慕贞。幼随家人到香港定居。先后就读于九龙牛头角庇护十二小学、九龙
华仁书院、香港大学。196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71年完成博士论文后留校。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任教,从讲师逐步递升为近代史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1978年英国皇家历史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2001年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
黄
宇和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以及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又先后在英国的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约翰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武汉、中山等大学暨中国社会科
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讲学。研究领域包括孙中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近现代中国国际关系。
序言
辛亥百年,笔者一直希望撰写一本书以兹纪念。至于题材,则探索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来源最是适合不过。鉴于孙中山尝言,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书时所受到的影响”。故本书之研究乃于此时前后展开。
首先谨向先后编写《国父年谱》和《孙中山年谱长编*的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他们不辞劳苦,把所有能搜集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为中山先生编写日志,实为不容
或缺的工具书,故笔者尊称其为“正史”。正因为他们走了第一步,笔者才能走第二步,按照他们所提供的线索,寻觅更多的史料和原始档案,来丰富我们对中山先
生的认识,解决一些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本书错漏当然不少,伫候贤达指正。且长江后浪推前浪,学术滚滚向前,期待着后进盖过。
严格来说,本书所及时期,“孙中山”这个名字还未产生:本书主人翁乳名“帝象”,十岁开始读书时村塾老师为其取名“文”,1884年5月26日在翠亨村成
亲,按照翠亨村惯例而举行上“字辈”仪式时,取字“德明”。1884年5月4日在香港领洗进入耶教(见本书第五章)时取名“日新”,盖取《大学》盘铭“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义。“日新”用广东话拼写绝对可以成为Yat
Sen。孙中山领洗取名“日新”约三年后的1887年10月,西医书院开学不久,孙中山在康德黎医生主持解剖学测验的试卷上,就签上英文名字“Sun
Yat
Sen”。有谓“1883年11月,孙文十七岁时离开故乡广东香山县,到香港拔萃书室学习英文,课余又请香港道济会堂长区风墀补习中文”,并不准确,盖本
书第五章已证明当时区凤墀并不在香港,而是在广州河南(按:指广州珠江以南)宣道。至于“‘日新’的官话(当时还不称为普通话)拼音跟广东话相去甚远。所
以Sun
YatSen再由他的国学老师区凤墀改写为比较接近官话的‘逸仙’;这样在发音上面就可以两全其美了”,更是天方夜谭。区凤墀是广府人,说的是广府话,终
身宣传基督教义,淡泊功名,哪来官话?倒是1894年孙中山被葡医逼迫离开澳门而转到广州行医,与区凤墀交往日深,后来更并肩策划乙未广州起义(详见本书
第八章),若区风墀在这个时候把Yat
Sen倒过来拼写成逸仙,则大有可能。至于“中山”这个名字,全称“中山樵”,而“中山樵”又源自日本人平山周与孙中山在1897年秋于日本最初交往的片
段:“总理来京曰:‘昨夜熟虑,欲且留日本。’即同车访犬养(全名犬养毅),归途过日比谷中山侯爵邸前,投宿寄屋桥外对鹤馆,掌柜不知总理为中国人,出宿
泊帖求署名。弟想到中山侯爵门标,乃执笔书[姓]中山,未书名;总理忽夺笔自署[名]樵。曰:‘是中国山樵之意也。’总理号中山,盖源于此。”由此可知在
1897年之前,即本书所及时期,“孙中山”之名还不存在。所以,若本书称他为“孙中山”,在学术上说不过去。但鉴于海峡两岸暨海外华裔都已经习惯了称他
为“孙中山”,而在辛亥百年之际,大家挂在口头的全都是“孙中山”,故笔者决定随俗,万望读者见谅。
当初笔者为本书展开研究的时候,原来只计划探索孙中山在香港所受的教育。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发掘出孙中山在香港活动的有关细节并进行分析后,突有断层之感。理由有三:
第一,孙中山于1883年底到达香港时,虽仍不是基督教徒,但早已在夏威夷深受基督教教义影响,并随时准备领洗。终于他在香港接受了喜嘉理
(charlesRobertHager)牧师的施洗。”’至于孙中山在夏威夷是如何受到基督教影响的,则没有涉猎,以致给人一种断层的感觉。
第二,孙中山到达香港时,已经在夏威夷的意奥兰尼学校(10l猫i sch001)及瓦胡书院((Dahu
College)预备学校总共接受了近四年之教育。笔者进一步发觉,该等学校课程内容按照当时英美本土的学制来安排,就像当时香港学校的课程内容模仿英国
学制一样。正因为如此,孙中山到达香港后,马上能进入拔萃书室、中央书院(后来改称皇仁书院)等校读书,1887年更考进香港西医书院肄业。准此,窃队为
孙中山在夏威夷和香港的教育是一气呵成的。可惜孙中山在夏威夷读书的情况,未能兼顾,以致再一次给人以断层的感觉。于是笔者就决定向夏威夷的有关档案进
军。
第三,笔者把孙中山在夏威夷读书的情况弄清楚后,仍不感满足,觉得必须把他到达夏威夷读书之前,在翠亨村的童年生活理出个头绪,以便找出其连贯性。于是又
集中精力钻研这段历史。结果把孙中山的前半生——从1866年他出生之日到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离开香港之时——共约三十年这自成一个单元的时光,
追踪发掘出来。准此,本书就命名为《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一1895》。
本书经常用“耶教”以涵盖新教(基督教那数不清的流派)和旧教(天主教),目的是凸显大家都是信耶稣的教友,绝对不必像过去那样斗个你死我活,现在是握手
言和甚至携手合作的时候了。君不见,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他租用仁慈堂的物业——在其右邻的写字楼——做医馆,而仁慈堂是天主教的慈善机构。孙中山虽然身
为新教徒,但于旧教却无门户之见,可见胸怀。又本书第七章、第八章的部分内容,与拙著《中山先生与英国》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事缘陈三井先生力
邀笔者撰写《中山先生与英国》时,笔者已经展开《三十岁前的孙中山》之研究多时,并一边研究一边撰写底稿。为了节省时间,在撰写《中山先生与英国》时,就
挪用了本书部分底稿,敬请读者留意。
目录
北京三联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辛亥百年:孙中山革命思想来自何方?
第二章 家世源流:孙中山祖先来自哪里?
一、导言
二、总结六十年来关于孙中山祖籍的争论
三、进一步探索“紫金说”
四、进一步探索“东莞说”
五、孙中山是本地人(广府人)还是客家人?
六、结论
七、四枚计时炸弹
八、后论
第三章 国学渊源:《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
一、出身寒微
二、孙中山的诞生
三、读书明理
四、学以致用
五、社会学校
六、人神之间
七、小结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第四章 檀岛西学:英耶?美耶?——耶稣
一、导言
二、年孙中山从翠亨村往澳门的交通工具
三、孙中山是坐葡国船前往檀香山?
四、通过澳葡文化去了解世界?
五、为何如此?
六、铁梁英风
七、抵火奴鲁鲁入学
八、全英制的意奥兰尼学校
九、为何如此英国气?
十、英式寄宿学校
十一、孙中山是寄宿生还是走读生?
十二、韦礼士主教的为人
十三、学习与生活点滴
十四、再谈孙中山在意奥兰尼学校的宗教生活
十五、瓦胡书院预备学校
十六、提出领洗
十七、小结
第五章 中学时代:香港拔萃书室及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一、拔萃书室
二、孙中山在拔萃读书有多久?
三、孙中山就读之拔萃属什么性质?
四、拔萃书室的课程
五、孙中山在拔萃的课余活动
六、小结
七、在中央书院读书前后三年
八、中央书院的校长、老师、同学
九、中央书院的学费、统计数字、校舍、出路
十、中央书院的班级编制、课程安排
十一、英国历史
十二、剑桥地方试
十三、文学、拉丁文、常识
十四、汉译英
十五、猜题?选修?
十六、中文部的课程
十七、小结
十八、孙中山领洗进入耶教
十九、孙中山与陆皓东何时领洗?
二十、喜嘉理牧师的背景
二十一、喜嘉理对孙中山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十二、喜嘉理力邀孙中山带他到翠亨村
二十三、孙眉与孙中山决裂
二十四、分析兄弟决裂闹剧对孙中山的影响
二十五、“推”、“拉”之间
第六章 大专时代:寓广州博济医院及香港雅丽氏医院的两所西医书院
一、广州博济医院
二、香港西医书院的创立
三、康德黎医生倡议并孕育了西医书院
四、伦敦传道会试图行医的历史
五、孙中山与康德黎的深厚友谊
六、雅丽氏医院:推离传道
七、雅丽氏医院:强人所难
八、基督神掌伸入西医书院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九、西医书院:推向革命
十、阅兵典礼所引起的思想震撼
十一、西医书院:改革耶?革命耶?
十二、所谓“四大寇”
十三、他想得很多
十四、对万能政府的构思
第七章 澳穗济世:治病救人莫如治病救国要紧
一、导言
二、孙中山创办了《镜海丛报》(中文版)?
三、开设中西药局是为了从事革命?
四、“孙医馆”设在议事亭前地十四号?
五、究竟“孙医馆”曾否存在?
六、孙中山澳门行医情况
七、为何脱离事实的信息能出现并被广泛引述?
八、是什么迫使孙中山离开澳门?
九、用温和办法来争取中国“现代化”
十、行医目睹“苛政猛于虎”
十一、上书李鸿章
十二、孙中山见了李鸿章?
十三、小结
第八章 广州起义:出师未捷唯足见大公无私
一、筹备起义
二、部署广州起义
三、采取行动
四、为何“决死队”没有按时到达?
五、缺乏经验
六、为何密谋瓦解?
七、外人的介入
八、叙事排列
九、后话
十、后论:香港为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打下基础
十一、总结
第九章 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努力”
一、任重
二、道远
三、总结
参考资料及书目
西汉对照表
索引
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