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锡凤著《风吹过汀江》2020年4月1日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邱锡凤著《风吹过汀江》2020年4月1日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书名题字:叶双瑜
序一
勤诚之人必有福
何 英
邱锡凤先生夫妻都是我的老乡,但我认识他们是2010年春。
那是拙作《抚摸岁月》2009年12月刚发行后的一天,供职于福建新华发行集团福州分公司的他,出于“职业病”周末骑自行车到福州的街头去逛书店。在屏山“晓风书屋”,他手捧《抚摸岁月》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大半天。回家之后,就电话找老乡打听我,并说:“这么好的一本书,要在福州安泰图书城开一场首发式……”接着,那场首发式由他紧锣密鼓地筹划。
常说,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对他而言,我是:不认识他不知道,认识他后让我吓一跳。
他是一位才子。和他在一起,不管是聊天还是闲谈,都能从他身上体会到他的才气。他常常在不经意间,出手就是一篇篇的“长篇大论”。一本好书到他的手,不管作者是他熟悉的还是不认识的,他都会有感而发地写书评,而且他写的书评有论有据,完全有别于那种“应付式”的。说他是才子还在于,他曾教过书,当过记者,后来转行从事行政管理多年,竟然也撰写出厚厚的《上杭客家话词典》。因此,我也常常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客家民俗该如何用文字表述遇到困惑时向他讨教。于是我常感慨,凭他的才气,何必去从事那行政管理?
他非常勤勉。如果说,当初他在出版部门工作业余往书店跑是一种职业所需,那么如今早已转行到行政部门工作的他,却在每天的业余别人喝茶聊天时孜孜不倦地攻读或创作,因此他的论文、书评、散文、诗歌,乃至歌曲(词曲)都出手不凡。我想,也许这只能归结于上苍赋予他勤奋的基因了。
他怀有一颗真诚的心。我们客家人常说,“粄籽冇米水有烧”(即客人上门来了,没有大米做米粿招待客人,那杯开水是热气腾腾的)。这种真诚,翻开他的《风吹过汀江》你就自然而然会被他在文字中展示的真情所感动。他在《蓝溪,蓝溪》中描述自己的父亲时,非常真诚坦荡地告诉你,“抱养我父亲的并不是我的爷爷,那时候我的爷爷已经不在人世好多年了”,“尚在襁褓中的父亲认了大樟树为‘爷哩’(父亲)……父亲的奶名也由此而来,大人们都叫他‘树头佬’……”在客家人的习惯中,向来重视对男性的抚养,为了让他顺利成长,刚出生或在几岁之前,就由长辈随意性“认”(即“拜”)大树或石头为父。我爷爷的乳名就叫石生佬,也是小时候认了村头的一块大石头为父。但是,不是本地出生的男人,在成长过程中甚至长大后,常常会被邻里之间的叔婆伯娓欺负着,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他的父亲也不例外,所以在“遇到与亲房长辈起争执时,人家就会很恶毒地骂父亲是‘野子’(野种)……”。读到这里,我深深地为他那种真诚地将自己父亲的身世彻底裸露在读者面前的真诚所感动。当然,凡是从客家地区走出来的人都知道,“无后为大”的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客家人的血液里。因此,在客家传统的习俗中,生下了男孩,不管他的生命是长还是短,只要他是男性,骨子里都希望他能有香火延续,于是在客家地区传统上就有“抱养”或“过继”的社会现象。
他的真诚还体现在对家乡过往现实的担忧和对亲人、同学和老师的挂念。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自己,显然明白家乡不只是“我的”,她还是“大家的”。但他却是“猛然惊觉,故乡蓝溪,与无数的乡村一样,真的在凋敝,悄悄的,慢慢的……家乡蓝溪这曾经十分鼎盛的惟一中心小学,学生人数早已屈指可数!而且,只有低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若干个学生。”是的,在广阔的农村,曾经遍及乡村的小学,随着城市农民工的出现,都在“悄悄的,慢慢的”起着变化。让他深深地牵挂的还有故乡的“石拱桥”,“同桌了一百三十七天后来却成为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理喻而我却能透彻领悟的缘由离开我”的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长安山下的师生情。他对家乡的真诚还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群众的生育,“人丁少了,传统的人伦关系,缺位的也多了,或者没有哥哥、姐姐,或者没有弟弟、妹妹,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这样的缺失,常常是在心理上的,隐藏在内心最柔软处的。久而久之,我们的下一代就将习惯了孤独的自己,而且仅仅只有他们自己。”读到这里,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我,读完他的文章也跟着他一起猛然间发现,这的确是一大社会问题。因此,国家现在调整生育政策为“二孩”。当然,我还以为他的这种真诚,也来自客家文化的熏陶,来自他自身内心深处的文化涵养,来自对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担当。
近日,锡凤送来行将付印的《风吹过汀江》要我作序。说实话,与其说是请我作序,不如说是给我输送知识的涵养。在他的这本集子中,包含了散文、诗歌、随笔和歌曲创作漫谈,读来让人十分轻松、愉快的同时,也传递着对客家文化、乡村文化和青春无悔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也处处让人感触到他的勤奋和真诚。
这就是勤诚之人必有福。
祝愿邱锡凤先生的人生和事业时时事事都有福。
是为序。
戊戌秋草于屏东城悠然斋
序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林义良
本书第四辑是邱锡凤在福州晚报上开设专栏时所著之书评文章,在此结集出版,以彰其采,我作为出版人,阅后颇感亲切。世态流转更迭,作者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呈现出这些年对社会、人文、时事思考的思想履痕和心灵体验,呈现出一种有感情、有温度的体悟,并将其出版且颇具可读性,这些便是令人欣喜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图书情怀和写作坚持,大概只能是空想了。
与锡凤兄认识多年,他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当过报人,之后作为省级媒体的骨干记者被 “人才引进”到图书发行单位,开始了他长达数年与图书打交道的工作经历,现在一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自己还办过客家网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坚持创作,并为之倾注了满腔热情,对 “写作”这项事业他可谓是一个“乐之者”。正由于“乐于其中”,才笔耕不辍,乐于学、勤于思、笃于行,力求知行统一。如今锡凤兄在忙于工作之余出版此书,在他身上体现出的是一股水滴石穿、业精于勤的文气和韧劲,是一种有所思、有所想的思维角度和态度。
单从本书辑录的五六十篇书评文章综合来看,有几个特点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在内容方面,倾向于思想性评论,这些文章往往能够敏锐地抓住图书市场的兴奋点、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和出版行业的参考点,并将之与时事、社会热点等结合在一起进行阐发。二是在文字表达上,作者能够将时事评论的写作方法融入到书评写作中,使文字更具可读性,使说理更具亲和力,这样的写作,往往被称为阐发性书评。三是在文章篇幅上,大部分书评皆短小精悍,篇篇着墨不多却无疑称得上精巧耐读,串缀起来看,那些拣拾的时事意象经过一道道审视思考的打磨,就有了另一番景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着的精神。植根知识沃土,正确处理学、思、行三者关系,“美丽的花朵”才会昂扬绽放。得益于中文科班出身对生活的热爱、社会的观摩、点滴的思考,得益于长期从事新闻写作的准确理解与理性把握,得益于对图书发行及其上游图书出版行业的近距离观察和深层次思考,锡凤兄有关图书出版与发行的思考,因其有信息量更有智慧点,便能让人体会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鲜明文体风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鉴此,在畅快阅读本书之余,我乐以为之序。
目 录
第一辑 聆听人生呢喃
故乡,总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异常的分量,那种直通灵魂的脐带,从一开始输送的就不仅仅是血液和养分,更有亲情与乡情,文化与文明。即使人们为生活远离故土,或四处奔波,或春风得意,“过年回家”都是一种宗教般的信仰。它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到年关必如期而至,叩访心灵,提醒归程。如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而福建西部的汀江,作为客家人的母亲河,以“瓦子街”的遥远记忆,成为客家后裔的精神原乡,它和“大槐树”“葛藤凹”“珠玑巷”一起,始终矗立在海内外客家人的柔软心底。这样的牵挂,一直以基因的形式,传承在客家游子的骨子里、灵魂里。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我们都能以文字亲近故乡、记录成长,与远方的故乡对话,与自己的人生对话,那是上天的一种恩赐。这样的文字多是有温度的,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作者的脉搏、思想和心灵隐秘,即使是只言片语或人生呢喃,也能咀嚼出个中况味。
蓝溪,蓝溪/ 3
落在泮境的那朵莲/ 11
长安忆/ 17
故乡的石拱桥/ 26
听夜/ 31
无花季节/ 34
石壁作证/ 37
客家土楼:打开面向世界之窗/ 42
闲话客家土楼/ 48
走进新罗万安客家/ 53
风雨紫金山/ 59
梅花山/ 63
武所/ 71
雨霉斋闲话/ 73
续雨霉斋闲话/ 78
兰花老人/ 81
我的 1992 / 83
附录
春风吹处又飞花/ 85
鹤展翔翅飞万里 云生水涯竞悠闲/ 93
万籁声:一代武林宗师的福州情缘/ 100
林文光:“印尼制造”的著名侨领/ 106
第二辑 音乐触及灵魂
福建背山面海,自古老百姓向山向海讨生活,并酝酿出充满泥土气息和海水咸味的音乐艺术,吹叶、山歌、傩舞、南音等等,莫不如是。及至国门渐开,万物苏醒,邓丽君的歌声轻轻抚过骚动的心灵,人们的审美激情瞬间被激发出来,艺术创作的冲动在“一无所有”“西北风”“东南风”等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中得到成功释放,艺术的春天终于在全民的翘首期盼中盛装出场。这一时刻,得风气之先的福建陶醉在音乐狂欢的热闹氛围中,渐渐也有热血青年加入到流行音乐创作洪流之中。笔者在报社主持音乐版面时,即旗帜鲜明地高张“福建原创音乐”大旗,为音乐人鼓与呼,与国内流行乐坛遥相呼应。
“福建原创”总动员/ 117
李式耀:从 “真情相约”开始/ 119
蒋舟:以原创的名义做音乐/ 121
肖山:在坚硬的音乐现实面前/ 123
看,那个叫 “沈摇滚”的歌者/ 125
君胜:让原创的旋律跳动起来/ 127
杨春华:享受生活享受音乐/ 129
张捷:行走在音乐的边缘/ 131
鹧鸪飞:福建原创总动员/ 134
叶遐:唱着并且快乐着/ 136
雅文:你看你看艾敬的脸/ 138
潘立飞:摇滚的艰难指向/ 140
让 “银镯子”闪亮起来/ 142
为了音乐 “蚁声相许”/ 144
吹响 “金号”的陈静/ 146
阿南的故事/ 147
年轻的歌手老杜/ 149
987 男孩:流行制造的与制造流行的/ 151
何洁的俗与原生态的雅/ 153
走近 “与非门” “做爱做的事”/ 155
传奇林蔡冰/ 157
郑小瑛:从土楼出去的指挥家/ 164
邱少春:与树叶对话/ 166
附录
闽西吹叶艺术探论/ 171
为了永远的三毛/ 181
角色:透视舞台的焦点/ 185
突围:艰难的行程/ 188
第三辑 前奏已经响起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记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据称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它符合诗歌的所有规范(如果有的话),文字简约,音韵谐和,场景丰富,层层升华,赋予读者宏阔的想象空间。“诗三百”伊始,“不学诗无以言”,读诗吟诗终成为文人进阶的日常基本操课和最低行动纲领。而《诗经》以降,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蔚为大观。诗者,歌也。诗歌与歌诗,以“诗”而无分你我,以“歌”则各有约束。将7个音符的万千变化,与文字韵律的水乳交融,方得谱写出动听的乐章。当前奏渐渐响起,纵使如何起承转合,高潮必如期而至。每个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十岁追想曲/ 197
写给冬天/ 199
祝福你,朋友/ 201
汀江之恋/ 202
沙漠驼铃/ 204
九十年代/ 205
走过岁月/ 206
年轻的风采年轻的爱/ 208
走过 1990 / 210
也是这样的秋天/ 212
新的传说/ 214
我要走/ 216
客家通天下/ 218
骑马去远行/ 219
粉妆红尘/ 221
福州记事本/ 222
就让它回到从前/ 223
没有风的日子/ 225
丑小鸭/ 226
莲花/ 228
初恋日记/ 230
秘密/ 231
生活在他乡/ 232
想说的话还是要告诉你/ 233
追寻/ 234
走向梅花山/ 235
集美之恋/ 237
一如繁花/ 239
第四辑 写在书的边上
阅读使人生充实,使思想丰满。笔者曾经因职业关系,与图书打交道多年,或在报社主持报纸的“书市”版面,或转行进入图书发行单位,思量图书的发行与宣传,也思考图书的策划与编辑。以这样的积极心态,我一头钻入了行业的深部,与业者多所讨教和交流,获得了不少新知、开阔了不少眼界。在大量阅读之余,写作了不少与书有关的文章。《福州晚报》的编辑热情邀请我开专栏写书评,并许以捎带宣传我所供职的单位的“回报”——可以免费将图书城每周的热销图书排行榜一并公诸于报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十分乐意地应承下来。这样的专栏一写就是一年。我享受着阅读以及写作带来的身心愉悦之余,更建议将阅读推及全社会,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参照“深圳读书月”模式而精心策划的“福州读书月”活动应运而生。以“有福之州,书香满城”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举办至今,努力引领市民“享受阅读快乐”,尽力推动社会“传播书香文化”。
一个山乡的散文书写/ 243
触摸那段沉睡的历史/ 249
知青的告白及历史的重建/ 256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学最大的 “政治”/ 265
凝眸:回望故土的深情/ 270
焦点:艰难的指向/ 276
城市:聆听并且言说的故事/ 280
土楼:文学层面的历史独白/ 284
渐行渐远的客家乡村俗事/ 288
«学习的革命»:现象背后的巨大危险/ 290
睁大眼看默多克/ 293
“画”说沈从文小说/ 295
当年或奇幻或动物的书市/ 296
学会 “送信”/ 298
书市的 “买方市场”/ 300
阅读的理由/ 302
“平民”彪子 好书 «印记»/ 304
“名著”惹官司/ 306
谢有顺:思想着言语着/ 308
逼近历史的真相/ 310
目标:卓有成效地管理/ 312
那年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314
执行的魅力/ 316
解读卢勤教子秘诀/ 319
铭记那段血写的历史/ 321
赢是一种境界/ 323
巴金:二十世纪的良心/ 325
公民的法治教育读本/ 327
细节制胜/ 329
有了博客还要书吗/ 331
中国企业管理读本/ 333
安妮宝贝的高度/ 335
从 “易中天现象”看被动阅读/ 337
“请给我结果”/ 339
揭秘阿里巴巴/ 341
“家书”抵万金/ 343
以 “联想”为镜/ 345
郭妮难以承受之重/ 347
炎夏好读书/ 349
在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之间/ 351
以仰望的姿势亲近历史/ 353
“孟母堂”的正效应/ 355
当道德危机击中内心/ 357
“大学何为”/ 359
城市:诗意地栖居/ 361
解放区散文:不该忘却的文学生态/ 363
触摸福建的真实律动/ 365
“语文”的反思与再造/ 367
哲学的死去与人的救赎/ 369
以文字形式与历史对话/ 371
“焦点命题”待求解/ 374
“洛丽塔”来了/ 376
敬畏死亡一样敬畏生命/ 378
重建老百姓的朴素信仰/ 380
检阅评论的福建/ 382
期待闽版畅销书/ 383
第五辑 有质量地生活
《管子·牧民·国颂》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表达了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管仲对人们道德修为的美好理想和真诚期许。然而,管子死后500年出生的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却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引用这句话时稍稍改动了一个字,就成为了现在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字之差,应不是古人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对语义进行的婉转修正。在司马迁死后2100年的今天,人们依旧对这句话保持着应有的警惕。且看,人们依旧关心各种产品链条上每位从业者的血管里是否真正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人们对提升产品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也不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相反对质量监管寄予着深深的期许。网上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诚哉斯言,有人“负重”,我们方能放下“眼前的苟且”,顾及“诗和远方的田野”!
“达芬奇密码”及其破解法门/ 387
当血氧失去饱和/ 390
“质量信用”消费狂欢之后/ 394
“国标”:警钟为谁而鸣/ 398
良心的救赎与良法的鞭挞/ 402
亟待质量监管 “坚硬”起来/ 406
让失信者 “书写”失信的 “墓志铭”/ 410
文明的博弈/ 414
“以人为本”的 “计生死穴”/ 418
英语:中国人的疼与痛/ 422
后记 / 426
后 记
本书作者邱锡凤
完全是偶然的想法,想把以前写过的东西搜集一下,归整在一起。
——这会不会是年岁渐长马齿日增的先兆?
但是,在我把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上杭客家话研究》交付出版之后,这个想法就萌生了。
直到正式启动旷日持久的《上杭客家话词典》编纂工程,这一念头愈发强烈起来。因为,随着对客家话的了解、理解愈发深刻,就愈发觉得有必要以方言(语言)探究为余生志业。正如许许多多人终身研究《红楼梦》一样,任何一种方言,或者语言,都值得有心人深入去思索与求解。在方言传承日益艰难的今天,作为客家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的客家话,尤其值得人们珍视。客方言与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等汉语地方方言,与共同语普通话一样,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大文化。通过对这样的语言的解析,今天的人们对中华文明脉络分明、层次清晰的传承与发展,能够看得更真切,体会得更深切。进而,对自身掌握的某一种方言,以及其所承载的灿烂与辉煌的中华文明,才会有真真切切的体认,才会自然而然地对中华文明表达出作为炎黄子孙的由衷敬意,才会发自内心地从身体发肤表现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所以我想把方言之外的“杂物”归拢一下,放在一边,在赖以谋生的“主业”之外,把其余“杂务”也放在一边,一门心思地向上追溯“说文”“广韵”、向下系联客家人日常语言生活实际,细细解析客家语言的一字一词、一声一韵,使在古代辞书边边角角一鳞半爪式的“沉睡”着的标注或印记,逐渐在当下客家方言中“复活”起来,帮助人们恢复对于客家先祖的遥远记忆,重建起客家先人的语言生活场景。并且试图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从更深层次、更宽区域甚至全球视角,来整体扫描、立体呈现客家人聚居地区的语言生活真实面貌。因此,在编纂纸质版客家话词典的同时,创建客家话网站、打造客家话有声词典、构筑客家话学习传承平台,就都顺理成章地一一按部就班实施起来。
于是,就三下五除二地粗粗搜罗了这些文字,整成了今天这本小书,作为个人与昨天“文字”的告别,去准备与明天的“言说”相遇。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多都是笔者人生的小习作,有在中学任教时写给学生看的“练习”,有参加一些笔会时的应景或命题作文,也有早期在媒体供职时的职业文字,更多的则是与个人音乐爱好有关的人物速写、音乐(歌词部分)作品,以及应约为报纸写的书评专栏文字。繁,且杂,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习作、练笔,或是社会小思考、人生小感悟。
有意思的是,正在为这本小书的“后记”絮叨絮叨几句的时候,父亲从老家打电话来。我照例把电话掐了,然后迅疾从手机回拨过去。在电话中,父亲首先向我确认了这个月我给他转账过去的生活费数额,然后告诉我,刚刚在老家邮储银行取钱,营业员这次少给了他200元,问其缘由,被告知是扣作电费了。
父亲满腹狐疑,自己的电费已经结清了啊!便向我投诉了。
我问父亲,是不是自己的银行卡捆绑了电费扣缴业务?父亲明确地加以否认,他说家里的电费都是自己每个月到镇供电所交的——而且这个月的电费头一天刚刚交过,160多元。
我安抚父亲,会马上联系老家的邮储银行了解情况。电话挂断之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而且两天前还刚刚在上交所上市,不至于犯如此低级错误的啊?于是很快找到了该支行的电话,并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此这般情况。可她也不清楚具体什么缘由,但表示储户可持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到该支行去查询。
一般情况下,这类事件如果被媒体捕捉到,并被采访、证实为不当扣款行为进而被公开报道,那么,它很容易就会被时事评论员“点评”,进而形成舆论热点。
这本小书“下编”的一些文字,正是笔者“点评”时事热点、品味社科图书、思考文学作品的心得集。
一直以来,我们阅读课堂的“死书”,阅读人生的“小书”,更阅读社会的“大书”,而读“书”之余,总是会随着自身阅历的成长,思想也会变得愈发丰满,甚至愈发多元。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并不一定使人快乐,相反,很多时候阅读会使人沉重不堪。
比如我们读了唯物论,读了辩证法,读了认识论,在论争的时候就可能多了一些宽容,在看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多了一些角度,在得出结论或判断之前就可能多了一些问号。但是,人们在坚硬的现实中时不时还是会遭遇到“反唯物”“反辩证”的种种,似乎常识和真理与那些个制定政策的“始作俑者”们无干,他们可以一直做“套中人”。长达数十年的计划生育、全民学英语,以及近年的养猪政策,处处可窥见诸事“一刀切”的影子。尤其后者,在“非洲猪瘟”的夹击、扫荡之下,已尽显悖逆与荒谬。
因为在生活中总是能一而再地与“悖论”遭遇,很容易让正常人也变成“套中人”,并自我麻木起来。所以,就想趁着自己“麻木”之前,把过去散落的这些思考文字,也收拢起来,在意识清醒的时候,与往事干杯,与过去作别。
正因此,我要特别感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林义良总经理,他支持我的想法并付诸行动;还要特别感谢能够容忍这些浅陋文字的海峡文艺出版社林滨副社长和蓝铃松责任编辑,是他们的耐心和努力才使得这本小书顺利出版,而他们在编辑与出版技巧上的专业指导,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为本书赐题书名和赐序的叶双瑜先生、何英大姐贤伉俪,他们对后辈的提携与殷殷期许,令人没齿难忘。而林义良先生的序言也令本书增色不少。
如果允许,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亲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
邱锡凤
2019年12月12日于榕城屏山下
本书作者今日头条帐号:客家通天下
(手机上摁住上图,识别二维码,即可直达)
本书作者抖音号:kejiatong(诨名:客家通老二)
参考阅读:
邱锡凤著《上杭客家话研究》2012年10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谢春池 何英 邱锡凤主编《福地泮境》2018年10月24日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