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范董平硕士学位论文《<尉缭子>虚词研究》(指导教师徐莉莉)摘要

2005年5月1日 暂无评论
2005年5月1日:

20055华东师范大学范董平硕士学位论文<尉缭子>词研究》(指导教师徐莉莉)摘要

1.jpg 

摘要

战国时期在整个汉语史j二是一个关键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语法现象,虚词也不例外。虚词研究历来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早期语言中的虚词,用法复杂而多变,在体现语法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论文通过对《尉缭子》中词的全面研究,充分调查了其中虚词的分布特点和用法,在反映虚词真实面貌的基础上,达到客观描写语法现象、揭示语法规律的目标。鉴于目前学术界尚无对《尉缭子》的虚词进行全面研究的文章或著作,笔者试图对此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以期为汉语史的语法研究添砖加瓦。

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虚词用法的全面描写。调查《尉缭子》中的全部虚词,按照它们的不同语法功能划分词类,归纳山副词、助动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九种。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材料巾的虚词作穷尽式调查,详尽描写其用法,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同时与战国中期的《商君书》及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进行对比,以考察虚词的演变历程。

调查后发现,《尉缭子》的虚词种类较齐全,每一类虚词的用法也较丰富,基本能反映战国中后期文献的虚词特点。其中也不乏较独特的语法现象,如先秦表“逐渐”义的时间副词多用“稍”,而《尉缭于》中用“渐”;表约数的“位·数”的语法特点也在本书中有所体现。但因《尉缭子》全书篇幅较短,故有些虚词出现的频率较低,在反映该时代虚词面貌上也受到一定局限。

二、语法现象的讨论。某些特殊用法及需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在“余论”部分深入讨论。

“余论”部分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表约数的“位·数”的语法特点。

(2)时间副词“渐”。

 

参考阅读:

 

《尉缭子》其书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该书的著录,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汉志》诸子杂家云:“《尉缭》二十九篇。”[东汉]班固自注:“六国时。”颜师古注:“尉,姓;缭,名也,音了,又音聊。”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学。“《汉志》同时著录了两部《尉缭》,一为杂家二十九篇,一为兵形势家三十一篇。[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说它“术精而文钝”,[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和魏征的《群书治要》都曾加引用,[宋]元丰把它和《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三略》《六韬》定为《武经七书》,号称“兵经”之一,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兵书。今传本《尉缭子》为五卷二十四篇共九千余字。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05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范董平硕士学位论文《<尉缭子>虚词研究》(指导教师徐莉莉)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05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张爱丽硕士学位论文《<宋书>连词研究》(指导教师何亚南)摘要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