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客家的源流及分布研究(洪小龙、范翔宇)

kjtadmin 04-26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北海客家的源流及分布研究

 

洪小龙、范翔宇

 QQ截图20200426150533.jpg

    一、北海客家源流探析

    合浦“俗有四民”,这“四民”即是明代王士性《广志绎》中所记的:“廉州中国穷处,其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二曰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三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四曰疍户,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音,以采海为生”。

    王士性在其所著的《广志绎》中描述的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的客户就是商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的东人就是从福建迁移而来的客家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的俚人就是本土越人的后裔。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音的蛋户就是疍家人。在这“四民”之中,商人和客家人都是移民群体,商人虽然居城廓,但是作为商人,迁移性大,以利益所得为居住择向,今天在此地,明天在彼方,无法形成一个血脉传承的固定民系。而客家人在万里流徙,千年传承中,始终以中原汉族的血脉为根基,秉承中原汉族的文化为本源,因此客而有根,家而有源,基自中原,源自中原,自成一系。北海客家作为客家民系的一支,当然也源出中原。

那么,北海客从何来?

    作为客家民系的一支,北海客家的形成必然与客家南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相一致,这从北海客家现有的谱牒记事中可以为证。试以北海客家中主要姓氏谱牒所记为例:

    “陈氏族谱”中记:“及至北宋末年金兵作乱,朝廷南迁,我留居江西之族系为避战乱又大举南迁。考我陈何九公之先辈,出自江州义门魁公之后,其七世孙六郎由闽入粤,传至念一郎公生何九。明朝中叶,何九公迁粤西,先到廉州小住数年,又从廉州西迁钦州……”

    “彭氏族谱”中记:“彭氏之族,于明正德年间由福建迁居广东廉州、钦州、合浦,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彭益自廉州迁陆川文里。广西合浦县公馆镇陂塍村公所由十多条村子组成,百分之九十五为彭姓,人口上万。白沙镇宏德彭屋有三百多人,也是民国时期由陂塍迁来的。……”

    “朱氏族谱”中记:“合浦香山全体叔侄敬献的楹联为:‘宗室本江西,亿万斯年,谨记衙前香山同血脉;支源迁博邑,千百余载,莫忘大旗陀角共渊源。’上联说明合浦县(清属广东辖)香山朱姓氏族之源流,宗室本源来自江西。下联说明合浦香山朱姓支源是博白迁徙而去,“大旗”,“陀角”,清代博白县辖的堡(相当于现今的乡镇)名。大旗堡,辖地相当于现今的沙河镇;陀角堡,相当于现今的合江镇和东平镇两镇的辖区。这些地方的朱姓氏族渊源相同。”

    “石氏族谱”中记:“福建同安石氏在广西已知各个分支……合浦献义公支三十七郎之四世孙(名讳失考)于元末明初乱世之际由惠州避走南雄珠玑巷,五世孙献义公则于明洪武年间又由南雄与周、莫姓二人义结金兰,沿北江而下至广州,再临海西行,直至今广西合浦县山口镇山角村定居。此支分布于合浦、北海、钦州、防城、灵山、浦北等县市,达13000之众。”

    “黄氏族谱”中记:“合浦黄氏,明宣德、正统之时(1426-1449年)自广西博白迁入,其始迁者为黄君相,即福旺黄氏之始迁祖。(136)从广西博白迁来。字派:唯永振色德接有日超庚旭文继贤才其兴家国胜.....

    “刘氏族谱”中记:“刘姓,讳庆,字吾桂。妣余氏、石氏、吴氏、赵氏。官授湖北宝庆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调任河南府。生于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岁(公元1371年)二月十四日未时,享寿70岁,居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仙嶂村。生五子:万渊、万习、万忠、万宗、万江。后裔分居广东梅县、曲江、翁源、乳源、高州、廉州……”

    “廖氏族谱”中记:“公馆镇24个村()委会中,14个有廖姓人居住。公馆廖姓现住人口有13800人,是公馆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族。公馆廖氏太始祖光景原籍江西,后分居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光景裔孙日恭公于清咸丰年间从福建迁居广东恩平,后经商到公馆街上立业。光景公裔孙玉琛公后裔益富公于清咸丰年间由广东廉江迁到合浦县公馆圩镇创基立业。”

    “梁氏族谱”中记:“梁姓在宋代时就出现在宁化,台湾中蛎市《梁氏族谱》记载:‘宋时,有梁孟坚为兵部左待郎,居宁化石壁乡。’孟坚的先辈是由广东合浦县入福建南安、惠安,继而迁入宁化。宋末,孟坚六世孙永元,移潮州府程乡县永南镇;永利移潮州;永贞大子福,迁梅州松口山口乡。后子孙繁衍于闽粤。

    “张氏族谱”中记:张氏“明朝成化7年(公历1471年)迁居广东省廉州府石康县六罗。在石康县六罗定居后,将母骸骨安葬在地名麻地山穿江岭嘴,(在六罗族祠前右方)石磊为穴,墓乙山辛向,坤申方出水。”

    “范氏族谱”中记:“范茂林所生兄弟六人除二祖元寿和晚祖元全留居福建宁化县石壁乡。其他福康宁庆四祖迁流两广分别定居于陆川旺坡元福公,海南文昌元康公,博白新圩元宁公,合浦南山元庆公。”

    《李氏族谱》中记:“始祖李南英,北宋河南仪封县人,康定元年(1040年)庚辰科进士,宦游白州,晚年占籍南昌(属白州所辖之一县),其先辈居江西省吉安府。南英生子李时亮,时亮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举,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登章衡榜‘榜眼’任廉州知府。李时亮生四子,其中念一、念二、念三……念一公支系现发居于博白、东平、龙潭及合浦、广东化州、吴川县各处约14万人。而李姓的另一支则“明朝从江西太和县竹根村朱矢巷来仕于廉州府,后定居于此。”

    据《秦氏家谱传流记》载:“秦氏之姓为天水郡者……吾宗之先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由秦安民公仕宋,为昌化郡宜伦县、廉州、合浦尹,卒于官。二代子九官,落籍合浦,授吴州文学,未士而卒。三代子为国子监学録秦湿……其后裔复迁合浦。”

    从以上的客家牒谱记述中,可以清楚的理出北海客家南迁的时间和路线。

    因此,北海客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中原客家迁徙的产物。其迁移路线基本循客家中原迁徙足迹而来。即河南→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廉州府(合钦灵防四属)→海南→广西。

 

    二、北海客家人口布状况

    北海客家的人口分布,如王士性在其所著的《广志绎》中描述的“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中,已经明确地记述了北海客家人的聚居方位地点、语言和职业:因居住在城廓的东面而称东人,讲福建话,聚村落而居,以农耕为业。

    目前,北海客家人口的分布呈现聚居与散居相结合的特点。合浦县的东片地区为主要聚居地,白沙、公馆、闸口、曲樟4个乡镇的居民基本是客家人,另外海城区涠洲镇的客家人占全镇人口的85%以上。客家人口较多的乡镇还有廉州、常乐、石康、福成、南康、山口、沙田等乡镇,全市各乡镇均有零散分布。

    北海市的客家人口约为53万,约占北海市总人口的三分一。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分析,客家人口的分布有三个部分:一是客家人聚居的5个乡镇客家人口合计超过33万人,其中白沙镇115568人、公馆镇133778人、闸口镇43775人、曲樟镇25543人、涠洲镇14596人(85%为客家人);二是客家人口较多的常乐镇(78871人)、山口镇(79974人)、廉州镇(175880人),客家人口约占各镇人口的30-50%,超过10万人;三是在福成、南康等乡镇居住着1万多从客家人聚居地迁出的合浦水库移民(客家人),加上散居遍布全市各乡镇的客家人,约有10万人。

    北海客家的主要姓氏有80多个,在北海列入统计的160多个姓氏中占有一半。以姓氏集中聚居是客家的群体特征,也是家庭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以姓氏集中聚居,成就了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现状。在张、李、范、彭、朱、廖、刘等人口逾万的姓氏中,居住村落连绵十多里。在这些姓氏村落中的每一个家庭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维持着这种血缘关系的就是宗庙祖祠。在一个姓氏村落里,始祖祠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始祖祠以下是各宗支的祠堂,俗称“厅下”,以示是在始祖祠的支派之下。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辈份排列以始祖为源,有的大姓为了显示宗族繁盛,辈份排列至二十代之后。辈份一经排定,即入族谱,各支子孙必须按此入名,不得僭越。辈份排列的文字组合也多有讲究,祖德宗功,文治武功传承训示皆蕴涵其中。如以“德汝绍先”排列者,虽只四字,但蕴涵了四代人的寄托与期待。析而解之,就是说祖宗(德字辈)的功德福泽后人(汝字辈),子孙们(绍字辈)要继承祖先的业绩,后代(先字辈)更要敢为人先,传承光大祖德宗功。在这里,辈份排列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有双重词性,既作名词,又作动词。如“德”字,作“祖宗功德”之“德”时是名词,作“德福泽后人”时“德”是动词。可见,北海客家辈份排列的文字组合除了有着明显的寄托内涵之外,也有着鲜明的教化意义。北海客家姓氏宗亲中,以辈份为尊,在同一支系中,以辈份排列为序,宗亲之间不以年龄、职业、官位分尊卑,而是以辈份排列所定的次序称呼。如张三即便年龄大,职务高,但面对辈份高的张二却要以公、伯、叔称之。因此,敬老尊长爱幼的人文观念得以世代传承,自成习俗,淳化民风。

    北海客家人从中原转辗闽赣迁徙而来,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丰富的物种,改变了珠乡人口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南珠古郡千百年间单一的物产结构。北海客家人在北海合浦定居后,形成了长期稳定状态,极少有再向他方迁移的现象。即使有少数再度迁移,也一般不超出古合浦郡区域。在一定意义上说,北海是中原客家迁移的流布终点,这在客家人迁移史上,是一个值得探讨关注的现象。

    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海客家的迁徙历程中还有因支持国家建设而出现的“水库移民”现象,随着这种水库移民而出现的北海客家居住地的调整分布,对北海的人口文化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珠乡客家地区现存的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璋嘉隧道,是客家人一锄一铲开挖而成的。这条三十公里长的排灌渠道,在客家人世世代代耕垦的田园山林中穿过,为此,客家人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为了修建六湖水库,一万多客家人离乡背井又作新客家,在客家人贡献的田园中,一条六十公里长的湖海运河从六湖水库引出,至今运河沿线已成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观光景区。

    北海客家的“水库移民”现象,是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合浦兴建水库工程造成的水浸区移民。北海客家的“水库移民”有近6万人,达到了北海客家人口的九分之一,广泛地分布在全县的13个乡镇。北海客家的“水库移民”的二次迁移,不但生动地体现了客家人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人口文化结构和产业结构。

    以曲樟豪沃村为例:豪沃村是全客家的行政村,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分支单门独户建村至1959年因水浸区移民搬迁时,人口约二千。为了支持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豪沃村的村民被分散安置到了十多个地点。尽管当时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环境都很恶劣,但他们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重建家园,开拓新的人文环境。如今豪沃村的人口已达11000多人,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数生248人,在当地万人口中大学生比例中是属于较高的。通过豪沃村这样一个例子,可见北海客家人的生存能力和生产的发展力。

 

    三、北海客家文化特点和历史传承

    1、客家人迁徒北海,开发北海,给北海带来了新的物产。

    山区的贫脊,地少人多的限制,使得客家人的农耕艰苦更甚,自耕自足是客家农耕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客家一年四季几乎无闲月。从早春秧苗下田到大冬的麦苗播种,从三鸟、猪牛的饲养到桑麻蒲草的种植,一切都是按照自耕自足的需求去进行。为了配合自耕自足的需求,每一个客家村场都有相应的各类作坊,如织布(以麻布为主,制作衣服和蚊帐),织蒲(蒲草凉席)、染坊、油坊、酒坊、磨坊(以水磨为主,是珠乡客家特有的景观),米粉作坊等。由于客家特有的农耕方式,也给珠乡增添了新的知名特产,如客家的麻织蚊帐,蒲草凉席、水磨细米等,都成为享誉珠乡的特产。随着时代进步,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这些特产均无复存在了。

    其它如黑叶荔、大糯米、大冬豆、青皮芒果、大肉芋、甜茹、猫爪豆、三角麦、禾麦、竹节果蔗、香麦菜等,都是珠乡客家特有的物产。这些物产的引进种植,对改善当地的农作物结构,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客家的大冬豆,是豆类中的上品,为民间所贵。青皮芒果肉色金黄,味极鲜甜。大肉芋产量极高,芋芒稍为腌制即可食用,不痒嘴。香麦菜原是苦旱作物,仅客家栽种度荒,现已成为时菜新宠。近年来,竹节果蔗虽已扩大到其它地区,但仍以客家原产果蔗为上品。遗憾的是,三角麦已绝迹多年,猫爪豆也少见,青皮芒果也所乘无几。客家物产品种的保存保护,是一个得注意的问题。

    珠乡客家农耕文化的表现形态除了丰富的物产及因此而产生的生活习俗、轶事佳话之外,与客家的农耕有关的工具如:水磨、砻谷土磨、谷柜、谷斗、米升等;水利设施如山塘、陂坝、水转等,都是珠乡客家农耕文化的表现形态中,最具鲜明特色、最能体现珠乡客家人“以农为本”的物质创造,包函有客家人的文化内涵。

    1962年,正当客家特产合浦公馆香山鸡嘴荔丰收的季节,望着门前几株鸡嘴荔树上沉甸甸的果实,香山村72岁烈属朱日道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切敬意,萌发了给毛主席寄鸡嘴荔枝的想法。于是他精心挑选了约200颗鸡嘴荔通过邮电所寄去北京给毛主席收。荔枝寄出后不久,朱日道就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的复信,信中感谢他寄给毛主席的鸡嘴荔。朱日道就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的消息传开后,公馆香山鸡嘴荔枝的名声更响了,这段佳话因此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成为珠乡客家的骄傲。

    2、北海客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元素。

    北海客家天妃崇拜的代表性建筑涠洲三婆庙、合浦廉州中学天妃庙、闸口天妃庙等,而合浦廉中天妃庙、定海南的天妃庙则是涠洲三婆庙的派生,不但有着神奇的传说,和清朝“禁海”事件紧密相关,是清初“迁海”的重要见证。廉州中学校园内的天妃庙是从涠洲岛搬迁过来的,是廉州庙宇中的“客家移民”。推而远之,北海地区的天妃崇拜最早源自客家人,这是最具特征性的。

    北海客家人的崇拜(宗教)文化既保留了中原祖地崇佛道、重儒术、信鬼神的习俗,又融合了本地的崇拜(宗教)文化元素,自成一体,卓然而立。北海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本土神灵,也有基督教、天主教。如曲樟三宝岩仙祠的吴道全,闸口老鸦洲的仙姑(后演变与天妃一体),闸口的天主教,常乐的天主教等等。

    3、北海客家保留中原特色的风俗特征。

    守岁习俗是北海客家人过年中最重人情、亲情、友情、乡情的礼俗。除夕夜围着火塘守岁,最是令人难忘。大年三十拜祖是一年中的头等到大事,这天一早,家家户户忙着张罗的都是与拜祖先有关的事,杀鸡、蒸扣肉、张贴对联等,其中最隆重的是各家各户把自己事先蒸好的大笼糕扛到各自的支系祖祠。大笼糕、既表示团圆之意,也寓意五谷丰登,象征来年的好收成。因此,一年的收获,当然要先让祖宗享受。接着是各家把过年的美食摆上供桌,点燃香烛纸钱,诚心祈祷,这就是大年三十拜祖先。拜完祖先后,大笼糕就留在祖祠的供桌上,直至过了年初三之后才各自取回。人丁兴旺的祖祠里每逢此时,供桌上的大笼糕堆积如山,蔚为壮观,就像是在举办大笼糕博览会了。

大年初一祭祖。祭祖是要到始祖祠堂去的。北海客家人各姓氏都有各自的始祖祠堂,不论人口繁衍多大,始祖祠堂只有一家。因此,大年初一的祭祖场面是浩大壮观,轰轰烈烈的。

    北海客家的春联,有着鲜明代表性和各自不同的姓氏堂号和堂联。在北海160多个姓氏中,有一半的姓氏属于客家人或与客家人有关。众多的姓氏也就带来了多样的堂号、堂联。春节期间,将堂号、堂联融入春联之中,加以构思创新,既成为客家春联的卓然独特的风格,也是客家人敬重先祖,思念故土的表现形式。

    行村习俗。行村是客家方言,意即去亲戚家拜年。北海客家人“行村”重情不重礼。每当年初二过后,客家村场之间的阡陌道路上,便见三五结伴的行人,挑着礼担,晃晃悠悠的穿行。一拨又一拨,从早到晚,络绎不断,浓浓的乡情洒满田垌,娓娓的乡音飘遍村场,悠悠的乡韵牵动人心。

    开标习俗。北海客家人“开标”,是一种独特的竞争方式。在宗族社会状态,乃至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管理模式中,开标”都是确定某种拥有形式经营方式的手段。开标”,就是要将某种原是宗族共有或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公开竞争的形式去确定拥有者或经营者,中标的根据就是谁的标的高,就归谁经营。

    祠堂议事习俗。北海客家人祠堂议事的习俗,延传久远。族中每逢有大小事务,由族长及族中辈分高的长辈主持召集,小到子弟读书,大到宗族纷争,祠堂议事有绝对权威。

    修谱习俗。北海客家人十分注重修谱,每个姓氏都有姓氏族谱,每个宗支都有宗族家谱。修谱由族人集资进行,由族中长者主持。族谱详尽记载姓氏宗族的起源支派,族中大事、人物均入谱记。

    猪牙佬习俗。“猪牙佬”是一种靠“磨牙花”、练嘴皮谋生的“嘴皮劳动”。这名称听起来还有点“邪”,但在客家地区,却是少数人掌握的有智慧又有一技专长的职业。

    婚嫁习俗。北海客家人的婚嫁习俗与当地没有太多独特突出的地方,在习惯上,嫁女被称为“卖女”,这与客家人艰苦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卖女”当中,难免有讲价之嫌。但这个价并不是身价,而是一种象征,表示女儿出嫁是有价值的。而新媳妇拜年时,行村的礼担里除了例行的礼品外,还要放上南豆或南豆花,寓意“男到”和能生养。

    渡身习俗。北海客家人“渡身”的习俗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经历。“渡身”类似宗教的洗礼,也与道教中流传“得道”相似。但是,客家人的“渡身”,并不是要得道成仙,或者是“神仙附身”,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渡身”者必须是有德长者,行善之人,德行有损,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渡身的。“渡身”的仪式场面激烈。先由主持人念经礼佛,被渡之人沐浴净身,穿上头盔行当,在主持人引导下,过火海刀山,铁针穿脸。在此过程中。如有出血痛感,即渡身失败,反之,则大功告成。一经“渡身”仪式之后,就有了“渡身佬”的名号,在族中仍然是长老身份,有相当的权威和声望。

    吃“开嘴米饐”的古俗。北海客家人兴学重教的文化现象,还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体现,那就是珠乡客家人吃“开嘴米乙”的古俗。客家人非常注重子弟的读书求学,当家里的小孩子到了读书年龄的时候,父母人就要忙着为之张罗入塾求学。开学的第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来,专门做一碗“开嘴米乙”给儿子吃,吃了“开嘴米乙”,象征着去学校之后,勤开口读书,多学知识,肚中有料(有文化)的意思。

    4、风格独特的北海客家民居。

    北海客家土围楼是客家人性格的象征,坚实、伟岸、沉稳而又宽容。一座土围楼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宗支,一个姓氏的摇篮,更是一个村场甚至四乡八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客家人的山塘,与客家土楼、客家祠堂一起,组成了客家文化的瑰丽景观。每一个客家村场,必定有一个山塘。山塘的大小,代表着一个村场或一姓氏族的大小、兴衰和强弱,这与客家人的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只能选择人口稀少,条件差的山区定居,这就是史称“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的原因。客家山塘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农闲祭祀,秋凉鱼肥,杀猪做社,客家人聚会于斯、纳凉聊天商谈族中事务,世世代代客家山塘自成一景。

    北海客家居住地多兼有山海地缘(曲樟除外),涠洲岛早期的住民更是全客家的疍家人。此外,地角也有客家人。因此,渔农盐兼作的北海客家是一大特色,特别是近年兴起的海水养殖,客家人异军突起,值得期待。

    5、北海客家的历史人文脉络长,影响大,区域广阔。

    如有“中原客家移民第一人”之称的南越王赵佗就在合浦留有糠头山、南越王行宫遗址,即今合浦东山寺。在廉山吏风的人文景观中,也有一大批是客家人。如宋代宋高宗皇帝为之赐“名著南天”的张夔,武科及第状元杨友,全家16口为国死节的苏缄,明代为民请命的李逊,不持一珠的张岳,护境殉国的罗绅父子,麦粥太守贺邦泰,爱民如子的游日章,清代爱民兴学的施世骥,一函三提督的彭元辅,抗法三英将,清廉五总兵等彪炳史册的清官廉吏良将都是本土客家人或到合浦北海为官造福一方的客家人。民国时期,以陈铭枢将军为代表的客家人,形成了辛亥人文圈、十九路军人文圈、客家将领人文圈,此间,北海的客家人将领超过二十名。

    独树一帜的北海客家书院。文治书院、廉湖书院、太邱书院并称珠乡客家三大书院。珠乡客家三大书院滋育、激励和成就了后来的兴学重教群体。而珠乡客家三大书院也是客家先辈们民间捐资兴学,历尽艰难曲折所建,在北海地区,乃至四属地区都有着重影响。如今北海客家人捐资办校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方兴未艾,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中,一幢幢耸立乡村之间的教学楼,成了珠乡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再创客家人尊师兴教的新局面,为北部湾之最。就现状保存而言,太邱书院的旧址建筑格局基本保留,太邱书院的门碑还在,太邱书院内原有的三十多副客家楹联还可觅踪。但太邱书院被用作幼儿园的饭堂后空置损毀,应作为北海客家的历史建筑收回修复保存。

    6、丰富多彩的北海客家民间文艺。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文艺活动中常见形式,客家山歌演唱范围很广,在祭祀、婚嫁丧葬等场合也有演唱。《公馆木鱼》本地群众称为“牡丹花”,说的是将此事编成小曲到处传唱,并用牡丹花为曲调名。

    故事典故。客家人在珠乡没有形成典型的乡土故事传奇,由于迁徙年代与地理距离遥远,加上通信联络不便,中原文化信息输入缓慢,因此,珠乡客家人故事传奇大都与风水、地理有关。乡间的生活轶闻轶事,也只限于口头流传,没有 形成文字记录传世,如客家人居住的每一个村场岭岗,都有一个关于“风水宝地”的优美传说。这些传说大都是叙说北海客家祖先如何选择风水宝地,如何发展壮大,出了什么知名人物等。

    据史书记载,东汉费贻来合浦做太守,为官清廉,离任之时,百姓扶辕百里来至此山下,后人将此山称为大廉山,以作纪念。大廉山下有大廉垌,这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大廉山是珠乡最高的山峰,海拔555米,由于在山顶能见几十里外的大海,客家人又称之为“望海嶂”。据说,大廉山上有参天红杉,秋天之时,杉叶可至洛阳城。此事引起了皇帝的惊疑。一些风水术士乘机危言耸听,说此地当有王者出。汉王听信风水术士的话,派兵到合浦砍伐参天红杉,以断王气。于是大廉山红杉的传说,自南北朝起多有文人骚客吟唱不绝,如“三秋合浦,九月洞庭枝”等令人动情不已。

    北海客家方言中的歇后语。客家方言语汇丰富,加上客家人天赋的语言才能和丰富的社会经历。客家方言中的歇后语推陈出新,一枝独秀,生动面又体贴,既有客家方言的深厚严肃,也有当地方言的轻快俏皮。如“梧州猪皮鞋——硬撑(铮)”,“立秋的拐蚂(青蛙)——光识喊”等,这样富于哲理的歇后语。俯拾皆是,值得去搜集理。

    童谣。北海客家的童谣丰富多彩,大多与农耕生活有关,反映了客家以农为本的教化元素。

    7、丰富的北海客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南越王行宫(秦、汉为灵觉寺、宋为东山寺)、大廉山及灵杉传奇、太邱书院、文治书院、廉湖书院遗址、陈铭枢故居、合浦三官庙、南山学堂、石康罗公祠、闸口普云庵、闸口文昌庙、闸口仙人桥、闸口老鸦洲天妃庙、曲樟灵隐寺、曲樟三宝岩仙祠、客家土围楼群、陈家祠堂、公馆关帝庙、公馆鳌鱼寺、六甘古树、六甘对园、白沙宏德寺、白沙林翼中故居、涠洲岛、合浦图书馆旧址(北海中学内)、真如院(陈铭枢捐建的公馆中学图书馆)

 

原文出处: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客家的源流及分布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北海客家的源流及分布研究(洪小龙、范翔宇)》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你说我也说!!——客家通·邱锡凤的《风吹过汀江》         台湾省部分客家学术研究机构及网址(待补充)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