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原是客家人住的地方
来源:潇湘晨报 《湘西十八洞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节选)
"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条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 很多人对茶峒心生向往,来源于沈从文的《边城》。苍翠的群山、古老的渡口、清澈见底的清水江、坍圮的白塔、竹缆系的渡船、主人公翠翠和傩送纯纯的爱情 …… 这里有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花垣县茶峒(现边城镇),是 " 一脚踏三省 " 的边境。它与重庆市秀山洪安镇、贵州省松桃的迓驾镇一江之隔,在 100 多米宽的清水江面上由 " 拉拉渡 " 连为一体。这个静谧的古镇,尽管被杭瑞高速、319 国道 " 包围 ",汽车每天奔驰而过,可它每天仍是被清水江边的闹腾惊醒。
早晨六点,雾气缭绕的清水江被妇人用木槌敲打衣物的节奏声惊醒。紧接着,两岸吊脚楼的开门声,小渔船的划水声,炸油坨坨的吱吱声此起彼伏。背着背篓的妇人小碎步走向拉拉渡,她们要去对面的重庆洪安镇赶集。在这里,时光的痕迹很轻。
历史上的茶峒地理位置特殊,古驿道和清水江水路贯通南北西东,是古代中原通往大西南的咽喉之地。清嘉庆八年(1803)始建茶峒古城时就曾在此设军事机构永绥协,由协台率重兵驻守。1949 年 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原湘川公路大桥被敌人烧毁,解放军在两岸百姓的协助下,在拉拉渡码头用 8 只可以拖带小船的 " 娘娘船 ",装成两艘简易渡船,载送部队渡河,进入洪安。现在从茶峒上船到洪安,爬上 30 级阶梯还能看到写有语录的六角建筑和 " 复兴银行 " 遗址,这些留存的建筑成了历史的见证。
在水运时代相较于湘西其他地方的闭塞,茶峒因连通湖南、四川、贵州,成了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三地人民背着棉花、棉纱、布匹、杂货、海味等货物从彼岸而来,交易后,带着药材、山货、桐油、五倍子等产品满载而归。这里生意兴隆,往来于此的很多生意人也选择在此定居。
这些历史过往都蕴藏在 " 茶峒 " 的地名里。它是苗语地名," 茶 " 指汉人," 峒 " 是窝坨地(四周高中间鸟窝状的地形),即汉人居住的地方。在有着 31.5 万人口的花垣县,苗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 77.3%,茶峒因为贸易往来,成为当地民族融合的窗口,自然成为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两百多年来,该地一直以茶峒为名。往上溯源,清嘉庆七年(1802)这里称 " 永绥办茶峒保 ",1923 年改为 " 茶峒乡 ",1933 年改为 " 茶峒镇 "。在 1934 年春天,沈从文写《边城》时,它仍是茶峒。但 2005 年,花垣县根据沈从文《边城》一书把茶峒改名为 " 边城 "。同年,茶峒与大河坪乡合并为新的 " 边城镇 ",共辖 19 个建制村。茶峒曾是沈从文的边城,而今却成了边城的过往,即便如此,人们仍固执地称它为 " 茶峒 "。
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