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薛姓
薛姓来源有三:一是出自任姓,是黄帝的后代。《甘本·氏姓篇》:“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为后世。”相传黄帝的小儿子禹阳,因被颛顼帝封于任而得任姓。任禹阳的12 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因功被禹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南),建立了薛国。战国中期被齐国所灭。子孙以祖先原封薛国为氏,就是薛氏。二是出自田姓。田姓薛氏,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后裔。孟尝君姓田名文,他的父亲田婴任齐相,被齐憨王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也就是任姓薛国故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秦灭六国后,田文的子孙以原封邑为氏,姓薛。三是赐姓、改姓或少数民族改姓。
薛姓郡望有河东郡、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新蔡县)、沛国郡、高平郡等。堂联有“竹昌名公,鼎铛重望”。上联典出薛综下联指薛大鼎。“翔河东之风,尊关西之师。”上联指薛收,下联指薛道衡。堂号有河东堂、新蔡堂、沛国堂、高平堂、三风堂等。
晋永嘉二年(308年),薛推为避“五胡之乱”,由河东举家南迁江左(今江苏南京)。传至薛贺,官南朝梁光禄大夫,于梁天监二年(502 年)从南京入闽,居晋安郡(今泉州)温麻西里孝义乡其后裔分衍仙游等地。薛推 25 世孙薛京,生二子:子伯启、次伯肇(徙广东海阳)。《上杭薛氏族谱>载:“吾祖伯启公,幼读诗书深知地理,偕弟伯肇,于南宋嘉定之末(1223-1224),由闽省宅漳州之钱塘,续因蒙古金人交乱,而漳寇炽焉,又舍钱塘移汀州之宁化,居为数年......避难奔上杭,游乡相宅,绍定庚寅秋始开乡名河坑。”薛伯启于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 年)定居上杭县来苏里河坑村(今下都乡豪坑村)。另唐末黄巢起兵时,有中原薛姓避乱南迁,居于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至元代有薛信,由宁化徙广东平远。明代有薛祥一郎,由宁化迁武平东流坊下坊村开基。闽西薛氏裔孙分衍广东英德、惠州、兴宁、曲江,福建南平、闽清,江西安远、泰和、赣县、南康、大余、崇义,台湾新化、桃园、高雄。
闽西客家薛姓主要居在上杭县的临江、中都、稔田、庐丰、下都,武平县的武东、中山、东留等乡镇。上杭薛氏迁台有武兴钰兴、正钦等。1990 年,薛武兴等在台薛氏裔孙捐资重修薛伯启之基。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钟巨藩,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