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黎姓
黎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一是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载,九黎为少皞金天氏之时的诸侯,曾被封为北正,掌管民事,其后裔有的以字为氏,称黎氏。二是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黎国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黎。三是出自尧帝的后代。据《元和姓纂》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尧帝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黎。四是少数民族改姓。
黎姓郡望有:京兆郡、九真郡(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河东部地区,汉赵佗称南越王时,设九真郡,黎氏在越南很早就是一个大姓。)、宋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三大郡望。常用堂联有:“容城世泽,京兆家声。”“容城”指南北朝时,北魏大臣黎嶷因战功被魏太武帝赐封为容城男爵加鹰扬将军:“京兆”为郡望。以及“沙阳流誉,景楼著名”“宋推经术之士,学魁天下之人”“杖节三秦,远景之登楼有赋;簪绝奕世,黎阳之信使堪传”等。堂号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等。
齐朝明帝建武年间(494-497年),黎氏后裔黎侨以功封永乐侯,居明州(今浙江省鄞县东),为黎氏南迁始祖。唐德宗时(780-804 年),黎侨后裔黎干,为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尹,在京兆黎氏发展成望族。黎干之子黎度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举孝廉,授虔化县令(今江西宁都),子孙在虔化县东韶开基。唐末宋初黎度后裔避乱入闽,留居汀州府宁化县。黎度后裔黎衬,宋时封京兆郡侯,立基汀州。上杭《黎氏族谱>载:明初,黎度 22 世孙黎在仁,字胜万,号十二郎“率兵至上杭西门外离城十五里之地扎营,遂名为营上乡,公与妣同殁于此,因家焉。”营上乡即今上杭县临城镇六甲村,黎在仁夫妇墓在六甲小学后山,保存完好。黎在仁六世孙天麟仕于粤,为番禺令,为人清廉政声卓著,因归途多梗,遂卜居程乡大拓村落马桥(今属广东省平远县),为粤东黎氏始祖。上杭县太拔乡张芬村黎氏 19 世理泰、玢泰在清乾隆年间到贵州省仁怀县种植蓝靛,并定居在仁怀县,他们回张芬祭祖时,带去毛竹幼苗 6 株栽种在仁怀县,在贵北发展成万顷竹海,运送红军四渡赤水的毛竹竹筏就是源于客家祖地上杭。
闽西客家黎氏主要分布在上杭县的临江、临城、太拔、蓝溪、湖洋,武平县的平川,长汀县的汀州、南山、濯田,宁化县的翠江、湖村、中沙等乡镇。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钟巨藩,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