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魏姓

kjtadmin 11-24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魏

 QQ截图20211124165358.jpg

 

魏姓来源主要有: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地(今陕西省咸阳市北),是为毕国。春秋时,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毕万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省黄城县西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魏氏。二是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弟,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三是出自外姓和一些少数民族改魏姓。
魏姓郡望为巨鹿郡、任城郡。秦汉时期,有毕万裔孙魏歆担任巨鹿大守,子孙留居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至晋县一带),后来便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此后,又有一支魏姓人迁居任城(今山东省微山西),世代贵显,成为魏姓另一大望族。常用堂联有“虎观谈经第,鹤山守业家”。上联指东汉魏应与儒生聚会于白虎观讲论五经下联典出南宋学者魏了翁,官嘉定知府曾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帝喜臣言,士推儒宗。”上联典出唐魏征谏太宗故事,下联指魏了翁。堂号有巨鹿堂、任城堂、十思堂等。
《福建通志:“唐郑公魏征后,唐末入闽。”可见福建魏好大部分是唐代名臣魏征之后。南宋初年,魏征 14 世孙魏祯(字兆卿)从建昌府广昌县经汀州府长汀县移居宁化县石壁村,其子文俊徙居清流仓盈里和坑。文俊 6 世孙积善(字才录,号梅郎)从清流迁石城县龙上里塘台村开基,生四子,长子国泰迁广东,次子国通迁上杭,三子国顺留居石城,四子国政迁长乐。魏征 18 世孙魏弥(号四一郎)约在宋末元初从江西石城迁入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后再徙上杭县金丰里苦竹乡黄竹烟山区(今届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避难,而定居,四一郎被尊为始祖,生
三子:长子进兴迁南靖县默林村,次子进富留居黄竹烟村,三子进旺徙龙溪。武平魏氏始祖魏侃夫在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 年) 为武平县尹,有政绩,任满后,卜居今万安乡七里村.时值乱世,他带领当地人民筑土堡自卫,万安乡名即由此而来,逝世后,居民建庙塑像祭祀他,纪念他保境安民之德。开基闽西的魏氏裔孙向台湾播迁主要有三个方向:魏积善一支迁广东后向台湾移民。魏弥(号四一郎)一支分别从永定和南靖迁台。如南靖梅林《魏氏族谱》记载,康熙末年,梅林魏文仲随郑成功反清复明渡台初居台南,后移台中,还有可俊、祉千、文兆、司斌、秀明、俊生、文作等人先后迁台。据《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魏氏大族谱》载,清乾隆年间,有德宽入垦彰化,行春入垦桃园,嘉庆年间,有龙美迁台中县东势,尚莹 (成美) 在彰化开基创业,其后裔在彰化建宗祠“成美堂”,用他的号做堂号,明末清初族谱上记载的魏弥迁台裔孙就有 315 人。武平魏侃夫一支从 13 世起就有人相继迁台,如清咸丰年间,魏正龙、雨来等先后迁台湾桃园中坜开基。闻名遐迩的台湾新顶集团掌门人魏应交即为黄竹烟魏氏后人。台湾省魏氏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台北市、桃园县、台南市、新竹县、土城市等。
龙岩市魏姓人口约 1.15 万人。闽西客家魏氏主要居住在永定县的凤城、合溪、古竹、高陂,上杭县的临江、南阳、溪口,武平县的岩前、万安,长汀的童坊、新桥,连城县的林坊、新泉,宁化县的湖村、泉上、安远,清流县的嵩口、沙芜、田源、灵地、嵩溪、龙津等乡镇。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钟巨藩,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魏姓》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戴姓         古书画鉴定家、艺术评论家何光锐题写“客家通”(附邱锡凤为何氏著作《一支毛笔的青春》所写书评)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