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铕:让指纹“开口说话”,从指纹窥见33年沉寂真相!
福建上杭籍著名刑侦专家 罗永铕
参考阅读:
翁翔 东南卫视 2023-04-18
指纹,人类终身不变的“身份证”。案发现场一枚小小的指纹,也许就是破解案件的密钥以及最终的决定性证据。
在公安队伍中,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善于在微小线索中寻求突破,在细枝末节中获得线索,让指纹“开口”辨真凶、破疑案,用自己的眼睛让犯罪分子原形毕露。今天《您好,110》的主人公罗永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人物名片】
罗永铕,现任福建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是全国刑事技术特长后备专家、全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专家。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嘉奖7次,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曾获评全国公安百佳刑警等荣誉称号。
凭一枚变形指纹
揪出33年积案真凶
在刑事技术岗位工作39年的罗永铕很少与犯罪嫌疑人对峙,但凭借在指纹痕迹方面的深厚“造诣”,他总能在幕后找到定罪的“大门”。
1989年立冬后的一个深夜,福州市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一名年轻男子被人用匕首刺穿动脉,经送医抢救无效身亡。办案民警细致勘察现场,在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证上,警方提取到一枚纹线模糊、重叠变形的指纹。
那时,毕业于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的罗永铕刚从警5年,虽然可以判定这枚指纹是嫌疑人留下的,但在指纹比对后他发现,由于这枚残缺的指纹变形模糊、细节特征少,比对鉴定难度极大,加上当时刑事科学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有限,这起案件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
受限于条件案件无法侦破,但这件事却在罗永铕的心里埋下了长久的心结。连续三十三年,他从没有放弃这枚指纹的比对。
他说:“我总觉得这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在我眼前。”
此后,罗永铕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从起初的手工查档比对,到后来的指纹系统筛选比对,他一遍遍标注着指纹特征点,一份份调整比对方案,一次次在海量数据库中搜寻蛛丝马迹……每一次的技术提升,每一次的破案会战攻坚,他首先想到的还是这起案件,一直想着能不能将它攻克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2月18日,罗永铕运用他长期技术研究和破案实践总结的指纹特征多次编辑、人机结合、多卡交叉等方法,终于成功认定犯罪嫌疑人。随后第四天,办案单位根据这一关键线索,缜密组织围捕,迅速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这起尘封33年的命案终于告破了。
指纹就像夜空中的繁星
是一把解锁案件真相的密匙
“世界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找不到两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枚指纹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多年研究指纹从事犯罪技术研究后,罗永铕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1984年,罗永铕从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福建省公安厅从事指纹工作。那时候,全省公安机关指纹档案工作完全依靠人力,手工分析、手工编码、手工管理,小小的放大镜,便是他开展指纹鉴定的唯一装备。
也许是天赋异禀,也许是兴趣使然,在普通人眼里枯燥的指纹,在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罗永铕眼中却有着别样的景象,从密密麻麻、曲曲折折的指纹纹线中,他仿佛看到了家乡父亲犁沟的犁,看到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指纹学,在他脑海里显得格外生动。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几乎每一枚经我手入库归档的指纹,我都仔细研究过。”
罗永铕说,当时他负责管理全省犯罪人员指纹档案,每一枚指纹在进入档案盒前,他都会反复分析、琢磨、归类,而这也为他通过指纹技术攻克艰难案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罗永铕先后利用指纹比对技术破获刑事案件1200多起。这些年,多少次他曾放弃节假日在办公室钻研指纹技术,多少次他不能照顾家人却在案发现场忙碌,这一切的努力,只为他所从事的刑事技术突破、再突破。
自1998年起,罗永铕便推动建成福建省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他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指标,广泛汇集指纹数据,全省应用该系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达10万多起。
近年来,他更是创新研发“福建警务通指纹比对APP易拍系统”,荣获全国首届刑事技术“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优秀奖,成为福建省指纹新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他还参与制定《全国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有关规定》和国内、国际指纹技术相关标准,发表《海量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的思路探讨》等8篇重要专业技术论文,不断探索拓展指纹专业领域。
一枚指纹,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方寸之间,就是罗永铕的天地。凭借精湛技术,他在弯弯曲曲的指纹中看出了无限玄机,让一起起疑案水落石出。那么,多年破案生涯,他还遇到了哪些疑难杂案?
4月18日晚20: 00,《您好,110》第四季《匠心》通过视频号、今日头条、大鱼号、抖音、快手、B站、微博、一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播出,23: 10在东南卫视等电视频道播出。节目直播可在福建IPTV进行观看,同时可在海博TV、福建IPTV进行点播和回看。
(辑自东南卫视 罗永铕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