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龙岗坑梓镇龙田世居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1837年0月 暂无评论
1837年0月:

广东深圳龙岗坑梓镇龙田世居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QQ截图20220303171513.jpg 

龙田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梅县客家移民黄奇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率众子开始兴建。道光二十年(1840),黄奇伟去世后,由其长子黄毓杰续建,历时30年,最终建成了这座三堂四横加外围、带四角楼的大型客家围堡龙田世居。

龙田世居三面环水,水面宽约16米,呈半圆形,另一面是高大的围墙,水面上一座小桥,通往对岸的一个亭子。建筑选址兴建时,巧妙地利用了前面的一条河,在围堡的西、南、北三面建了宽近16米的护城河,形成了“凹”型池塘。围堡的后面有高4米、厚约半米的外寨墙,半圆形的河岸与外寨墙连为一体,形成“龟背状”图案。坐东朝西,前面宽65米,长73米,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745平方米。整座围屋四周壁立、高不可攀,大门上有一门额,上刻:“龙田世居,道光十七年丁酉岁仲夏谷日隽卿建立。”墙上的对联“龙门得意揭春榜,凤诏新颁建立田”,寓意着龙田世居名字的来历。围屋四角及北面正中设有四层楼高的炮楼,炮楼间连以跑马廊,使围屋显得气势恢弘。踱步而入,迎面是一座精美的牌坊,形制高大,其上雕刻有各种神话人物故事、亭台楼阁和祥瑞动植物等,精细异常。牌坊的正面写着“众山一览”,指世居的门前盛景,倚门而立,完全是一览众山的影象。牌坊背面的“履泰晋升”是寓意出门而去的海内外黄氏子弟,能够吉星高照、一路青云。当时,黄氏宗族的自信和期待一览无余。

祠堂在围屋的中心,祭祀活动也是黄氏家族最神圣的活动之一。直到今天,黄氏后人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回来拜祭祖宗。据介绍,每年都有不少旅居海外的黄氏后人回来寻亲问祖、追随先祖的奋斗足迹,祭祀黄氏先祖。 祠堂内“玉燕石麟”的匾,字句出自宋代词人吴泳的《摸鱼儿》,意在祈降祥瑞。天井中有两道小游廊,门楣上一刻“留耕”,一刻“树德”,训导后辈德于心以修身,耕于斯以齐家,农耕文化濡染很深。

高达四层的角楼和龙厅,均在两侧墙上建有镬耳形风火山墙,使整个建筑显得格外高大雄伟,勾勒了浑圆苍劲的天际线,这是客家围屋中比较体现建筑美学的建筑。在围堡的西北角,建了个小石桥与外界相通,桥头还建了一座关楼。围屋下堂为石抱框,11根门柱仍完好地别在石框的凹槽中,门楣所书“龙田世居”隐约可见,大门上面前檐板雕刻有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戏剧人物及诗词花卉等。

围屋内居住的人口最多时曾超160多人,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搬进楼房,分散在街道各个小区,另有近20户人家、80余人旅居港澳、马来西亚、厄瓜多尔等地。龙田世居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8月,被核定为广东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资料)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广东深圳龙岗坑梓镇龙田世居兴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南口镇德馨堂民国六年(1917)建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镇鹤湖新居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