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青海师范大学邹瑜硕士学位论文《梅州客家围龙屋形成与发展研究》(指导教师丁柏峰)摘要
(内文图)
梅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形成客家人主要聚居之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秦汉时期赵佗兼并桂林、象郡两郡并建立南越国开始,就有中原地区的人口向这里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乱、政府政策支持等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向长江流域迁徙,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南迁高潮。唐末五代时期,原本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客家先民又开始往东南沿海等地迁移。宋元之际,东南沿海因长期开发,引起的人口激增、土地不足,客家先民为了生存开始迁往粤东北的梅州等地。迁往梅州的客家先民,在面对本地土著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发展壮大族群,共同应对纷争与侵扰,选择了聚族而居,团结互助的生活方式。梅州地区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和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催生出围龙屋这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
围龙屋作为客家民居之一,其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完善的过程,围龙屋的结构与功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因素的综合体现。明清以前,客家民居的建造主要考虑的是其防御功能,多数围龙屋都是依山而建,据险可守,而且建筑规模很小,是围龙屋发展的雏形期。明清时期,客家人在梅州地区的分布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当地社会的主要族群。由于人口增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掀起了围龙屋的一个建造高潮。这一时期梅州地区的围龙屋,开始了从依山而建到逐水而居转变,防御功能也开始弱化,在建筑风格上开始将中原儒家文化和风水文化与当地地理环境结合,并在这一时期开始定型,出现了一些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变革,梅州客家人迫于生存压力,开始纷纷下南洋谋生。这一时期,围龙屋建筑由于侨商眼界的开拓,财富的积累,开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围龙屋建筑也开始受到西方建筑理念、建筑风格的影响,最终出现了一些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客家特色民居。
民居建筑是社会发展体现,民居建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与完善,也会进一步推动地方社会的进步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围龙屋作为梅州地区客家人的主要民居形式,直接影响当地村落布局,围龙屋内“聚族而居”的形式、“崇文重教”的家族理念,也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人类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结合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探讨分析梅州客家围龙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今后围龙屋的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本站收藏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