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金雨青硕士学位论文《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19-1934)》(指导教师杜玉华)摘要
闽西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积贫积弱之时,闽西人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到革命斗争之中。五四运动后,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开展起来。深入分析1919-1934时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过程,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区域传播的研究,又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启示。
1919-1934年闽西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包括理论和现实两部分。在理论基础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突显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解释了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为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则为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方法上的借鉴。现实基础方面,闽西偏低的文化素质增加大众化难度,封建稳定的宗族制度束缚民众意识,落后小农经济激化阶级矛盾,兼容并蓄客家精神提供大众化的土壤。正是在这些现实基础之上,闽西马克思主义逐步艰难地发展起来。
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不断壮大,并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格局。闽西知识分子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扮演着先导者的角色;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者;闽西群众团体组织成为在革命中推动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力者。三大主体共同推进了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红军战士、工人以及农民这三大群体作为重点对象。红军战士群体中普遍表现出非无产阶级思想遗留、政治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闽西工人群体表现为无产阶级意识薄弱、组织性不强的问题;闽西农民群体则表现出深受沉重的剥削压迫、封建小农意识浓厚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既要帮助群众克服思想上的问题,又要借助群众的革命热情,从而推进闽西革命发展。
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介绍,又包括在闽西孕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和理论介绍既提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大众中的知晓度,又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度。此外,建党建军原则、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闽西初步产生,这些理论也在闽西被广泛传播用以指导革命。
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通过组织动员、文艺宣传、出版发行和学校教育四条路径开展起来的。组织动员是通过举行纪念日活动和编写革命标语口号,体现了实效性的特点;文艺宣传是依托歌曲和戏剧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出版发行是借助进步报刊和出版发行机构,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学校教育借助开办师范学校、群众性学校以及干部学校,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
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取得成效又存在局限。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提升闽西群众阶级觉悟、指导闽西苏区政权建设、培养闽西干部理论素养的方面都效果显著,对日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相对封闭性和“左”倾错误思想此起彼伏的问题。对闽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和局限性的总结,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发展提供启示。
(本站收藏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