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汀州府属八县传统民间习俗之寿诞民俗
寿饼 资料图
闽西客家祝寿,讲究“男做齐头女做一”,即女的31、51岁以上做寿,男的50、60岁以上做寿。男50、女31岁以下是不做寿的,40、41岁也不做寿。男50、女31岁做寿都十分简单,都不拜寿,只是女儿送只小母鸡和一大块红粬米糕,加几个菜吃一餐。然后将女儿送的红粬米糕切成小块,给亲属每家送两块,有70岁以上老人则加送两块,算是告知做了寿。到了60岁以上,才算上了寿,做生日叫“做大寿”。祝寿前十天左右便须发出请帖。尤其对“大外”(母亲的娘家)和“外家”(妻子的娘家),必须亲自或让儿子登门去请。生日前一天,女儿女婿需先来并需挑有“大担”,即一担盛篮,内放一套新衣裤鞋帽、寿桃(桃形饼)、寿面、大米、寿烛、鞭炮等。同胞姊妹也应有这样的“大担”。当天,即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子时以后,开始“暖寿”。寿星夫妇男左女右端坐大厅正中。拜寿开始,由后辈按辈分大小先朝天烧香敬神,再转身面向寿屏,每人点上一对自己带来的蜡烛,依序插在案桌上,叫“驳烛”。一张桌插不下可再放一张桌上蜡烛越多表示越兴旺发达。点烛时不能往别人蜡烛上点需用“纸引"浸油点火后再点烛。“驳烛”完后才“拜寿”,按辈分由大至小三跪拜,拜一下要咏一句吉利话。完后在大门口放鞭炮,各自送的各自放。先由主家放,然后由大至小按辈分放,不能同时放,一挂接一挂,放的时间越长越好。第二天中午才是正式寿宴。亲朋好友送的寿礼都挂在大厅四壁或摆放正厅四周。开宴时,“大外”、“外家”来人必须坐“上桌”。做寿者由最亲者陪着,另坐一桌,单独加食些长寿面、寿桃饼和小母鸡。做寿的日期,不一定非要生日当天,但必须“提前不推后”。过去富裕户祝寿,整个过程有“鼓首班”演奏喜庆民乐,有的还在大门口搭台演木偶戏,上演《跳加冠》《郭子仪拜寿》《八仙过海》之类剧目,甚至演几天几夜。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何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