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汀州府属八县传统民间习俗之服饰民俗
大面襟衫 客家传统服饰
闽西客家服饰仅是汉民族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聚居地的地理、经济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以及与土著的融汇交流也逐渐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尤其妇女的服饰特色更为鲜明。这些服饰,是闽西客家地区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动态反映;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地客家人思想文化观念、审美情趣与追求的生动体现,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不过由于闽西客家聚居地区以往交通较为闭塞,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客家民间服饰,一方面发展变化速度相对较慢;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客家情结,也使具有鲜明地方特鱼的一些传统服饰的基本构架、基本特征得以在一些地区较好的延续保存。
闽西客家民间服饰和整个人类的服饰一样,既是人体的保护物,又是人体的装饰物和人们身份的象征物。它突出的体现了客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求过分的奢华和符号作用,具有实用性、观赏性、简朴性、变异性、习俗性和礼仪性等特质,而其中的实用性和简朴性尤为突出。它涵盖了从头到脚的整个人体,包括帽、巾、兜、衫、褂、袄、袍、裤、裙、袜、鞋及饰物等等,也是整个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更古老的闽西客家民间服饰,既未见诸古籍文字,也无考古发现作证,无法给予推断。这里只能是通过田野调查采访老人、尤其是老裁缝的所得,对清中叶以来的客家民间服饰予以记述。
一、多彩的发式、头饰
闽西客家人的发式和头发装饰,最精彩的体现在妇女身上,而男人则简单得多。
闽西客家男子,在清朝时和全国各地一样也是“蕹发”留辫,即把额前额顶头发剃光,留下后脑头发结一圆盘,梳成一及腰长辫拖于背后,说是象征“一统中原(园)”,但除个别蓄山羊胡或八字胡外,大多不喜蓄胡须,尤其少见大胡子。辛亥革命后,男人均剪掉了长辫子,大多改理称为“高装”的小平头(头上留 2-3 公分长的头发)或理光头。少年则理或“贴髻子”,即在头顶前端中央,留一块六七公分宽、八九公分长的稍长头发,其余部分理成光头。这种发式,既表示少年,又保护脑前尚软的“弥顶”。后来,一部分有身份的人,理起头发两边分的“西装头”。此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均保持此种男子发式,只是少年“贴髻子”大多逐步被淘汰,而理“西装头”者越来越多,直至现代才出现个别男子留长头发现象。
客家妇女头饰却复杂得多。旧时,少女多喜梳辫子或剪齐耳垂的短发,夹上黑色的毛夹,辫子有梳单条辫也有梳双条判的,在辫根和辫梢扎上红色、蓝色或黑色头绳。富户女孩则喜扎上彩色绸巾,更显青春魅力。民国后期又出现双短辫、羊角辫反翘辫(辫子梳好后,又反折回来,辫尾朝上)。解放初期,一些年青女学生又喜理男式两边分的“西装头”,充满青春活力。成年客家女性,则以梳髻子头为主。分成园髻(又称“盘龙髻")、长琴、高鬈、方髻、两头翘的船形琴、一头翘的鸡公髻等等样式。但大部分客家妇女喜梳园髻,且一直延续至今。根据不同髻式,使用不同形状的黑线网罩,将梳好的头发以头绳绑住根部后,团放网罩内,饰以各种装饰的髻簪、发钗、梳篦、发夹等,以将髻子固定在后脑。个别妇女戴一种称为“帼”的假发髻。富裕人家发髻上的装饰十分讲究。髻簪的簪头,饰以各种金银镶刻的龙凤麒麟花饰,或呈八角簪顶,周边垂下一串串珍珠、翡翠、玛瑙小圆珠。长髻还插一种顶端分三钗的髻簪。一个髻子插二至三个髻簪不等,有倒插、直插、横插各种。有的还在鬓角插上一朵小花或其他饰物。普通客家妇女,则插一般的金属簪或豪猪的箭毛,甚至只一竹簪。到民国后,一些富户或有身份的女性,剪成披肩长发,饰以各种花色的发夹、发卡,显得成熟高雅。
耳环是客家妇女喜爱的饰物。戴金银耳环,一是为装饰打扮,显示经济状况;二是据说可“避邪”。此外还有戴其他金属做的,饰以钻石、玛瑙、珍珠的各式耳环,体现不同身份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些地方的客家妇女,以镶金牙为美,同时显示家境富裕,便在好端端的牙齿上,镶上包金牙,实为陋习。旧时客家孩童有戴颈圈者,即在颈部戴一直径约近 20 公分的银制或其他金属的圆圈。圈周饰以稍垂下来的小响铃、银锁、桃子之类。戴此颈圈,既是装饰,更是为“避邪”,以保孩童健康成长。
二、朴拙的服装面料
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所使用的服装面料和所流行的服装颜色,都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民国前,由于闽西经济和交通的落后,闽西客家人常用的服装面料,以地产的土布为主。这种土布,以手纺的粗棉纱或麻纱为原料,手工织造,宽幅仅一尺半,手感粗糙但结实耐用;少数富户也采用来自外地的丝绸、缎子、毛尼、麻纺甚至毛皮。此时的服装流行色,以黑、玄、蓝、白为主,女人则加上红、绿和印花布。这些衣料几乎都是以植物蓝靛、薯莨、乌桕树或土珠敖水做染料染成,如石克蓝和以贴浆染印、刮浆后洗出花纹的蓝印花布等。辛亥革命后,闽西先后出现了染织企业、但科技和工艺水平均很落后,所以服装面料和颜色仍以上述为主,但出现了机织白洋布花洋布和外来的士林兰、丝光兰、哔叽布、斜纹布、毛羽布、熟羽布、府绸等。流行色仍以蓝、黑、白及妇女的红、绿、花为主。
解放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料和流行色比较多彩。尤其受当时闽粤赣边区纵队战士服色的影响,人们出自崇拜心理,一时铁灰色和蓝色服装大为流行并出现了卡其布。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闽西客家服装的面料和颜色,进一步冲破了地域特色,除少数农村外,已完全融入了全国的服装面料和流行色的大潮中,地方客家特色已基本不存在。
三、盛行一时的帽子
闽西客家对帽子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少数民族和北方汉族,但帽子也曾经风行一时。
旧时的戴帽子,从婴幼儿便开始。人们对幼儿未来的祝愿和希冀,大多在幼儿帽饰上体现出来。当时流行的幼儿帽子有虎头帽、兔子帽、狗头帽、莲花帽等等。虎头帽、狗头帽、莲花帽以四片厚布缝成,兔子帽则以两片厚布缝制。春秋则戴无帽顶的帽圈饰以桃形或绣花厚布。制成这些帽形是因为虎象征雄壮威武、狗象征健康(客家人常祝愿孩子“狗般健”)、兔象征乖巧听话、莲花象征纯洁妩媚、桃子象征长寿等等。同时,这些帽的前沿均缝上金属制作的各类神佛塑像,如寿星、和合、利市、弥陀、财神、八仙或象征五福(寿、禄、富、康、宁)的仙佛像,帽两边缝有金属小响铃等等,以逗引幼儿和祈求神佛的庇护赐福,以知孩子动静、去向。有的有帽耳,上面缝以兔毛,更为形象美观。
妇女年纪较大才戴帽,一般多为黑色。一种是顶端蓬松的羊毛帽,一种是黑丝绒或平绒缝制的绒帽、帽圈。这些帽的帽前沿正中,多饰以一粒椭圆形或正圆形的碧绿玉石,或缝一粒以布包裹的纽扣,有的以单色镶边。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闽粤赣边区纵队军帽的影响,一些妇女干部和女学生喜戴蓝色、灰色或圆顶、八角顶的鸭舌帽,称为“解放帽”。客家妇女还有个特色是喜戴“冬头帕”。“冬头帕”有两种:一种是以30公分宽、50公分长的蓝色细花格粗布对折后,两边开口、另一边缝紧制作而成。戴时需先以米饭汤浆过,干后以头钗横插或发卡固定在头髻上;另一种称“冬头围裙”。是一种上小下大的长形围裙,围裙头缝以白布。戴时将围裙脚两角折起,成一袋形戴在头顶,白裙头朝额前,以髻簪或发卡固定在头发上。戴冬头帕是为了避寒、遮阳、挡风、防尘。改革开放后,除老人外,一般妇女已不再戴。客家妇女夏天还戴遮阳的“笠子”。它以麦秆或棕叶缠在竹圈上,编织成一个直径约45公分的圆盘,中间空一圆圈以戴在头顶,露出发髻。圆笠周边,除前端外,缝上五、六块长约20公分或大或小的长方形各种颜色的下垂布帘,既是装饰,又是用来遮挡斜射的阳光以防晒脸部。这些色布的颜色搭配、尺寸的大小及块数的多少,因地而异各有不同。青少年女子戴起显得十分优雅美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已被逐步淘汰,少有人戴了,但却常出现在舞台或艺术作品中。
男子戴帽,主要是保暖防护,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和身份的象征。旧时,富户、官员、士绅,多戴黑缎顶子帽(瓜皮帽)。严寒天外出戴风帽,是一种以黑色丝绒布或绸布做面,其他杂色布做里中间铺缝棉花制作的帽子,身后有二尺长的圆尾后披,周边镶缝白色兔毛,可把整个背部遮挡。辛亥革命后,较前卫的官员士绅换戴硬壳四周有边沿的礼帽,有黑色白色两种。普通百姓,多戴羊毛或棉线钩针编织的圆帽称“捞箅帽”。“捞箅”是农民用的一种三角形小型打鱼工具,因这帽形如“捞箅”得名。帽较深,戴头上后往外折边,太冷时可放下遮住前额后颈御寒。还有一种是半球形羊毛帽,学生多戴在帽舌根加一条皮饰带的黑色鸭舌帽,称“学生帽”,或制式“童子军帽”。解放初期,则流行蓝色或黑尼的解放帽和可遮住两耳及后颈的棉军帽叫“摁耳朵帽”。近代则发展到男子多不戴帽,而女子倒戴上了各式各样的时装帽。
四、简约的上身衣饰
旧时闽西客家的衣衫,承继了中原服饰宽松肥大的特色,造型简约朴素,多用深颜色。
男性服饰比女性更为简约。幼儿男衫,多为“交襟衫 (袄)”是一种大面襟右开口矮领衫(袄)。初用蚕豆粒大小的球铜扣,后因大人抱或背时易使孩童受伤,逐改为布带结绑或用布袢红扣,称为“和尚衫子”。这些衣衫,多用成人穿过的旧衫旧裤改制,说是穿这种衣服,婴儿会“更好带养”。衫外颈上,常戴“拉归”,是一种直径近尺,只遮到胸口的半圆形于涎,常用多层色彩鲜艳的花布缝制,周边以黑色或深蓝色缝边,有的还车上各种吉祥图案。年岁稍大后,改穿“褡裢”,是比“拉归”更长更大、能遮盖整个前半身、颜色较素的半胸衣;年纪再大些后,又改穿“围衫”,是一种能遮盖整个前身后背、背后开襟以布绳绑结、前片有一口袋的童衫。“拉归”、“褡裢”、“围衫”的作用,都是保护衣尤其是棉袄,免受幼童曰水或汤汁的玷污,同时也用作防风御寒。有的贴身穿“肚围子”,是在一块略大于巴掌的椭圆形或猪腰形色布上,绣上荷花之类,上端以布绳挂脖颈,下面中央两侧以布绳绑至背后的一种遮肚前胸衣。长成少年后,多是夏穿布缝的无袖无领的白色“褂子”;春秋穿汉装便衣,即中间开口的长袖短袖衣或右开口大面襟装,既有用圆球铜纽扣,也有用布结袢纽扣。寒天则穿长衫或长、短棉袄。颜色多喜黑色或深蓝、深黄色。富裕人家上衣均如上述,但面料多用绸或缎。民国中期,青少年中有不少穿起“中山装”和衬衣。在寒天,出现了中间开缝无袖的“棉褙褡”和中间开缝、缝大粒圆骨纽扣的棉短“大衣”或长“大衣”。学生则穿“学生装”或“童子军装”。到解放初期,又流行蓝色青年装,即状如中山装、无反折高领、口袋只三个(下二上一),且无口袋盖的上衣。此外是小反领的“列宁装”,扣子用扁圆四孔或两孔扣。夏天也出现汗衫、衬衣。
客家男性成年人,在清朝,有官位的均穿官袍,一如清制官服,与其他汉族无异。但官员只是在处理公务、或礼仪性外出时,才穿官袍,平时家居只穿便装长衫、长袄、马褂、汉装等,均为右开口侧襟、里襟装小口袋的衣衫。富裕户的穿着,与官员在家服饰无异,所用面料大多是绸缎、毛羽、哔叽布或皮革,民国以后也穿中山装;有钱有地位者有的穿起西装。普通百姓,热天穿无袖布背心或对襟褂子;寒天穿右袢大面襟或中开襟棉袄有的外加无袖棉背褡。清末、民国后才出现羊毛衫,穷人则穿棉纱编织衫。
客家妇女的衣衫,虽不如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但却比客家男服花样多些。
女婴幼儿衣衫,式样与男婴无大区别,只是在布料的选择上,更偏重色彩艳丽的花布,有的在单色布上绣上花式图案。
成年女子,在清朝和民国初年,多穿镶花边的宽松右衽大面襟衫。一般的,自领口到襟边到下摆边及袖口,均镶以丝织绣花边,穷人则以平常的花布或其他色布剪成布条代替。花边有的镶二道、有的三道四道,每道宽窄不一,宽的6公分左右,窄的3公分左右。夏天则衣袖稍短,仍镶边;寒天也穿右开襟的背褡、长衫、长短袄,大多有彩色镶边。民国后期,女衫式样无大改变,只是面襟镶大边者逐渐少了,只穿蓝、黑、白单色衫或花衫,改古老的高领为立领,领口袖口加色布或花布滚边。领曰两至三个布纽扣,面襟布纽扣有五个和八个两种,高领加两个。女学生有的穿较窄短、袖口宽大的短袖衫。一些上层女性穿起了旗袍,但旗袍衩开口较低,只及膝部。此时面料出现了丝光兰、士林兰、白洋布及各种花色洋布。解放后,旗袍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很快退出流行。而最流行的是蓝色、灰色列宁装,一直流行多年不变。有的女青年喜穿男式中山装上衣。
客家妇女喜戴“围裙”。花样款式较多,但基本款式是上小下大。上遮前胸,下围整个腹部。上端一长形或扇形或莲花形素淡色布,绣上各式花朵。整个围裙周围以白线车边,车上名种图案,然后以三股银练或红绳挂在颈上;上端与下端过渡处,有的再镶一条二寸左右的红布条或花布条,并安扣袢,结上数股银练或带子,反绑在后腰。围裙本是劳动时戴上,以保护衣衫免受玷污的。但因围裙造型别致,腰部又以绳练束紧显露出女性曲线身材,所以许多女子又把它当成了服饰。男子做工时也挂围裙。是整块单色布做的,长及膝盖,劳动肩扛时可将围裙掀起放肩上,又作肩垫用。客家母亲常用背带背孩子,以腾出手来劳动,甚至背着孩子肩挑手锄,尽显客家妇女勤劳本色。背带有两种:一种是尺余宽、近丈长的白底蓝色或黑色小方格粗布,绑住孩子屁股和双胁,反复缠绕在母亲身上;另一种是以一尺半见方的多层花布,周围以其他色布滚边,四角安上五寸左右宽的布带。以花布将孩子紧贴母亲后背,再以四角布带交互绑扎在母亲胸前。近三四十年除少数农村老妇人外,年轻人已不再用。
旧时女性喜带手镯。婴幼儿戴两条银线并接而成的小手镯,镯上附一小银铃;有的幼儿戴银手练或银脚练。手练脚练四周有小响铃及鲤鱼、圆锁、火把等饰物。鲤鱼喻有余(鱼),即富裕和“鲤鱼跃龙门”,将来前程远大;圆锁是锁住孩子生命,喻健康长命;火把喻光辉、吉祥;响铃是活泼、欢乐的象征。成年女性则戴较粗大的银手镯或玉镯,极个别富户戴金手镯。女性成年后才戴金、银、玉、钻戒指;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客家妇女成年后,几乎都穿耳戴各式耳环。戴这些手镯、手链、戒指、耳环,既是人体饰物,又是身份象征,更认为戴了这些可“避邪”能保障平安、健康、幸福。
客家妇女的嫁衣有两种:一种是年青时出嫁穿的,一色红衫红裤、红鞋,旧时还戴罗帕、凤冠;另一种是年老时准备的“寿衣”即准备去世后穿身上的,也称“嫁衣”,但只红色或青色的新衫、新裤、新裙、新鞋,不求颜色太艳丽,红色为初婚去世者,再婚去世者穿绿色衫裤。“凤冠”需富丽多彩。客家妇女把“寿衣”称作“嫁衣”是视女人的去世为“嫁”到另一世界,因而缓解了许多因亲人去世所造成的悲痛,是客家独有的特色风格
五、宽松的裤、裙
客家婴幼儿裤装不分男女,只是女婴用花布多些,但有的男婴也用。婴幼儿裤是后臀部开口、客家称为“扒屎裤”的开裆裤。颜色多用深色,说是“较不见脏”。但长到三岁左右,便改穿成人裤式了。
民国以前,客家男人多穿“掂裤头裤”。裤头是价较廉的浅色布,裤身则用另一颜色且质地较好的布料。裤头宽大至三尺裤脚宽也尺余且较短,仅遮至小腿肚边,裤裆较深。穿着时,裤头往左回折交叠肚前,然后以一棉绳绑在身上,裤头再反摺回来遮挡绳子;有的干脆不用绳子,只把裤头两边交叠肚前后,再往内反折至贴肉以固定。到了民国时期,大裤头有所缩小。出现了一种把裤带缝进裤头内,穿着时抽拉裤带打结绑紧、后面有了小裤袋的“抽裤头裤”,裤头裤脚明显缩小。另一种是抽裤头抽裤脚的叫“马裤”。上层人士穿上了中山装裤,用上了皮带;有的不用横系皮带,而是用两条较小的竖皮带,把裤吊挂在两肩称“吊带裤”。那时以穿白咔叽“吊带裤”为时髦。冬天出现了长呢子大衣。解放初期,一般群众都改穿“掂裤头裤"为“抽裤头裤”。后又改缝伸缩带裤头。50 年代后,大多穿上中山装裤,棉裤和“节裤子”(短裤),裤头也是中山装式。
客家妇女在民国前有的穿裙,有的穿裤。那时的女裤,也是一如男式三尺宽的“掂裤头裤”,只是裤头不用另种颜色,整条裤一种布料。女青年喜用花布,年岁大的用单色,黑、蓝、绿色居多,裤脚上多有二至四道花边,有用绣的,有用与原裤颜色不一的其他色布或花布镶上的,也有购买的现成花边车上的。有的妇女穿裙,裙有两种:一种是单色的或花布制作的长裙;一种是以各种花色布拼接的花裙或在绸缎上绣各式图案花朵拼制的“绣花裙”。女子出嫁多穿颜色艳丽的“绣花百褶裙";老年妇女穿黑色或蓝色单色裙,但有“五代同堂”者,应穿红色裙。所有这些裙,都长及脚踝。到了民国后期,“掂裤头裤”宽度大为缩小有的也取消了裤脚花边,有的穿背带女长裤。女裙长度逐渐变短,女学生背带裙已短至膝盖。少量女青年也穿西装短裤。解放初期,一般妇女多穿伸缩带“抽裤头裤”,裤头裤脚均较贴身了流行颜色从黑色转变成蓝色、灰色,连花裤也少人穿了。女青年则多穿胯侧开口、系小皮带的女裤,裤脚比旧时加长至脚踝。一段时间在女学生中,出现裤脚长度只及膝下、裤脚很狭窄的“笔插筒裤”,不久又流行只遮大腿的西装短裤。女学生中仍有人穿裙,但此时很流行自苏联流传来的连衣裙“布拉吉”。客家妇女在民国前,一般不用专门的内裤,只在睡眠时换上破旧衣裤,解放后才出现抽裤头“底裤”。
六、朴实的鞋袜
旧时客家人视穿鞋为“很讲究”。婴幼儿不论男女,过周前是不穿鞋的,过周那天,开始穿上娘家或亲戚送的薄软底黑布鞋或花布鞋,称为“过周鞋”。一般不分男鞋女鞋,至五、六岁才分开,男穿黑布鞋,女穿花布鞋,都安有鞋袢以扣在鞋纽扣上。
客家男子,一般百姓,平时白天多赤脚不穿鞋,晚上洗浴脚后才穿木屐或布拖鞋。木屐是一块脚掌形厚木板、底部中间凹进防滑、鞋面前端钉上一块二寸宽长方形车轮皮以供穿着的木拖鞋。有的是原木,有的油漆成红色或绿色再画上花朵。布拖鞋又称“半截鞋”,鞋前帮用多重布以黑布为面缝制、鞋底为布底。布鞋底,是普通百姓用破衣裤布片以糨糊逐层粘贴,以芦麻绳子密密纳紧,再切成脚掌形而成;富户则用新白布糊粘制成,称为“白布底”。外出劳动,则穿稻草编织的、前端五个后跟一个以麻和稻草编成的“鞋鼻”,再以棉带穿绑的“秆草鞋”;另一种叫“布草鞋”,布鞋底前端以宽棉带作“鞋鼻”,后端是用多层布车上各种花纹的布后跟、再穿上棉带而成,这是家境较好的人穿的。此种布草鞋,在革命战争年代,闽西客家妇女曾制作大批慰劳红军和游击队。一直到解放初期的闽粤赣边区纵队战士还穿此鞋。旧时普通百姓在寒天或外出做客时才穿布鞋。富裕人家,则有穿棉鞋和缎面布鞋,民国后期出现了穿皮鞋和车轮底布鞋。这些鞋的鞋口都较深。解放后,鞋口逐步变浅,还出现男性穿有鞋袢的黑布“袢子鞋”。此后先后出现了力士鞋、回力鞋、解放鞋和凉鞋雨鞋等,与全国无异。
客家妇女就是在旧时也绝大多数不缠脚。这是因为客家男子多经商、从政、从教或外出做工,家庭劳务重担都落在妇女身上,被“福佬”叽为“客嬷养客古”意为老婆养老公,故多保留“天脚”,少见“三寸金莲”鞋。她们年轻时,多穿花布制成鞋面的“花布鞋”,或鞋面、鞋帮绣上各样花式、鞋头稍上翘的“绣花鞋”,雨天穿以木屐作底的布鞋。近代才出现女皮鞋。女子出嫁穿“嫁鞋”,是在缎子鞋面鞋帮绣上红花绿叶或其他吉祥图案的一种鞋面较深的“篷子鞋”。进洞房时,则将“嫁鞋”换下,穿上全红鞋面的“红鞋”。老妇去世后的寿鞋也称“嫁鞋”,是一种淡红稍绣花的深口鞋。
闽西客家普通百姓男女,在旧时少有穿袜。家境较富者才穿“布袜”--以黑布或白布缝制成三角形,穿上脚后再以布带绑紧的早期袜子。中年以上妇女冷天用“裹脚布”。民国后期有了棉纱织的及膝长袜,以绳子、以后发展到用伸缩带做的“袜扣”固定在膝盖下端。后来才出现“节袜”即短袜和羊毛袜。
七、客家服饰仪规
闽西客家服饰的式样和颜色,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过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规矩,为人们自觉遵循着。如金黄色,在封建社会里作为皇帝制服的专用色,百姓若用以做服装,便会有想“黄袍加身”的大罪,谁也不想去惹,客家服装中便无此颜色;深紫色,是官宦“紫袍玉带”的专用色,客家平民也不用;黑、白、玄、青、红、蓝便成了客家平民的常用色。在客家习俗中,红色象征喜庆、大红大绿搭配象征吉祥富贵、黑色蓝色象征严肃庄重、白色青色象征素雅高洁。
闽西客家平民的服饰,大多有三种:“礼服”、“劳动服”和“家居服”。所谓“礼服”,是指一套较好较新的衣服。客家人重礼仪,“穷讲究”,再穷也讲究礼仪,规矩不能变。他们不论男女老少,出门做客时,都必须穿着一套较新或较好的衣裤鞋帽,所以许多人家都备有这样一套平时不穿的服装,以应付作客和节庆穿用。一些穷人无法常备这些服装,便在出门做客时,向亲朋好友商借一套穿着,做客回来再归还他们。旧时客家普通百姓白天都是赤脚,很少穿鞋,去做客时,往往带上一双自己的或向人借的较新的鞋子。路上走路舍不得穿怕磨损,到做客处村子的村口,才找一有水的地方将脚洗净,穿上鞋子进村。做客毕回家时,出了村口又将鞋子脱下,拿在手上,仍赤脚走路回家。所谓“劳动服”,即上山下田劳作时,都得换上自家的破旧衣服,否则会被亲人指责为“败家子”。所谓“家居服”,即日常在家穿的平常服装,视家境的贫富各有不同,差异很大。
平时穿衣,也有约定俗成的一套不成文的身份规矩。如穿长衫马褂、戴缎子帽的,一般是商人或富户;一般劳动民众只穿汉装、便服;穿中山装者,多为教师之类的知识分子或学生,政府公务人员也多穿中山装;穿西装者,多为留洋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或在洋行做事的高级职员,也有个别政府官员。
由于服饰的颜色和新旧具有象征意义,所以何时穿何衣服有一套禁忌规矩。春节是客家最大的节日,再穷的人家也得全家穿上新的或八、九成新的衣裤;绝不能在大年初一穿过旧的衣服,否则会“整年倒霉”。去做客人家的寿诞、嫁娶、小儿弥月过周、新居迁徙等喜庆活动,必须穿着比较新的鲜丽服装,忌穿一袭黑衣或白衣;若去做客人家的丧事,则应穿黑、白或深蓝色的服装,忌穿过于艳丽的花衣或红色衣服。
闽西客家有把衣、裤、鞋、帽作为某种必送礼物的习俗。如孩子“过周”,娘家必须送给婴儿穿的“过周鞋子”、“过周衫子等等;老人祝寿,出嫁的女儿或一些亲友会送一些新衣、裤、鞋帽或布料;老人“过身”(去世),亲友也要以布料相送,称为“轴”;在寿庆或丧事中亲友送的衣服或布料,主家必须摆放或悬挂在厅堂让宾客看到。
总之,闽西客家服饰,是闽西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固有的勤劳俭朴、敦亲睦邻、尊礼重仪等可贵传统的生动体现。它所显示的一些优秀的基本精神值得我们世代继承与弘扬。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何志溪)